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示范校建设1_第1页
特色文化示范校建设1_第2页
特色文化示范校建设1_第3页
特色文化示范校建设1_第4页
特色文化示范校建设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根立根 立德树人 根的教育根的教育 老街文化老街文化 特色课程建设背景下特色课程建设背景下 立根教育立根教育 学校特色文化实践与探索学校特色文化实践与探索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 文化是学校的育人土壤 它滋润着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体 文化是学校的 发展之魂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育人的根本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传承民族 优秀文化 结合学校区域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 开展根的教育 老街文化 特色课程建设 同时紧跟时代发展脉搏 凝聚智慧 凝练出 立根教育 学校 特色文化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历史与基本情况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历史与基本情况 一 办学历史 斗转星移 在历史的长河中 淳小犹如一淙纯净 明朗的溪水静静地流淌 涓涓细流汇成一泓清泉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淳小学子 学校已走过大半个世纪 的光辉历程 从 1947 年创办的高淳县工人子弟学校 到 1996 年择址新建的高 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从最初篱笆围墙 泥地操场 3 个班 约 120 名学生一路 走来 校址辗转迁移 校名几经更替 60 多年励精图治 60 多年薪火传承 淳 小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 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更是对教育理想不 懈地追求 对教育梦想不断地超越 二 办学规模 学校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 于 2005 年 12 月创建成为 江 苏省实验小学 目前 学校下辖中心校本部 1 所 村完小 4 所 共有班级 66 个 学生 3506 名 专任教师 213 名 中心校本部占地面积 27300 平方米 建筑 面积 12516 平方米 有班级 40 个 学生 2300 多名 专任教师 133 名 学校设 有计算机房 音乐舞蹈房 美术室 科学实验探究室 录播室 室内外阅读空 间 心理咨询中心 报告厅 师生餐厅 室内外运动场等 是一所功能齐全的 现代化小学 三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 作风严谨 勇于创新 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师 资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名特青优教师的示范 引领 带动 辐射作用 依托四 个校级 青年教师工作室 和 张勇成特级教师工作室 杨玲特级教师工作 室 定期开展工作室主题交流活动 促进了教师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和专业素养 的提升 全校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 15 人 市学带 2 名 市优青 2 名 市优秀班 主任 4 名 区学带 33 名 区优青 13 人 区优秀班主任 22 名 区教育之星 2 名 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 98 93 其中本科学历达 90 37 四 办学成果 一路走来 有苦 有累 有快乐 有幸福 淳小人在求索的路上挥洒着 辛勤的汗水 敢于拼搏 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学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 基于丰厚的区域资源 以 立根教育 为办学特色 大力推进根的教育 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建设 近年来 学校荣获 中国书法特色学校 全国读书育 人特色学校 全国学校文化建设优秀学校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 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 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等各级表彰百余次 第二部分 文化立校的思考与内涵提炼第二部分 文化立校的思考与内涵提炼 一 溯源 立根教育 的由来 习近平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中华民族生生 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新石器 时代遗址的薛城遗址是学校施教辖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 南京原始人 发源地 更是高淳人类文明之根 学校紧邻中国历史名街 高淳老街历史文 化景区 作为高淳地域文脉的发祥地 浓墨重彩般书写着优秀 厚重的区域文 化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书香 墨香校园 开发生活校 本课程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促使我们再次思考与实践 立根教育 是时 代召唤 学校历史底蕴 文化承载 特色发展 办学智慧所赋予的价值追求 二 解读 立根教育 的内涵 如何在新时期学校发展实现从规范化办学向文化铸校跨越 让自己在不断 超越中实现新的理想追求 