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 2 分 分 3030 小题 共小题 共 6060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小敏听老师说人是高级动物 于是提问道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请你替老师回答 A 有无语言 B 会不会使用火 C 会不会制造工具 D 能否直立行走 2 2 分 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 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 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 图 他参观的是 A 元谋人博物馆 B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 西安半坡博物馆 D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3 2 分 观察如图的示意图 判断 北京人 应在什么位置 A a B b C c D d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神话传说 C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5 2 分 吾祖峻德 万古流芳 平定荒漠 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 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 2005 年 5 月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 炎帝陵 B 黄帝陵 C 始皇陵 D 中山陵 6 2 分 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A 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B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C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D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7 2 分 他治理黄河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 最终治水成功 深得众望 他 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8 2 分 陕西出土一件青铜器上铸有 武王伐纣 的铭文 由此可以推测 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个时 期 A 炎黄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周朝 9 2 分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 如晋文公称晋重 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 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0 2 分 2017 年 11 月 2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 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B 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C 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D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文字 11 2 分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铜器出现在 第 4 页 共 14 页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2 2 分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13 2 分 在春秋争霸中 最先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14 2 分 史书记载 春秋初年有一百七十多个诸候国 到战国初期中剩下十几个了 这主要反映了 A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B 各民族不断交融 C 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 周王室的势力重新崛起了 15 2 分 据 史记 记载 商鞅在秦国辅助秦孝公十年间 贵族们都很怨恨他 最终导致商鞅被处以车裂 之刑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承认土地私有 第 5 页 共 14 页 B 允许土地买卖 C 奖励耕织 D 规定按军功授爵 16 2 分 都江堰工程 是古代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思想 对如今的水利工程 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科学家们对它想必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了 空前绝后 关于这一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修建者是蜀郡郡守李冰 B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C 位于成都附近的汉江上 D 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17 2 分 习近平指出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下列关于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人物作品 称誉 A 老子 道德经 B 祖冲之书圣 C 李白 诗仙 D 关汉卿 窦娥冤 A A B B C C D D 18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下列表格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 第 6 页 共 14 页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 可以 不犯错误 家族 父母健在时 要对他们表示尊 敬和爱戴 国家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 臣民就听 从他召唤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9 2 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20 2 分 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A 夏 商 西周 春秋 B 夏 西周 商 春秋 C 夏 商 西周 战国 D 夏 商 东周 春秋 21 2 分 历史学名著 全球通史 中称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 有过三次大革命 它们从根本上 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 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 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 这 三次 革命 是指 A 小农经济出现 临时约法 颁布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第 7 页 共 14 页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中华民国成立 解放战争胜利 C 秦朝建立 武昌起义爆发 新中国成立 D 封建土地制度确立 武昌起义爆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始 22 2 分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 习近平指出 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 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 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 秦朝时 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 丞相 B 刺史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23 2 分 观察下图所示 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文字 A B C D 第 8 页 共 14 页 24 2 分 秦以前 民皆以金玉为印 龙虎钮 唯其所好 秦以来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 得用 这段材料反映了 A 秦朝百姓以金玉为印 B 秦皇权为民 与民共享 C 秦朝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秦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25 2 分 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 逐鹿之战 B 夏朝的建立 C 禅让制的实施 D 华夏族的形成 26 2 分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与其相关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约法三章 D 斩木为兵 27 2 分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跟项 羽有关的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建立 张楚 政权 第 9 页 共 14 页 A B C D 28 2 分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历史上称为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楚汉之争 D 赤壁之战 29 2 分 上题选项中出现的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这两个盛世局面 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社会比较安定 农牧文化融合 经济得到发展 科举制度完善 A B C D 30 2 分 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期达到鼎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 收回地方铸币权 盐铁官营 统一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奖励工商业 A B 第 10 页 共 14 页 C D 二 二 材料题 材料题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2828 分 其中分 其中 3131 题题 1313 分 分 3232 题题 151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31 13 0 分 和谐 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 了解 和谐 内容 步骤二 反思历史 认识不 和谐 音符 步骤三 关注历史 为 和谐 发展献策 1 统治的和谐 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这一工程起到了哪些作用 3 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 4 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 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和谐 32 15 分 我国历史悠久 疆域辽阔 对于如何管理国家 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是历代帝 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官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 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 以有诸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 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 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 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 不听天子诏令 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 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第 11 页 共 14 页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看出 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 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 认识 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三点即可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 使秦朝灭亡的人又是谁 发生材料二中事件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4 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儒家思 想作为正统思想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 你怎样用一句话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三 三 小论文 小论文 1212 分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33 12 分 自秦朝开始 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 法令出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这里即指科举制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 北逾阴山 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 唐极盛之际 有不及焉 元史 地理志 1 材料一中的 上 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为加强封建统治 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 响 汉武帝为从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 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 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 3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 综上所述 自秦朝以来建立 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 2 分 分 3030 小题 共小题 共 6060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