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 2 3 1 2 5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1 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 学习内容 教材学习内容 教材 P2 P6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整理学过的整数 分数 包括小数 的知识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激发学习兴趣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阅读教材 P2 P6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同一问题中 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意义 2 向东行进 50 米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 某水泥厂计划每月生产水泥 2000 吨 一月份实际生产了 1100 吨 二月份实际生产了 1350 吨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每月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各是多少 4 把下列各数添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5 0 62 4 0 1 1 6 4 7 7 1 3 7 6 1 7 3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数集合 5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正数 大于 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 号 的数叫做负数 零 数 0 既 也 6 完成教材 P5 P6 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黑色 和 白色 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B 快 和 慢 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 向北 4 5 米 和 向南 8 米 是相反意义的量 D 15 米 就表示向东走了 15 米 2 在 16 0 0 4 1 0 5 0 1各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1 2 A 1 B 2 C 3 D 4 3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 盈利 3 万元记作 亏损 2 万记作 2 向东走 7m 记作 向西走 l0m 记作 3 运进 l80 箱货物记作 运出 80 箱货物记作 4 温度上升 l0 记作 温度下降 5 记作 5 如果把长江的水位比警戒水位高 0 2m 记作 0 2m 那么比警戒水位低 0 18m 记作 4 数学考试成绩以 85 分及以上为优秀 以 85 分为标准 老师将某小组 5 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 9 4 11 7 0 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是 其中达到优秀同学 有 名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某天温度上升了 5 的意义是 A 上升了 5 B 没有意义 C 下降了 5 D 下降了 5 2 x 表示的数为 A 正数 B 负数 C 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不能确定 3 高度每增加 1 千米 气温要降低 5 现在地面温度是 8 则 3 千米高空的气温是 A 21 B 7 C 15 D 7 4 某日股市收盘时 股票指数比前一天下降了 5 23 点 记作 5 23 则 10 26 表示 5 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中 绵阳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某天的气温为 5 表示 的意思是 6 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10 0 05 单位是 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是 l0mm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 最小不小于 7 三峡大坝从 2003 年 6 月 1 日开始下闸蓄水 下表是工作人员连续 5 天的水位记录 如果规定蓄 水位为 135 米 单位 米 问 1 这 5 天中每天的水位各是多少米 2 总的来说 水位是高了 还是低了 若高 高了多少 若低 低了多少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2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2 1 有理数有理数 学习内容 教材学习内容 教材 P7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 初步了解 集合 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阅读教材 P7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面的说法中 正确的个数是 1 0 是整数 2 2是负分数 3 3 2 不是正数 4 自然数一定是非负数 2 3 5 负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在有理数 1 7 0 3 0 81 15 中 自然数是 负数是 3 5 1 7 1 3 2 分数是 负整数是 正分数是 非负整数是 3 下列各数不是有理数的是 A 3 14 B 0 C D 7 3 4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整数 统称为整数 0 和正整数都是 分数 正分数和 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 的数称为有理数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数 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 0 不是自然数 C 0 是整数 但不是正数 D 正数与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 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2 8 900 0 5 7 3 99 9 0 4 1 2 3 某商店出售的三种规格的面粉袋上写着 25 0 1 千克 25 0 2 千克 25 0 3 千克的字样 从 中任拿两袋 它们质量相差最大的是 千克 4 观察下列两列数列的规律 并写出每列数后面的两个数 1 1 2 3 4 2 1 2 2 3 3 4 4 5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下列关于零的说法 正确的有 0 是最小的正整数 0 是最小的有理数 0 是整数 0 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若 a 是非负有理数 则 a 一定是 A 负有理数 B 正有理数 C 非负有理数 D 非正有理数 3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 这列 1 2 1 3 1 10 1 15 1 26 1 35 数中的第 7 个数是 4 1 观察下列按次序排列的每一列数 研究它们各自的变化规律 并填出后面的两个数 1 l 1 l 1 l 1 l 2 4 6 8 10 12 14 16 1 0 1 O 1 0 1 0 1 0 1 0 1 0 2 你能说出 中各数中第 99 个数 第 l00 个数是什么吗 中各数中第 99 个数 第 l00 个数是什么吗 中各数中 第 99 个数 第 l00 个数是什么吗 11 对于正整数 a b 规定一种新运算 a b 等于由 a 开始的连续 b 个正整数之和 如 2 3 2 3 4 9 3 4 3 4 5 6 18 请计算 7 8 的值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负数集整数集 