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学院名称 序 号 专业名称 学 制 专业 代码 学科 门类 授予 学位 二级学科类别 开设 时间 1 汉语言文学 4050101 文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1951 2 对外汉语 4 050103 文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2002 文学院 3 古典文献 4050105 文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2004 历史学院 4 历史学 4060101 历史学历史学历史学类 1952 5 新闻学 4 050301 文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1982 6 广播电视新闻学 4050302 文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2000 7 广告学 4050303 文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1996 新闻传播学院 8 编辑出版学 4050304 文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2001 9 统计学 4071601 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类 1972 10 经济学 4020101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1960 1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020102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1993 12 金融学 4020104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1994 经济学院 13 保险 4020107W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2004 14 财政学 4020103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1972 15 公共事业管理 4110302 管理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2003 16 劳动与社会保障 4 110303 管理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2002 17 图书馆学 4110501 管理学管理学图书档案学类 1985 18 档案学 4110502 管理学管理学图书档案学类 1986 1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 110102 管理学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993 20 工商管理 4110201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1994 21 市场营销 4110202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2004 22 人力资源管理 4110205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2002 23 会计学 4110203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1973 24 财务管理 4110204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2003 25 旅游管理 4110206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1997 管理学院 26 电子商务 4 110209W 管理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2003 27 英语 4050201 文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1943 28 俄语 4050202 文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1951 29 日语 4050207 文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1971 30 法语 4050204 文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1998 外国语学院 31 朝鲜语 4050209 文学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2005 2 学院名称 序 号 专业名称 学 制 专业 代码 学科 门类 授予 学位 二级学科类别 开设 时间 32 教育学 4040101 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类 1927 33 学前教育 4040102 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类 1986 34 教育技术学 4040104 教育学理学教育学类 2001 教育学院 35 应用心理学 4071502 理学理学心理学类 2000 36 哲学 4010101 哲学哲学哲学类 1955 37 法学 4030101 法学法学法学类 1981 38 思想政治教育 4030404 法学法学政治学类 1991 39 政治学与行政学 4030401 法学法学政治学类 1994 政法学院 40 社会工作 4030302 法学法学社会学类 2001 41 艺术设计 4050408 文学文学艺术类 1995 42 音乐学 4050401 文学文学艺术类 1996 43 戏剧影视文学 4050414 文学文学艺术类 2000 44 绘画 4050404 文学文学艺术类 2002 45 动画 4050418 文学文学艺术类 2003 艺术学院 46 广播电视编导 4050420 文学文学艺术类 2004 47 数学与应用数学 4070101 理学理学数学类 1952 48 信息与计算科学 4070102 理学理学数学类 1996 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080605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1983 50 软件工程 4 080611W 工学工学 电气信息类 2003 数学与计算机 学院 51 网络工程 4 080613W 工学工学 电气信息类 2003 52 物理学 4070201 理学理学物理学类 1976 53 应用物理学 4070202 理学理学物理学类 1988 5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071203 理学理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1991 物理科学与技术 学院 5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071201 理学理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2002 56 化学 4070301 理学理学化学类 1952 57 材料化学 4071302 理学理学材料科学类 1994 58 环境科学 4071401 理学理学环境科学类 1999 5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080204 工学工学材料类 2002 化学与环境科学 学院 60 环境工程 4081001 工学工学环境与安全类 2002 61 生物科学 4070401 理学理学生物科学类 1982 62 生物技术 4070402 理学理学生物科学类 1994 63 生物信息学 4 070403W 理学理学生物科学类 2003 64 海洋科学 4071001 理学理学海洋科学类 2001 生命科学学院 65 生物工程 4081801 工学工学生物工程类 2002 3 学院名称 序 号 专业名称 学 制 专业 代码 学科 门类 授予 学位 二级学科类别 开设 时间 66 电子科学与技术 4080606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1970 