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C卷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C卷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C卷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C卷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 8 8 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常熟期中 如图所示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兼爱非攻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A B C D 2 2 分 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时期的一组是 A 老子和孔子 B 孔子和孟子 C 老子和墨子 D 韩非和孙武 3 2 分 俭与奢关系着国家的成败兴衰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说过 天下 常经俭得之 以奢失之 韩非属 于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4 2 分 2016 苏州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 育哲学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A 仁者爱人 第 2 页 共 9 页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5 2 分 人类希望和平安宁 温馨和谐 中国的 道德经 成为世界上除 圣经 以外发行量最大的 畅销书 此书记载的言论是关于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孟子 6 2 分 2017 七上 汕头期中 跑男 栏目组给演员们出来这样一道题 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 他提出了 仁 的学说 他最早创办私学 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7 2 分 2019 珠海模拟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列 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以德治国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仁者爱人 8 2 分 2019 苏州模拟 认为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的春秋时期的思想 家是 第 3 页 共 9 页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9 2 分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0 2 分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 就是要爱人 理解体贴别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礼 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 加强个人修养 C 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 反对严酷的刑罚 D 主张实行 法治 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11 2 分 2016 七上 自贡期末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此话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春秋 12 2 分 2016 七上 常熟期中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 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 经济发展与道 德沦丧问题并存 早在 1988 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 存下去 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 智慧 是指 A 兼爱 非攻 第 4 页 共 9 页 B 无为而治 C 仁 和 礼 D 实行 法治 13 2 分 2017 七上 宜兴期中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对后世影响极大 春秋战国时 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A B C D 14 2 分 2017 七上 泰州期中 追求与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 主张是 A 福兮 祸之所倚 祸兮 福之所伏 B 仁者爱人 从政以德 C 兼爱 非攻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15 2 分 2016 七上 邵阳期末 著有 离骚 等优秀诗篇 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扁鹊 D 屈原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第 5 页 共 9 页 16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颂世俗生活 主张 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北师大版九上教材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诸子百家 北师大版七上教材 请回答 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2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 3 受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18 世纪末 西方出现了哪些重大的革命运动 4 请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的根本区别与作用的共同之处 1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活动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 出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 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 根据材料一归纳 他 的历史地位 并列举出两条与 他 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第 6 页 共 9 页 3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主张有何不同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试说明理由 18 20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1 老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 他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这表明他富有什么智慧 2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哪一本书 举出一项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3 战国时期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 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言论 墨子在战争方 面的主张是什么 在治理国家方面 孟子 韩非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 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 19 5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 封建 社会逐步形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力的变革 1 春秋战国时期 有一种农业生产技术解放了人力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它是指什么技术 2 战国时期 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 其中 秦国有一项水利工程 它使成都平原获得 天府之国 请写 出它的名称和主持修筑的人 生产关系的变革 3 战国时期 各国确立封建制度的途径是什么 4 从战国开始 哪两个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文化思想的变革 5 战国时期 我国的社会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内表现为什么 20 5 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第 7 页 共 9 页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恨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宗服 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 里 至今之强 李斯 谏逐客书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看 商鞅变法符合哪家学派的观点 2 为什么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恨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4 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