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 A 专制皇权 B 监察权力 C 丞相权力 D 地方权力 2 2 分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它正式诞生于 A 唐朝 B 明朝 C 隋朝 D 清朝 3 2 分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 关汉卿 B 汤显祖 C 马致远 D 王实甫 4 2 分 明朝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称为 东方医学巨典 这部著作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5 2 分 1950 年 1952 年的土地改革中 人民政府对待地主的态度是 A 将土地全部没收分给农民 B 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 没收地主土地 同时也分一份给地主 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D 出钱赎买地主土地 6 2 分 1895 年 一群读书人发起了 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 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倡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 裁撤冗官 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 海军 7 2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B 高校数量增加 C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D 已有一大批高校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8 2 分 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第 3 页 共 11 页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太原会战 9 2 分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 齐奋斗 工农 学兵 工农学兵 大联合 大联合 与这首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红军长征 10 2 分 金字塔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位于 A 黄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11 2 分 下列属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哈拉帕遗址 殷墟遗址 二里头遗址 摩亨佐 达罗遗址 A B C D 12 2 分 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 文艺复兴是复古 还是创新 为题 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 下面四种观 点 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 A 文艺复兴是创新 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 第 4 页 共 11 页 B 文艺复兴是复古 运动名称中的 复 字说明了这一点 C 文艺复兴是复古 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 古罗马人的作品 D 文艺复兴是创新 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13 2 分 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 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 人民宪章 的小册子 高呼 我们也要 选举权 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 英国工业革命 B 巴黎公社成立 C 共产党宣言 发表 D 宪章运动 14 2 分 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 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B 决定成立联合国 C 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 D 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15 2 分 阅读材料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 间科学发明到它在 工业上的应用 年 从应用到产品 投入市场 年 合计 年 1886 1919 年 30737 1920 1944 年 16824 1945 1964 年 9514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 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 5 页 共 11 页 C 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D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02102 分分 1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 政治上的相时独立稳定 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形 成了技术型 经验型 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一直保持着其永恒 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 故而历代农书颇多 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 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 的著作 天工开物 不仅首述农事 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 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 工商皆本 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 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 成者 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 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 发现了物体 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 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一例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 据材料二 指出 天工开物 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外国学者对这一著作的评价 3 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牛顿能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4 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 17 20 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了解它 牢记它 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 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材料二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发生了震惊之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 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经过各方面努力 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联合红军抗日 的主张 第 6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 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与哪一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 蒋介石却 采取了什么政策 我国是在哪年收回了 那无尽的宝藏 2 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西安事变发生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 请问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与哪一事件有关 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战役各一个 4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请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18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9 年 1 月 1 日 美国 时代 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 其标题为 邓小平 中国新 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过多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导致企业活力不够 效率不高 缺乏竞争力 因此 松绑 成为了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期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 历史进入了二十 世纪 随着国民经济 十一五 计划的顺利完成 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在 工业 农业 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 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请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中国新时代 始于我党的哪次会议 邓小平入选 时代 周刊封面 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国有企业的 松绑 是怎样进行 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 我国改革开放有何成效 19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1 依据四幅图文材料 分别写出图二 图四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图 3 人物领导一次伟大的运动 这次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 结合上述图文材料 请你命出一个文题 4 根据以上分析 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什么特点 20 22 分 材料一 英国拥有 很大的 不断扩大的市场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 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 金用的流动资本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 由于对传统的条块 农田的圈占 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 被迫当租地人或 打散工的人 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 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 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 主要动力来源 大不列颠拥有 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 供应不会枯竭 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 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 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 温室效应 德尼兹 加亚尔 欧洲史 请回答 1 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年代 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 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2 据材料一 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第 8 页 共 11 页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 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4 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 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正的 5 根据材料二 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 论 21 5 分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时 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 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 开通全长 2000 多千 米的大运河泥 原来 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 运河的基础上 有计划加以疏浚 改建和扩展的 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 你可以看出大运河以 为中心 北达 南至 除此外 你还能从图中得 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信息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一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3 读材料二 回答古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对此你有何感想 4 除大运河外 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