67 电子信息工程 4080603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1971 68 自动化 4080602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1993 69 通信工程 4080604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1997 7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080601 工学工学电气信息类 2003 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71生物医学工程 4 080607工学工学 电气信息类 2006 72 工程力学 4081701 工学工学工程力学类 1979 73 工业设计 4080303 工学工学机械类 2000 74 土木工程 4080703 工学工学土建类 2001 建筑工程学院 75 建筑学 5080701 工学工学土建类 2004 7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4080301 工学工学机械类 1995 77 测控技术与仪器 4080401 工学工学仪器仪表类 2001 78 安全工程 4081002 工学工学环境与安全类 2004 质量技术监督 学院 79产品质量工程 4 110107S管理学工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2005 药学院 80 药学 4100801医学理学 药学类 1997 国际交流学院 81汉语言 招留学生 4 050102文学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2005 护理学院 82护理学 4 100701医学理学 护理学类 2006 83 临床医学 5 100301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 术类 2006 临床医学院 84 医学影像学 4 100303 医学理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 技术类 2007 公共卫生学院 85预防医学 5 100201医学医学 预防医学类 2006 86中药学 4 100802医学理学 药学类 2006 中医学院 87中医学5100501医学医学 中医学类 2010 4 河北大学本科教学 三学期制 实施方案 试行 为积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人才培 养质量 加快我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步伐 学校将在本科教学中全面推行 三学期制 改 革 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三学期制 及实施意义 学期制 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指高等学校采取何种学 期划分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 采用何种类型的学期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 课程设置 师资 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等 推行适宜的学期制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 校办学效益 三学期制 是指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在原有两学 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小学期 将一学年分为 两长一短 三个学期 三学期制 的实施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 有利于优化整体课程体系结构 三学期制 着眼于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偏低 综合性大学优势不明显等实际问题 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调整 重构课程设置 减少陈 旧 冗长的课程内容 课程之间避免内容交叉 重叠 采取课内精讲 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 学方式 积极引入研究性教学新理念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增设动态 丰富的社会实践 学 科前沿专题讲座等短期课程 逐步形成多层次 多类型 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实现课程 结构整体优化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学期制 注重将长学期的稳定性 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 自主性相结合 给 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更具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 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学 期制 能够扩大选课范围 为学生跨院 跨专业选修多种课程 修读辅修专业 双学位创造 条件 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 空间和时间保障 促进学生的知识 经验与能力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三 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 三学期制 的实施能够促使教师更新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 积极获取学科前沿信息 完善课程结构和授课内容 努力开设适应社会需要 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的新课程 教 学工作安排的灵活性使教师有更充分 更完整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 也使教师有 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从而提高教学与科研素质 达到自身发展的最 佳水平 5 四 有助于协调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学期制 能够促使学校充分挖掘和发挥师资潜力 吸纳国内外优秀教师 专家学 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授课与开设讲座 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与人才培养机制的融通 有助于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 三学期制 实施内容 一 教学时间安排 三学期制 教学模式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 我校教学时间安排为 秋季学期 19 周 寒假 约 5 周 春季学期 18 周 夏季学期 3 周 暑假 约 7 周 总教学周数维持 不变 仍为 40 周 寒暑假的放假时间略有调整 两个长学期 秋 春两季 实行 17 周授课 1 周考试的教学安排 秋季学期有 1 周机动安排 短学期实行 3 周授课与结课考核 学生注 册仍在春秋两季学期开学注册 长短学期之间不间断 夏季学期不另行注册 二 教学内容安排 三学期制 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指令性与指导性相补充 校内与校 外相联系 多样性与灵活性相协调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既要充分体现多元化 灵活性 也 要考虑课程开设的普遍性 秋季和春季长学期主要安排理论教学 夏季短学期原则上以实践 教学为主 辅之以其它教学活动 夏季短学期教学内容安排为 一年级新生安排军事训练 体育技能测试 小学分高水平 的通识教育课程等 