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精编_第1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精编_第2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精编_第3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精编_第4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A A 卷精编卷精编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如图中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生活习惯 C 生产工具 D 劳动技术 2 2 分 下列各项 属于清顺治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 A 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B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 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 多伦会盟 3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是商鞅变法的依据 商鞅变法措施中 对当代行政制度也有重要影响 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推行县制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 实现统一的 朝代包括 秦朝 隋朝 南宋 元朝 A B C D 5 2 分 下面关于都江堰的正确说法是 A 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 灌溉 水运等 B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C 给成都平原带来很多灾难 D 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早已丧失了其功能 6 2 分 下图是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 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国家统一 B 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 D 中外交往 7 2 分 历史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 发现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 造成这种局 面的原因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 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 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造成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的结果 8 2 分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 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南北朝时期 B 随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9 2 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谁的名句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文天祥 D 寇准 10 2 分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 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 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 4 年的是 A 袁世凯积极筹划恢复帝制 B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D 宋案 和 二次革命 11 2 分 佛教宣扬的教义是 A 因果报应 期盼来世幸福 第 4 页 共 13 页 B 修身养性 追求现世幸福 C 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D 主神安拉 12 2 分 近代以来 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 惩罚 观察漫画 惩罚 中国 此次中国被 惩 罚 导致了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变成了 洋人的朝廷 13 2 分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监察权力 C 丞相权力 D 地方权力 14 2 分 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夏朝 B 秦朝 C 西周 D 汉朝 15 2 分 明太祖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 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 A 按察司 B 都司 C 布政司 D 民政司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3434 分分 16 3 分 请写出相对应书籍文献的名称 1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 翔实记录玄奘西行天竺的见闻 3 孙思邈第一次记录火药配方 17 8 分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 并加以改正 1 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晋文公 错误 改正 2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 改正 3 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美国 错误 改正 第 6 页 共 13 页 4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错误 改正 18 2 分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 开创了 19 6 分 填空题 1 唐太宗时期的治世局面为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置的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颁布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的 为汽车和飞机提供了动力装置 二战中的 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 20 6 分 史实与推论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 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请在答題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 判断 正确的填对 错误的填错 史实推论正确与否 据 史记 记载 禹年老时 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 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朝廷在故都 东京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 江 苏 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 天下足 两宋时 南方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 雅典公民大会对官员进行审査 每个官员每年要接 受 10 次审査 每位卸任官员必须把任期内的账目 交给会计及其助手 进行审査 一旦发现贪污受贿 将处以 10 倍的罚款 在任期间还要接受议事会 公民大会委任官员的监督 一旦违法就会被提起诉 讼 雅典共和国时期就对官员进行有监 督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 积累 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 本是 一个荒僻的小村落 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 二大港口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 展 第 7 页 共 13 页 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 3 个月内参 加对日作战的 3 个条件 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苏联 恢复 1904 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 千岛群岛交 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既得利益 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 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的威胁和控制 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 只有消除仇 恨和战争 走联合发展道路 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 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为此 20 世纪 60 年代西欧国 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走联合自 强的道路 重振西欧雄风 21 3 分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 如任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 他还虚心纳谏 重用敢于直言的 22 3 分 东汉末年 曹操招贤纳士 实力日益增强 占据了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形成 与 隔黄河对峙的局面 23 3 分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 主要的经营形式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24 25 分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一个形成 发展 巩固 强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 实行 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问题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 家 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材料三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明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于 1380 年 将丞相胡惟庸诛杀 在随后的十年里 大 肆捕杀其党羽 株连杀戮 3 万余人 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五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 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 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 议的制约 权力有限 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 后来 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 材料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 材料二是哪位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3 依据材料三 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 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 4 根据材料四 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 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职 5 根据材料五 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集权设置了哪一机构 请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 25 25 分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 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 探寻中华崛起之路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等 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 产品分配给军队 19 世纪 70 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 如轮船招 商局 汉阳铁厂等 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 将产品投放市场 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 年 北京 1000 多名举人在 公车上书 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也由此揭 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第 9 页 共 13 页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 结果甲午一战 证明只学技术不好 使 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 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 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 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带领中国人民经历 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建立新中国 并逐步走上了社会 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 根据材料分析 洋务运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2 材料二中 政治变革运动 指什么 材料三中的 革命 有何历史贡献 为什么孙中山还说 革命尚未 成功 3 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 他们宣 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 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 综合上述材料 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6 7 分 材料论述题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业为本的传统观念 推行 重本抑末 政策 压制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由 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 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 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材料二 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又害怕沿海 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于是实行 闭关自守 政策 严格对外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清朝政府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的原因是 根据材料二 请判断 以下关于 闭 关锁国 政策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 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一 二中提取信息 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填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