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_第1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_第2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_第3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_第4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 又是公民的义务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没有 贫穷 地域等 的区分 这就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的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以德治国 D 实行仁政 2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那么 书圣 画圣 诗圣 分别是 指 A 王羲之 吴道子 李白 B 王羲之 吴道子 杜甫 C 张旭 顾恺之 李白 D 张旭 顾恺之 杜甫 3 2 分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 繁荣与开放 B 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经济重心南移和政权的分立 4 2 分 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 请你帮他纠正一下 正 确的顺序应该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B C D 5 2 分 对比秦朝 西汉的疆域向西北延伸出一大块 这最终得益于下列哪一事件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6 2 分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 剿灭 改为 招抚 是因为 A 义和团提出了 扶清灭洋 的口号 B 清政府想利用和削弱义和团 C 清政府想扶植义和团 D 清政府想改编义和团 7 2 分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光绪帝没有实权 B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势力 C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 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8 2 分 赫胥黎的 天演论 以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步观点 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 第 3 页 共 13 页 此书的译著者是 A 魏源 B 严复 C 曾国藩 D 梁启超 9 2 分 董必武在 1961 年写了一首诗 四十年前会相逢 南湖泛舟语从容 诗中的 会上 确定的中心 任务是 A 领导工人运动 B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10 2 分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不包括 A 取消二十一条 B 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等的职务 C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11 2 分 归纳法是历史探究学习的常用方法 根据以下事实你能推断出探究的主题是 A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B 渴望和平 民主团结 第 4 页 共 13 页 C 国家统一 民族独立 D 百年屈辱 民族抗争 12 2 分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 1945 年 毛泽东 双十协定 这三个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 现的事件应该是 A 遵义会议 B 西安事变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13 2 分 以下是来源于某画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图片 这是哪年的国庆日 A 1956 B 1976 C 1978 D 1985 14 2 分 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1955 年的 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提出哪一外交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 互不侵犯 B 和平共处 C 求同存异 D 平等互惠 第 5 页 共 13 页 15 2 分 两弹一星 中的 一星 指人造地球卫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天宫一号 B 嫦娥一号 C 东方红一号 D 神舟一号 16 2 分 1982 年 我国颁布了第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7 2 分 井冈山现已成为我国革命传统的教育基地 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下列历史事件与之联系最紧密 的是 A 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 2 分 新航路的开辟 无异是欧洲人向往东方发财 下面四位探险家谁到东方发了财 请你把他找出来 A 麦哲伦 B 哥伦布 C 达 伽马 D 迪亚士 第 6 页 共 13 页 19 2 分 美国内战前 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聚焦于 A 领土扩张问题 B 国外市场问题 C 奴隶制存废问题 D 殖民地归属问题 20 2 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25 年前 为把王权 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A 主权在民 B 议会至上 C 君权神授 D 三权分立 21 2 分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在于打了 40 次胜仗 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 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它将永垂不朽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说这话的人是 A 汉谟拉比 B 克伦威尔 C 拿破仑 D 华盛顿 22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这么说的理由是 A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 战争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C 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D 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 23 2 分 下列史实不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在一国的率先胜利突破 B 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C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24 2 分 观察漫画 二战后美日欧经济的变化 对此变化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 美国仍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B 日本已经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 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 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25 2 分 下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 此图反映出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第 8 页 共 13 页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6 20 分 改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请回答 1 我国于何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 请高度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 党的哪一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哪一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称文艺复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 在思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15 17 世纪 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美洲的发现 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 动 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 这些事件被通称为 地理大发现 1 这两则材料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2 请你列举三位材料一中提到的 巨人 并写出其代表作品 3 在 地理大发现 的过程中最先起步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是哪两个国家 其中 环球航行 是哪位航海家 实现的 4 这两件大事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8 15 分 没有强大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实现工业化是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 阅读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占人口 占土地 第 9 页 共 13 页 地主 富农 1070 80 贫农 中农 雇农 9020 30 材料二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状况 针对这一状况 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根据材料二 列举 一五计划 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一五计划 的完成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什 么影响 3 材料一 二在发展经济上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9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1993 年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 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 主宰 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 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 也不是超级大国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 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至于其他问题 如经济力量 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 还有可与美国 匹敌的其他国家 如日本 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 再过几年还有中国 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 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期 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 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保障 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 上的保障 陈宝森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 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 发展中国 家应该团结起来 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一拉美国家的实践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作者所述观点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 你赞同材料三作者的观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理由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