其他年级学生安排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体育技能测试 研究性与开放 性实验 实习实训 专业见习 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 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以交叉学科 和边缘学科为内容的全校性小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 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授反映学科前沿 动态的学术专题讲座 各类大学生竞赛集中培训与科研训练 以及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举 办的各类专业证书培训活动 等等 三 三学期制 实施措施 一 三学期制 改革中 学校需建立教学管理部门 人事科研部门 学生管理部门 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各教学单位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 在本科教学业务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 以保障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得以落实 二 教务处负责协调学校层面各类教学活动 对各教学单位教学活动进行指导 统 筹协调教学实习基地管理和建设 负责制定 三学期制 校历 推进学分制管理制度 学生 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组织全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统筹规划 合理构建学校层 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国际教学班 扩大国际交换生培养规模 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三 人事处 科研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完善教师考核与评价机制 重点提升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统筹协调来校开设学术专题讲座的校内外专家学者聘用工作 逐步改革教师职务 聘任和校内教学课时津贴制度 并使之向本科教学倾斜 加强激励机制 鼓励教授为本科生 6 授课 使优质师资队伍更有效地为本科教学服务 倡导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参与本科人 才培养 探索科研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 学生处 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学校层面的素质拓展 社会实践与学科竞赛 等素质教育活动 统筹协调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修订军训教学大纲 组织学生军训 增 加能力训练课程内容 五 实验室管理办公室 校园管理处等部门负责制订相关后勤保障方案 加大改善 实验室条件的力度 扩充实验仪器台套数 落实各教学时间段图书资料 工程实验技术等人 员的轮休制度 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在学生管理 食宿条件 交通等方面提供 保障 六 各学院 部 中心等相关教学单位负责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夏季学 期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在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不同年级专业的短学期教学 活动作出系统安排 合理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专题讲座 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 设置 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使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课程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开阔视野 了解 社会 形成多元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促进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升 能够真正从 三学期制 改革中获益 三学期制 改革方案自 2010 2011 学年起在我校本部 2010 级新生中全面实施 未尽 事宜另行规定 7 河北大学关于修订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 路的主要体现 是落实教学计划 组织教学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为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 政治 经济 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组织全面 修订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指导性意见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党的教 育方针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坚持我校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开放办学 服务社会 改革 创新 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 在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 试行 三学期制 探索 融 通 育人思想 完善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办学特色 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 创新型人才 二 修订原则 继续实施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体制 强化素质拓展 就业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培训体系 在 三学期制 改革基础上 以优化课程结构为切入点 坚持贯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 通 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相融通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 招生培养与就业创业相融通 的 本科教育融通制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学校人才培 养目标总体要求 全面修订适合各本科专业具体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过程中应遵 循以下原则 一 推进通识教育 秉承素质教育理念 注重课程的综合 交叉与渗透 打造多类别 的通修与通选课程 通修课程要因材施教 实施分级教学 通选课程鼓励设置跨学科的高水 平课程 通识教育重在锤炼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 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 二 夯实学科基础 实施按学科大类培养 打破专业壁垒 拓宽专业口径 鼓励跨专 业设置学科基础课程 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知识结构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三 注重个性发展 适度控制必修课总学分 提高选修课比例 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 