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334】东方之子1.8轿车5挡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任务书+PROE】【3A0】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2页)
编号:6624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6-13
上传人:棒***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康**(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60
积分
- 关 键 词:
-
qc334
东方
之子
轿车
变速器
设计
开题
报告
讲演
呈文
任务书
proe
a0
- 资源描述:
-
【QC334】东方之子1.8轿车5挡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任务书+PROE】【3A0】,qc334,东方,之子,轿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讲演,呈文,任务书,proe,a0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 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变速器设计 课题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课题类型 X 课题 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 )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教 研 室 意 见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2 对 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3 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4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5 课题预计工作量 较大 适中 较小 6 课题预计难易程度 较难 一般 较易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系 ( 部 ) 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课题类型填写 会)实际;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 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7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变速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实现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变速及倒车功能。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 变速器的好坏还体现在挡位区间是否清晰、换挡是 否平顺。道理很简单,一个挡位模糊、换挡艰涩的变速器是不会为汽车带来流畅的动力分配也不会为驾驶者带来惬意的驾驶乐趣的。因此变速器的设计对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变速器组成零件较多,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当复杂。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本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复习所学知识,并能提高计算机及软件使用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 研究 东方之子 车 机械变速器的组成、结构与设计; 2. 计算变速器 各 部件的尺寸参数并进行验证; 3. 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 4. 变速器关键零部 件校核计算 ; 5. 在 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6. 进行三维零件的虚拟装配(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 主要技术指标 : 1. 主减速比 . 最高车速 190km/h 3. 车重 1440. 发动机最大功率 97/5750(kw/5. 发动机最大转矩 170/4500(Nm/6. 轮胎规格 205/65. 长宽高 4770 1815 1445究方法: 1. 要求研究汽车变速器原理、结构以及设计 等基本理论,并将其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知识有机结合、熟练运用; 2. 要求运用 进行 主要 零件建模与零件装配 ;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 完成 变速器 各零部件的计算、并校核,设计说明书 字以上; 2. 完成装配图、关键零件的零件图折合 纸 3 张。 四、设计(论文) 进度安排 1. 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计算变速器传动机构部件的相关尺寸参数与选择相关部件型号,并进行验证 第 3、 4 周 3. 在 软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第 5、 6、 7 周 4. 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第 8、 9、 10 周 5. 设计 字说明书一份,零件图一套 第 11、 12 周 6. 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修改 第 13、 14、 15 周 7.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6 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汽车教材:汽车构造、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变速器传动轴的设计等; 2. 软件学习类书籍:基于 的仿真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基于 的汽车变速器的虚拟装配仿真技术等; 3. 设计手册类书籍:汽车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等; 4. 期刊文献资料:中国期刊网( )中变速器设计的相关资料(关键词:变速器 传动 机构 虚拟设计); 5. 新闻及网络资料等。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院 系 名 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 车辆工程 07 学 生 姓 名 : 唐 璐 导 师 姓 名 : 李 荣 开 题 时 间 : 2011 年 3 月 11 日 指导委员会 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 1. 课题研究目的 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 现状及分析); 3. 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4. 技术路线 或研究方法 ; 5. 进度安排; 6. 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 撰写规范 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 字数应在 4000 字以上 , 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 07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 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变速器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问世,给汽车带来了更理想的传动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汽车领域,推动汽车变速器装置的重大变革。自动变速器装置出现了电子化趋势,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术的发展,使由微机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换挡成为可能。 目前,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以下几类: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 基本形式是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的旋转轴式机械变速器串联。从 50 年代起,装备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轿车开始增多,但由于其效率明显低于机械变速器,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 60 年代的研究重点是采用多元件工作轮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70 年代是使用闭锁离合器提高变速器在高速时的效率。 80 年代则采用增加行星齿轮变速器档位的方法及使用电子控制。 90 年代,大量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综合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今,液力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上的装备率,美国为 90%,日本为 80%。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由普通齿轮式机械变速器组成的有级机械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关键总成之一,变速器技术在汽车诞生的百年历史中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手动变速器由于其传递动力的直接与高效性,加上制作技术的成熟与低成本,现代汽车中装备手动变速器的汽车 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但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装备率越来越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当自动变速器也逐渐能够兼顾操控性的时候。但,传统自动变速器技术却由于其效率的低下而在等待一场革命。 我国的汽车及各种车辆的零部件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再机械产品设计上早已进入了分析阶段,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采用机械 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分析、仿真、干涉检查、实现三维设计,大大地提高 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 率,减少了试验费用,缩短了产品更新周期。