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学年七年级 5 5 月月考历史试题 月月考历史试题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下列事迹与杨坚无关是 A 581 年建立隋朝 B 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C 589 年统一全国 D 施行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 2 分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 它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 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 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大运河 3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元朝的行省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 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4 2 分 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 光武中兴 A 第 2 页 共 11 页 B C D 5 2 分 余秋雨在 十万进士 中认为 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有利于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B 导致了 重文轻武 的现象 C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6 2 分 现在 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 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 至今在周边国家还能 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 日本的京都街道 过端午节 过重阳节 过圣诞节 A B C D 7 2 分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 话说唐太宗政绩 的知识擂台赛 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 修订法令 删繁就简 B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D 创立科举制度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 A 新罗 B 天竺 C 日本 D 大秦 9 2 分 开元初 四方丰稔 城镇商铺林立 客商如云 丁壮之夫 不识兵器 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0 2 分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 契丹的兴起 澶渊之盟 宋夏和战 岳飞抗金 的 相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1 2 分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其中 的 文皇 是指 A 汉文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2 分 为了分割地方知州的权力 宋太祖设置的官职是 A 副宰相 B 通判 C 节度使 D 转运使 13 2 分 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A 图一 B 图二 C 图三 D 图四 14 2 分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 宋 夏 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并立 B 国家统一 C 三国鼎立 D 和平共处 15 2 分 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 唐朝后期 B 五代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北宋 D 南宋 16 2 分 宋 吴自牧在 梦梁录 中记载 奇术异能 歌舞百戏 鳞鳞相切 乐声嘈杂十数里 这段材 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知识分子地位提高 B 商人的地位提高 C 城市文化生活丰富 D 节日的热闹景象 17 2 分 元朝统治者再划分行中书省时 打破 山川形便 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 采取 犬牙交错 的原 则 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 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C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18 2 分 被称为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 和 水手之友 的发明分别是我国古代发明中的 A 印刷术 造纸术 B 火药 指南针 C 指南针 造纸术 D 火药 印刷术 19 2 分 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赢得了 松郡棉布 衣被天下 的赞誉 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松江地区 衣被海滨 利及数省 主要得益于 A 黄道婆 第 6 页 共 11 页 B 毕昇 C 忽必烈 D 沈括 20 2 分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明太祖废除丞相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实行八股取士 思想上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A B C D 21 2 分 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A 1661 年 B 1662 年 C 1683 年 D 1684 年 22 2 分 曾写下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的诗句 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戚继光 23 2 分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 乌里雅苏台将军 B 伊犁将军 第 7 页 共 11 页 C 驻藏大臣 D 盛京将军 24 2 分 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 郑成功 时 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 不应该出现的是 A 书架上摆着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 B 墙壁上挂着王羲之的 兰亭序 C 中堂悬挂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D 案头摆放一尊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25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 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 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战乱 人口大量南迁 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 技术和文化知识 从 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凿 把南北经济联系 起来 在这个基础上 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 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 互相学习 促进了民族交 融 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两宋之时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 已南移于东南 即长江以南的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和江西 两宋时期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 重心渐南移 经济共腾飞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1 材料中的 大运河 开凿于哪一朝代 2 阅读以上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 清晰 26 1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祁连山 在张掖 酒泉二界上 有松柏五木 美水草 冬温夏凉 宜畜牧 歌谣称 亡我 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繁殖 汉书 第 8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见图 2 材料三 谨案 自乾隆五十八年 1793 钦定章程及大臣奏议均已分载各门 谨遵照原案 纂成条例 汇为 一门 以便检查 镇抚 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 应与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驻藏大臣每年五 六月间奏明 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 操阅番兵 所用乌拉人夫 俱自行给与价 值 不得扰乱番民 以示体恤 引自 卫藏通志 卷 12 条例 1 材料一中加点部分所描述的现象是 事件导致的 西汉为拓展疆域 在图 1 中 A 处 地 名 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后来 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南边疆地区管理 又在 B 处设置 行政机构 管理 河内西北事务 2 选做题 以下两个小题 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 按第 小题计分 依据材料二 说明 宣政院印章 的发现反映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 的影响 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条明清时期加强对这一地区管理的史实 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央与这一 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中央与边疆地区关系的认识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