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按照学术研究类 就业创业类等不同的 人才培养途径设置专业发展课程组 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提供更多机会 四 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 建立基础 专业 综合 创新四层次实验教学体 系 结合 三学期制 改革 充分利用短学期 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 设置多种形式的科研 训练 创新型实验 素质拓展 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丰 富与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的就业创业训练活动 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三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要求 一 课程设置 8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包括通识教育 学科基础 专业发展三种类型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打破学科壁垒 发挥学校教育特色 在传授大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的层面上 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 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观察判断能力 沟通表达 能力等 课程的设置要有助于形成学生基本的人文修养 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通识教育包括通识通修课与通识通选课两部分 通修课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 英语 计算机基础 大学体育 大学数学 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大学英语实行分 级教学 设置不同的修读起点 学生入学先进行分级测试 依据测试成绩确定修读起点 大 学数学 计算机基础实行分类教学 不同学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别内容的课程 大学体育实行 分项教学 开设篮球 排球 武术等十二个项目 学生入学即选项目 一年后可再次选择其 它项目 通选课程是指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 理论教学环节设置人文科学与艺术类 社会科 学与行为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 生物科学与医学类 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 五类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与就业创业等实践内容 鼓励在通选课中开 设前沿性 交叉性 系统性的高水平课程或学术前沿专题讲座 以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 提 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 2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遵循基础性 公共性原则 按 学科大类设置课程 建设完整 规范 科学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宽厚的基础 鼓励学生跨类选修学科基础课程 3 专业发展课程 专业发展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 专业核心课以规范严谨 精炼 优质为建设目标 专业选修课以前沿 特色 开放为建设目标 按照人才培养的不同发展途 径设置相应课程组 专业发展课程应努力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参与就业创业训练提供条 件 鼓励在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金融 法律等适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提倡在学 术研究类课程组设置专业外语课程 二 学时学分要求 1 学时学分分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一般按四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时学分 毕业 学分控制在 156 170 学分 总学时数控制在 2200 2800 学时 不同学科门类毕业学分学时控 制量有所不同 哲学类 教育学类 文学类 外语 历史学类毕业学分设置为 156 160 学 分 学时数控制在 2200 2600 学时 经济学类 法学类 管理学类毕业学分设置为 161 165 学分 学时数控制在 2400 2700 学时 理学 工学 药学类毕业学分设置为 166 170 学分 学时数控制在 2500 2800 学时 其它专业参照四年制本科专业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五 年制非医学类本科专业毕业学分控制在 180 200 学分 学时数控制在 2800 3300 学时 9 在通识教育 学科基础和专业发展三类课程中 选修课比例原则上应达到总学分的 30 以上 各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 学时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分 总学时 的 15 理工医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分 总学时 的 25 2 学分计算 理论课课堂教学原则上每 17 学时计 1 学分 体育 军事理论等偏重实践的课堂教学 每 34 学时计 1 学分 实验 上机等教学环节每 34 学时计 1 学分 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 社 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素质拓展训练 创业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 以周为计算单位 原则上每 周计 1 学分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般为 8 学分 四 相关说明 一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体教学安排试行 三学期制 秋季学期为 19 周 其中 17 周安排教学 1 周考试 1 周机动 春季学期为 18 周 其中 17 周安排教学 1 周考试 夏 季短学期为 3 周 安排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 学科前沿讲座 大学体育技能测试 科学技术创新活动 学生素质拓展活动 实习实训等 二 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时 不足 17 学时的实验课不需独立设课考核 学分 计 0 填写实际学时数 达到 17 及以上学时的实验课需独立设课考核 单独编号 单独记 学分 单独记成绩 三 课程设置为两个学期 最终考核记一次成绩的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等课程 第一 学期课程学分设置为 0 第二学期课程学分设置为总学分数 四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 长学期的课程安排原则上控制在每学期 20 26 学分 五 学校设立创新学分 学生获得的创新学分可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理论环节中非限定 性选修课学分 具体认定办法见 河北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六 学生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实践环节 