而我们的设计手段仍处于以经验设计为主的二维设计阶段,设计完成后在投产中往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很长,性能质量低等。为改变我国的车辆零部件的生产和设计手段的落后状况,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开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及零部件的 统,对已开发的 美国的 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完善的 成系统。美国汽车工业最早应用了 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等都已广泛应用 术。他们将结构、强度、刚度等计算、三维实体造型应用于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将 成,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场响应速度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应用的 、 。 手动变速器的许多最近的发展集中在为降低成本和体积的新制造方法上。传统来说,变速器制造包含大量昂贵的机器,以及为机械加工和装配操作所需留出的空间限制的设计。最新的技术包括,如在最新的 变速器中可以看到的激光焊接冲压钢滑动齿轮选择轴套。为替代前一代变速器的铸铁拨叉,这种精致而坚固的设计方案可以导致更少的对内部的损害。齿轮盘片的激光和摩擦焊接同时保证了所需机器设计空间的降低,这是一种由雷诺公司在 5 档副轴圆型变速器设计中发明的技术,命名为 在 2000 年展出并因为它的简单和轻便仅 22 公斤却能提供 140N m 的转矩而出名。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也在其齿轮提供转矩输出的设计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高了耐久性和低噪声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相应得到了迅 速发展。如何快速而平稳地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是影响汽车操纵方便性与平顺性的关键之所在,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动变速器技术特别是液力变矩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入世后,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努力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问世百余年来,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从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始,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体 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 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本次设计车型 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变速器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通过本次变速器的设计可以使 我们更好的了解变速器的构造和设计方法, 把我们大学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穿在一起, 让我们运用的更加熟练; 并根据所确定的参数设计出了变速器的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了变速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最后画出了变速器的工程图, 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的更有意义 。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基本内容: 1) 研究东方之子 车机械变速器的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 与设计; 2) 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3) 计算变速器各部件的尺寸参数并进行验证; 4) 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校核计算 ; 5) 在 软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6) 进行三维零件的虚拟装配(利用部件 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7) 利用 成装配图、关键零件的零件图 ; 2. 拟解决的问题: 1) 查找资料通过对比的方法选定东方之子 车的基本参数; 2) 拟定多种布置方案,从中选出适合本设计的方案; 3) 利用汽车设计所学原理、公式对 齿轮和轴进行设计 ; 4)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 4) 应用工程力学所学知识对所设计的齿轮和轴进行校核 ; 5) 利用 件完成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 三、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针对东方之子 手动 轿车课题要求,首先在网络及 书刊上查找了一些相关的参数并进行整理与筛选, 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了一些变速器相关的资料,对变速器进行更深的了解,并在实验室对实物进行了观察,对变速器进一步的认识,看清了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对接下来的设计有了很大的帮助,设计的步骤如下: ( 1) 通过网络书刊,论文等途径查询变速器设计所需资料; ( 2) 编写开题报告; ( 3) 选定设计参数列出设计大纲; ( 4)布置方案的确定; 1变速器的功用 2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3变速器主要零件结构的方案分析 ( 5)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和主要零件的设计 ; 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定 3齿轮变位系数的确定 ( 6)变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材料的选择; 1齿轮的损坏原因及形式 2齿轮强度计算与校核 ( 7) 变速器齿轮轴的设计 ; 1输入轴、输出轴的布置形式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2输入轴、输出轴的刚度校核和强度校核 ( 8)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 ( 9) 变速器的操纵机构、箱体的设计; ( 10)使用 成工程图纸(装配图与零件图); ( 11)编写说明书; 四、 进度安排 ( 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月 28 日 3 月 13 日) ( 2)参数选择方案确定,齿数分配、传动轴、箱体、操作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3 4 周( 3 月 14 日 3 月 27 日) ( 3)设计计算 第 5 6 周( 3 月 28 日 4 月 10 日) ( 4)完成设计说明书,完成图纸绘制 第 7 13 周( 4 月 11 日 5 月 29 日) ( 5)交稿,毕业设计答辩准备 第 14 周( 5 月 30 日 6 月 5 日) ( 6)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修改 第 15 16 周( 6 月 6 日 6 月 19 日) ( 7)毕业 设计(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6 月 20 日 6 月 24 日) 五、 参考文献 1陈家瑞 主编 . 汽车构造 M 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余志生 主编 . 汽车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王望予 主编 . 汽车设计 . 第 3 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龚微寒 主编 . 汽车现代设计制造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 5黄宗益 主编 . 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原理和设计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6张龙 主编 . 机械设计课程 设计手册 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7马秋生 主编 . 机械设计基础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8臧杰 阎岩 主编 M. 汽车构造(下册)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 9马兰主编 . 机械制图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0唐琛主编 . 微型汽车手动变速器设计与优化 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2011 11向立明主编 . 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J. 公路与汽运, 2007, 1( 1): 112王铭主编 . 汽车变速器全解析 J. 汽车维修, 2010, 5: 113周尔民 周新建主编 . J. 汽车技术, 2006,12: 114陈清红主编 . 手动变速器试验电加载技术研究 D.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 2 0102011 15J2007, 9: 316蒋春明 阮米庆主编 .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 J. 汽车工程, 2007,12: 117王芙蓉主编 . 手自动一体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J. 机床与液压 , 2008, 9: 118宋广辉主编 . 乘用车两轴式机械变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D. 南京: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 ,20082011 19陈文才主编 . 汽车变速器可靠性设计研究 J. 煤炭技术, 2010, 9: 120 . 