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高二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四川省泸县高二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四川省泸县高二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四川省泸县高二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四川省泸县高二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导学案 教师版教师版 一 教学目标 二 学习方法 诵读 讨论 比较阅读 品读鉴赏 三 知识链接 一 常识 旧诗有古体 近体之分 此诗始于唐代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 近体诗 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 古诗 古风 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 八言 七言 六 言 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 不求对仗 不讲究平仄和押韵 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 又称 今体诗 格律诗 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 排律诗除外 每句字数固定 押平声韵 不换韵 位置固定 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 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 的一种 格律严密 故名 八句 分五 言 七言两体 简称五律 七律 律诗中 凡两句相配 称为一 联 第一联 一 二句 称 首联 第二联 三 四句 称 颔联 第三联 五 六句 称 颈联 第四联 七 八句 称 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 出句 下句称 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 押韵 第二 四 六 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 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 颔联和颈联 必须对仗 3 平仄 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误用者谓之 失粘 所谓 失粘 应该 是指邻句不相粘 粘 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 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 联的下句 与 失粘 类似的规则 还有 失对 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4 作者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 少陵 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但因奸臣李林甫当 权 他 24 岁应试不第 漫游各地 与李白 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 34 岁开始在长安寓 居近十年 755 年 自京赴奉先县 得知幼子已饿死 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 强烈的阶级对比 使诗人留下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的千古绝唱 他是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 三吏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 新婚 别 垂老别 无家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 诗史 明清文人 推崇他为 诗圣 以古体 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 杜工部集 二 背景信息 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年 四月 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 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 第二年 春天 杜甫携家来到夔州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里 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 本课所 选的三首律诗 都作于这一时期 秋兴八首 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流寓夔州 今重庆奉节 时 因秋而感 发诗兴的作品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至广德元年 763 年 始告结束 而吐蕃 回纥乘虚 而入 藩镇拥兵割据 战乱四起 唐王朝难以复兴了 此时 严武去世 杜甫在成都生活失 2 去凭依 遂尚江东下 滞留夔州 诗人时已 55 岁 经常卧病在床 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 心境非常寂寞 抑郁 秋兴八首 其一 熔铸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 凄清的秋声 暮年多 病的苦况 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 悲壮苍凉 意境深闳 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 767 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 矍塘峡口 以水急 风大 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 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 相互争夺地盘 造成社会动乱 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 诗人只得继续 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里有时代的苦难 也有 家道的艰辛 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 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 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 他抱病登台 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 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 登高 为 古今七言律第一 咏怀古迹 其三 这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共五首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 王昭君 刘备 诸葛亮 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 杜甫正是借 这些古迹怀念古人 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诗是咏叹王昭君出塞之作 诗人 借咏昭君村 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四 学习过程 1 基础知识 省识 x ng 夔州 ku 急暮砧 zh n 荆门 j ng 朔漠 shu 青冢 zh ng 渚 zh 繁霜鬓 b n 2 自读 怎样读懂一首诗 先通读诗歌 看谁能最快最准的说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 并说说是怎样得知的 总结方法 第一步 读懂题目 第二步 找出诗中的意象 人或物 读懂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 抓住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句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关注注释 然后说说 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秋兴八首 其一 秋兴八首 其一 1 整体感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1 题目意思 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句意思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 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 江上波浪滔天 山上 浓云垂地 又见菊花开了 泪水忍不住又落下 系船上岸 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 到处都 在赶着作冬衣 暮色中 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2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 枫树林 火红艳丽 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 意 指安史之乱后 唐朝的衰败 B 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 萧瑟阴森 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C 江间波浪间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 山 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 不平静 塞上风云变幻 也是不平静 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 意 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 国家不平静 D 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 开了两次 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 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E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 形单影只 思念故园 更令人觉得哀伤 一 一直思念家 园 然而国家战乱 故园还会安好吗 悲凉由此产生 F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 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又是一年将尽时 同时又是一天的结 束时 在这样特殊时刻 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 然而国乱如此 家还会存在吗 诗歌到这里 虽然诗中没有一个 愁 字 那种浓浓的愁 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3 总结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 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 羁旅之愁 3 佳句鉴赏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中的 兼 接 二字 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 兼天涌 接地阴 的外貌特征 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 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 忧思不散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上句之 两开 既前应 丛菊 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 