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精版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精版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精版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精版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顺德月考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对 北京人 生产 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着群居生活 B 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 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2 2 分 2019 七上 阜宁期中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 我们的远古祖先 这一课时 出示了一幅图片 并介绍说 能直立行走 使用打制石器 学会使用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3 2 分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彩陶 B 黑陶 C 白陶 D 黄陶 4 2 分 2018 七上 江城期中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下图所示 居住在该样式 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5 2 分 2017 七上 六盘水月考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人这样亲切 地赞颂黄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发源地 B 它灌溉了大批良田 千秋万代造福中国人民 C 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 D 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 6 2 分 2016 七上 长丰期末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这里关于 祀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早期祭祀以祭拜天地和神灵为主 B 周人主要祭祀祖先 C 祭祀是周朝统治人民的手段 D 祭祀体现了国民平等 7 2 分 在夏商西周的等级制度中 处于贵族阶层最低等级的是 A 国王 B 诸侯 C 卿大夫 D 士 第 3 页 共 14 页 8 2 分 2016 七上 自贡期末 夏朝建立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最能为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的 是 A 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 山西南部一带 B 禹死后 启继承王位 王位世袭制由此开始 C 夏王利用军队 行政机构 监狱和刑罚等统治人民 D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9 2 分 史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根据这一制度 选出下列属于西周时 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有 交纳贡品 交纳田租 朝觐 服役 服从命令 A B C D 10 2 分 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 阪泉之战 B 打败有扈氏 C 逐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11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 A 公元前 2070 年 B 公元 2070 年 C 公元前 1600 年 第 4 页 共 14 页 D 公元 1600 年 12 2 分 我国美丽的城市青岛 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 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 主要是因为 重用了一位贤相 他就是 A 管仲 B 李斯 C 魏征 D 寇准 13 2 分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夏朝 B 西周 C 春秋争霸 D 战国形势 14 2 分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 哪些人能够受到政府的奖励 勤奋苦读的人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军功卓著的人 经商致富的人 A B 第 5 页 共 14 页 C D 15 2 分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 A 楚国 B 赵国 C 秦国 D 蜀国 16 2 分 史书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 说明 商鞅变法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潮流 17 2 分 2018 七上 九江期中 汉字既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又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 头 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8 2 分 2016 七上 腾冲期中 如图是商周时期 我国出现在成都平原的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它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大汶口文化 B 龙山文化 C 三星堆文化 D 二里头文化 19 2 分 2019 惠民模拟 2018 年 1 月 31 日 TFBOYS 成员王源出席纽约联合国青年论坛 关注优质教 育和教育公平 下列思想家观点中有体现 教育公平 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0 2 分 下列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别中 与其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儒家 提倡 仁 以德治国 B 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 加强统治 C 道家 主张 民贵君轻 强调 无为而治 D 墨家 主张 兼爱 强调 非攻 21 2 分 2017 句容模拟 孔庙所祭祀的著名历史人物是下列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第 7 页 共 14 页 D 墨家 22 2 分 2014 七上 宜宾月考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B 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 C 实行的改革比较彻底 D 武器先进且为铁器 23 2 分 2017 七上 香洲期中 史记 记载 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 谋反 罪审讯李斯时 都有御史大夫参加 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A 掌管军队 B 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C 为百官之首 D 分管行政 24 2 分 2017 七上 深圳期中 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 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 所以叫 象棋 与象棋中的 楚河汉界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秦末农民战争 B 秦统一六国 C 长平之战 D 楚汉之争 25 2 分 下列有关湖南省内的考古发现 搭配正确的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A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 B 城头山城址 稻谷和大米 C 彭头山遗址 中国第一城 D 龙山县里耶镇 西汉早期麻纸 二 二 连线题连线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26 6 分 2015 七上 祁阳期末 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B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C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D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E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F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孙武 商鞅 司马迁 孟子 孔子 屈原 27 2 分 他强调 法治 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被秦始皇所采用 他是 学派的代表人 物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676 分分 28 5 分 第 9 页 共 14 页 图一 图二 图一 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 征服自然的结果 1 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2 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 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9 25 分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 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易经 1 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 从图一到图二 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 请写出种植图三 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 说明了什么 5 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30 21 分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 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 商政权的更迭一 样 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制度变革我分析 材料二 1 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建国时都城 暴君 昏君 灭亡时间 第 11 页 共 14 页 夏 商 西周 2 哪一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文明 哪一次战争导致了 商 周政权的更迭 3 根据图一 说出分封制的内容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4 观察图二 说出位于第一层和最底层的分别是什么人 根据上述图片 指出分封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它 的特点是什么 5 治乱兴衰我感悟 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的感悟 31 25 分 2017 任城模拟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 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 要动力 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 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 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41 年 秦孝公即位 他愤于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 遂下令 求贤令 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白寿彝 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兹依照本法令 所指示的办法 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 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三 见下图 第 12 页 共 14 页 材料四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 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同时 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 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五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 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 型 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 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 指出此时 出奇计强秦 的人物是谁 他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的是历史上哪两个事件 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依据材料四中分析 新经济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材料五中邓小平找到的 富国强民的道路 指的是什么道路 为引领中国根本转型采取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5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