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古史传说中炎帝 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 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 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 元谋人牙齿化石 B 半坡聚落的遗址 C 司母戊青铜方鼎 D 司马迁的 史记 2 2 分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内容跟黄帝不相关的是 A 车船 B 官室 C 衣裳 D 医药 3 2 分 将 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4 2 分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 是自然与文化 人类与环境 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 两 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A 长江 第 2 页 共 13 页 B 黄河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5 2 分 夏 商 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自然灾害严重 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6 2 分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指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士族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7 2 分 一匡天下齐桓公 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风云际会 春秋争霸的历史盛卷 其中齐桓公首霸地位得到 正式承认的是 A 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口号 B 任用管仲为相 C 组建强大的军队 D 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 8 2 分 下图是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的目录截图 图中两个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9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0 2 分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 反映了 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儒家 11 2 分 下列与 文景之治 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A 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 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第 4 页 共 13 页 C 前后近 40 余年 D 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12 2 分 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该诗 将相本无种 引用的历史典故 与下列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 巨鹿之战 D 楚汉之争 13 2 分 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名称一样 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A 秦 B 夏 C 商 D 周 14 2 分 下列王朝排序正确的是 A 夏 商 东周 西周 秦 汉 B 夏 商 西周 东周 汉 秦 C 商 夏 西周 东周 秦 汉 D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汉 15 2 分 你可以读 史记 了解的历史事件有 商鞅变法 中国同欧洲直接来往 焚书坑儒 昭君出塞 A B 第 5 页 共 13 页 C D 16 2 分 统一思想 归本儒家 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 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为此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是 A 焚书坑儒 B 实行郡县制 C 颁布 推恩令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7 2 分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下列属于他为巩固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开创皇帝制度 实行 推恩令 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罢黜百 家 独尊儒术 A B C D 18 2 分 东汉逐渐走向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 B 皇帝年幼无知 C 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 D 豪强地主势力的崛起 19 2 分 东汉末年 群雄并起 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 形成三国鼎立 三国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 A 魏 第 6 页 共 13 页 B 蜀 C 晋 D 吴 20 2 分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下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春秋 战国 隋朝 C 商朝 秦朝 唐朝 D 春秋 战国 三国 21 2 分 史记 货殖列传 记载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江南地区的这一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观的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 2 分 同学们要了解我国古代河流的走向 以及水道流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应查找谁的书籍 A 顾恺之 B 郦道元 C 孔子 D 张仲景 23 2 分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 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 A 盘庚迁都 第 7 页 共 13 页 B 明成祖迁都 C 周平王迁都 D 孝文帝迁都 24 2 分 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早 A 五百多年 B 八百多年 C 近一千年 D 一千一百多年 25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那么 书圣 画圣 诗圣 分别 是指 A 王羲之 吴道子 李白 B 王羲之 吴道子 杜甫 C 张旭 顾恺之 李白 D 张旭 顾恺之 杜甫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6 15 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阅读下面材料 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 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 也可以撤换他们 对于 这些官吏来说 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 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 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 来争论条件的权利 第 8 页 共 13 页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 阅读材料一 请回答 董仲舒建议将哪种思想定为治国思想 该思想诞生于何时 何时确立为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 2 阅读材料二 请回答这一思想诞生于欧洲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受这一思 想的影响产生了近代美国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 3 综合上述材料 请指出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别为哪两个阶级服务 27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公 元前 1 世纪 公元前 1 世纪 400 年 401 年 1000 年1000 年 1500 年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 西方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5 16 世纪尊重航路开辟 16 世纪科学革命开始 17 18 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 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列举公元前 1 世纪 1000 年间 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 大科技发明 2 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发明的作用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过中国的原因 两点即可 第 9 页 共 13 页 28 20 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制度对社会稳定和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相传 尧年老的时候 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 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 采取同样的办法 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 分给亲属 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 天子交纳贡品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历史上称做什么制度 禹死后 标志着 公天下 被 家天下 取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3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分别填写出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中 A B C D E 处的文字 并说出秦朝 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4 秦朝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9 20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 356 年的一天 在咸阳城内 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 一 承认土地 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二 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 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 住宅和官职 没有军功 就不 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 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多缴租税者 免其徭役 之后一段时间 国家出现了 国家 富裕 兵强马壮 的景象 材料二 魏主下诏 魏之先 祖先 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 开 第 10 页 共 13 页 始 也 宜改姓元氏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 目 睹了洛阳经济 文化兴盛的景象后 感慨地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 异族 风气 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 礼仪兴盛 人才济济 难以言传 1 材料一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人们 勇于公战 2 材料二中的 魏主 是谁 根据材料二可看出 魏主 采取哪两项改革措施以改变 落后的异族风气 3 材料二中的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4 从以上知识回顾中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