整数集正数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3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2 2 数轴数轴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8 P9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数轴的概念 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 会正确地画出数轴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 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 表示的有理数 3 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 阅读教材 P8 P9 完成下列问题 1 认真观察下列四图 表示数轴的是 2 画一数轴 并在数轴上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2 3 5 1 4 0 1 2 1 1 2 3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数轴 规定了 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 表示 如果数 a 是一个正数 则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 边 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 位长度 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 边 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4 完成教材 P10 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在数轴上 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所表示数是 A 正数 B 负数 C 非负数 D 非正数 2 如图 下列数轴画法不正确的个数为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3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 2 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 一只蜗牛从原点开始 先向左爬了 4 个单位再向右爬了 7 个单位到达终点 那么终点表示的数 是 5 如图 数轴上 A B C D E 各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A B C D E 6 如图所示 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 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为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下列语句 数轴上的点不能表示整数 数轴是一条直线 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 个数 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 又不表示负数的点 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 数 正确的说法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c 所表示的数是 A a b c 是正数 B a b c 是负数 C a b 是正数 c 是负数 D a b 是负数 c 是正数 3 数轴上在原点的两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中 有一个点表示 3 另一个表示的是 若 其中一个点表示 4 5 另一个点表示的是 4 在数轴上与 1 相距 3 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个 为 5 如图 在数轴上标出的点中 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则点 A B C 所表示的有理 数分别是多少 6 如图所示 在数轴上有 A B C 三个点 请回答 1 将 A 点向右移动 3 个单位 C 点向左移动 5 个单位 它们各自表示新的什么数 2 移动 A B C 中的两个点 使得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 有几种移动方法 A 123 3 2 10 123 1 2 30 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4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2 3 相反数相反数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10 P1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 培养归纳能力 3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阅读教材 P10 P11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5 是 5 的相反数 B 8 的相反数是 8 C 与 互为相反数 D 和 互为相反数 5 7 7 5 2 5 2 5 2 根据数轴图 完成表格内容 3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相反数 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a 的相反数是 0 的相反数是 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布在原点 侧 且到原点的距离 4 完成教材 P11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和 0 2 B 和 0 33 C 2 25 和 2 D 5 和 5 1 2 1 3 1 4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B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D 数轴上原点两边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3 2 的相反数是 4 如果 y 与 3 互为相反数 则 y 5 若 a 与 a 2 互为相反数 则 a 的相反数是 6 如图 点 A 表示 2 点 B 表示 3 1 标出数轴的原点和 B 点的相反数 2 指出 C 点表示的数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下列各对数中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7 与 7 B 与 0 5 C 与 D 0 01 与 1 2 1 1 4 4 5 1 100 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若 a 为正数 则 a 0 B 若 a 为负数 则 a 0 C 若 a 为正数 则 a 0 D 若 a 为负数 则 a 0 3 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 则这个数一定是 A 正数 B 正数或 0 C 负数 D 负数或 0 4 有理数 m 的倒数是 则它的相反数是 1 3 5 a 2 的相反数是 3 那么 a 6 2 3 7 已知 a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b 比最大的负整数大 2 c 是最小的正整数 计算 2a b c 的值是多 少 8 已知 2x 5 与 l5 互为相反数 求 x 的值 ABCD 1 2 330124 C A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5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2 4 绝对值 第一课时绝对值 第一课时 绝对值 绝对值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11 P1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性质及运用 2 体验数学的概念 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 