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山顶洞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北京人 2 1 分 北京人的发现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 禅让 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要点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 你应该选择 A 史前时期 B 国家的诞生 C 国家的统一 D 民族的交融 3 1 分 下列国王中 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夏桀 商纣 周文王 周武王 A B C D 4 1 分 株洲神农城被誉为 两型社会 的典范之作 图所示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第 2 页 共 18 页 A 蚩尤 B 炎帝 C 大禹 D 虞舜 5 1 分 远古时期 你毫不畏惧 带领平民百姓 筑堤堵水 疏通河道 把汹涌的洪水 引入大海 你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个伟人 值得后人颂扬 材料中的 值得后人颂扬 的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6 1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 图 1 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 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 3 页 共 18 页 7 1 分 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8 1 分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都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它们都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9 1 分 合纵 连横 发生在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夏朝 D 西周 10 1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 西汉 11 1 分 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西汉与唐朝相同之处的表述 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8 页 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都拓展了疆域 都加强了对外联系 都出现了治世局面 A B C D 12 1 分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 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 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此 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 黄帝 B 大禹 C 蚩尤 D 女娲 13 1 分 下列诸子百家中 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 A 儒家和道家 B 墨家和道家 C 儒家和法家 D 法家和兵家 14 1 分 盐城 秦代属东海郡 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 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 由上述材料可知 古代盐城地区曾实行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5 1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第 5 页 共 18 页 A 楚汉之争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黄巾起义 D 项羽起义 16 1 分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霍去病 B 张骞 C 王昭君 D 呼韩邪单于 17 1 分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中提到的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它最早形成于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18 1 分 关于 文景之治 出现的原因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吸取秦亡教训 B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 汉初 休养生息 政策取得成效 D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19 1 分 史记 和 资治通鉴 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 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 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第 6 页 共 18 页 A A B B C C D D 20 1 分 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A 西汉 B 战国 C 东汉 D 唐朝 21 1 分 唐朝诗人杜甫诗句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 A 诸葛亮 B 曹操 C 刘备 D 孙权 22 1 分 下列古代战役中 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第 7 页 共 18 页 淝水之战 A B C D 23 1 分 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 提出 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的思想 家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24 1 分 曹操征服了黄河流域 随之统一了中国北部 然而 成为他的一场灾难 在这场战争中他被 年轻的孙权打败 结束了其在长江流域建立权威的意图 文中空白处应填写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5 1 分 永嘉衣冠南渡诗 忆昔永嘉际 中原板荡年 衣冠坠涂炭 舆辂染腥膻 诗中提到了西晋 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A 北方战乱频繁 B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第 8 页 共 18 页 26 1 分 南京被称为 六朝古都 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 西汉 吴 西晋 东晋 A B C D 27 1 分 杏林 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现在中医已迈出中国 走向世界 请指出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A 九章算术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 28 1 分 下列各项中 关于两晋 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南朝从 420 年开始 南朝包括前秦 A B C D 29 1 分 以下汉朝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9 页 共 18 页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景帝 光武帝 A B C D 30 1 分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 统一的朝代有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 即古人所说的 算筹 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 进行 130 次以上的计算 这其中包括开方 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 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 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 也命名为 祖冲之星 材料三 齐民要术 书名的意思 齐民 即平民 要术 即谋生的主要技术 合起来就是平民谋生的主 要技术 第 10 页 共 18 页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 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 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2 材料二反映了祖冲之在哪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3 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4 材料三中的 齐民要术 总结介绍了平民哪些谋生的方法和技术 该作品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了哪些观 点和思想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不仅在数学 农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地理学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发 展 综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你有何感想 32 3 分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政治 经济和文化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学方面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 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一个赫赫有 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 中国历史 六上 材料四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 汉朝有这样一条路 沿着这条路 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 继传至欧洲 西方的汗血马 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唐朝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又矢 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五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 清明上河图 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 这件国宝级作品将 从纸上立体起来 于 2018 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第 11 页 共 18 页 中国青年报 2018 年 03 月 06 日 08 版 清明上河图 局部 1 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漠拉比法典 出自于哪个国家 韩非与 汉谟拉比法典 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 材料中的 文学方面 在航海上 指宋朝的什么 这 三种东西 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 四大发明 3 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 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 说明百家争鸣对后 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 材料中的 这条路 指的是哪条商路 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请列举两例唐朝 这样一群人 对外交往的事例 5 观察这幅名画 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33 5 分 2019 年 5 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 其主题是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 中 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 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 携手前行 请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 汉朝有这样一条路 沿着这条路 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 继传至欧洲 西方的汗血马 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唐朝有这样群人 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又矢志 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第 12 页 共 18 页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疆域辽阔 民族众多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 并对不同地区实施 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 皇华使者承天敕 宣布纶音往夷域 鲸舟吼浪泛沧溟 远涉洪涛渺无极 洪涛浩浩涌琼波 群山 隐隐浮靑螺 明 马欢 瀛涯胜览 材料大意 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 到番夷地区传达皇 上的诏令 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 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 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1 材料中的 这条路 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说说 这条路 有何作用 请列举 把盛唐文化传播四 方 的一例史实 2 材料二中图 8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 材料二中图 9 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4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5 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4 5 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的历史 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民族大交 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历史 第 13 页 共 18 页 图 1 春秋形势图 图 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 138 年 公元前 119 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奉命分别联络大月氏和乌孙以夹击匈奴 其中 第一次历时 13 年 同行者一百余人 仅数人返回长安 第二次出使时 有持节副使和随行人员三百余人 携带牛 羊以万数 副使们分别到达大宛 康居 大月氏 安息等国 虽然联合共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 但是张骞两次 出使西域 传播了汉朝的情况 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 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畅通 史称 张骞凿空 此后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 中华文明史 等 材料三 图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也有统治者为加 强自身统治采取的主动政策 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 也带来了他们的优 秀思想文化 如 尊重妇女的意识 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中国古代史 上册 朱绍侯等主编 第 14 页 共 18 页 1 比较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形势图 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 简述这一变化对 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张骞通西域称之为 凿空 张骞 凿空 后 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 域各民族 3 依据材料三地图 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4 依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 15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