2009, 9: 21on of of et 2004,5 六、备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 记录 ( 指导内容 、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院 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从事 专业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5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7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 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 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7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 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 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 工程实践 、 社会实际 、 科研与 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 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 题目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 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5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0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得 分 Y=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 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注: 毕业设计(论文)评 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注: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毕业 设计 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唐 璐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 07指导教 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 师 题目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苏清源、赵雨旸、姚佳岩、赵国迁、李荣 出席 人数 5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 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5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得 分 Y= 评 语: (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 教师 职 称 题目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理论意义或价值 10 2 研究方案的设计 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文献资料和外文的能力 20 3 论文撰写水平、文题相符程度、写作规范化程度、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4 毕业论文答辩准备情况 5 5 毕业论文自述情况 20 6 毕业论文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 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唐 璐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 07指导 教师 李 荣 职 称 讲 师 题目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苏清源、赵雨旸、姚佳岩、赵国迁、李荣 出席 人数 5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2 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3 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 10 4 设计说明书 撰写水平、图纸质量, 设计 的规范化程度 (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实用性、科学性和创 新 性 15 5 毕业 设计 答辩准备情况 5 6 毕业 设计 自述情况 20 7 毕业 设计 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 姓名 唐 璐 性别 女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车辆工程 班级 设计(论文)题目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平时成绩评分( 开题、中检、出勤 )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指导教师 评分( X)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 评分( Y) 答辩组组长 职称 答辩组 评分( Z)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五级分制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院系 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平时成绩(开题、中检、出勤) 评分按 十 分制填写 ,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W+、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题 目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类别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 系 ) 、专业、班级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07 指导教师 李 荣 职 称 讲 师 设计成果明细: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院 、 系 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 目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 器 设计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系 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 工程 07 指导教师 李 荣 职 称 讲 师 教 研 室 交通运输 教研室 起止时间 2011 年 2 月 28 日 - 2011 年 6 月 24 日 教 务 处 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 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7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变速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实现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变速及倒车功能。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 变速器的好坏还体现在挡位区间是否清晰、换挡是 否平顺。道理很简单,一个挡位模糊、换挡艰涩的变速器是不会为汽车带来流畅的动力分配也不会为驾驶者带来惬意的驾驶乐趣的。因此变速器的设计对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变速器组成零件较多,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当复杂。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本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复习所学知识,并能提高计算机及软件使用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 研究 东方之子 车 机械变速器的组成、结构与设计; 2. 计算变速器 各 部件的尺寸参数并进行验证; 3. 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 4. 变速器关键零部 件校核计算 ; 5. 在 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6. 进行三维零件的虚拟装配(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 主要技术指标 : 1. 主减速比 . 最高车速 190km/h 3. 车重 1440. 发动机最大功率 97/5750(kw/5. 发动机最大转矩 170/4500(Nm/6. 轮胎规格 205/65. 长宽高 4770 1815 1445究方法: 1. 要求研究汽车变速器原理、结构以及设计 等基本理论,并将其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知识有机结合、熟练运用; 2. 要求运用 进行 主要 零件建模与零件装配 ;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 完成 变速器 各零部件的计算、并校核,设计说明书 字以上; 2. 完成装配图、关键零件的零件图折合 纸 3 张。 四、设计(论文) 进度安排 1. 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2 周 2. 计算变速器传动机构部件的相关尺寸参数与选择相关部件型号,并进行验证 第 3、 4 周 3. 在 软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第 5、 6、 7 周 4. 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第 8、 9、 10 周 5. 设计 字说明书一份,零件图一套 第 11、 12 周 6. 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修改 第 13、 14、 15 周 7.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6 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汽车教材:汽车构造、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变速器传动轴的设计等; 2. 