学分认定办法按 河北大学关于设立本科生 第二课堂素质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实践环节 的意见 执行 七 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可开设辅修 双学位 各专业按照规定的学分范 围设置课程 学生修读不同于本专业的课程 达到 25 30 学分即可获得该专业辅修证书 学 生修读不同于本专业的跨一级学科门类的课程 达到 50 55 学分 通过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答辩 即可获得该专业的双学位证书 八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按两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时 学分 毕业学分设置区间为 70 80 学分 总学时数控制在 900 1300 学时 学生修完规定 课程 达到毕业学分要求 通过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答辩 即可获得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毕业 证书 并授予相应的第二学士学位 附件一 河北大学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附件二 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版 附件三 河北大学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号编制说明 附件一 河北大学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 通识通修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 文科类 包括 中国语言文学类 历史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统计学类 经济学类 公共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图书档案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外国语言文学 类 艺术类 教育学类 社会学类 法学类 政治学类 哲学类 文科类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如下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教学 环节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542查2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542考2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85查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4查2 形势与政策234查2 相近学科专业有更深层次的专业课 程 可选择性开设此类课程 大学英语1350考3 大学英语2350考3 大学英语3350考3 通 识 教 育 课 通 识 通 修 理 论 大学英语4350考3 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修读 每门课程包括读写译 2 学分 视听 说 1 学分 学生入学后进行分级测 试 按成绩分成素质班 普通班 艺术体特班 素质班学生可直接获 得大学英语 1 的学分 从大学英语 2 开始依次修读 普通班和艺术体 特班学生从大学英语 1 开始依次修 读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教 学 环 节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 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234 考 2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修读 经管类专 业修读计算机基础 B 其它文科类 专业修读计算机基础 A 大学体育1 134 查 1 大学体育2 134 查 1 大学体育3 134 查 1 大学体育4 134 查 1 分为篮球 排球 足球 民族传统 体育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健 美 形体健美 轮滑 综合 保健 十二个项目 学生入学后选择项目 修读一年后可重新选择项目 大学数学A351查3 艺术类专业不修读 经管类个别专 业修读高级别的数学课程 其它文 科类专业修读此课程 大学语文351查 艺术类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必须 修读 其它文科类专业不修读 其 中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第一学期修读 艺术类专业在第二学期修读 理 论 军事理论 134 查 1 理论与实践均合格后方可获得1 学 分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234 查 2 由马列教研部统一安排 大学计算机基础 A上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B上机 134 查 1 军事训练 0 2 周查 0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1 1 3 5 周 查 1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2 1 3 5 周 查 1 通 识 教 育 课 通 识 通 修 实 践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3 1 3 5 周 查 1 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修读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4 1 3 5 周 查 1 二 理工类 包括 数学类 电气信息类 物理类 电子信息科学类 化学类 材料科学类 环境科学类 药学类 材料类 环境与安全类 生物科学类 海洋科学类 生物工程类 工程力学类 机械类 土木建筑类 心理学类 理工类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如下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教学 环节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542 查 2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542 考 2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85 查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34 查 2 形势与政策 234 查 2 理工类专业必须修读此类课程 大学英语1 350 考 3 大学英语2 350 考 3 大学英语3 350 考 3 通 识 教 育 课 通 识 通 修 理 论 大学英语4 350 考 3 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修读 每门课程包括读写译 2 学分 视听 说 1 学分 学生入学后进行分级测 试 按成绩分成素质班 普通班 艺术体特班 素质班学生可直接获 得大学英语 1 的学分 从大学英语 2 开始依次修读 普通班和艺术体 特班学生从大学英语 1 开始依次修 读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教学 环节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 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234 考 2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修读 理工类专 业修读大学计算机基础 C 大学体育1134查1 大学体育2134查1 大学体育3134查1 大学体育4134查1 分成篮球 排球 足球 民族传统 