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网络设计_第1页
CAN总线网络设计_第2页
CAN总线网络设计_第3页
CAN总线网络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引言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即控制器局域网络 最初是由德国 bosch 公司为解决汽 车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而设计的数字信号通信协议 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 由于 can 总线自身的特点 其应用领域由汽车行业扩展到过程控制 机械制造 机器人和 楼宇自动化等领域 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 总线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式结构 其结构简单 成本低 并且采用无源抽头 连接 系统可靠性高 本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低成本的条件下 具有通用性 实 时性和可扩展性等持点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整个 can 网络由上位机 上位机也是网络节点 和各网络节点组成 见图 1 上位机 采用工控机或通用计算机 它不仅可以使用普通 pc 机的丰富软件 而且采用了许多保护措 施 保证了安全可靠的运行 工控机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环境恶劣条件下的使用 上位机 通过 can 总线适配卡与各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换 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给下位机发 送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和设定参数 网络节点由传感器接口 下位机 can 控制器和 can 收发器组成 通过 can 收发器与 总线相连 接收上位机的设置和命令 传感器接口把采集到的现场信号经过网络节点处理 后 由 can 收发器经由 can 总线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 上位机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现场信 号做进一步分析 处理或存储 完成系统的在线检测 计算机分析与控制 本设计 can 总 线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 图 1 can 总线网络系统结构 3 can 总线智能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本文给出以 arm7tdmi 内核 philips 公司的 lpc2119 芯片作为核心构成的智能节点电路 设计 该智能节点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2 所示 该智能节点的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 低成本的条件下 具有通用性 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下面分别对电路的各部分做进 一步的说明 图 2 can 总线智能网络点 3 1 lpc2119 处理器特点 lpc2119 是 philips 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价比很处理器 lpc2119 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 真和跟踪的 16 32 位 arm7tdmi stm cpu 并带有 128kb 嵌入的高速 flash 存储器 独特的 加速结构使 32 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 16 位 thumb 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 30 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实行流水线作业 提 供 embedded ice 逻辑 支持片上断点和调试点 具有先进的软件开发和调试环境 lpc2119 具有非常小的 64 脚封装 极低的功耗 多个 32 位定时器 4 路 10 位 adc 2 路 can pwm 通道 多个串行接口 包括 2 个 16c550 工业标准 uart 高速 i2c 接口 400 khz 和 2 个 spi 接口 46 个 gpio 以及多达 9 个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汽车 工业控制应用以及医疗系统和容错维护总线 lpc2119 内部集成 2 个 can 控制器 每一个 can 控制器都与独立 can 控制器 sja1000 有着相似的寄存器结构 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标识符接收过滤的编程操作上 篇幅有限这里 不作详述 它的主要特性有 单个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1mb s 32 位寄存器和 ram 访 问 兼容 can2 0b iso11898 1 规范 全局验收滤波器可以识别所有的 11 位和 29 位标识符 验收滤波器为选择的标准标识符提供 full can style 自动接收 3 2 数据采集和人机接口 传感器接口的选用应根据实际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而定 