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冀教版冀教版 20202020 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 2 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渊 yu n 博 压榨 zh 锲 q 而不舍 怒不可遏 B 汲 j 取 推敲 qi o 鲜 xi n 为人知 根深蒂 d 固 C 狡黠 xi 创 chu ng 意 孜 z 孜不倦 拈 ni n 轻怕重 D 恭 g ng 喜 模 m 式 不言而喻 y 义愤填膺 y ng 2 2 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 不正确的一句是 A 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 深厚的文化底蕴 领先的现代科技 既各显其美 又相得益彰 B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 苏炳添首当其冲 率先跑过终点 夺得 2017 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 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 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 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 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 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 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3 2 分 读语段 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山西人为啥爱吃醋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 气候干燥 温差较大 水土碱性大 俗称 水土硬 而醋的酸性 正好能中和碱性 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身体健康 山西面食闻名全国 山西人喜欢吃面食 而面食 相对难消化 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 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 醋还有软化血管 降低血压 增加人体微量元 素等好处 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 A 高原 是名词 干燥 是形容词 中和碱性 软化血管 都是动宾短语 B 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 这个句子中 山西人 作主语 C 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 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 这是一个复句 D 画线句有语病 修改方法是 在 身体健康 前补 有利于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闻 是指报纸 电台 电视台 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B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 通过一个片断 一个场面 一个镜头 对事件或人物 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C 通讯 是运用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 生动 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 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 是报纸 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D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 属于近体诗范畴 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朝 盛 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 押韵 平仄 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如唐代李白的 送友人 蜀道难 二 二 字词书写字词书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5 8 分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 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 然后改正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 它强烈 奔放 激动 令人精神震奋 红紫烂蔓的春天 多么活力充沛 生气 蓬勃 昆虫采密传粉 有一特殊的习性 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 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 的异花传粉 繁埴后代 错别字 改 正 三 三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6 8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2 苏轼在 水调歌头 中借月抒怀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3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 马说 4 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过零丁洋 5 请将王维的 使至塞上 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 归雁入胡天 第 3 页 共 13 页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四 四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7 11 分 应用文修改 星期天 晓宇同学临时接到班主任李老师电话 需要去学校一趟 为了不让妈妈担心 他出门前给妈妈写了 一个留言条 但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各有一处不当 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留言条 妈妈 我要去一趟学校 中午 12 00 就能回来 请您不要惦念 2019 年 6 月 16 日 儿子 晓宇 修改意见 1 格式方面 2 内容方面 五 五 名著阅读名著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8 6 分 名著阅读 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 1 昆虫记 是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朝花夕拾 是回忆性散文 根据这些特点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2 请以 朝花夕拾 和 昆虫记 为例 探究回忆性散文和科学小品文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选材 人称 写作目的 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 六 六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9 10 分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木芙蓉 南宋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第 4 页 共 13 页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 吕本中 南宋诗人 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 未被采纳 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 此后闲居从事著作 和讲学 东风 春风 1 雨后霜前着意红 一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木芙蓉 的自然属性 2 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请简要分析 七 七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10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子产 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 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 何如 子产曰 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 吾则行之 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 不闻 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大决所 伤人必多 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 少 未知可否 子皮曰 愿 喜爱之 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 夫亦愈 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 人之爱人 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其伤实多 子之爱 人 伤之而已 其谁敢爱于子 子有美锦 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 身之所庇也 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 不亦多乎 侨闻学而后入政 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 必有所害 范宣子 为政 诸侯之币重 郑人病之 二月 郑伯如晋 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 四邻 诸侯 不闻令德 而闻重币 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 非无贿之患 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 德之舆也 德 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 无亦是务乎 有德则乐 乐则能久 宣子说 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 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 庐井有伍 大人之忠俭者 从而与之 泰侈者 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 舆人 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之 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之产 吾其与之 及三年 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 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 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 谁其嗣之 选编自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二十四年 三十年 注 子产 名侨 字子产 春秋时著名政治家 郑国名相 文中加下划线的都是人名 乡校 乡间公 共场所 范宣子 春秋时晋国大臣 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封洫 田界 伍 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舆人 众人 褚 储藏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 书 书信 B 郑伯如晋 如 到 去 C 人之爱人 求利之也 利 利益 D 子产使都鄙有章 上下有服 鄙 边远的地方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子之爱人 伤之而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若果行此 必有所害 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 C 其所善者 吾则行之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宣子说 乃轻币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 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 要场所 如果取缔乡校 堵塞言路 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 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 认为如 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 一定会造成危害 C 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 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 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使国家根基稳 固 人民快乐安逸 D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 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 勇于改革 赏罚分明 治国有方 文章最后通过 郑国流传的民谣 用对比的手法 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4 翻译下列句子 我闻忠善以损怨 不闻作威以防怨 选自 左传 吾爱之 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 夫亦愈知治矣 选自 左传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三峡 八 八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第 6 页 共 13 页 11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从 距离说 辩护中国艺术 朱光潜 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 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 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 门前虽然没有什么 可看的 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 请先生来看看 心无二用 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 就看不见大海所 呈现给他的世界 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 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 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 求 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 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 一看到天安门大街 我就想 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 