体育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健 美 形体健美 轮滑 综合 保健 十二个项目 学生入学后选择项目 修读一年后可重新选择项目 大学语文351查 所有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其 中应用心理学专业 数学与计算机 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 与环境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 院 质量技术监督学院各专业在第 一学期修读 生命科学学院 机械 与建筑工程学院 药学院各专业在 第二学期修读 理 论 军事理论134查1理论与实践均合格后方可获得 1学分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234查2马列教研部统一安排 大学计算机基础 C上机134查1 军事训练02 周查0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1 1 3 5 周 查1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2 1 3 5 周 查1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3 1 3 5 周 查1 通 识 教 育 课 通 识 通 修 实 践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41 3 5 周 查1 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修读 二 其它各类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教学 环节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人文科学与艺术类 含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 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 生物科学与医学类 理论 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 含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 至少修读 12 学分 其中每类课组至少修读 2 学分 包括 1 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和 1 门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 课 通 识 教 育 课 通 识 通 选 实践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与就业创业实践 至少修读 6 学分 学分认定办法按团委修订的 河北大 学关于设立本科生第二课堂素质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 实践环节 的意见 执行 学 科 基 础 课 学 科 基 础 必 修 理论 提倡多学科之间 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开设共同的学科基础课 相同学科 门类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 在学时安排上要体现 加强基础 的原则 同一学科门类下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学科基础课 应统一组织教学 统 一考核 大学计算机基础二级课程和大学数学课程列入学科基础必修课 由公共教学部统一管理 具体设置如下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二级课程包括网页制作 平面设计 数据库应用技 术 C 语言程序设计 C 语言程序设计 VB 程序设计六门课程 2 大学数学课程分为大学数学A 大学数学B 大学数学C 三级课程 大学数学A 3 学分 大学数学B 包括 微积分 4 4 学分 线性代数 4 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学分 大学数学C 高等数学 5 5 学分 高等数学 3 3 学分 高等数学 4 学分 线性代数 4 学分 线性代数 3 学分 线性代数 2 学分 概率统计 4 学 分 概率统计 3 学分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二级课程分为文史类 A 经管类 B 理工类 C 文史类专业修读网页制作 平面设 计中任一门 经管类专业修读数据库应用技术 理工类 专业修读 C 语言程序设计 C 语言程序设计 VB 程序 设计中任一门课程 课程名称需统一 如 大学计算机 基础 B 数据库应用技术 2 大学数学 A 面向文科类专业开设 大学数学 B 面向经 管类专业开设 大学数学 C 面向理工类专业开设 经管 类从大学数学 B 中选择相应课程修读 个别专业可作特 殊要求 理工类专业及教育技术学专业从大学数学 C 中 选择相应课程修读 课程名称需统一 如 大学数学 B 线性代数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1 3 此类课程为必修课程 学生需修读设置的全部理论课 程与实践课程 实践 包括实习实训 社会调查等环节 其中不足 17 学时的实验课不需独立 设课考核 学分计 0 填写实际学时数 达到 17 及以上学时的实验课 需独立设课考核 单独编号 单独记学分 单独记成绩 课程 类型 课组 名称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开设要求及修读要求 学科基 础选修 实施学院内部各专业基础课程的打通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源 让学生充分 享用优质教学资源 根据各专业学分情况具体确定最低修读学分要求 其中 要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最低修读学分要求 无实践教学 课程的专业可不作要求 学 科 基 础 课 跨学科 选修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设置跨学科课程供学生修读 开阔学生视野 拓展学生 学科思维 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总体学分比例分配规定本专业 此类课程最低修读学分要求 但是至少要修读 2 学分的 此类课程 理论教学环节设置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主要课程 根据本专业总体学 时学分分配比例确定此类课程设置的学时学分数 专业核 心 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设置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 实训等内容 其中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各专业均为 8 学分 毕业实习实训一 般为 3 学分 各专业根据教学需求和本专业实际情况可自行设置其学时学分 及开设学期 此类课程为必修课程 需修读全部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学 分 学术研 究 按照学术研究类人才培养途径设置较深的专业知识课程组 注重研究性教学 重在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其中包括专业外语 2 学分 专 业 发 展 课 就业创 业 按照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途径设置应用性专业知识课程组 注重实际操作能 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重在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广适性人才 此类课程为选修课程 两个课程组要侧重不同的人才培 养途径而设置不同的课程 两个课程组的课程门数 学 时学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学生可任选其中的课程修 读 两组课程累计设置一个最低修读学分要求 18 附件二 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版 一 专业介绍 专业的历史 特色 