由传感器将被测量转化成电 量 由于测试环境的电磁干扰 传感器和放大器自身的影响 往往使信号中含有多种频率 成分的噪音 直接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信号调理电路作进一步的处理才能使后续 电路得以正常工作 经过调理后的信号输入到 lpc2119 的模拟信号输入端 p0 27 p0 30 lpc2119 内有 4 路 10 位 adc 转换时间低至 2 44 s 人机接口利用 lpc2119 丰富的 gpio 接口采用 led 显示输出和键盘输入 如图 2 所示 本设计采用 4 个 led 分别表示节点电源 数据通信状态 联机指示和错误指示 键盘设计 了 6 个按键用来设置节点的报文滤波 节点的波特率及节点复位等功能 3 3 can 总线接口 根据图 2 所示 can 接口部分包括 lpc2119 内置 can 控制器 光电耦合器和总线收 发器 can 总线遵循 iso 的标准模型 分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在工程上通常由 can 控 制器和收发器来实现 收发器选择 philips 公司的 tja1050 高速收发器 它符合 iso11898 标准 can 控制器主要完成 can 的通讯协议 实现报文的装配和拆分 接收信息的过滤和 校验等 收发器 tja1050 则是实现 can 控制器和通讯线路的物理连接 提高 can 总线的驱 动能力和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lpc2119 引脚 tx1 rx1 与收发器 tja1050 并不是直 接相连的 而是通过高速光耦 6n137 后与 tja1050 相连 电路中可采用隔离型 dc dc 模块 向收发器电路供电 dc dc 模块采用金升阳的 b0505s 1w 定电压输入隔离非稳压单输出型 dc dc 模块 隔离电压 1000vdc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总线上各接点的电气隔离 这部 分电路虽增加了复杂性 但却保证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tja1050 与 can 总线的接口部分也采用了一定的安全和抗干扰措施 canh 和 canl 与地 之间并联了两个小电容 ch 和 cl 可以起到滤除总线上的高频干扰和一定的防电磁辐射的能 力 电容值须由节点的数量和波特率决定 当 tja1050 的输出级阻抗大约是 20 总线系 统有 10 个节点速度是 500kbps 则电容的值不应该超过 470pf 另外在两根 can 总线接入 端与地之间分别反接了一个保护二极管 当 can 总线有较高的负电压时通过二极管的短路 可起到一定的过压保护作用 根据 tja1050 的特性 本设计中 can 终端电阻使用了分裂终 端 即总线端节点的两个终端电阻都被分成两个等值的电阻 用两个 60 的电阻代替一个 120 的电阻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辐射 由于使用了分裂终端 tja1050 的 emc 性能得到 优化而且不会产生扼流 4 can 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的制定 can 总线应用层协议制定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 can 总线的优异性能 使通信更 加规范 可靠 提高实时性 降低总线负载率 在设计系统的应用层通信协议时 需要考 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结合系统的设计要求 分析通信中所有信息对象 确定需要支持的通信传输模式 2 确定标识符的分配方案 定义帧格式 下面分别讨论之 4 1 确定通信的传输模式 本系统要求实现广播式通信用来对全部从结点或部分从结点发布信息 同时主结点还 要具备能够对单个结点进行操作的功能 因此定义以下三种传输模式 1 支持全局 局部广播式通信 主结点向全部或部分结点发送信息 从结点接收信息 后进行相应动作 不回送确认信息 2 支持点对点式通信 主结点向某个从结点发送信息请求数据 从结点接收到请求后 读取数据 并向主结点发送请求的数据 3 支持点对点式通信 主结点向某个从结点发送信息 从结点接收到信息后执行相应 操作 但不回送确认信息 4 2 确定标识符的分配方案 确定标识符的分配方案 定义帧格式 标识符是 can 总线实现仲裁的依据 也是协议 的关键 其分配方案要满足个节点及信息对优先级的要求 本文在协议中定义了两种类型 的帧 信息帧和数据帧 信息帧用来传送主结点对从结点的命令 配置信息以及通信中的连 接响应信息等 而从结点向上传送过程数据则通过数据帧来实现 信息帧的优先级高于数 据帧 设计中通信协议采用 can2 0a 标准帧格式 只用数据帧 不采用远程帧 报文的格式 如表 1 所示 本文对 11 位 id 进行了重新定义 dlc 用于表示数据域的长度 0 7 个字节 m s 用于表示报文的传播方向 0 表示主站向从站发消息 1 表示从站向主站发消息 b p 表示通信方式 0 表示广播式通信 1 表示点对点通信 m d 表示帧类型 0 表示信息帧 1 表示数据帧 id 7 0 用于表示报文标识符 type 用于表示报文是单帧报文还是多帧报文 该位为 0 时表示单帧或结束帧 该位为 1 时表示多帧报文 cmd 表示命令标识 包括 0a 表 示上传命令 0b 表示下载命令 0c 表示联机命令 0d 表示报警命令等 data 表示数据域 当上位机需要与子节点进行通信时 可用以上三种模式向 can 网络节点发送信息帧 can 网络中的节点接收到信息帧后 通过判别标识符和命令标识来区别信息帧的类别 并 将节点所需要的数据发送出去 当网络节点发生突发事件时 可随时向上位机报告 上位 机同样也是通过标识符来识别数据类型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 can 总线技术 以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