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对于中国人来是或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迫使清政府投降 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 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 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 2 分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 卒于 1902 年 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A B C D 3 2 分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 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变成了 一只 大公鸡 这一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日本 4 2 分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A 马关条约 的签订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确立 C 德国强占胶州湾 D 三国干涉还辽 5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英法联军为主凶 美俄两国为帮凶 B 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 强盗 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C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辛丑条约 D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6 2 分 反帝爱国运动 运动 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并认为 世界所有国家中 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A 太平天国 B 义和团 C 反割台 D 三元里抗英 7 2 分 辛丑条约 签订后 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 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可以 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 A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 帝国主义对中国瓜分完成了 C 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 2 分 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 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可以 任意斥责对 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 第 3 页 共 14 页 A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9 2 分 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 安庆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10 2 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 中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 即 三民主义 指的是 民族 民主 民权 民生 A B C D 11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强学会 C 华兴会 D 同盟会 12 2 分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 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 使用了下列小标题 点燃革命之火 武汉的形势 排满兴汉宣言 列国的态度 等 其报道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义和团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武昌起义 13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敬告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新青年 D 民报 14 2 分 1919 年 6 月 新闻报 载 此次沪 上海 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 继由商人罢市 近日将有劳动工 人同盟罢工 初因青岛外交 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 并罢斥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 这 表明 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 B C D 15 2 分 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推翻了北洋政府 第 5 页 共 14 页 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 拒绝在 和约 上签字 A B C D 16 2 分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的桅杆的那一航轮船 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是林中的响箭 是报春的惊雷 中共的诞生 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 2 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地在 上海 北京 浙江嘉兴南湖 广州 A B C D 18 2 分 1924 年 5 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的人是 A 孙中山 B 周恩来 第 6 页 共 14 页 C 廖仲恺 D 蒋介石 19 2 分 2016 年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广州市开展了 一城一中山 的纪念活动 假如你 暑期到广州游学 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 应该去 A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 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20 2 分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望两岸共圆 中国梦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B C D 21 2 分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蒋介石逼张 杨执行 剿共 计划 B 张 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加剧 D 蒋介石坚持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22 2 分 关于抗战的时限 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长期流行的 八年抗战 说 二是 十四年抗战 说 2017 年 1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概念 的精神 并在 2017 年春季 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 说的主要依据是 A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 局部抗战开始 第 7 页 共 14 页 B 以七七事变为起点 全民族抗战开始 C 以西安事变为起点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D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 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23 2 分 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 捷报传出后 举国若狂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为抗战以来的第 一快事 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指的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长沙会战 D 湘西会战 24 2 分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上战场 以下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A B C D 25 2 分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这首军校校歌创作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第 8 页 共 14 页 D 抗日战争时期 26 2 分 年度大盘点 是当今各国每年必做的功课 如果对 1945 年的世界大事件进行盘点 下列选项不 属于其中的是 A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中共七大召开 27 2 分 1945 年 8 月 15 日晚 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8 2 分 标语是指文字简练 意义鲜明的口号 具有宣传和鼓动作用 许多标语往往还是历史的见证 下 列四则标语能见证我国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土地改革历史的是 A B 第 9 页 共 14 页 C D 29 2 分 月自壬子 四十二天 杀我同胞 三十万人 秦淮玄武 血水同流 慕府紫金 遍野尸 横 以上祭文是为了恭祭哪一事件中罹难的同胞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甲午中日战争 30 2 分 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 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 新到什锦饼干 酸果 洋醋 吕宋烟 白兰地 小面镜仔 东洋竹篮仔等 这一现象说明了 A 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小历学习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后 将学习笔记整理如下 1934 年 10 月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 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 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小历整理的笔记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第 10 页 共 14 页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32 12 分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 近代化也就是工业 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初二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 探究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请你一起参加 材料一 搜集 整理资料 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 将字母填上 1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 分析探究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按先后顺序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化示意图 请你帮他 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 师夷长技 3 请你通过学习探究 思考得出 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3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外洋船炮 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 之物 可以剿发捻 剿灭农民起义 可以勤远略 替皇帝解除外患 曾国藩 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 他从小勤奋读书 1894 年考中状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激了他 于 是决定弃官经商 走 实业救国 和 教育救国 之路 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 他回到家乡 后 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 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 但有钱人推三阻四 政府官员态度冷淡 他饱尝 人间冷暖 1899 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 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材料一中曾国藩所说的 剿发捻 勤远略 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此清政府提出 了什么口号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张謇获得了什么称号 他提出的救国主张是什么 3 为拥护材料三中的 德先生 赛先生 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 响 34 15 分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方法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奕提出 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曾国藩强调 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 是 今日 救时之第一要务 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 大炮之精纯 子药之细巧 器械之显明 实非中国所能及 如果 不 求富强 中国将不能自立 材料二 若不及时图治 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 不能立国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 1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中的人物提出什么救国主张 写出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地位和 作用 2 康有为的上书最终感动了光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开始展开一场改革运动 写出这场运动名称和揭开序 幕的历史事件 3 梁启超的 变法通议 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什么报刊上 写出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这场运动主要影 响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