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阅读教材 P11 P12 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131 1 2 3 4 4 8 2356 2 绝对值等于 4 的数有 个 它们是 绝对值等于 3 的数有 个 绝对值等于本 身的数有 个 它们是 3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绝对值概念 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 a 的绝对值 记作 绝对值性质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0 的绝对值是 表示 0 0 0 0 a aa a 4 完成教材 P12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6 的绝对值等于 A 6 B C D 6 1 6 1 6 2 下列各式中 等号不成立的是 A 8 8 B 8 8 C 8 8 D 6 6 3 设 a 是最小的自然数 b 是最大负整数的相反数 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则 a b c 三数之 和为 A l B 0 C 1 D 2 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 8 则这个数的绝对值是 5 若 x 2 则 x 若 x 2 则 x 若 x 3 则 x 6 绝对值小于 3 的所有整数有 7 若 x 4 y 6 0 求 2x y 的值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绝对值大于 1 且小于 5 的整数有 个 它们是 2 若 a 0 则 a 若 a 0 则 a a 3 已知 a 8 b 2 求 a 和 b 的值 4 已知 x 3 2y 4 0 求代数式 2x 3y 2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6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课题 课题 1 2 4 绝对值 第二课时绝对值 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12 P14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有理数与绝对值大小比较的综合运用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阅读教材 P12 P14 完成下列问题 1 用 填空 1 7 5 2 3 10 3 34 3 1 0 025 4 22202 4 23203 2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用 号连接 2 3 0 3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法则 1 正数 0 0 负数 正数 负数 2 两个负数 大的反而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边的数总比 边的数 4 完成教材 P14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和 2 和 5 6 2 7 3 4 2 3 2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用 号连接起来 23674 0 3 26 2476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7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3 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16 P18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有理数与绝对值大小比较的综合运用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1 阅读教材 P16 P18 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一 在足球比赛中 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 失球数记为负数 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 下半场失了 3 个球 那么它的得胜球是几个呢 算 式怎么列 若这支球队上半场进了 2 个球 下半场失了 3 个球 又如何列出算式 求它的得胜球呢 这支球队在这场比赛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什么情况 你能列出算式吗 问题二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 规定向左运动为负 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 5m 记作 5m 向 左运动 5m 记作 5 m 将教材 P21 上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 并求出结果 解 释它的意义 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 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 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4 11 9 3 5 7 1 08 0 22 33 2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 取 并把 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 的符号 并用 减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3 完成教材 P18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计算 1 2 3 1 3 3 25 4 17 12 31 42 2 篮球比赛分上半场 下半场进行 规定赢分记为 输分记为 不输不赢记为 0 下面是 某校篮球队 6 场比赛的得分情况 请填表 场次上半场下半场全场结果算式表示 一赢 20 分赢 7 分赢 27 分 20 7 27 二赢 18 分输 6 分 三赢 18 分输 18 分 四赢 10 分输 14 分 五输 12 分输 11 分 六输 13 分不输不赢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如果两个有理数之和为负 则 A 同为正数 B 同为负数 C 至少有一个正数 D 至少有一个负数 2 若 a 4 b 5 则 a b 的值等于 A 9 B 1 C 9 或 l D 9 或 1 3 直接写出答案 12 7 8 3 0 5 7 7 31 3 2 42 4 绝对值不小于 5 但小于 7 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5 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8 1 2 3 4 4 5 5 4 21 2 1 32 12 32 33 201201 202202 6 分别在图中的圆圈内填上彼此不相等的数 使得每条线上的三个 数之和为零 你有几种填法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3 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第二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19 P20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 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一 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 1 阅读教材 P19 P20 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 你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小学学习过的加法的运算律吗 问题二 如何知道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举例说明 问题三 如何用语言来叙述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呢 