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doc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doc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doc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doc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必考选择题对点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1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名校模拟题组1.(2018台州期末)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海地壳的热裂口属于副生物圈带b.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d.人类保护藏羚羊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圈分布高度最高可达到离地面处10 000 m处或更高,是副生物圈带;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a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b错误;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c错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中全部的藏羚羊属于一个种群,人类保护藏羚羊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d正确。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生产者,可以代表光合作用b.甲、乙、丙形成食物链c.甲、乙、丙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d.丁包含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答案d3.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重要影响中,不包括()a.永冻土将会融化b.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c.农业生产能力下降d.北方干燥地区将会变得湿润答案d4.(2018绍兴模拟)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气中co2含量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不会有明显季节变化b.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c.生态系统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调整碳的含量d.分解者在碳循环中不可缺少答案a解析大气中co2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a错误;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在食物链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b正确;生态系统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调整碳的含量,c正确;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正确。5.(2018台州模拟)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链是通过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单方向的营养关系b.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c.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d.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越大答案d解析食物链是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且不可逆转,a正确;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b正确;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正确;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不一定越大,d错误。6.(2018温州二模)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d.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答案a解析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释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减小了人类的宜居区域,c错误;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的酸性产物,其ph低于5.6,d错误。7.(2018浙江模拟)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b.生物体内ddt浓度可沿食物链不断增加c.图示箭头也可表示能量在几种生物间的流动方向d.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食物链的书写由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图中表示的食物链一共有3条,a正确;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b正确;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c正确;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这不属于反馈调节,d错误。8.(2017台州期末)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营养级c.该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仅有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处于稳态时,鹰的数量可能达到k值答案c解析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正确;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植食动物都以生产者为食,所以都归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环境,c错误;该生态系统处于稳态时,鹰的数量可能达到k值,并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9.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鼠属于第二营养级b.大量捕蛇可能会引发鼠灾c.此食物链中鹰获得的能量最少d.图示生物构成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答案d解析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所以鼠属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蛇是鼠的天敌,大量捕蛇可能会引发鼠灾,b正确;鹰的营养级最高,所以获得的能量最少,c正确;生物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而图示生物只是部分生物,没有分解者等,d错误。10.(2018仿真模拟)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b.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中可以有分解者c.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难分解的有害物质含量会越高d.一条完整的捕食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答案d11.(2018浙江仿真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二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负反馈是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d.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由于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形成食物链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a错误。12.(2018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适合其生存的环境b.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c.最低可达深海地壳的热裂口,即副生物圈带d.清澈的珊瑚海是地球上生物最适宜的栖息地答案c解析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适合其生存的环境,a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b正确;生物圈最高可达离地面10 000 m处或更高,是副生物圈带,最低可达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c错误;热带雨林和清澈的珊瑚海是地球上生物最适宜的栖息地,d正确。13.(2018绍兴模拟)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c.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营养级d.肉食性动物都归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c解析同一种群的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一种生物可以同时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种生物,b错误;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指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所以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肉食性动物以植食动物或小型肉食性动物为食,所以归属于第三、四、五等营养级,d错误。14.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箭头所示的能量均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二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图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d.生产者同化的能量除了部分流向一级消费者,其余均流向分解者答案a解析图示箭头所示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均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图中只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种成分,没有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同化的能量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部分未被利用,部分流向一级消费者,其余流向分解者。15.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受到破坏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答案d解析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a正确;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c正确;从图乙可知,f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1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圈中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反复利用b.碳在各组成成分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c.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d有关d.植树造林可减少d中co2的含量答案b解析生物圈中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反复利用;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co2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e表示化石燃料,d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植树造林可以减少co2的量,进而降低温室效应。17.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禁止游客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健康生长答案c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使用化学农药都会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禁止游客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减少游客对生物的影响,有利于生物繁衍,增加生物多样性。18.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答案c解析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性选择的结果;群落演替的方向一般是向物种丰富程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强的顶极群落发展,其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对各种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强。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c.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形成绿水青山d.绿水青山有利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保证绿水青山,必须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合理的利用,a错误;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远大于直接价值,b错误;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形成绿水青山,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d错误。20.下表显示2017年嘉兴市东北部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系统的稳定b.就地保护是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d.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生物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由表中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创新预测题组21.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c.温室效应是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答案b解析外来物种若导致生态入侵则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降低本地生物多样性,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正确;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得空气中co2含量大量增加,c错误;不断地开垦森林和草原,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d错误。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b.自我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c.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功能越强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趋向于稳态,a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由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b正确;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c错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正确。23.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b.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弱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答案a解析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少数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寄生细菌)或生产者(如硝化细菌),a正确;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b错误;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