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20000字,41页】.doc

【QC257】ZZ1141H5315W型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开题报告+任务书】【3A0】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6109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6-12 上传人:棒***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关 键 词:
qc257 zz1141h5315w 重型 载货 汽车 离合器 设计 开题 报告 讲演 呈文 任务书 a0
资源描述:
【QC257】ZZ1141H5315W型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开题报告+任务书】【3A0】,qc257,zz1141h5315w,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讲演,呈文,任务书,a0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廉洪运 院 系 汽车交通与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王永梅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重 型 载货汽 车在 汽车 行业中 应用较广泛 ,而 离合器 是重 型 载货汽 车的一个重要部件 ,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车辆的 动力性 、平顺 性 、经济性 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 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 离合器 ,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 车经济的发展。 所以本题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 具有一定的 实际 意义。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技术指标(要求): (一) 设计内容 离合器的总体结构方案确定,主动盘的设计,从动盘的设计, 主要零件的参数设计与校核 (摩擦片的内外径计算和强度校核、膜片弹簧的尺寸设计及强度校核 )。 (二)研究方法 1、 参考相关资料,对比各种 离合器 优缺点,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2、 实地考察相关类型的车,为最终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3、 利用 件 绘制离合器图纸 。 (三)技术指标(要求) 最大总质量 : 14490( ; 最高车速: 95( km/h) ; 额定功率 /转速: 155/2300 ( kw/r/; 最大扭矩 /转速 : 750/14001500 ( N/m/r/; 1400( r/; 外形尺寸(长宽高 ) :875024702880( ; 、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一)计算说明部分 完成设计说明书 字。 (二)图纸部分 图纸一套包括 离合器 装配图、 主动盘 、 从动盘和摩擦片 的零部件图。 四、设计(论文 ) 进度安排 (1)调研、查阅相关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月 28 日 3 月 13 日) (2)确定总体方案 第 3 4 周( 3 月 15 日 3 月 28 日) (3)对 主动盘 、 从动盘 参数进行设计 第 5 6 周( 3 月 29 日 4 月 11 日) (4)对主要零件进行校核 第 7 周( 4 月 11 日 4 月 17 日) (5)绘制 离合器 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 8 11 周( 4 月 18 日 5 月 15 日) (6)书写设计说明书第 12 13 周( 5 月 16 日 5 月 29 日) (7)设计审核、修改设计说明书 第 14 16 周( 5 月 30 日 6 月 18 日) (8)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6 月 19 日 6 月 25 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蒋崇贤 , 何明辉专用汽车设计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工程中的有限元方法 (第 3 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3黄天泽,黄金陵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0 4孙桓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5余志生 汽车理论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6陈家瑞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7吴镇著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97 8吕慧瑛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2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 重型 载货汽车离合器 的 设计 院 系 名 称 : 汽车与交通 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 车辆 工程 07 学 生 姓 名 : 廉洪运 导 师 姓 名 : 王永梅 开 题 时 间 : 2011 年 2 月 28 日 指导委员会 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廉洪运 院系 汽车与交通 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7 指导教师姓名 王永 梅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选题 的目的、依据 和意义 1、研究现状 我国重型载货汽车产量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 2004年的 37万辆规模,用了近 50年的时间,其中 1999年前产量一直在 4万辆以内徘徊, 2000年以后,重型载货汽车的产量呈直线上 升趋势。 2000年至 2004年产量分别为: 国内重型载货汽车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重型载货汽车产量和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实现双增长; 重型载货汽车同比增长率出现新变化;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在重型汽车市场中,大吨位车辆份额增速明显。在 2002、 2003和 2004年重型汽车市场的销量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虽然仍为的 8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15长速度明显;上升幅度最快的为 25然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但其销 量和市场份额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而且, 近几年,随着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与国外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交流、合资合作的加强及发展,以及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研发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在汽车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国内各大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推出新款驾驶室,新款驾驶室更加注重外观和内饰的高档化设计。