你能把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来表 示吗 2 计算 1 2 1 03 10 21 13 3 4 3 2 5 4 15 8 7 3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 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 ab 结合律 有理数加法中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 和不变 abc 4 完成教材 P20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计算 1 2 16 25 24 35 21 1 125 3 0 6 58 2 教材 P20 页例 4 10 袋小麦称后质量如下 单位 千克 91 91 91 5 89 91 2 91 3 88 7 88 8 91 8 91 1 1 这 10 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2 如果每袋小麦以 90 千克为标准 10 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3 完成教材 P26 页第 9 题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绝对值不小于 5 但小于 7 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2 计算下列各题 1 40 28 19 24 2 0 25 2 3 1 6 1 2 3 3 4 1 3 4 3 5 3 4 2 5 3 4 33 5 3 75 13 3 7 74 4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9 3 你能用两种较简便的方法计算下题吗 1 2 3 4 99 100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3 2 有理数的减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21 P2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渗透化归思想 2 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一 自主预习学习 一 自主预习学习 1 阅读教材 P21 P21 完成下列问题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 等于加这个数的 字母表示为 填空 1 2 10 2 2 111 1 1 555 3 0 6 3 0 2 完成教材 P27 页练习 3 小明同学前段时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某地一天的气温是一 3 4 求这天的温差 可 是他不会算 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计算 1 2 3 4 3 5 07 7 2 4 8 11 3 5 24 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 8848 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 是 155 米 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3 列出式子并计算下列各题 1 6 的相反数与比 5 的相反数小 1 的数的和 2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的相反数的差 1 3 2 3 3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7 与 6 的差是 A 13 B 1 C 1 D 13 2 小怡家冰箱冷藏室温度是 5 冷冻室温度是 2 则她家冰箱冷藏室比冷冻室温度高 A 3 B 3 C 7 D 7 3 直接写出答案 2 8 16 45 13 8 5 0 4 甲乙两数和为 23 4 乙数为 8 1 甲数比乙数大 5 计算 1 2 3 25 36 3 1 125 8 21 1 33 6 若且 求的值 3 5 xy xyxy xy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0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3 2 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课时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23 P24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 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 自主预习学习 一 自主预习学习 1 阅读教材 P23 P24 解决下列问题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引入相反数后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 则 abcab 在一个求和的式子中 通常可以把 省略不写 同时去掉每个加数的 以简化书 写形式 如 可以写成 5 7 8 6 4 2 用式子省略括号和加号 3 7 8 5 3 式子读作 或读作 68 1065 4 运用交换律填空 8476 5 计算 20 3 5 7 完成教材 P24 页练习 6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 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表所示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把 18 10 7 5 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是 A 18 10 7 5 B 18 10 7 5 C 18 l0 7 5 D 18 10 7 5 2 计算 1 40 28 19 24 23 2 4 5 4 3 7 8 1 2 1 4 1 8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用算式表示 1 负 20 正 15 负 40 负 15 正 14 的和 2 40 减 35 加 12 减 16 减 4 2 已知则29 36 216 abc abc 3 计算 1 2 40 26 1623 31 415 5 2 4 8 4 56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1 3 12313 0 25445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4 1 有理数的乘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28 P30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 发展观察 归纳 猜测 验证等能力 2 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一 自主预习学习 一 自主预习学习 1 阅读教材 P28 P30 解决下列问题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 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 任 何数同 0 相乘 都得 有理数乘法计算步骤 1 判断积的 2 确定积的 倒数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表示 数的倒数是 a a 2 若 a b 两数的积为负数 和为负数 则 A a b 互为相反数 B a b 异号 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C a b 异号 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 a b 同号 3 计算 1 1 4 5 2 5 7 3 0 213 4 3 3 4 完成教材 P39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计算下列各题 1 0 4 1 2 3 3 2 3 3 4 4 5 15 24 2 若 a 4 b 0 c 3 d 5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c ad 2 a b c d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计算的值为 