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1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2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3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4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统一 B 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 加强北部边防 防止 少数民族南侵 D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2 2 分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短暂而又繁盛的朝代 建立隋朝的是 A 王莽 B 杨坚 C 隋炀帝 D 李渊 3 2 分 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A 坊 B 市 C 瓦子 D 勾栏 4 2 分 小明想写一篇以 唐朝的社会风气 为主题的小论文 他可以通过下列哪些词语查找资料 昂扬进取 积极向上 风气开放 充满活力 兼容并蓄 尚武精神盛行 闭关保守 封 闭落后 A 第 2 页 共 13 页 B C D 5 2 分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今年 2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 中国诗词大 会 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 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杜甫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 B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杜甫 C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D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6 2 分 唐太宗说 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 谏臣后说的 这位著名的谏臣是 A 魏征 B 杜如晦 C 姚崇 D 宋璟 7 2 分 下列科技成就在唐朝末年出现的是 火药应用于军事 赵州桥的建造 雕版印刷业比较发达 开凿大运河 A B C D 8 2 分 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景德镇陶瓷 B 白瓷 C 青瓷 D 唐三彩 9 2 分 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这里的 线 绝不可能是 麻线 丝线 棉线 尼龙线 A B C D 10 2 分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下列诗句中 哪一句出自 诗圣 之手 A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B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D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2 分 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 龙门石窟 B 敦煌莫高窟 C 云冈石窟 D 乐山大佛 12 2 分 宋朝时城市主要娱乐兼商业的场所是 A 市舶司 第 4 页 共 13 页 B 交子 C 坊票 D 瓦子 13 2 分 黄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解中多次提到瓦肆 瓦子 由此推断 这一朝代 应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4 2 分 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 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 散文 B 传奇 C 戏剧 D 诗歌 15 2 分 在探究宋辽 宋夏的和战关系后 小明列出了四个提纲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宋送辽 岁币 B 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 C 北宋送夏 岁币 D 北宋向夏 称臣 16 2 分 10 世纪初 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第 5 页 共 13 页 C 元昊 D 松赞干布 17 2 分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出现在中国的 A 长安 B 开封 C 杭州 D 四川 18 2 分 带领宋军大败金朝骑兵主力 取得郾城大捷的抗金将领是 A 寇准 B 岳飞 C 秦桧 D 赵构 19 2 分 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A 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 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 宋夏连年交战 双方损失很大 D 夏受到辽的威胁 需要联合北宋 20 2 分 岳飞墓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的对联中 佞臣指 A 赵高 B 李林甫 C 秦桧 D 贾似道 第 6 页 共 13 页 21 2 分 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 满族 B 党项族 C 契丹族 D 汉族 22 2 分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 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 如下 如果要你为该 展厅取名字的话 最合适的应该是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大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23 2 分 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如下图 出现在 A 秦朝 B 唐朝 第 7 页 共 13 页 C 宋朝 D 元朝 24 2 分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 西周分封制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元朝的行省制 D 清朝的军机处 25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 秦 B 唐 C 元 D 隋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434 分分 26 15 分 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1 请标出下面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2 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3 了解了三大宏伟工程 你有何感想 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可自由发挥 但不要离题 27 19 分 关于西周东周国家与社会的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1 西周主要的劳动工具是什么 2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 请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 封邦建国 防御狄夷入侵 B 削弱功臣 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 团结同姓诸侯 D 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 巩固周朝统治 3 西周分封制下的等级是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请写出属于统治阶级的阶层 4 写出包括齐桓公 宋襄公 秦穆公在内的春秋五霸其他两位霸主 5 合纵和连横发生时期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28 30 分 综合探究 中华文明亘古久远 瑰丽多彩 且不说秦汉雄风 魏晋风度 单是大唐气象就让多少人荡气回肠 百转千 第 9 页 共 13 页 回 锦绣两宋 大元一统 物华大明 康乾辉煌犹如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溶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凝固成人 类的精神家园 盛世大唐 材料一 隋唐时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唐朝国力在 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 因此华人也被称为 唐人 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 唐人街 锦绣两宋 材料二 南宋偏安江南之后 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 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 繁盛 摘自 中外文化交流史 大元一统 材料三 若元 元朝 则起朔漠 并西域 平西夏 灭女真 臣高丽 定南诏 遂下江南 而天下为一 故其地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 唐 而西北则过之 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物华大明 材料四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从 1405 年到 1433 年的 28 年间 郑和连续 7 次统率百艘巨舰 27000 多名官兵 渡南洋 过印度洋 达红海 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 历经东南亚 东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伟大的和平使者 落日辉煌 材料五 毛泽东曾经评论说 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我们今 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1 请写出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名称及鼎盛时期的统治者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唐朝不仅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 也有远播中华文化的气度与能力 试从唐 朝的对外关系中各举一例说明 3 为经营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南方的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比 重也已经超过北方 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举两例说明 5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最远到达哪里 6 如图 清时期全图 中我国疆域南到哪里 今天 一些国家在南海兴风作浪 妄图将占有的岛礁合法 化 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出发 你有何感想 29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 汉朝时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 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 金之家 材料二 东南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1 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 材料二中的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西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南宋时期 D 隋朝时期 3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