外观设计大多追求整体流线造型的风格,内饰设计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内饰 “轿车化 ”趋势明显。推出的主要新款驾驶室有: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 王驾驶室、采用 用沃尔沃驾驶室技术的“型驾驶室 等。 为满足市场高吨位装载的要求,国内主要重型载货汽车产品均采用了加强型改进设计,如加强型车桥、加强型悬架、加强型车架总成等。中国重汽、陕汽、重庆红岩、北汽福田、一汽解放及东风柳汽等厂家都在采取各种手段构建高吨位产品平台。 通过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安全性及操纵方便性在安全性方面,目前国产重型汽车已开始匹配制动防抱死装置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电涡流缓速器、自动间隙调整臂、盘式制动器、汽车行 驶记录仪等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在操纵方便性方面,我国重型载货汽车开始应用发动机电喷控制装置、电控机械换挡装置、电动门窗、电加热后视镜、电动驾驶室翻转装置及电动备胎升降装置等。另外,集中润滑系统和自动充放气系统装置等有一定批量的应用。 国外重型载货汽车普遍采用空气悬架,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高速行驶平顺性,实现高运输质量,并减小对路面的破坏程度。 2003年,中国重汽集团率先推出装用空气悬架 4时,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厂家正在研制五轴公路运输车,其中的第五轴 采用了浮动车桥技术。 原有的国产重型载货汽车用柴油机,如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 海柴油机厂的 、欧 排放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厂家则利用合资等手段合作,引进大功率柴油机来提高功率、降低排放 , 实现高功率化 。 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儿存在的。离合 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汽车从启动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离合器。 是任何汽车都无法或却得一部份。 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 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采用离合器的传动系统中,早期离合器的结果形式是锥形摩擦离合器。 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 1889 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制车轮的小汽车上。 锥形摩擦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形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挡困难。而且这种离合器在接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 这种方案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叶。 次后,在油中工作的所谓湿式的多片离合器逐渐取代了锥形摩擦离合器。但是 这种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 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片与片之间容易被油粘住,导致分离不彻底,造成换挡困难 ,性能很不稳定 。所以它又被干式所取代。多片干式摩擦离合器的主要优点是由于接触面数多,故接合平顺柔和,保证了汽车的平稳起步。但因片数较多,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还是感到换挡不够容易。另外,中间压盘的通风散热不良,易引起过热,加快了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伤和破裂。如果调整不当还可能引起离合 器分离不彻底。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只要在结构 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因此,它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 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国外某些重型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果,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 93),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伤摩擦片。查阅国内外资料获知,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 5,但湿式离合器优点的发挥是一定要在某温度范围内才能实现的,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将起负面效应。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离合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汽车的性 能在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载重汽车趋向大型化 ,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 此外,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增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经成为目前离合器的发展 趋势。 2、 依据、 目的和意义 重型载 货汽车在 汽车行业中应用较广泛,而 离合器是重型载货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平顺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 离合器 ,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 所以本题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二、 设计 的基本内容 、 研究方法 本次设计所选车型为斯达 载货汽车, 外形尺寸: 长 : 11700 : 2480高: 3128尺寸参数:轴距: 1800+4600+1350距:前轮: 1939/1958轮: 1800小离地间隙(后桥下): 314/298量参数:最大轴载质量:前轴: 2*6500轴: 18000质量: 31000性参数:最小转弯半径: 24m 最高车速: 90km/h 最大爬坡度: 48% 直接档最低稳定车速: 20km/h 百公里油耗: 32L/100 动 机:最大扭矩: 1250/( 1300r/额定功率: 225/220r/ 最低燃油消耗率: 198g/(离合器形式型号:加强型 420片干式螺旋弹簧离合器 1、 基本内容 (1)离合器的结构方案确定 (2)主动盘的设计 (3)从动 盘的设计 (4)主要零件的参数设计与校核 (摩擦片的内外径计算和强度校核、膜片弹簧的尺寸设计及强度校核 ) 2、 研究方法 (1)参考相关资料,对比各种离合器优缺点,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2)实地考察相关类型的车,为最终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3)利用 件绘制离合器图纸。 