学校 立根教育 的顶层文化设计 以个性化的教 育诠释与文化思维给出了睿智的解答 2015 年学校申报的 根的教育 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建设 项目成功入围南 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2016 年再次入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标志着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又迈上新台阶 学校经过科学论证 结合老街文化 特色课程建设项目 在传承学校原有办学文化要义的基础上 提炼出新一轮学 校精神文化 校 训 根 源 教育理念 立根教育 立足优质文化基因 根植终身发展理念 办学目标 有本土情 有创新力 有美誉度的智慧乐园 育人目标 有家乡情 责任感 求知欲 儿童趣的淳质少年 校 风 淳真固本 淳和尚新 教 风 精业启智 博爱润心 学 风 善于积淀 勇于绽放 第三部分 文化立校的实践与探索第三部分 文化立校的实践与探索 环境环境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细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细无声 文化对于一所学校的意义 犹如灵魂之于生命 思想之于人类 是一所学 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而富有生命力的校园环境则可以衍生出一股强大的文 化力 它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 能使学校的品质卓尔不群 绽放个性神采 走进淳小校园 绿树环抱 曲径通幽 花团锦簇 你会强烈的感受到一种 文化的美 厚重的美 雅致的美 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依托老街丰厚的文化资源 与学校历史积淀 张扬着鲜明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 执着于用物化对教育内 涵的智慧表达 倾心于环境对孩子心灵的无声打动 整个校园建设的品味因 思想的渗入 文化的融合 景致的烘托及特色的形成而提升 学生成长的环境 因诗意 童心 高雅而更趋美好 徜徉学校一馆 老街文化 主题馆 一室 老街文化 教室 四廊 立根 老街文化 长廊 五道 寻根 老街文化 楼道 十一园 乐耕园勤耕心田 乐获硕果 本新场立本求新 强身健体 养 根园养德在根 气度在节 立根园 立根秀水 润泽乡梓 壮根园根强苗壮 桃红李艳 淳和园德器淳雅 和愉宁静 润智园润物无声 智圆行方 咏淳园 山水俊秀 骚客折腰 翰墨轩笔墨养志 横竖显情 淳真园英华发外 唯乐淳 真 55 柱 唐诗连廊柱 68 梁 三字经 弟子规 宋词 古今贤文 楼层横梁 间 耳濡墨染着校园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一砖一瓦 潜移默化 中成就着高尚品格 典雅气质 家国情怀 课程 寻根优秀文化课程 寻根优秀文化 润泽心灵成长润泽心灵成长 老街文化博大精深 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活化石和教科书 承载着一座城市 的历史记忆 每一条老街都在讲述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而所有故事中亘古不变 的同一主题 就是所属地域优秀 厚重的传统文化 淳小以 立根教育 为办 学理念 秉承传承 兼容 开放 创新的精神 依托深厚的文化传统 建构特 色校本课程 用传统文化涵养学生 一 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 构建 寻根 课堂文化理念 以 老街文化 特色课程为依托 积极探索与课外阅读 金陵文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整合 构建 寻根 课堂文化理念 5 月 我校承办 三 江之春 教学联盟专场活动中 语文学科 寻根课堂 激扬动能 创意微视频 进行发布 展示了寻方言童谣之根 寻汉字之根 寻习作之源的 老街文化 语文特色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6 月 美术学科举办了 寻根老街文化 锻造 学科特色 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建设区级展示 二 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彰显 立根 办学文化理念 1 寻根 老街文化 校本课程 1 校本教材 整体架构区域轴 高淳老街 江苏老街 全国老街 世界 各地唐人街 文化轴 老街的建筑文化 老街的民俗文化 老街的饮食文化 老街的历史文化 老街的生态环境文化等 形式轴 摄影 书画 诗文 工艺 等 教材一共安排了十二个主题 按年级分上 中 下三册 2 实施策略 研制 寻根 老街文化 校本课程纲要 编制与使用 寻根 老街文化 系列学习卡片 每周三晨会开设 老街文化 欣赏课 纳入课程计划实施特色课程 依托老街文化校外教育基地 加强实践与体验 开展 寻根 老街文化 小专题探究活动 2 立根国学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 1 校本教材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 诵读 1 2 年级诵读经典古诗 以国学发蒙 立身养性 3 4 年级诵读经典古 诗 增广贤文 弟子规 扬中华精神 立命养志 5 6 年级诵读经典古诗 宋词 论语 知行结合 塑造儒雅风度 2 实施策略 晨会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课外阅读课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指导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一诗一画 即 古诗配画 小报创编 校报 拔 节 开办 国学大讲堂 专栏 诵读与考级结合 活动 文化定位引路导航活动 文化定位引路导航 扎根本土博采众长扎根本土博采众长 活动是 立根教育 重要载体 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极富创意的活动 努力 