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间不容发(f) 素面朝天(cho) 色厉内荏(rn) 前倨后恭(j)B . 物极必反(j) 左辅右弼(b) 素稔其人(nin) 广袤无垠(mo)C . 言简意赅(gi) 无稽之谈(j) 臧否人物(zng) 不虞之誉(y)D . 戮力同心(l) 犯而不校(jio) 颐指气使(y) 恪守不渝(k)2. (2分)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 . “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操场上打篮球。”解说:这句话中的划线词分别是连词、副词和动词。C .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解说: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说:这句话中的划线词表示感叹语气。3. (2分)(2015辽宁葫芦岛)选出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A .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 修改:将“增强”改为“提高”。B . 今年将有近50名左右的学员在法库县通过驾驶培训考试,获得私用飞机驾照。 修改:删去“近”或“左右”。C . 香港电影导演徐克翻拍的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 修改:将“引起”改为“掀起”。D .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 修改:将“使”删去。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B .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C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D .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发展影响很大,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 (2)文中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 (3)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 (4)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 (5)文中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_”。 (6)“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想到了马说中相似的一句话是“_”。 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2分)6. (15分)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回答后面的题。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1)“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3)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7. (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天上有个“北斗” 地上自由“行走”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成功地将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无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北斗距离我们的生活是远还是近?其影响又有几何呢?从定义上来说,卫星导航是利用导航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求出载体相对卫星的位置,再根据已知的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计算并确定载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天上的卫星,准确地知道地球上某地某物的位置。就我们的生活而言,常用的百度地图、驾驶路线导航、大众点评的美食定位等等都是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对于古代皇帝来说,管理疆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有日行千里的宝马通风报信,但是在广袤疆土上发生的大小事情还是很难及时传达到皇帝那里,并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但是现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就让我们可以随时知道世界另一端发生的事情了。全球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由美国建立,在1967年开始民用。卫星导航系统概念的提出已有30年,但卫星导航全球性大众化民用刚刚开始,真正应用只有十来年。通常卫星导航的应用市场可以分为三大方面:专业市场、批量市场和安防市场。而有很多应用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徒步旅行者、野外工作人员和户外活动者现在常应用袋式GPS定位器,配上电子地图,可以在草原、大漠、乡间、山野或无人区内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还有城市中车辆的监控管理、汽车导航与信息服务、行驶路线规划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车载报警装置、车载防盗装置、车载导航装置等等,都使用了卫星导航系统。也许有人要问:现在我们出门用手机搜地区、搜路线这么方便,已经有可以使用的系统了,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殊不知,虽然现在的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上已经成熟,但使用的都是外国的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国内导航市场,美国的GPS更是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和特殊的意义。短短8年时间,中国完成了16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的壮举。经过一段时间组网调试运行后,系统将具备稳定连续地覆盖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服务。(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它有_以及短报文通信的功能。(2)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我国花大力气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因什么?四、 古诗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相关问题。寄题沙溪宝锡院欧阳修为爱江西物物佳, 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 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 鸣机织苎 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注释 沙溪:地名,江西吉州瀧岗,是欧阳修的故乡。北人:指中原地区的人。苎 :苎麻,可制线织布。 无生:佛教以为万物无生无灭,此指僧人领略了超越生死的境界。 结跏: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1)诗中最能具体表现“江西物物佳”的句子是_ _(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恐已暮矣_盲臣安敢戏君乎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及鲁肃过寻阳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 (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六、 语言运用 (共2题;共20分)10. (5分)请根据下面对话,以王杨的身份拟写一则短信发给赵老师。(不超过60字)爸爸:杨杨,我看你的腿伤恢复得差不多了。明天周三,人民医院有专家号,我带你去复查一下。王杨:哦,爸爸,我们上午去还是下午去?爸爸:我看网上明天上午就有预约号,我们上午去吧。王杨:好的,我跟我们班主任赵老师请个假,不过现在快10点了,我怕老师已经休息了。爸爸:你发个短信吧,请半天假。11. (15分)2016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国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繁简之争”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材料一:网上流传的“段子”中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有雲无雨,開関无门”(注:以上提及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应关系:親亲,愛爱,產产,厰厂,麵面,運运,導导,雲云,開开,関关。)材料二:说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的看法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是对汉字知识的无知例如那个“愛”,早在晋代就有“爱”的写法了,这是由行书演化而来的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主流就是由繁到简。况且“愛”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有密切关系,是为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服务的,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有其必要性,而现在大陆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这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1)请从材料中概括出赞成和反对简化汉字的理由各两条。 (2)针对“繁简之争”,校报委托你采访语言学家赵教授,请你事先准备两个采访问题。 (3)班级拟出一期“认识汉字,传承文明”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的栏目设计,再设计一个栏目。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演变史内容:介绍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知识。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以“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人名、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