三、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调研、 查阅相关 资料 、完成 开题报告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调研、查阅相关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月 28 日 3 月 13 日) (2)确定总体方案 第 3 4 周( 3 月 15 日 3 月 28 日) (3)对 主动盘 、 从动盘 参数进行 设计 第 5 6 周( 3 月 29 日 4 月 11 日)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基 本 参 数 的 确 定 主 动 部 分 设 计 从 动 部 分 设 计 压 紧 机 构 设 计 操 纵 机 构 设 计 对主要零件参数进行校核 绘制 离合器 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4)对主要零件进行校核 第 7 周( 4 月 11 日 4 月 17 日) (5)绘制 离合器 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 8 11 周( 4 月 18 日 5 月 15 日) (6)书写设计说明书第 12 13 周( 5 月 16 日 5 月 29 日) (7)设计审核、修改设计说明书 第 14 16 周( 5 月 30 日 6 月 18 日) (8)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6 月 19 日 6 月 25 日 ) 五、 参考文献 1刘维信 . 汽车设计 M 2001 2陈家瑞 . 汽车构造 M 2000 3余志生汽车理论 M 1987 4高 健 . 机械优化设计基础 M 2000 5孙 桓 机械设计 .M 6夏旭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实用技巧 J 2001 7林卫 , 苏智剑 , 叶元列 , 周瑾 汽车离合器专家系统研究 J 1999 8宫福昌 离合器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J 1991 9廉胜宇 离合器设计的若干问题 J 1985 10胡加汽车离合器技术的新发展 J 专用汽车 2000 11严正峰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之我见 J 汽车与配件 1996 12赵波,赵晓昱汽车离合器的相关参数化设计与分析 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7 13司传胜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 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4 14余仁义,梁涛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J专用汽车 2003 15严正峰,盛学斌 395 膜片弹簧离合器校核设计 J汽车技术 2004 六、备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发放了毕业设计题目,找到了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针对我的设计题目,老师给我详细的剖析了该设计的难重点、应注意的问题。以后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3 地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给老师看了这几天在图 书馆查阅的资料,内容相对贴切,但是太少了,老师告诉我多查些资料,读透了再融合成自己的话写出来会更具有说服力,这几天一定要泡在图书馆争取一个好的开头。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拿着基本成型的开题报告,心里本来有点小窃喜,可是没想到还是毛病百出,王老师帮我删了一些多余的话,并帮我调整了下比较混乱的地方,但是我的技术路线做的太笼统了,让我回去重新 修改。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最后一次给老师看开题报告,效果还不错,确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确定了车型,我的设计题目前面也加了 型号,老师告诉我题目就不能更改了,以后一定要一直都是这个题目。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技术指标确定了之后,这周老师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根据一些资料确定自己设计的总体方案,因为自己的知识有限,跟老师谈完话后就到图书馆借书,书已经不是很全了,但总算找到了几本有用的。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开始对离合器的各部件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很繁冗的 工作量,老师告诉我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把他做好就一定能做好,毕业设计并不轻松,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时间就肯定能成功。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刚开始就出现了麻烦,根据公式计算摩擦片的外径,因为我这是重型载货汽车,数据比较大,所以计算出的摩擦片外径根本不在可取范围之内,老师告诉我一些范围值调一调再试试看行不行 ,很有道理。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回去改了两天还是不行,我跟老师说能不能不计算它,直接取一个值,老师很决绝的说不行,说设计设计,就是一遍遍的修改,完善,直到符合自己的设计要求。并为我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法。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 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根据老师的意见,我这几天一遍遍的设计摩擦片的外径,数据已经基本在可取范围之内了,让我很惊喜,老师告诉我不要为这一点成绩而骄傲,等所有设计都做完了在高兴也不晚,很多困难还在后面等着我呢。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这一周的设计计算还算顺利,根据资料把从动盘总成的 数据基本都算完了,老师告诉我不能算完就认为算对了,要通过校核来确认自己设计的东西是否符合要求才行,让我回去计算的同时,把该校核的校核了。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通过校核修改了许多数据才符合了设计要求,老师告诉我要抓紧时间,不然很可能赶不上进度。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15 地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截止到今天我的设计计算部分基本算是完成了,离合器个零部件都有了具体的尺寸,老师告诉我该开始画设计草图了,从今天起开始复习 用的技巧什么的。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拿着这几天画的草图给王老师看,虽然只画 了个外框,具体一点的结构还没有画,但是老师知道我 用的不熟练,给我推荐了几本书看,让我一定要把基本功练好。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拿了几张零件图给老师看,因为零件图相对于装配总图不是那么复杂,所以画的时候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我的膜片弹簧结构就画错了,给我细致的讲了下它的结构特点,让我回去继续改。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零件图基本画完了,但是装配图还是没什么进展,王老师说下次见面装配草图一定要完事,正常情况应该是先画完装配图再画草图的,两个月快过去了,一定要抓紧。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 及解决思路) 开学的第一天,拿着这两天设计的东西来到了老师办公室,装配图上的很多细节都有问题,比如螺栓的画法,标注的不合理我把老师给我提的建议都记了下来。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回去这两天一直请教张旭和金钊同学,图改的也差不多了,老师让把说明说打成电子版的,因为最终要交的是电子版的说明书,草图也要慢慢转变为成图,以后检查的会更 加严格,一定要非常完美才行。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电子版的说明书大体样子已经打完,本来以为很轻松的一件事,但是老师说细节很不好改,而且说明书的细节将证明你对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个态度,一定要认真对待,没有一个星期时间细节都不能改完,要按照说明书规范严格执行。