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 种民族精神的是 林则徐 琦善 左宗棠 邓世昌 A B C D 2 2 分 近代上海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 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 这座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 根据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阅读下图 1838 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 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4 2 分 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一文饯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 从中国 得到更多的好 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 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5 2 分 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6 2 分 初二 3 班举办以 近代化探索 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下列哪些材料符合这主题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 B C D 7 2 分 洋务派开展 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吸收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 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第 4 页 共 14 页 C 抵御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D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8 2 分 2018 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 下列内容属于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相同点的是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奖励创造发明 C 废科举废八股 D 兴办新式学校 9 2 分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 万园之园 圆明园毁于 A 英法联军 B 八国联军 C 德日联军 D 英美联军 10 2 分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 甲午中日战争是个分界线 之前列强 的侵华方式主要是 贸易 特权 之后则变为了 投资 特权 对此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 的口号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1 2 分 19 世纪末 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A 争相给清政府贷款 B 强占租借地 划分 势力范围 C 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 第 5 页 共 14 页 D 接受 门户开放 政策 合作侵华 12 2 分 1895 年春 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 发起 公车上书 的主要人物有 A B C D 13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 最贴切的是 A 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 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 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4 2 分 当 19 世纪历史的帷幕即将落下的时候 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 爆发了一场以旧式农民群众为主 体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 A 将外国侵略者驱赶出中国大地 B 设立了外务部来管理涉外事务 第 6 页 共 14 页 C 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气焰 D 实现了政府和国民地位的完全转变 15 2 分 中国银钱的贬值从 19 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 38 克一两的白银在 1887 年值 1 2 块鹰洋 但 在 15 年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战争赔款剧增 C 鸦片走私严重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6 2 分 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以下哪一项属于他的观点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民主科学 17 2 分 孙中山曾撰文说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文中所指的 斯役 指的是 A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 甲午黄海海战 C 广州黄花岗起义 D 京汉铁路大罢工 18 2 分 废两千年帝制 首义归功先行者 积四十载经验 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 毛泽东 B 康有为 第 7 页 共 14 页 C 邓小平 D 孙中山 19 2 分 下列刊物中 反映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B C D 20 2 分 2016 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创办黄埔军校 领导辛亥革命 领导五四运动 创建中华民国 第 8 页 共 14 页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1 5 分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这一 特点的集中体现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战争名称 发动国家 条约名 称 主要内容 主要影响 战争 英国 南京条 约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 通商口岸 割让 给英国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甲午中日 战争 日本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 本 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 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英 法 德 日 俄 美 奥 等 请清政府保证严 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三 三 改错题改错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2 17 分 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 加以订正 1 1853 年 太平天国颁布 资政新篇 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 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 以辅助军事工业 3 康有为在 时务报 上发表 变法通议 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 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第 9 页 共 14 页 4 辛丑条约 规定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3 15 分 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 即从长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视角来探究历史 远距离 大范围 观察才能认清历史大脉络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 1839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 1856 1858 年同英 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 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 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 有过三次大革命 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 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 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 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 它结束 了帝国 建立了民国 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 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指出材料一中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 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 第三次 灾难性的战争 对中 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 材料二中的 三次大革命 是指什么 24 15 分 近代以来 许许多多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与奋斗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 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中华书局版 中国历史 八年級上册 教材整理 材料二 从 1921 年起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思想引领下 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梦想 下列三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奋斗历程的缩影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2 年 11 月 习近平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即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四位人物所代表的探索事件各指什么 2 从材料二的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 说明该图片所反映会议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3 材料三中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标志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提出的 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梦想的内涵是什么 4 材料三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中 离我们最近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你能为中国梦的 实现做出那些努力 25 20 分 根据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 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 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 大沽 北塘 山海关一带 主张 防敌兵沿海登岸 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 上海二局造 船的情况 认为 派中国学生 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894 年 9 月 黄海风云突变 几乎不约而同的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 这里 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 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 甲舰队之间的决战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第 11 页 共 14 页 纪录片 走向海洋 材料四 21 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 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 陆地究竟不足 资源有限 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 国自北向南 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 没有强大的军力量 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 21 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四次战争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 结合材料三 请说出英 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 殊死搏斗 是指哪一次故役 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 雄 见材料三中图一 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原因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