1 9 3 A 3 B 3 C 27 D 27 2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个数是 两个因数相乘 积比每一个因数都大 两数相乘 如积为零 这两个因数异号 两数相乘 如果积为正数 这两个因数都为正数 两个数的积为零 这两个数全为零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3 1 若 a b 互为倒数 则 ab 2 3 2 若 x 5 y 7 则 xy 4 计算 1 2 4 8 5 7 1411 1 1 453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2 5 若 a b 是有理数 定义一种新运算 为 ab 2ab 1 例如 3 4 2 3 4 1 23 试计算 1 3 5 2 3 5 6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4 1 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31 P3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 积的符号的确定并进行有理数的 乘法运算 2 发展学生的观察 归纳 猜测 验证等能力 一 自主预习学习 一 自主预习学习 1 阅读教材 P31 P32 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 1 翻牌游戏 桌上有 9 张反面向上的扑克牌 每次翻动其中任意 2 张 包括已翻过的牌 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 这样一直做下去 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 从这个 结果 你能想到其中的数学道理吗 问题 2 观察 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 之间有什么关系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问题 3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 如果能 请说明理由 7 8 8 1 O 19 6 2 法则 几个不为 0 的数相乘 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 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 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 如果其中有因数为 0 积等于 3 计算 1 2 3 4 2 2 5 5 4 5 0 25 35 2 56 4 完成教材 P32 页练习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计算 1 2 591 3 654 21542 1 573 3 1423 3 3 2754 4 111 1 2 202 203 1 2032022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如果三个有理数的乘积为正 那么这三个有理数的符号是 A 一正两负或三正 B 一负 C 两负 D 两负一正 2 计算 11 2 3 10 0 1 6 23 1993 0 0 75 1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3 3 若 abcde 0 则负因数的个数为 4 计算 1 2 351 1 81215 331 5 1079 3 5355 1 74612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4 1 有理数的乘法 第三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第三课时 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32 P33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 通过观察 思考 探究 讨论 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动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动学习 1 阅读教材 P32 P33 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 1 计算下列各组式子 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 7887 5995 310103 与 与 2 4 4 1717 232 26 52 65 3 与 与 3 4 23 4 2 4 3 1241214 2332323 与 与 问题 2 上面我们做的题中 你发现了什么 在有理数运算律中 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以及分 配律还成立吗 2 利用你所得出的结论请尝试计算 1 2 0 25 3 14 40 121 24 234 3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有理数乘法中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 ab 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积 ab c 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数 再把积 字母表 示为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a bc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33 练习 2 计算 1 12 2 9 15 1 2 1 6 1 2 11 1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4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计算下列各题 1 2 71 3 1 87 13 8 10 04 34 2 观察下列等式 将以上几个式子相加得到 11111111111 1 1 22 2 323 3 434 1 1n nnn 用上述方法计算下面式子的结果 11111 1 1 22 33 4 1 1n nn 1111 1 33 55 799 101 四 课堂学习反思 四 课堂学习反思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4 2 有理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34 P35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掌握除法法则 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 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动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动学习 1 阅读教材 P34 P35 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 1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 每分钟走 50 米 共走了 20 分钟 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 放学时 小明仍然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 应该走多少分钟 问题 2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 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问题 3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并归纳出你的结论 8 4 8 一 15 3 15 1 4 1 3 一 1 一 2 1 一 1 4 1 4 1 2 结论 2 利用你的结论尝试计算 1 2 15 3 52 63 3 4 5 0 75 0 25 0 1201 1 2 3 3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法则 1 除以一个不不等于 0 的数 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可表示为 ab 法则 2 两数相除 