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说明书慢慢的改,今天把装配图半成图拿给老师看,以为没有太大的毛病了,没想到我的压盘的样子都画错了,老师说我按照书上画的是示意图,让我结合汽车设计那本书画出正确的压盘图。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通过看书研究和请 教同学我把压盘部分的错误改正过来并把膜片弹簧的结构布置改正了过来,老师说还可以,只是一些标注字体的大小还需稍微修改,让我抓紧把零件图也画完拿给她看。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拿着摩擦片和减震盘的零件图来给老师看,我减震盘上的螺栓并没有体现出来,告诉我螺栓不但要标注出半径还要体现出个数,线宽一定要符合要求,不能都一样粗细。 学生(记 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的离合器尺寸很大,零件图都需要用 图纸,把剩下的几张零件图今天都给老师拿来看了,老师说我画的不太好,给我找出许多毛病,并说如果不好好改很可能最后答辩拿不到好的成绩,让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改,因为时间不多了。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把我的说明书给老师拿来了又,老师说我的页边距肯定不对,页眉页脚的字体也不对,让我回去拿着模版改过来。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把图纸和说明书一起带到了老师办公室,图上的毛病基本没有了,但是我的参考文献少,应该最少不少于 20 篇,并且 还要插入到正文中。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因为图基本没有毛病,今天我只拿说明书来给老师看,老师看见我表格和图的注释,让我回去自己查看撰写规范,应该是比正文字体小一号,其他没有什么毛病了,让我回去准备准备答辩的事宜。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我把图纸和说明书都打了一份给老师先在答辩之前做一次详细的检查,除了一些字的颜色不是很准确,其他的还都可以,老师还是强调一定要整明白自己设计的原理要求之类的,如果答辩组一问问题都不会就是图再好也肯定不能过。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点 导方式 面授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明天就要答辩 了,老师找我们一起开了个会,给我们鼓了劲,让我们放轻松,把自己设计的东西好好准备一下,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 目 重型载货 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 廉洪运 院系 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 王永梅 职 称 讲师 教 研 室 车辆工程 起止时间 务 处 制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院 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从事 专业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5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7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 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廉洪运 院 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王永梅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 工程实践 、 社会实际 、 科研与 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 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 题目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5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0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得 分 Y=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 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注: 毕 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注: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毕业 设计 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廉洪运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专业 指导教 师姓名 王永梅 职称 讲师 题目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 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 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5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得 分 Y= 评 语: (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 教师 职 称 题目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理论意义或价值 10 2 研究方案的设计 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文献资料和外文的能力 20 3 论文撰写水平、文题相符程度、写作规范化程度、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4 毕业论文答辩准备情况 5 5 毕业论文自述情况 20 6 毕业论文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 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廉洪运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专业 指导 教师 王永梅 职 称 讲师 题目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2 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3 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 10 4 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 设计 的规 范化程度 (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实用性、科学性和创 新 性 15 5 毕业 设计 答辩准备情况 5 6 毕业 设计 自述情况 20 7 毕业 设计 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 姓名 廉洪运 性别 男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 班级 设计(论文)题目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平时成绩评分( 开题、中检、出勤 )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指导教师 评分( X)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 评分( Y) 答辩组组长 职称 答辩组 