有下启 泪 字 暗示两 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 然而始终无法实现 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 如将 他日 解 作 将来 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 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 下句之 一系 同样语意双关 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 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 航 顺流东下 不仅如此 上 下两句还互文见义 丛菊两开 谓花开有时 孤舟一系 伤归乡无期 两开 见出时光流走 一系 见出人迹淹留 他日泪 是果 故园心 是因 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 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 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 笔墨老 成 炉火纯青 登登 高高 1 整体感知 1 诗中哪几联写景 共写了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各给人什么感觉 风 天 猿啸 渚 沙 鸟 急风 冷 天高 渺小孤单 哀猿 悲凉 飞鸟 孤独 痛苦 既雄浑高远 又肃杀凄凉 题目意思 登台 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为什么登台 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 都是全家一起去 可是杜甫呢 是独自一人 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 而杜甫呢 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悲凉的秋天 诗中的意象及其含义 急风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 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 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 会特别的凉 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 使人感到非常冷 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 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天高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 很孤单 哀猿 夔州一带多猿 鸣声凄切 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 声泪沾裳 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 并且用 哀 字来描写 一个 哀 字 不仅写出 了猿鸣的特点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飞鸟 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 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 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 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赏析时要敢于展开 想象 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 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是一只 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 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 而不是多只 这是因为我们 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白沙 从色彩学角度来看 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 这种冷色调的 白 沙 与 前面的 清 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 无边 写落叶之多 萧萧 写落叶之声 当诗人想到 在这动荡不 安的社会中 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 结束这短暂的一生 这样的联想是多么 的悲凉啊 生命的晚秋短暂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 呼应前面的 无边 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 滚滚 呼应 前面的 萧萧 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 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历 史长河永不停息 4 无穷 对比 衬托 2 诗人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那么在后两联中 从哪些字眼可以看出诗人的感 情呢 悲 独 恨 诗人的悲苦是多重的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离乡万里 时值悲秋 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 体弱多病 孤独无依 再加上身逢战乱 国家多难 诗人身受多重愁苦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 但意思却十 分丰富 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 地之远也 秋 时 之凄惨也 作客 羁旅也 常作客 久旅也 百年 齿暮也 多病 衰疾也 台 高迥处也 独登台 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而对偶又极精确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 生活艰难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 又有个人的苦难 心中愁苦 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 所以诗人才 越发觉得潦倒不堪 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 心有万千愁绪 而又无法排解 这就更 令人愁苦不堪 2 比较阅读 秋兴八首 其一 与 登高 感情基调上 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 世事艰辛 家愁国难 万里悲秋 老病孤舟 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千古一悲 千古一愁 结构处置上 两诗的首联 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 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 使后 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 打倒了景为情基 情为景发 浑然天成 足见构思之妙 遣词造句上 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 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 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 别明显 不同点 感情基调上 秋兴 诗感伤气氛太浓 境界不如 登高 壮阔 秋兴 诗首联基调 低沉 凋伤 气萧森 是其体现 而 登高 仅点明 风急 天高 鸟飞回 境界上 秋兴 虽有 江间波涛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但与 登高 无边落木 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咏怀古迹咏怀古迹 1 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 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 而嫁到 朔漠 却封 为阏氏 相当于汉皇后 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她怨什么 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 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补充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 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 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 耻于同类的 更何况远嫁匈奴呢 据 后汉书 记载 昭君远嫁匈奴以后 非常思念故乡 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 都未能如愿 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 她还要按照当地的 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 直至最后身死异国 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 击有多大 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 也足以摧折人心 咏怀古迹 其三 题为咏怀 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 咏怀 二字不符 唐玄宗天宝五年 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 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 爆发后 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 被贬为华州司功 5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 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 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 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 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 悲昭君以自悲也 2 佳句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 对 独留 一 与 独 同义互文 将昭君生前的寥落 死后的孤寂 写得 入骨三分 可见 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 对 青冢 一个富丽繁华 一个荒凉冷落 对比多么悬殊 连 对 向 连 字写出塞之景 向 字写思汉之心 笔下有神 朔漠 对 黄昏 朔漠 即北方的大漠 黄昏 一般指时间 而在这里似乎更主 要指空间 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 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 何等的空旷凄清 它是那 样的大 仿佛能够吞食一切 消化一切 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 它吞食不下 消化 不了 为什么 青冢有恨啊 一年年 一天天 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 的对偶 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 下句写她死后的凄凉与冷落 一句 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环佩空归月夜魂 从字面上看 作者认为 既然葬于塞外 不能归汉 你的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