软件学习类书籍:基于 的仿真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基于 的汽车变速器的虚拟装配仿真技术等; 3. 设计手册类书籍:汽车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等; 4. 期刊文献资料:中国期刊网( )中变速器设计的相关资料(关键词:变速器 传动 机构 虚拟设计); 5. 新闻及网络资料等。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 设计 院系 名称 : 汽车 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车辆工程 07 学生姓名 : 唐 璐 指导教师 : 李 荣 职 称 : 讲 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二 一 一 年六月 s u 07i 2011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 东方之子 车 5 挡 变速器设计 院 系 名 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 车辆工程 07 学 生 姓 名 : 唐 璐 导 师 姓 名 : 李 荣 开 题 时 间 : 2011 年 3 月 11 日 指导委员会 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 1. 课题研究目的 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 现状及分析); 3. 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4. 技术路线 或研究方法 ; 5. 进度安排; 6. 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 撰写规范 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 字数应在 4000 字以上 , 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唐 璐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 07 指导教师姓名 李 荣 职称 讲 师 从事 专业 交通运输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东方之子 车 5 挡变速器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问世,给汽车带来了更理想的传动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汽车领域,推动汽车变速器装置的重大变革。自动变速器装置出现了电子化趋势,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术的发展,使由微机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换挡成为可能。 目前,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以下几类: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 基本形式是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的旋转轴式机械变速器串联。从 50 年代起,装备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轿车开始增多,但由于其效率明显低于机械变速器,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 60 年代的研究重点是采用多元件工作轮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70 年代是使用闭锁离合器提高变速器在高速时的效率。 80 年代则采用增加行星齿轮变速器档位的方法及使用电子控制。 90 年代,大量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综合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今,液力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上的装备率,美国为 90%,日本为 80%。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由普通齿轮式机械变速器组成的有级机械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关键总成之一,变速器技术在汽车诞生的百年历史中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手动变速器由于其传递动力的直接与高效性,加上制作技术的成熟与低成本,现代汽车中装备手动变速器的汽车 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但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装备率越来越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当自动变速器也逐渐能够兼顾操控性的时候。但,传统自动变速器技术却由于其效率的低下而在等待一场革命。 我国的汽车及各种车辆的零部件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再机械产品设计上早已进入了分析阶段,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采用机械 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分析、仿真、干涉检查、实现三维设计,大大地提高 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 率,减少了试验费用,缩短了产品更新周期。而我们的设计手段仍处于以经验设计为主的二维设计阶段,设计完成后在投产中往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很长,性能质量低等。为改变我国的车辆零部件的生产和设计手段的落后状况,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开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及零部件的 统,对已开发的 美国的 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完善的 成系统。美国汽车工业最早应用了 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等都已广泛应用 术。他们将结构、强度、刚度等计算、三维实体造型应用于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将 成,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场响应速度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应用的 、 。 手动变速器的许多最近的发展集中在为降低成本和体积的新制造方法上。传统来说,变速器制造包含大量昂贵的机器,以及为机械加工和装配操作所需留出的空间限制的设计。最新的技术包括,如在最新的 变速器中可以看到的激光焊接冲压钢滑动齿轮选择轴套。为替代前一代变速器的铸铁拨叉,这种精致而坚固的设计方案可以导致更少的对内部的损害。齿轮盘片的激光和摩擦焊接同时保证了所需机器设计空间的降低,这是一种由雷诺公司在 5 档副轴圆型变速器设计中发明的技术,命名为 在 2000 年展出并因为它的简单和轻便仅 22 公斤却能提供 140N m 的转矩而出名。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也在其齿轮提供转矩输出的设计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高了耐久性和低噪声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相应得到了迅 速发展。如何快速而平稳地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是影响汽车操纵方便性与平顺性的关键之所在,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动变速器技术特别是液力变矩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入世后,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努力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问世百余年来,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从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始,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体 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 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本次设计车型 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变速器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通过本次变速器的设计可以使 我们更好的了解变速器的构造和设计方法, 把我们大学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穿在一起, 让我们运用的更加熟练; 并根据所确定的参数设计出了变速器的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了变速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最后画出了变速器的工程图, 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的更有意义 。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基本内容: 1) 研究东方之子 车机械变速器的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 与设计; 2) 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3) 计算变速器各部件的尺寸参数并进行验证; 4) 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校核计算 ; 5) 在 软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 6) 进行三维零件的虚拟装配(利用部件 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7) 利用 成装配图、关键零件的零件图 ; 2. 拟解决的问题: 1) 查找资料通过对比的方法选定东方之子 车的基本参数; 2) 拟定多种布置方案,从中选出适合本设计的方案; 3) 利用汽车设计所学原理、公式对 齿轮和轴进行设计 ; 4)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 4) 应用工程力学所学知识对所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