评分( Z)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五级分制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院系 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平时成绩(开题、中检、出勤) 评分按 十 分制填写 ,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W+、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题 目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 类别 毕业设计 学生姓名 廉洪运 院( 系 ) 、专业、班级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 王永梅 职 称 讲师 设计成果明细: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院 、 系 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重型载货汽车 离合器的设计 系部名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车辆工程 学生姓名 : 廉洪运 指导教师 : 王永梅 职 称 : 讲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二一一年六 月 011I 摘 要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的一个重要部件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平顺 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 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 离合器 ,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 重型载货汽 车为例,根据 重型载货汽 车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和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自身 的特点,通过参考多篇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离合器设计手册,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着手分析,对其做了详细的设计。 该设计分别从离合器总体方案的 选择 、膜片弹簧的设计、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和 离合器盖总成的计算设计着手 , 从而 确定了离合器基本的结构类型 并计算了各零部件的参数尺寸,经校核,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 关键词 : 离合器;传动系; 重型载货汽 车 ;总成;结构设计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is an of of of a of to of of to do a of of of to so as to of of 目 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论 . 1 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 1 型载货汽车离合器发展现状 . 1 要设计内容 . 3 第 2 章 离合器总体方案的确定 . 4 合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 4 合器的类型 . 5 型载货汽车原始参数 . 6 动盘的选择 . 6 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 7 盘的驱动方式 . 7 章 小结 . 7 第 3 章 膜片弹簧的设计 . 8 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 8 束条件 . 9 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 . 10 片弹簧强度计算 . 11 章小结 . 12 第 4 章 离合器从动盘总体设计 . 13 动盘设计 . 13 动片设计 . 13 动盘毂的设计 . 13 擦片的设计 . 14 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 14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合器基本参数的校核 . 15 转减震器的设计 . 16 震弹簧设计 . 18 动盘减震器在特性上的局限性 . 18 章小结 . 20 第 5 章 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 21 合器盖总成设计 . 21 章小结 . 23 结论 . 24 参考文献 . 25 致谢 . 26 附录 1 . 27 附录 2 . 32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重型载货汽车在 汽车行业中应用较广泛,而 离合器是重型载货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平顺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 离合器 ,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 所以本题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 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型载货汽车离合器发展现状 我国重型载货汽车产量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 2004年的 37万辆规模,用了近 50年的时间, 其中 1999年前产量一直在 4万辆以内徘徊, 2000年以后,重型载货汽车的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2000年至 2004年产量分别为: 国内重型载货汽车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重型载货汽车产量和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实现双增长; 重型载货汽车同比增长率出现新变化;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在重型汽车市场中,大吨位车辆份额增速明显。在 2002、 2003和 2004年重型汽车市场的销量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虽然仍为的 8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15年增长,增长速度明显;上升幅度最快的为 25然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但其销量和市场份额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而且, 近几年,随着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与国外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交流、合资合作的加强及发展,以及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研发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在汽车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国内各大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推出新款驾驶室,新款驾驶室更加注重外观和内饰的高档化设计。外观设计大多追求整体流线造型的风格,内饰设计体现 “ 以 人为本 ” 的理念,内饰 “ 轿车化 ” 趋势明显。推出的主要新款驾驶室有: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王驾驶室、采用 用沃尔沃驾驶室技术的 “ 车型驾驶室 等。 为满足市场高吨位装载的要求,国内主要重型载货汽车产品均采用了加强型改进设计,如加强型车桥、加强型悬架、加强型车架总成等。