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在中英 南京条约 的内容中 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 赔款 2100 万银元 B 割香港岛 C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 2 2 分 义和团的性质 A 农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 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D 反帝的农民运动 3 2 分 了解因果关系 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一单元 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 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全变成 洋人的朝廷 4 2 分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 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5 2 分 1895 年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列强钳制而更加艰难 为挽回国家利益 刚刚梦圆状元的 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 毅然挂冠从商 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这体现了他在践行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A 自强求富 B 重农抑商 C 实业救国 D 文明开化 6 2 分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 我之廉价工人 彼 西方国家 亦得而使用 我之丰富原料 彼亦得 而购买 就地制造 就地卖出 运费既省 关税无多 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 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7 2 分 如果将 义和团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 这个 主题应该是 A 社会主义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 改革与革命 8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与进步 C 科学与进步 D 民生与科学 9 2 分 孙中山常说 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 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 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为 解决这一问题 他 A 创建了同盟会 B 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 建立了黄埔军校 D 创立了中华民国 10 2 分 1927 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 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八一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A B C D 11 2 分 九 1 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 他们去的地方应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井冈山 瑞金 遵义 南京 A B C D 12 2 分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 1921 年召开的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 2 分 历史证明 国共两党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胜利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的胜利 A B C D 14 2 分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 下列历史事件 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 B C 第 5 页 共 12 页 D 15 2 分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16 2 分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 通缉毛泽东 周恩来等一大批 共产党员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 失败 主要是指 A 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B 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 国民党实行 清共 D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7 2 分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 万 亡灵的冤魂 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放置在 哪个纪念馆门前 A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第 6 页 共 12 页 18 2 分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 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B C D 19 2 分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 信息时代 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 中输入 1940 年 彭德怀 交通破袭战 这三个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 淮海战役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0 2 分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二者的相同点有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都初步实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 B C D 第 7 页 共 12 页 21 2 分 如图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 在这期间 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 长征实现胜利会师 B 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C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D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22 2 分 下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A B C D 23 2 分 八达岭长城脚下 蜿蜒着一条铁路 它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这条铁路是 A 淞沪铁路 B 唐胥铁路 C 滇越铁路 D 京张铁路 第 8 页 共 12 页 24 2 分 中国近代的教育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 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下面有关近代教育的场景描述 不符 合史实的是 A 李鸿章见证了京师同文馆的创建 B 康有为 梁启超参加过科举考试 C 陈独秀参与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发表演讲 25 2 分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区优秀小说的是 A 小二黑结婚 B 李有才板话 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 狂人日记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3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 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 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第十六章 请回答 1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 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 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文中所说中国人民 反入侵 的斗争有哪些 请举出两例来 3 针对发生在 19 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 你有什么感想 4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次运动 材料一反映出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5 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什么人 材料二是他们散发的传单内容之一 你知道他们当时 还有哪些其他的口号 标语或传单内容吗 举出两例 这些口号哪个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 第 9 页 共 12 页 6 材料三中 新的社会力量 指的是什么 从材料四可以看出 6 月以后这次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7 这场运动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2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回答 1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名称叫什么 2 举例说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3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请举出音乐界发出 吼声 的两位音乐家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