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 都得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35 P36 页练习 2 化简下列分数 1 2 3 42 7 45 12 0 3 1 2 3 计算 1 2 5 125 5 7 51 2 5 84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5 1 的倒数是 A 2 B C D 22 1 2 1 2 2 若 0 0 则 ac A 0 B 0 C 0 D 0 a b b c 3 计算下列各题 1 48 6 2 2 1 3 56 1 4 1 3 1 6 4 化简 26 4 2 1 2 5 若 a 与 b 互为倒数 c 与 d 互为相反数 m 为最大的负整数 则 4 cd mab m 6 计算下列各题 1 1 2 2 1 5 3 4 1 2 1 4 1 5 3 49 2 3 4 1 3 7 3 14 81 2 16 49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第一章 有理数有理数 1 4 2 有理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36 P37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巩固有理数的加 减 乘 除运算的法则 2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并能熟练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1 阅读教材 P36 P37 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 1 不计算直接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 1 23 5 23 2 8 4 3 3 7 2 8 15 3 问题 2 算式中 存在着哪几种运算 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 理数的 2 2 4 5 5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小学时运算顺序一样吗 2 利用你的结论尝试计算 1 2 3 11 32 2 33 311 1 2 424 219 2 3 4 332 3 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 化成 然后确定 最后求出结果 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 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47 页第 8 题 2 计算 1 2 11 32 2 33 112111 13 6 196 5 76 5 353577 3 某公司去年 1 3 月平均每月亏损 1 3 万元 4 6 月平均每月盈利 2 1 万元 7 9 月平均每月 盈利 1 6 万元 10 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 2 万元 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计算 211 9 2 6 323 2 计算 若则 25 6 0 064 0 1 abc abc 3 若 则的值是 A B C D 4130ab 1 b a 2 3 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6 4 若是非零有理数 则的结果是 k kkk A 正数 B 0 C 负数 D 非负数 5 计算 1 2 341 2 5 777 222 6 7 5 333 3 4 131 15 242 9 14 10 10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1 5 1 有理数乘方 第一课时有理数乘方 第一课时 乘方的意义与运算 乘方的意义与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41 4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在现实背景中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 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1 阅读教材 P41 42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 问题 1 一种细胞每次分裂时由一个分裂为两个 并且每 3 分钟分裂一次 6 分钟时细胞有数量是 多少 9 分钟呢 12 分钟呢 请你说明如何得出结果的 问题 2 你能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并指出底数 指数各是多少吗 1 2 3 2 3 2 3 2 3 2 1 4 1 4 1 4 1 4 3 x x x x 2012 个 问题 3 讨论 的区别是什么 4 4 22 与 2 利用你的结论尝试计算 1 343 1 5 3 2 2 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2 2 3 3 知识点归纳 乘方的定义 乘方的定义 一般地 个 因数相乘 即 记作 读作 na a aa 乘方的结果叫做 在中 叫做 叫做 n aan 乘方的性质 乘方的性质 1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2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0 的任何次幂都是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42 练习第 1 题 2 计算 1 2 3 4 3 4 3 4 3 3 4 3 3 4 3 计算 1 2 3 54 2 2 55 23 32 200520063 1 1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7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在中 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在中 底数是 指数是 4 2 2 8 结果是 2 的平方是 立方为 27 的数是 平方为的数是 2 2 1 25 3 下列各组数中 5 和 5 3 和 3 2 和 2 和 0和 223333 3 2 3 2 3 3100 0 1 和 1 中相等的有 A 2 对 B 3 对 C 4 对 20082n2008 D 5 对 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 这个数是 A 1 B 1 C 0 D 0 1 5 计算 1 2 3 2 2 3 2 2 3 20102010 1 1 6 某种细胞开始有 2 个 1 小时后分裂成 4 个并死去 1 个 2 小时后分裂成 6 个并死去 1 个 3 小时后分裂成 10 个并死去 1 个 按此规律 5 小时后细胞存活的个数是 个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1 5 1 有理数乘方 第二课时有理数乘方 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43 44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能确定有理数加 减 乘 除 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培养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1 阅读教材 P43 44 讨论学习 问题 1 在 2 6 这个式子中 存在着哪几种运算 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 2 3 问题 2 我们已经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知道要先算乘除 再算加减 现在又多一种乘方运算 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 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 3 利用你的结论尝试计算 1 2 2 35 5 5 0 2 514 22 4 3 50 2 2 5 3 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 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 先 再 最后 2 同级运算 从 到 进行 3 如有括号 先算 的运算 再按 