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 2020 012020 01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262 分分 1 2 分 学完中国近代史 要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封建势力强 人民力量大 B 侵略与抗争 雄狮渐已醒 C 打到美国佬 保国保家乡 D 落后旧中国 列强来侵略 2 2 分 有一座城市 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 它同时也是蒋介 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 北平 B 南京 C 武汉 D 台湾 3 2 分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 2 分 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的纪念馆 如果你是一位讲解员 你可以向参观人员介绍的内容 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关天培带军抵抗英军壮烈牺牲 邓世昌率志远舰直冲敌舰 为国捐躯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腹背受敌 全军覆没 中国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A B C D 5 2 分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析最准确的是 1842 1895 1901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 2 分 根据表格史实 反映该重大事件是什么 重大事件相关史实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向北京进犯 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 占领北京 签订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3 页 共 15 页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7 2 分 南京条约 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北往南的顺序是 A 上海 宁波 福州 广州 厦门 B 广州 厦门 宁波 福州 上海 C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D 广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福州 8 2 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呈现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的特 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A B C D 9 2 分 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 洋务运动求自强 戊戌变法图立宪 辛亥革命建共和 使中 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 A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10 2 分 1903 年 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 演讲者提出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据此 第 4 页 共 15 页 推断演讲者是 A 林则徐 B 严复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1 2 分 这场运动以民主 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 道德 文化宣战 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 解放运动的序幕 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 戊戌变法 12 2 分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情景之所以发生 是由于 损害了中国主权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13 2 分 中共 一大 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 领导工人运动 第 5 页 共 15 页 B 确定党的名称 C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D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14 2 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为国家的独立 人民的幸福 浴血奋战 威震敌胆 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渡江战役 南昌起义 平津战役 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百团大战 A B C D 15 2 分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井冈山会师的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1928 年 4 月 朱德 陈毅率领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毛泽东 朱德将军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第四军 这次会师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发生的时间 B 历史人物 C 会师的过程 D 历史意义 16 2 分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当了三次皇帝的是 A 溥仪 B 乾隆 C 朱棣 17 2 分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所指的具体史实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B 毛泽东建议向贵州进军 C 遵义会议召开 D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8 2 分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CCTV 发现之旅 美丽中华行 栏目推出 忆红军 寻红旅 系列 节目 该节目正确的 红旅 设计应该是 遵义 泸定桥 赤水河 吴起镇 A B C D 19 2 分 中华民族坚持抗日十四年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下图照片是一 座图形独特的纪念馆 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纪念的事件发生的日期是 1931 年 9 月 18 日 农历辛未年 这座纪念馆 它坐落的城市应该是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汉 D 沈阳 20 2 分 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其标志是 A 1942 年 1 月 1 日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第 7 页 共 15 页 B 1945 年 5 月德国法西斯投降 C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21 4 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 小芸绘制了如图年代尺 据图回答问题 1 按时间先后顺序在 填入相关事件 依次是 九一八 事变 平型关战斗 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 A B C D 2 从上述年代尺中 我们可知 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战 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 B C D 第 8 页 共 15 页 22 2 分 1945 年 8 月 为了尽快的促使日本投降 美国在日本的 投下了两枚原子弹 A 广岛 东京 B 大阪 长崎 C 九州 神户 D 广岛 长崎 23 2 分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中共八大 C 重庆谈判 D 中共七大 24 2 分 习近平主席强调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 永远不能变 永远不能丢 由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A B C D 25 2 分 右下图为淮海战役中的 支援前线的民工小分队 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人民的积极支持 D 解放军武器先进 26 2 分 毛泽东说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 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 而是属于人民 这一观 点充分体现在 A 解放战争 B 鸦片战争 C 黄海海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 2 分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8 2 分 平津战役后 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 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 第 10 页 共 15 页 B 李宗仁 C 傅作义 D 杨虎城 29 2 分 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面电影剧照中所反映事件的教训 最突出的应该是 A 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 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 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30 2 分 北京大学是众多学子向往的地方 她不仅在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而且在近代思想界处 于领先地位 下列史实能说明北京大学在近代思想界处于最领先地位的有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10 分 救亡图存 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请下面阅读材料 回 答问题 近代前期 为挽救民族危亡 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 走过了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 第 11 页 共 15 页 等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 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 这场运 动是什么 其口号有哪两个 这场自救运动有何历史地位 有何积极作用 2 材料中所述的维新之路又指什么历史事件 列举两位这一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这一运动有何影响 32 10 分 在中国近历史上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 阅读下来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 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 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其纲领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后来 孙中山 在 民报 发刊词 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 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 开展土地革命 进行武装斗争 努力发展生产 最终探索 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 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 分别概述材料一 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2 材料三中的 正确革命道路 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 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33 20 分 2015 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战后 70 周年谈话 安倍如何表态受到世界瞩目 中日关系走向再次成为人 们关注的热点 近代以来 中日两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 的战争 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 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 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 占领 全中国 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政治明文历程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第 12 页 共 15 页 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意义 1894 年丁汝昌沉重打击了日本舰队 台儿庄战役1938 年 国民党 鼓舞了抗战士气 1940 年彭德怀 共产党 材料二 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 政治 情感 和学术 在情感层面 中日两国的历史 体验也极不对称 在中国民众看来 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 日本是加害者 而在日本民众看来 日本也是战争受 害者 一一 人文历史 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 1 根据材料一 请回答 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2 请结合所学知识 补全表格 3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 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 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综合附料一和上题题表 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 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262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