将校园打造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构建以 老街文化 为特色元素的校园文化 活动体系 推动校园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1 老街文化少儿社团 充分挖掘 整合师资资源 开设体现老街文化元素 的老街少儿文学社 导游社 映像社 民间工艺团 民艺团 书画院 娃娃科 学院七大学生社团 下设共三十个小型学生社团 2 老街少儿文化周 学校把国庆长假后的一周设为一年一度的 老街少 儿文化周 文化周期间 举行如寻根 老街文化 亲子游学活动 老街文化 学生才艺大赛 班级 老街文化 布置评比 老街文化 小导游 老街文 化 学生社团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3 老街文化娃娃小课题研究 成立少儿老街文化研究所 依托项目在高淳 老街建立的 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 课程基地 围绕老街历史文化 建筑文化 手工艺文化 书画文化 美食文化 民间文学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 民俗文化 等形成一系列娃娃小课题研究 4 老街文化小导游 汉 英 依托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基地 以学生社团 活动为组织形式 聘请校内特长教师和老街专业导游为导师 开启校内培训 模拟导游和老街实地见习 上岗导游的培训模式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 和 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 5 珠心算 为传承非遗文化 学校把珠心算作为学校特色活动以金字塔式培训模式具 体实施 一是一 二 三年级将珠心算纳入课程计划 以教学班为单位面向全 体学生进行推广普及 二是选拔有潜质学生以学生社团为单位进行提优深化培 训 三是二次选拔以参赛队为单位开展赛前培训 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从而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获得理想发展 评价 评价 仁智合一仁智合一 幸福成长幸福成长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 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 而 在改进 同时 儒家思想强调做人要厚道 为学要厚积薄发 立根教育 着眼学生 仁智合一 幸福成长 的评价 有效实施 寻根老街文化 60 项微 行动 1 规划与引领 规划 寻根老街文化 60 项微行动 每个年级 10 项 简称 寻根微行动 研制微行动 寻根课程学习卡 每一微行动提出相 应的评价要求 引领学生体验老街文化 培养寻根意识和探究精神 2 整理与建档 结合 寻根老街文化 60 项微行动开展 收集体现自己 收获与成长的相关材料 整理放入 寻根老街文化 成长体验档案袋 记录与 见证自己的成长轨迹 3 评价与反馈 结合 寻根课程学习卡 评价要求 采用自我评价 小 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等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和阶段交流展 评 4 展示与表彰 组织 寻根老街文化 档案袋评比 评选 老街文化小 使者 淳质少年 老街文化 和 国学经典 诵读优秀班级 互联网互联网 变革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方式 智慧校园文化智慧校园文化 互联网 的迅猛发展 意味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 变革中 互联网 课程 互联网 教学 互联网 学习 互联网 评价 都是 学校文化发展的新元素 建立 立根教育 强大信息场 有效实施现代传媒与 传统文化无缝对接 有效对话 放大学校特色文化育人功效 1 老街文化 校园网 实施数字化资源建设 建立 老街文化 校园网 设置知识窗 活动区 数字馆 成果台四个子栏目 分别以文字 图片 视频等形式 以海量的数字 化信息呈现老街文化特色课程资源 2 课程建设成果推介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 校报 拔节 开设 老街文化 专栏 创办 老街文化 特色课程校刊 溪源 举办老街文化少儿社团成果展等 对外推介 分享学校 特色文化建设成果 有效提高家长 社会对学校文化建设知晓度和参与度 从 而三者形成合力 3 班级 老街文化 博客 学生建立以图片 作品 视频为主的参与 老街文化 主题活动档案 上 传班级博客 学生在网上相互浏览 添加评论 相互学习交流 资源共享 记 录成长历程 第四部分 文化立校的思考与展望第四部分 文化立校的思考与展望 1 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丰富 寻根 课堂文化内涵 着手建设适合学生需求 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文化 1 X 的学科微课程 1 是国家课程 X 是遵循儿童认知特点 体现学校 寻根 特色课堂文 化理念的校本微型课程 学科微型延伸课程 每位教师基于学科特点和自己的 教学主张开发 1 2 门系列 X 微课程 形成各学科 1 X 校本微课程资源库 2 依托传统文化资源 构建校本特色主题德育模式 1 老街传统节日文化 老街文化特色主题德育以老街六大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 采用 寻根由来 知晓风俗 诵读诗文 实践传承 展示交流 活动评价 六个活 动 模块化设计 突出主题式 体验性 探究化 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 体 验 实践 创新老街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探寻乡土历史之根 探寻优秀传统 文化之根 2 老街雅行文化 老街雅行主题德育遵循寻根 知晓雅行文化 立根 践行雅行文化 扎根 绽放雅行文化的活动体系 以国学传统礼仪和当下学生 八礼四仪 教 育的结合点设置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