中国重汽、陕汽、重庆红岩、北汽福田、一汽解放及东风柳汽等厂家都在采取各种手段构建高吨位产品平台。 通过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安全性及操纵方便性在安全性方面,目前国产重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型汽车已开始匹配制动防抱死装置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电涡流缓速器、自动间隙调整臂、盘式制动器、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应 用。 1 。 在操纵方便性方面,我国重型载货汽车开始应用发动机电喷控制装置、电控机械换挡装置、电动门窗、电加热后视镜、电动驾驶室翻转装置及电动备胎升降装置等。另外,集中润滑系统和自动充放气系统装置等有一定批量的应用。 国外重型载货汽车普遍采用空气悬架,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高速行驶平顺性,实现高运输质量,并减小对路面的破坏程度。 2003年 ,中国重汽集团率先推出装用空气悬架的 4时,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厂家正在研制五轴公路运输车,其中的第五轴采用了浮动车桥技术。 原有的国产重型载货汽车用柴油机,如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 海柴油机厂的 、欧 排放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厂家则利用合资等手段合作,引进大功率柴油机来提高功率、降低排放 , 实现高功率化。 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存在的。离合器安装在 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汽车从启动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离合器。是任何汽车都无法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挡和减少换挡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在采用离合器的传动系统中,早期离合器的结果形式是摩擦离合器。 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 1889 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制车轮的小汽车上。 锥形摩擦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形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但是,其 最大的缺点是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挡困难。而且这种离合器在接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 这种方案一直延续到 20世纪 20年代中叶。 次后,在油中工作的所谓湿式的多片离合器逐渐取代了锥形摩擦离合器。但是 这种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 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片与片之间容易被油粘住,导致分离不彻底,造成换挡困难 ,性能很不稳定 。所以它又被干式所取代。多片干式摩擦离合器的主要优点是由于接触面数多,故接合平顺柔和,保证了汽车的平稳起步。但因片数较多,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还是 感到换挡不够容易。另外,中间压盘的通风散热不良,易引起过热,加快了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伤和破裂。如果调整不当还可能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它具有从动 部 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因此,它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国外某些重型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果,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 93 ),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伤摩擦片。查阅国内外资料获知,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 5,但湿式离合器优点的发挥是一定要在某温度范围内才能实现的,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将起负面效应。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离合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汽车的性能在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载重汽车趋向大型化 ,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 此外,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增 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经成为目前离合器的发展 趋势 2 。 要设计内容 结合这次设计要求,利用所选的发动机参数,完成离合器类型的选择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选择设计所需要的发动机参数,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离合器主要参数选择,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等。 ( 1)发动机的选择:通过对发动机的结构、汽车形式、发动机的基本参数的确定来确定发动机的类型。 ( 3)总体方案的确定:通过对离合器功用及设计要求,离合器类型以及离合器发动机数据确定离合 器的基本方案。 ( 4)离合器的计算与设计:通过离合器基本形式的确定,从而进一步完成膜片弹簧、从动盘总成的计算与设计。介绍了离合器的制造工艺。计算了离合器的强度。 ( 5)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及盖总成的设计:介绍了离合器的操纵机构设计要求,确定了离合器盖总成的结构。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第 2 章 离合器总体方案的确定 合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1、离合器的功用: ( 1)使发动机与传动系统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 2)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联系,便于发动机的起动和变速器平顺换挡。 ( 3)限制所传递的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3 。 2、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 1)具有合适的储备能力,既能保证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又能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 2)接合平顺柔和,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 3)分离迅速彻底,便于换挡和发动机起动。 ( 4)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由于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主、从动部分有相对的滑转,在使用频繁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不及时散出,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工作的可靠性。 ( 5)操作轻便,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 6)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应尽量小,以减小换挡时 的冲击 3 。 3、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离合器工作时,发动机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从动盘毂借滑动花键与变速器第一轴(离合器从动轴)相连。压紧弹簧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端面上。发动机转矩即靠飞轮与从动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而传到从动盘上,在由此经过变速器的第一轴和传动系统中一系列部件传给驱动轮。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经常保持动力传递,而中断传动只是暂时的需要,所以汽车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应经常 处于接合状态。摩擦副之间采用弹簧作为压紧装置即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欲使离合器分离时,只要踩下操纵机构中的离合器踏板,套在从动盘毂环槽中的拨叉便拨动从动盘,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右移动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传递。 当需要重新恢复动力传递时,为使汽车速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比较平稳,应该适当控制放松离合器踏板的速度,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向左移动,与飞轮恢复接触,二者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摩擦力矩也逐渐增加。当飞轮和从动盘接合还不紧密,摩擦力矩比较小时,二者可以不同步旋 转,即离合器处于打滑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5 状态。随着飞轮和从动盘接合紧密程度的逐步增大,二者的转速也渐趋相等。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而停止打滑时,汽车速度才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 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摩擦副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矩,而后者又取决于摩擦间的压紧力、摩擦因数以及摩擦面的数目和尺寸。因此,对于结构一定的离合器来说,最大静摩擦力矩是一个定值。当输入转矩达到此值时,则离合器出现打滑现象,因而限制了传给传动系统的转矩,以防止超载。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摩擦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主 、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 在保证可靠的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下,离合器的具体结构应能满足主、从动部分分离彻底,接合柔和,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散热良好,操纵轻便,良好的动平衡等基本性能要求 4 。 合器的类型 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周布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和周布斜置弹簧离合器;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离合器、圆锥螺旋弹簧 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 1、 周置弹簧离合器 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均采用圆拄弹簧,并均匀地布置在一个或同心的两个圆周上,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过去广泛的应用在各类汽车上。此结构的弹簧压力直接作用在压盘上,为了保证摩擦片上的压紧力均匀,压紧弹簧得数目要随摩擦片上的直径增大而增多,而且应该是分离杠杆的倍数。因压紧弹簧直接与压盘接触,易受热回火失效。当发动机最大转速很该套时周置弹簧由于受离心力作用而受力向外弯曲,使弹簧有压紧力显著下降,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此外,弹簧靠在定位座上,造成接触部位严重 磨损,甚至回出现弹簧短裂的现象。 2、 中央弹簧离合器 中央弹簧离合器采用一至两个圆柱弹簧或用一个圆锥弹簧作为压力弹簧,并且布置在离合器的中心。由于可以选用大的杠杆比,因此可以得到足够的压力,且有利于减小踏板力,使操纵轻便;压紧弹簧不与压盘直接接触,不会使弹簧回火失效;通过调整垫片或螺纹容易实现压盘对压紧弹簧的调整。这种结构复杂,轴向尺寸较大,多用与发动机最大转矩大与 400500Nm 的商用车上,以减轻其操纵力。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6 3、 斜置弹簧离合器 斜置弹簧离合器的弹簧压力斜向作用在传力盘上,并通过压杆作用在压盘上。这种结构的 显著优点是在磨损或分离离合器时,压盘所受的压紧力几乎保持不变。与上述两种离合器相比,它具有工作稳定,踏板力较小的优点。此结构在最大总质量大于14t 的商用车上已有采用。 4、 膜片弹簧离合器 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碟形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有碟形弹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 膜片弹簧两侧有钢丝支撑圈,借 6 个膜片弹簧固定钉将起安装在离合器盖上。再离合器盖没有固定到飞轮上时,膜片弹簧不受力,处于自由状态。此时离合器盖与飞轮安装面之间有一距离。当将离合器盖用连接螺钉固定到飞轮上时,由于离合器盖靠近飞轮,后钢丝支撑圈 则压向膜片弹簧使之发生弹性变形,膜片弹簧的圆锥角变小,几乎接近于压平状态。同时,在膜片弹簧的大端对压盘产生压紧力,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当分离离合器时,分离轴承作移,膜片弹簧被压在前钢丝支撑圈上,其径向截面以支撑圈为支点右移,膜片弹簧变成反锥形状,使膜片弹簧大端右移,并通过分离弹簧钩拉动压盘使离合器分离。 摩擦离合器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目前为绝大部分汽车所采用。本设计设计的就是膜片弹簧离合器 4 。 型载货汽车原始参数 本设计设计的车型为中国重汽 重型载货汽车,其主要参数如下: 总质量 ( 14490 最高车速 (km/h): 95 外形尺寸(长宽高 ) (875024702880 额定功率 /转速( kw/r/ 155/2300 最大扭矩 /转速 (N/m/r/ 750/14001500 r/ 1400 离合器:单片、干式、膜片弹簧 395动盘的选择 单片离合器因为结构 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结合平顺,因此该设计选择单片离合器。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7 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膜片弹簧离合器有推式和拉式两种结构形式。本设计选择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式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有两种:无支撑环式和单支撑环式。本设计选择单支撑环形式)。这是因为与推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 1) 结构更简化,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由于取消了中间各支撑零件,并只用一个(或不用)支撑环,因此结构更简单、紧凑、零件数更少、重量更轻。 ( 2) 转矩容量更大,由于拉式离 合器的膜片弹簧式以中部而不是大端与压盘相压,因此在同样压盘尺寸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从而提高了压紧力与转矩容量,而并不增大分离操纵力。 (3)分离效率更高必须提高分离效率,在保证一定压盘升程时,应减少分离轴承的分离行程即分离空行程,由于拉式离合器的分离指必须嵌装在专门的分离轴承总成中,分离轴承与分离指之间没有自由行程,从而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 4)踏板操纵更为轻便。由于拉式离合器膜片的杠杆比大于推式的杠杆比。又由于拉式离合器没有中间支撑,这样减少了许多摩擦副和摩擦损失,传动效率较高,因此拉式离合器的踏板力相对推式膜片离合器要降低不少。 ( 5) 使用寿命更长。由于拉式离合器盖中央床空加大了,散热通风条件好。 盘的驱动方式 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扭矩从离合器盖传递到压盘的方法有凸块 种传力销式、键块式和弹性传动片式的多种。前三种的共同缺点是在连接件之间有间隙,在传动中将产生冲击和噪声,而且在零件相对滑动中有摩擦和磨损,降低了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弹性传动片驱动方式的结构简单,压盘与飞轮对中性能好,使用平衡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但反向承载能力差,汽车反拖时易折断从动片,故对材料 要求较高,一般采用高碳钢。经比较我选择传动片驱动方式。 章 小结 本章介绍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功用、分类以及膜片弹簧与其它类型的离合器对比所体现的优点, 还介绍了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对 离合器的 从动盘数及干、湿式做了选择,确定了 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及布置、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 和压盘的驱动形式 。 介绍了各自的优缺点。从而确定了离合器的基本结构类型。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第 3 章 膜片弹簧的设计 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 H/h 片弹簧板厚为 24设计 H/h=2, h=4。 则 H=8。 2.R/r 比值和 R、 r 的选择 研究表明, R/r 越大,弹簧材料利用率越低,弹簧越硬,弹簧特性曲线受直径误差的影响越大,且应力越高。根据结构布置和紧压力的要求 R/r 一般为 设计去 R/r=擦片的平均半径 4 , r r=153R=整 R=192 R/r= 的选择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底角 与内锥高度 般在 915范围内, ar c ,在 915之间。 1、 2及半径 确定, 1=2=910取值应满足 r2的要求。 1 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 确定 略大于且尽量接近 r, 1R 应略小于 R 且尽量接近 R,本设计取 1R =190r =159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9 6、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图 片弹簧工作点位置 该曲线的拐点 H 对应着膜片弹簧的压平位置,而且 1H=2 11 ,膜片弹簧工作点 B 一般取在凸点 M 和拐点 靠近或在 H 点处。一般 1B=( 1H,取 1B=1H=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 范围内的压紧力从 1 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从 B 变到 C。为最大极限减少踏板力, C 点应尽量靠近 n 的选择 分离指数目 n 常取为 18, 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 24,小尺寸弹簧可取 12,本设计取 18。 4 束条件 ( 1)为了满足离合器使用性能的要求,弹簧的 H/h 与初始锥角 =H/(在范围内,即 H/(15 (( 2)弹簧各部分有关尺寸的比值应符合一定的范围,即 02R/h=96100 (( 3)为了使摩擦片上的压紧力分布比较均匀,拉式膜片弹簧的压盘加载点 半径 1r 应位于摩擦片的平均半径与外半径之间,即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拉式:4 )( 158r =159(( 4)根据弹簧布置要求, R、 r 之差在一定范围内,即 17 06 0 (( 5)膜片弹簧的分离指起分离杠杆的作用,因此杠杆比应在一定范围内取,即 拉式: 11 (由 ( 3 3 3得3r=50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 具有独特的弹性特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膜片弹簧伸出许多有由径向槽隔开的挂状部分 片弹簧的弹性特性与尺寸如其碟簧部分的碟形弹簧完全相同。因此,碟形弹簧有关设计公式对膜片弹簧也适用。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加在膜片弹簧上的沿圆周分布的载荷。假象集中在支承点处,用 示,加载点的相对变形为则压紧力 1 之间的关系式为: 2111111211211 2)()( )/l n ()1(6 ( 式中: E 弹性惯量,对于钢 E=510 泊松比,对于钢 u= 膜片弹簧在自由状态时,其碟簧部分的内锥高度 H 弹簧钢板厚度 R 弹簧自由状态时碟簧部分的大端半径 R 弹簧自由状态时碟簧部分的小端半径 1R 压盘加载点半径 1r 支承环加载点半径 将 R=192mm,r=1531R =1901r =159H=8,h=4 代入上式得: 1F =9300 1 1 +片弹簧的加载点将发生变化。设分离轴承对分离指端所加载荷为 2F ,相应作用点变形为 2 , 另外,在分离与压紧状态下,只要膜片弹簧变形到相同的位置,其子午断面从自由状态也转过相同的转角,则有如下关系 5 : 2 = 11 11 rR rr f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2F = 1111( 片弹簧强度计算 假定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午断面刚性地绕此断面上的某中性点 O 转动,断面在 O 点沿圆周方向的切向应力为零,故该店的切向力为零, O 点以外得点均存在外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现选定坐标与子午断面,使坐标原点 位于中性点 O,令 X 轴平行于子午断面的下边,则断面上任意点的切向力为: 21 2 (当 一定时,一定的切向应力t在 0t时有: y= x)2( (因为 2 的值很小,我们可以将 2 看成 2 ,由上式可写成Y= 2 x,此式表明,对于一定的 ,零应力分布在过 O 点而与 2角的直线上。实际上,当 x=,无论t为何值,均存在 y=- 2 e,即对于一定的 ,等应力线都汇交与 坐标为 x=y=- 2 e。显然, 零应力直线,其内侧为压应力区,外侧为拉应力区,等应力线越远离零应力线,其应力值越高。由此可见,碟形部分内上缘 B 点的切向压应力最大。当 K 点的纵坐标 2 eh/2时, A 点的切向拉应力最大;当 2 0; d/2=(15/2= (20=18020R+50 得取0R=65 则0R/d/2=、 全部减震弹簧总的工作负荷 1 (单位减震弹簧的工作负荷 P P= Z= (式中 下表 表 擦片外径与减震弹簧个数对照表 : 摩擦片外径 2252505032525350 350 Z 46 68 810 10 本次设计选取 Z=12 个。 ( 1)弹簧中径 一般由布置结构来决定,通常 1取 3 ( 2)弹簧钢丝直径 d 8 2 ( 式中扭转许用应力 可取 550600故取 600所以 d3旋绕比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一般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QC257】ZZ1141H5315W型重型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开题报告+任务书】【3A0】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6109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