依次进行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44 练习 2 计算 1 2 22 4121 1 5 2 9233 225 3 39 3 观察下列三行数 2 4 8 16 32 64 0 6 6 18 30 66 1 2 4 8 16 3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8 1 第 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第 8 个数是多少 第个数呢 n 2 第 行与第 行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第第个数是多少 n 3 取每行的第 10 个数 求这三个数的和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计算 1 2 2 2 1 1 1 32 3 2 1 1 1 0 5 2 3 3 3 321044 54 5 1 2242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1 5 2 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44 45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感受大数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 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 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 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一 自主尝试与小组互助学习 1 阅读教材 P44 45 讨论学习 讨论学习 问题 1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 4 千万平方米 如果阅兵时每个战士占约 0 5 平方米 你估计天安门 广场最多可容纳多少名站成方阵吗的战士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呢 你能写出这些大数吗 这 些大数怎样表示最好 问题 2 你知道分别等于多少吗 的意义和规律是什么 2345 10 10 10 1010n 问题 3 下面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 怎样表示 有什么规律 696 000 6 96 100 000 6 96 5 10 300000000 3 100 000 000 3 8 10 问题 4 你能说说什么是科学记数法吗 在科学记数法中 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 10 的指数 有何关系 2 利用你的结论尝试练习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280000 71 10100000 2 把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来的形式 5 6 32 10 47 10 3 67 10 3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 其中是整数位只有 位a 的数 是 注意 注意 就是 1 后面有 个 0 n10n 预习评价 预习评价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教材 P54 页练习 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100000000 2 2130000 3 212000 4 324 7 2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 1 2 5 2 008 10 4 1 28 10 3 4 3 1 0004 10 7 7 685 10 3 据调查 某市每天生活垃圾达 42500 吨 如果一年按 365 天计算 该城市一年的生活垃圾大约 有多少吨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有理数导学案第 页19 三 课堂过关自测 三 课堂过关自测 1 若每人每天浪费水 0 32L 那么 100 万人每天浪费的水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 2 10 L B 3 2 10 L C 3 2 10 L D 3 2 10 L 4567 2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增值税 消费税比上年同期增收 3 08 10元 也就是增收了 10 A 30 8 亿元 B 308 亿元 C 3 08 亿元 D 3080 万元 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3730000 2 125 66 4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 1 3 001 10 2 8 471 10 47 5 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共计 1500 万元 以此来资助贫困失学儿童 1 如果每名失学儿童可获得 500 元的资助 那么共可资助多少名失学儿童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 果 2 若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数平均 10 元 人 则需要多少人献爱心才能获得这笔捐款 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结果 3 在山区 还有不少孩子因为贫困 不能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 上述数据给你什么启示 四 学习反思总结 四 学习反思总结 1 我的收获与发现 2 我的问题与思考 1 5 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教学内容 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 P45 46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2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零售业品牌建设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教学辅助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呼伦贝尔五九煤炭集团招聘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物联网防伪标签设计-洞察与解读
-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考聘大学生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开放大学公开招聘人员(11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西上饶市信州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湛江法院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DB31/T 796-2014节能改造服务规范
- 文员劳动用工合同
-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施工技术指南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单元整体说课稿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核心素养目标】《燕歌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5年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港口大队招考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考场答题技巧方法公式步骤复习课件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 食材采购协议书
- 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DL T 5745-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