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I)卷新版_第1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I)卷新版_第2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I)卷新版_第3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I)卷新版_第4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323 课课 内战爆发内战爆发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重庆判断重庆判断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2019 九上 滨州开学考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谈话 毛泽东真是去赴 鸿门宴 他这么做 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 根据谈话的内容 你认为他们谈论的是 A 双十协定 B 西安谈判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2 2 分 2015 八上 大同期末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 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 B 企图扣押中共领导人 C 建立独立 自由和富强新中国 D 为了准备签订 国内和平协定 3 2 分 2019 融安模拟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第 2 页 共 9 页 4 2 分 2019 八上 潮安期末 1945 年 8 月 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 共同商讨 国际 因内重要问题 蒋介右的真实意图是 A 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 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 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5 2 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 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重庆谈判是一场政治斗争 下面对这场斗争的叙述 不 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目的是进行政治欺骗 B 中国人民希望谈判成功 C 谈判促成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 谈判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 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国民党发动内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6 2 分 2017 八上 含山月考 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 标志着 A 全面内战的爆发 B 重点进攻的开始 C 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 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7 2 分 2019 深圳模拟 大型百集史诗电视剧 毛泽东 真实 客观地展现了一段伟人的辉煌人生 如图关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图片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9 页 国民革命时期 井冈山斗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A B C D 8 2 分 2019 九上 滨州开学考 某班同学开展北京夏令营活动 在北京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 上写道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知道这句话所涉及的历史 时期吗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旧民主革命时期 9 2 分 2019 八上 鱼台期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 它反映了 特定的时代特征 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下列军队名称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10 2 分 2019 八上 云安期末 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第 4 页 共 9 页 A B C D 三 三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1 2 分 2019 八上 北海期末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 转战陕北 跃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等关 键词 据此判断 她学习的专题是 A 国民革命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2 2 分 2019 龙湖模拟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被毛泽东形象地比喻为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 从中央突破 像一把尖刀 插人敌人的胸膛 下列关于此次军事行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军事行动指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D 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3 2 分 2019 历城模拟 下列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转战陕北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挺进大别山 A 第 5 页 共 9 页 B C D 14 2 分 2016 八下 仙游期中 90 多年来 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 创造和培育了具有不同 内涵的革命精神 某同学在教材推荐的历史网站上以 革命精神 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内容 按其形成时间排列 正确的是 两弹一星 精神 延安精神 大庆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15 2 分 2018 九下 邹城月考 小明在纪念周恩来逝世 40 周年专题网页的革命 革命篇 中使用了以 下史实 这些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领导南昌起义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参加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 B C D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16 20 分 2019 九上 港南期末 中国人的 中国梦 历经艰辛与坎坷 却从未停过 这些梦想将中 国的昨天 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中指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分理也 第 6 页 共 9 页 材料二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中国人民在抗 争 仁人志士在求索 黑暗中 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他是孙中山 材料三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 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 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 对症下药 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1 材料一的梁启超的 救围之梦 是什么 他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提出 救国之梦 的 2 材料二的孙中山的 救国之梦 指导思想是什么 他成功建国后主持制定了什么法令 这一法令的制 定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 材料三中指出毛泽东为实现 建国之梦 探索出的 中国式 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他在 20 世纪 40 年 代为实现 建国之梦 做了什么努力 这个努力得到什么结果 4 作为中学生 你认为如何为中国的复兴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17 20 分 2018 八上 阜宁期末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 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 迁 反映了社会的政治 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 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阅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 年 28 岁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 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 年 34 岁 9 月 在湘赣边领导起义 10 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1935 年 42 岁 1 月 15 日至 17 日 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被增选为中 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5 年 52 岁 8 月 重庆 作为主要成员 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五 1949 年 56 岁 4 月 23 日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作诗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3 材料四中所说的 较量 是指什么事件 第 7 页 共 9 页 4 与材料五相关的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 从上述材料中 我们应该继承这位历史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 18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倭寇投降 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问题 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 都 重庆 共同商讨 事关国家大计 幸勿吝驾 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 年 8 月 14 日蒋介石致电毛泽东 材料二 若不速予剿除 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 且必贻害无穷 遵照中正 即蒋介石 所订剿共手本 督励所属 努力进剿 迅速完成任务 1945 年 10 月 13 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概括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 指出蒋 介石谈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2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谈判 3 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这个成果实现了吗 请用史实说明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重庆判断重庆判断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二 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国民党发动内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