师资 现有学科点及教学资源状况等 限300 500字 二 培养目标 三 培养要求 四 标准修业年限 年 五 授予学位 学士学位 六 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课程类型课组名称 修读 方式 学分学时学分学时 学分 合计 学时 合计 通识通修必修 通识教育课 通识通选选修 学科基础必修必修 学科基础选修选修学科基础课 跨学科选修选修 专业核心必修 学术研究选修 专业发展课 就业创业选修 总计 毕业总学分 七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19 XXXX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课 程 类 型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通识通修课 修读要求共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修读 学分 人文科学与艺术类 含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 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 生物科学与医学类 理 论 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 含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 实 践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与就业创业实践 通识通选课 修读要求 最低修读 18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至少修读 6 学分 理论环节至少修读 12 学分 理论 环节要求每类课组的课程至少修读 2 学分 包括 1 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和 1 门就业 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学科基础必修课 修读要求共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修读 学分 20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学科基础选修课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至少修读 学分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跨学科选修课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至少修读 学分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专业发展必修课 专业核心 修读要求共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修读 学分 21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专业发展选修课 学术研究 小计 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教 学 环 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总学时 考 核 类 型 一二夏三四夏五六夏七八 理 论 实 践 小计 专业发展选修课 就业创业 修读要求两类课程组最低修读 学分 其中实践环节至少修读 学分 辅修 XXXXXXX 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 合计 XXXXXXX 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表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 合计 22 附件三 河北大学 2010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号编制说明 一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 如果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与 2006 版人才培 养方案中现有课程完全相同 仍使用原课程编号 二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 如果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与 2006 版人才培 养方案中现有课程不完全相同 则重新编制课程编号 不再使用 2006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任 何曾经编排使用过的课程编号 三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新课程需按以下原则编制课程编号 一 新开课程编号由 6 位数字组成 单位编号 1 序号 3 位 序号在学院内从 001 开始按由小到大顺序依次编排 不同课程的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二 同一学院开设的相同名称的课程 若学时 学分均相同 编制同一课程编号 若 学时或学分不同 编制不同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编号一览表 单位编号教学单位名称单位编号教学单位名称 01文学院02新闻传播学院 03经济学院04管理学院 05外国语学院06教育科学学院 07政法学院08艺术学院 09数学与计算机学院1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1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12生命科学学院 1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4机械与建筑工程学院 15质量技术监督学院17药学院 18医学部19历史学院 31马列教研部32大学外语教学部 33体育教研部34计算中心 三 非独立实验课程 实验学时未达到 17 学时 的课程编号依据理论课产生 为相 应理论课程编号 sy 其中理论课程与 2006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全相同 但实验课程的课程 名称 学时或学分发生变化的 该实验课程的编号为 S 理论课程编号 sy 独立实验课程 实验学时达到或超过 17 学时 单独编制课程编号 四 安排为两个学期完成的课程 应设置不同课程名称 如 课程名 1 课程名 2 编制不同课程编号 23 五 通识教育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中非专业类大学数学 非专业类计算机二级课程 由教务处统一编制课程编号 1 大学语文 3 学分 51 学时 课程编号为 920001 2 军事理论课程编号为 00S100 军事训练课程编号为 00S100 x 3 非专业类大学数学编号为 课程级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课程编号 大学数学 A大学数学 A 351910001 大学数学 B 微积分 1 468910002 大学数学 B 微积分 2 468910003 大学数学 B 线性代数 468910004 大学数学 B 大学数学 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68910005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1 585910006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2 585910007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1 351910008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2 351910009 大学数学 C 高等数学 468910010 大学数学 C 线性代数 468910011 大学数学 C 线性代数 351910012 大学数学 C 线性代数 234910013 大学数学 C 概率统计 468910014 大学数学 C 大学数学 C 概率统计 351910015 4 非专业类计算机课程编号为 