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 (15分)综合性学习。杭州市交通管理部门规定,杭州市从2014年5月5日上午7点起,实施机动车法定工作日“错峰限行”。早高峰限行时间:7:00-9:00;晚高峰限行:16:30-18:30。浙A号牌机动车,在错峰限行区域内,按照末尾号码限行。非浙A号牌机动车,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实行机动车全号段禁行。萧山区也根据大气质量、交通环境等效果评估以及G20峰会要求,适时推出浙A号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并于2016年2月29日召开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听证会。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杭州市交管局这一规定的实施情况,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围绕“美丽杭州”的主题收集新闻媒体上的材料,共同完成一篇调查报告。以下是各小组收集到的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并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从全国来看,杭州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七,但是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已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可能会使道路拥堵现象更加严重。【材料二】早晚高峰时段发生道路拥堵情况对比早高峰拥堵路段早高峰拥堵里程早高峰拥堵开始时间晚高峰拥堵路段晚高峰拥堵里程晚高峰拥堵开始时间限行之前212条46公里7点278条77公里16点15分限行之后109条24公里7点30分144条40公里17点(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综合得出一条结论。(2)调查报告中需要对“限行”前后的道路交通状况或人们的的感受做一些介绍,请根据要求,选择“限行之前”或“限行之后”其中的一项进行介绍。要求:介绍中必须出现23个推荐的词语。(推荐词语:息息相关、井然有序、两全其美、一筹莫展、截然不同、历历在目、车水马龙、身临其境)请在答题前写清“限行之前”或“限行之后”的字样。不得超过100个字。(3)请你在这个调查报告的结尾,为此次活动写一个宣传标语。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图文概括和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该题结合“美丽杭州”背景下当下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限行、G20峰会等,贴近生活实际,既培养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表述能力,又体现了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理念,提醒学生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2. (6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阙题(唐)刘慎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颔联为例作出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释】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与“臣之子皆下才也”句中“之”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至之市B . 齐之习辞者也C . 皋之所观D . 婴闻之(2)下列对文段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 . 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B . 文段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 . 伯乐认为自己的子孙都是才能很平庸的人,不可能找到天下最好的马。D . 由文段可以看出,伯乐非但善于相马,还善于发现人才,他对人才的理解有独到之处。(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三月而反_ 使人往取之_穆公不说_ 果天下之马也_(4)翻译下面句子。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5分)4. (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题目。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选文有改动)(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文章第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3)文章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4)文章第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5)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6)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5. (30分)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3)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4)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5)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6)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6. (3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 的 信 念玛丽居里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一般。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1)第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2)第段中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3)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4)第段中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5)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6)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7)把你了解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情况写在下面。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作文:一株百年古松,虽然被移植到城里,但它始终惦念着家乡。尽管这里的风很柔和,雨水很充沛,但空气污浊,噪声太大,又有人为的破坏。几年了,它的根须始终是短突突的,始终没有伸展开去。它默默地忍受着,坚持着,然后在一个风雨之夜,借助一次强风完成了生命的历程,它枯萎了。松树选择了枯萎以彰显自己的性格。这种选择是一种拒绝,但是,这是松树用生命做代价的拒绝!其实,或许松树还有其他选择生活中许多人、事、物都会面临类似于松树的选择,会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以“ 的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可以编童话、讲故事,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或看法,要有真情实感;文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疮肾炎课件
- 牵引变电站课件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报告
- 牧童的课件教学课件
- 辽宁工厂面试题库及答案
- 粮食储存面试题库及答案
- 乐清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篮球教师面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电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财务岗位课件
- 2025中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废铁拆除安全合同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7)
- 2025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GCP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医院门诊急救体系构建
- 2025年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