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4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D D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 1923 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 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 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 2 分 薪火相传 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柴烧尽而火种仍可留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先实践过这一成语的是 A 山顶洞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半坡人 3 2 分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 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生活在 6000 多年前 种植粟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5 2 分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使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的国王是 A 舜 B 尧 C 禹 D 启 6 2 分 由治水英雄大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 商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夏朝 7 2 分 开始大量使用甲骨文的时期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8 2 分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A 夏朝时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秦朝时期 9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 下列同学表述准确的是 A 周天子威信不高 B 诸侯战争不断 C 生存环境恶化 D 诸侯势力强大 10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退避三舍 三家分晋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A B C D 11 2 分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重大工程的示意图 它是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 4 页 共 13 页 B 都江堰 C 秦朝长城 D 明朝长城 12 2 分 史料记载 孔子朝罢归来 家人报告 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 问 伤人乎 这则故事体现 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兼爱 非攻 D 无为而治 13 2 分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 C 实行分封 D 建立郡县 14 2 分 下列不属于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 A 兵皆罢归家 B 释放奴婢为平民 C 减轻农民的蚊税 D 修建阿房宫 15 2 分 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它的领导人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陈胜 吴广 B 陈胜 项羽 C 项羽 刘备 D 吴广 刘备 16 2 分 国家的粮仓丰满 新谷子压着陈谷子 一直堆 堆到仓外 府库里的大量铜钱 多年不用 穿 钱的绳子烂了 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7 2 分 蔡侯纸 出现使得造纸术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纸出现在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三国 18 2 分 史记 和 资治通鉴 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 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 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B 第 6 页 共 13 页 B A C C D D 19 2 分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墨子主张的 兼爱 非攻 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 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 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 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0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1 2 分 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 在孙权的书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A 史记 B 指南针 C 临摹的 兰亭序 D 资治通鉴 22 2 分 东汉末年 群雄并起 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 形成三国鼎立 三国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 A 魏 B 蜀 第 7 页 共 13 页 C 晋 D 吴 23 2 分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 挟持汉献帝 B 在官渡大败袁绍 C 在赤壁被打败 D 废汉献帝 自称皇帝 24 2 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统治者的重视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推广和改进犁耕 25 2 分 帝国的终结 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 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 因 书中说 秦 虽死犹存 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 虽死犹存 是指 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统一文字 C 修万里长城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6 20 分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印度河 恒河 黄河 长江等流域的人们 开始耕耘灌溉 铸器造皿 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 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 积 第 8 页 共 13 页 淀成深厚文明 摘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命蜀守李冰壅 堵塞 江水作坝 穿二江以通船 灌三郡之田亩 使四川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 史记 河渠书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 他自魏国 入秦 并提出了废井田 重农桑 顺应了急剧变革的历史潮流 完成下列要求 1 请写出材料一中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代表名称 他们人工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材料二中工程的名称 并依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中 他 重 农桑 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 结合上述材料 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27 4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将冶铁 采矿 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 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 煮盐的富商 形成 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 武帝中期 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 军费开支浩繁 财政入不敷出 朝廷不 得已向豪富借贷 而富商大贾却 不佐国家之急 在此情形下 汉武帝于元狩四年 公元前 119 年 对盐 铁 实行官管 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 肖燕 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 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 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 但实质上是成功的 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 第二大工业强国 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 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 它的弊端逐渐显露 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忽视商品 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84 年 中国共产党十 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 承认了市场的作用 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 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 人民出版社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 2 20 世纪 30 年代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这 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4 综上 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5 根据材料一 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 6 20 世纪 30 年代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这 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7 根据材料三 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8 综上 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28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西部的贸易和 交流频繁 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南下的少数 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 相互渗透 取长补短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汉时期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原因有那些 第 10 页 共 13 页 29 20 分 阅读下列引文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02 年 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 打败袁绍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 公元 208 年 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 刘备的联军决战 孙权的大将周瑜 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 点 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 大败曹军 材料三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 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 会现象 2 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想一想 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他的抱负实现 了吗 3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 4 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