课程级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课程编号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234341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234341002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234341003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上机 134341004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上机 134341005 一级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上机 134341006 24 课程级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课程编号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网页制作 234341007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平面设计 234341008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数据库应用技术 234341009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VB 程序设计 234341010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C 语言程序设计 234341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C 语言程序设计 234341012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网页制作上机 134341013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平面设计上机 134341014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数据库应用技术上机 134341015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VB 程序设计上机 134341016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 134341017 二级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 134341018 5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理论教学环节 分五类进行设置 其编号规则为 其中 理论课程的相应实践课程 其编号均为理论课程编号 sy 如 Tr001sy Ty001sy 课程类别类别代码课程编号 人文科学与艺术类 含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 Tr Tr001 Tr002 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 Ts Ts001 Ts002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 Tz Tz001 Tz002 生物科学与医学类 Ty Ty001 Ty002 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 含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 Tc Tc001 Tc002 25 河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汇总表 类类序序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 别别号号 课程课程 编号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学学 时时 学学 分分 考核考核 类型类型 开课单位开课单位备注备注 1Tr001 硬笔书法欣赏与技法指导 342 考查教育学院 2Tr002 DV 制作 342 考查艺术学院 3Tr003 编辑实用写作 342 考查新闻学院 4Tr004 播音发声学 普通话应试技巧 342 考查新闻学院 5Tr005 播音与节目主持 342 考查新闻学院 6Tr006 大学英语写作 342 考查大学外语教学部 7Tr007 大众文化与传媒 342 考查新闻学院 8Tr008 当代影视评论 342 考查艺术学院 9Tr009 电视纪录片鉴赏 342 考查新闻学院 10Tr010 电影艺术欣赏 342 考查艺术学院 11Tr011 电影艺术欣赏 港台电影 342 考查艺术学院 12Tr012 电影艺术欣赏 美国电影 34 2 考查艺术学院 13Tr013 电影艺术欣赏 民国电影 171 考查历史学院 14Tr014 电影艺术欣赏 武侠电影 342 考查艺术学院 15Tr015 敦煌与丝绸之路 342 考查历史学院 16Tr016 俄罗斯文学赏析 342 考查外语学院 17Tr017 俄罗斯艺术鉴赏 342 考查外语学院 18Tr018 风景名胜区欣赏 342 考查管理学院 19Tr019 高级英语视听说 342 考查大学外语教学部 20Tr020 歌剧名作欣赏 362 考查艺术学院 21Tr021 古典诗词音乐欣赏 342 考查文学院 22Tr022 广告学概论 342 考查新闻学院 23Tr023 国学当代价值新视野 34 2 考查文学院 24Tr024 合唱艺术 342 考查艺术学院 25Tr025 环境艺术欣赏 342 考查艺术学院 26Tr026 江湖文化史 342 考查历史学院 27Tr027 交响音乐赏析 342 考查艺术学院 28Tr028 近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 342 考查历史学院 29Tr029 京剧艺术欣赏 342 考查艺术学院 30Tr030 考古文化 342 考查历史学院 31Tr031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171 考查管理学院 32Tr032 旅游名胜与世界文化遗产 342 考查历史学院 33Tr033 美国文化和社会漫谈 342 考查历史学院 34Trx034 美术鉴赏 342 考查艺术学院 艺术限定 性选修课 35Tr035 美学与文化 342 考查政法学院 36Tr036 民间艺术赏析 342 考查艺术学院 人文 科学 与艺 术类 含 艺术 类限 定性 选修 课 37Tr037 民族器乐精品赏析 342 考查艺术学院 26 类类序序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 别别号号 课程课程 编号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学学 时时 学学 分分 考核考核 类型类型 开课单位开课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用低压电器教学培训
- 肿瘤防治宣传周课件
- 施工企业专利培训课件
- 中学总务采购管理职责及总务主任职责
- 肿瘤中医课件题目及答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
- 文化传媒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泥立窑风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双肺多发空洞影像诊断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皮包鞋跟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人员车辆进出管理办法
- 保险营销费用管理办法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氧气吸入操作技术课件
- 海关政策培训课件
- 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消防检测和消防评估服务方案
- 2025年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
- 北京车牌出租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