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47964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47964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47964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47964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47964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辑 读懂诗歌的抒情手法 1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2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3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物抒情4 用典抒情5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6 叙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2 一 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 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 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感染读者 引起共鸣 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 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优点 感情直白显露 让人一目了然 感染力强 3 叙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 用典抒情咏史抒怀咏史言志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古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景 事 物 二 间接抒情 4 1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通过景物来抒情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按要求答题 06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 闲居 素秋 秋天的代称 问 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析 这首诗第三 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1分 诗人借助对 青苔 红树 以及 雨 景 月 色的描写 1分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 营造出了冷寂 凄清的氛围 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 6 2 以景衬情 7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 乐景写 衬 乐情 问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析 以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 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8 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 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 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 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 无处觅征鸿 问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 表达什么情 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 一缕红 啼鸟 冷烟 黄昏月 一笛风 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 烘托出自己的心情 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 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哀情 二 哀景写 衬 哀情 9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三 乐景写 衬 哀情 问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是如何抒发的 析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 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以乐景写哀情 别具韵致 10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使诗歌达到 物我合一 分不清哪是 景 哪是 情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 本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 析 本诗在景物描写上寓情于景 整首诗都是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 是安史之乱后荒寂的景色 在景物描写中 渗染着诗人感伤 哀愁的心情 3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11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诗句因情布景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明写景 暗含情 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 诗人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 通过景物予以抒发 二者的共同点是 以抒情为中心 其区别是 前者表面写景 实质写情 后者写景 抒情都是明写 12 诗歌的结尾以 景物 来传达 折射 暗示 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 寄托 抱负 4 以景结情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问 本词下片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析 本词下片以景结情 遥隔千里 松冈之下 亡人长眠地底 冷月清光洒满大地 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 念及此情此景的词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13 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它的特点是 只描写物象 不直接抒情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 通过比喻 拟人 象征等方式 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物抒情 1 借物抒情 14 怨歌行班婕妤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 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妃 作者自己 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怨 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 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 从织机上新裁 裂 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 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 二句喻中套喻 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 品质纯美 志节高尚 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 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 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 仿佛天上一轮月亮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 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 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 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 凉风吹走了炎热 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那时 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 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 本诗借扇拟人 巧言宫怨之情 设喻取象 无不物我双关 贴切生动 似人似物 浑然难分 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 尤为新奇而警策 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15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其一作者借花落归根 化为春泥 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不忘报国之志 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2 托物言志 16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 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 头一二句 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 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 它刚刚出土时 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 尽管不被人识 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 长着一个 刺头 一个 刺 字 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而今渐觉出蓬蒿 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 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 蓬蒿 要高出了一筹 三四句的议论 既是一种讽刺和鞭笞 也是一种感慨和愿望 它讽刺的是社会对小人物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 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识人 在小人物还胸怀凌云志的时候便将他选拔出来 感慨的是 为什么总是在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 为什么不能有伯乐 在其弱小的时候便将它们挖掘出来呢 这首诗也是作者借用 小松 来哀叹自己的命运 表达自己壮志凌云的志向和抱负 17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 物 非 景 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 景 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 志向 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 情 专指热爱 憎恶 赞美 快乐 悲伤等感情 18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 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 借古抒情 1 用典抒情 19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 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注 严蕊 南宋中叶女词人 问 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 人在武陵微醉 是用典抒情 用了 武陵人 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20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叙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2 借古讽今 21 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 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 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 颇显豪气 22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 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 时政等 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 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23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该诗寓情于事 叙事抒情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借事抒情 1 叙事抒情 24 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情表达 通俗易懂 2 借事抒情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四句诗 从岐王宅里 崔九堂前的 闻 歌 到落花江南的重 逢 闻 逢 之间 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 人生巨变 暗示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 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确实可以说 世运之治乱 华年之盛衰 彼此之凄凉流落 俱在其中 25 3 即事感怀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 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 即事 为题写诗 因一点事由而生发 抒写心中的感慨 或忧国忧民 或渴望建功立业 或仕途失意 或闺中怀人 或讴歌河山等 如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26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 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 当是室内寂莫 故出门掩扉 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 正切诗题 即事 者 咏眼前景物也 倘闭关室中 有何事可即 山居所见 皆幽寂澄淡之景 即之使人悠悠然 陶陶然 无复寂莫之感 颔联夕照满山 鸟鹊还巢 松树茂盛 行人归宅 很少人来访 柴扉紧掩 弥满着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 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 颈联用 绿竹 对 红莲 新粉 对 故衣 光影流转里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王维天性擅画 精通画理 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 归 上 暗合其归隐之意 隐隐有陶潜之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 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 生生不息 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 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 嫩竹 红莲 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 这样的心态 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27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诗经 2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凄凄满别情 3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4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5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 直接抒情 2 借景抒情 哀景哀情 3 触景生情 4 直接抒情 5 借事抒情 28 6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7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王冕 8 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 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 望前程万里 9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6 寓情于景 7 托物言志 8 直接抒情 9 用典抒情触景生情 29 10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1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2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3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14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蝉 11 借景抒情 乐景写乐情 12 借景抒情 乐景写哀情 13 借景抒情 哀景写哀情 10 用典抒情 14 托物言志 30 15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