除了这个意义以外 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 我相信它有 我并 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 有一个秋天的午后 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 到南池子转弯时 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 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 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 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 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 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 世界 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 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 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 门的路 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 关系也愈复杂 联想愈纷乱 愈难见到它们的 本来面目 学识愈丰富 视野愈窄狭 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 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 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 它不经见 因为我们站得太近 要见这一面 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 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 同是一个世 界 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 景象大不相同 比如说海上的雾 我在船上碰着过雾 现在回想起来 还有 些戒惧 耽误行程还不用说 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 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 仿佛大难 临头 真令人心焦气闷 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 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 在这 种情境中 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 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 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 平谧如镜的海水 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 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 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 你仿佛伸一只 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 你的四围全是广阔 沉寂 秘奥和雄伟 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 你究竟在人 间还在天上 也有些不易决定 同样海雾却现出两重面目 完全由于观点的不同 你坐在船上时 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 它和你 的知觉 情感 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 把你围在里面 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 换句话说 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 距离太接近了 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 你站在岸上时 海 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 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 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 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 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 于是现出事物 不平常的一面 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 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 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 第 7 页 共 13 页 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 使我们觉得它美妙 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 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 以外去看 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 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 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 不是到某车站 或某商店的指路标 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 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 节选自 朱光潜谈美 1 文中海边种田人眼中美的标准是什么 2 第 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3 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举的任意两个实例 4 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 距离产生美 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 请说明理由 甲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乙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 下列说法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经验愈多 关系也愈复杂 联想愈纷乱 愈南见到它们的美 B 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 并不是因为它对人类有实用价值才具有艺术美 C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 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 这样更容易发现艺术的美 D 近处是没有艺术的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 要想获得艺术世界的美 距离越远越好 12 20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 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 儒家倡 约之以礼 墨家倡 节用 法家倡 自然 反对修饰 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 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 主张道家 的自然主义思想 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 以蔑视朝廷 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 披发跣足 以示不拘礼法 魏晋记 载 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 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 第 8 页 共 13 页 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 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 那么 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 丽 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即使是现代人也会惊叹不已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 其石榴裙流行时间 最长 燕京五月歌 中 石榴花 发街欲焚 蟠枝屈条皆崩云 千门万户买不尽 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 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 官家女子竟相效仿 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 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 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手工艺发达 对外交流频繁 博采众长 首都长安堪 称中国古代的 巴黎 到了唐代后期 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 渐渐被 忧患重重的顾虑取代 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体验 服饰审美 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 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 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 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服饰以取纯朴淡雅之美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服饰华丽 异常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此外 明代中期南部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 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 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 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 西洋文化逐渐东渐 留学生脱长袍马褂 变西装革履 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 联系 在中国古代 等级制度森严 为巩固自身地位 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服装除能敝 体之外 还被当作分贵贱 别等级的工具 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中国历代服饰 记载 秦汉巾帻色 庶民 为黑 车夫为红 丧服为白 轿夫为黄 厨人为绿 官奴 农人为青 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 带的规定 在清朝 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 皇子用金黄色 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 绝不能服黄色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 服装从最早的遮羞敝体功 能 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 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 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 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审 美意识贯穿其中 今天 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 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 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 才能设计出中 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表还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倡 约之以礼 墨家倡 节用 法家倡 自然 等 体现了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渗透到服饰美学思 想中所产生了不同审美主张 第 9 页 共 13 页 B 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 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C 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因此明代成为中装发展史上最鼎 盛的朝代 服饰华丽异常 D 在清朝 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 皇子用金黄色 而下属各王等官职是绝不能用黄 色的 2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中国古代服饰 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B 文章第 段划线句子运用举例子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 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 意识 C 第 段中引用 晋记 相关内容 意在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 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 美追求自然 个性解放 D 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胆囊切除术后夹管护理
- 《诫子书》课件公开课
- 硬膜外钻孔引流术护理
- 联通小CEO个人年终总结
- 亲子共读讲座课件
-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 《蒙娜丽莎》课件
- 麻醉科等级评审工作汇报
- 生产质量主管年终总结
- 2024脓毒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要点
- 学校校服厂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沥青基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生物 黑吉辽蒙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解析版)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建筑工程答辩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大学英语四级单词表
- 肺功能课件完整版本
- (2025)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冷库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