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已掌握磨光 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蓝田人 2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 句 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 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 元谋人 B 全国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3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 刮削器等石器 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 骨山上 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A B C D 4 2 分 假如时空倒流 你回到 170 万年前的中华大地 你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 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第 2 页 共 16 页 B 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 C 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 D 河姆渡人正在捕鱼 5 2 分 形成科学知识的萌芽的时代是 A 文明时代 B 旧石器时代 C 原始史前时代 D 新石器时代 6 2 分 旧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是 A 使用火 B 采集野果 C 使用大制石器 D 狩猎 7 2 分 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 170 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8 2 分 中考结束 小刚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的遗址 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 北京 B 陕西 第 3 页 共 16 页 C 云南 D 河南 9 2 分 十一长假 小聪实现了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去参观的愿望 他参观的是 A 云南省的元谋人遗址 B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C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遗址 D 陕西省西安的半坡 10 2 分 岳阳市某校九年级 1 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 他们应 该去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11 2 分 在研究河姆渡遗址时 许多资料表明 他们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的是 A 饲养牛 猪 狗等 B 种植蔬菜 C 采集和渔猎 D 种植粮食 12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 句 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 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第 4 页 共 16 页 C 河姆渡人 D 元谋人 13 2 分 居住在下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高粱 C 玉米 D 粟 14 2 分 下列考古发现 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打制石器 钻孔石斧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 A B C D 15 2 分 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 在穴坑中埋设立柱 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 墙 最后架设屋顶 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16 2 分 下列几项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成果的是 第 5 页 共 16 页 学会打制石器 培植出水稻 粟等农作物 制作出彩陶 学会人工取火 A B C D 17 2 分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有神农湖 神农阁 神农坛等景观 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 民族的始祖 A 炎帝 B 黄帝 C 禹 D 舜 18 2 分 我国神话传说中 黄帝之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位部落首领尧 舜 禹 他们都是通过推荐 成为部落首领的 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称为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选举制 D 投票制 19 2 分 歌曲 龙的传人 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 人的中华民族把 和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 盘古 黄帝 B 黄帝 炎帝 C 黄帝 大禹 D 炎帝 大禹 第 6 页 共 16 页 20 2 分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 炎黄战蚩尤 B 黄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21 2 分 歌曲 国家 中写道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在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建立 标志着我 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夏 B 商 C 周 D 汉 22 2 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时间是 A 约公元前 2070 年 B 公元前 1046 年 C 公元前 771 年 D 公元前 221 年 23 2 分 秦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中的 周制 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24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中 导致了王朝更替的是 第 7 页 共 16 页 A 启承禹位 B 盘庚迁殷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25 2 分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禹 建立夏朝 B 汤 建立商朝 C 周文王 建立西周 D 纣王 商朝灭亡 26 2 分 你这个太阳啊 什么时候灭亡 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这句话中的 太阳 指 A 夏王桀 B 商纣王 C 周幽王 D 周厉王 27 2 分 与下图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第 8 页 共 16 页 D 郡县制 28 2 分 下列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 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29 2 分 20 世纪 70 年代 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震惊世界 被称为 A 殷墟 文化 B 青铜文化 C 三星堆 文化 D 钟鼓之乐 30 2 分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平之战 盘庚迁殷 牧野大战 国人暴动 A B C D 二 二 连线题连线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第 9 页 共 16 页 31 4 分 远古时代 英雄辈出 传说 部落和 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 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仓颉创造 约公元前 2070 年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 三 三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2 1 分 制作青铜器的原料为 33 14 分 综合实践 考古发现的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为人们探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七年级 1 班的同学 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古活动 请你也来做一个 小小考古家 加入他们的研究和学习 1 该文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 它的出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 家 2 该文物是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 铭文记载了武王灭 朝 建立 朝的重大史实 3 该文物是在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龟甲卜辞 卜辞上的文字 它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第 10 页 共 16 页 4 该文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它的出土展示了 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工艺十分精湛 5 该文物是在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 它的出土告诉我们 工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这一时 期人们还使用 牵引犁进行耕作 这一切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6 该文物是珍藏在上海博物馆里的商鞅方升 它体现了商鞅在 国变法时采取了 的措施 3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1 图一中 是什么制度 图中 是谁继承王位形成的制度 2 请分别写出图二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最后完成 扫六合 的是哪个诸侯国 3 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有 800 个诸侯国 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 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 到公元 前 221 年 实现了 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5 25 分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 就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 开创祖业 永世流芳 让我们走近传说 去一睹他们的风采 雕塑筑历史 图一 图册画历史 1 图一中的三座雕塑从左至右分别是蚩尤 黄帝 炎帝 请你写出与这三位传说中的人物相关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 2 炎帝和黄帝有着很多的发明和创造 请你各列举两例 第 12 页 共 16 页 3 从 尧皇让贤 这本连环画中 你会了解到尧皇把位置让给了谁 这种 让贤 的制度在历史上被称为 什么 4 从图三连环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禹治水的风采 他在治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请你用一个俗语概括他 的治水事迹 5 探究话感悟 从这些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