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与裂变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1 教材结构 1 课题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方框 导读 讲了新文化运动发起原因 3 子目 新青年 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3 个 4 课后 练习 要求 探究学习总结 一是 本课测评 二是 学习延伸 5 夹带栏目 资料回放 历史纵横 学思之窗 模块链接 本课要旨 2 插图 共计 8 幅 5 幅人物图片 3 幅其他图片 3 叙述风格 因果关系 结论式叙述 材料较少 仅引陈独秀一句话 4 价值倾向 完全肯定 5 教材不足之处 1 教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未能充分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价值 自由主义 2 五四时期 思想界之主流思潮自由主义发生裂变 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来 其原因是什么 呢 教材分析不够 哪怕结论式叙述也不足 史料也很不充分 3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未分析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确立教学中心问题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 充分利用主要课程资源 教材 合理补 充反映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史料 创设有高度 有逻辑关系的问题情境 在教师的学法指引下 学生自主探究 生成问题 解决问题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2 分析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发生 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具有根本差异的转折 探讨 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3 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老师确定教学主题 通过补充史料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提出问题 师生互动分析 解 决问题推进本节课的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价值或灵魂是自由主义 2 通过材料细节的呈现与探究 让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 2 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 认识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与裂变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 理由 理由 自由主义思想是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政治上取得成功 自由主义自严复介译 到中国之后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进入到 黄金时期 在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但五四前后即让 位于马克思主义 这其中的过程与原因值得思考与探讨 2 3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如何阅读材料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与裂变 导入 袁世凯复辟的丑剧为什么能够上演 袁世凯复辟的丑剧为什么能够上演 没有没有 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觉 师 导语 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 上演了一幕幕历史剧 有喜剧 悲剧 丑剧 也有闹剧 这些悲剧 丑剧 闹剧发人深省 引人反思 下面 请看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闹剧之一 国会投票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 播放视频 再读辛亥 国会投票选举正式大总统 师 这场闹剧发生在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之后呢 生 辛亥革命 师 这场闹剧的上演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共和政治有名无实 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 可能有各种回答 师 同学们把教材翻到 72 页 结合教材导言内容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生 没有没有 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觉 师 点击 PPT 展示出 没有没有 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觉 过渡 当时 能认识到这一点的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少数知识分子 正是他们为了启发 多多 数国民之自觉数国民之自觉 掀起了以思想启蒙为己任的新文化运动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设计意图 通过一则反映袁世凯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总统的视频反映民国时期的共和政治有名 设计意图 通过一则反映袁世凯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总统的视频反映民国时期的共和政治有名 无实 结合教材导言过渡到无实 结合教材导言过渡到 思想启蒙思想启蒙 进而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学习 进而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学习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以以 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 为口号为口号 师 请同学们迅速自学教材第一 二两个子目 弄清教材讲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知识 时间 3 分钟 生 个别展示学习成果 师 教师展示 PPT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原因 思想 辛亥革命后 西方的民主 自由 平等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民主自由的环境 政治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个人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影响 冲击封建思想 思想解放 过渡 同学们在理清了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内容 影响之后 你认为新文化运动究竟 新 在哪里呢 生 可能从内容 影响等方面回答 3 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学者是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景 能够使自己 设计意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景 能够使自己 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联系得更紧密 从而也就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独立地以教材为支点地自学和复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联系得更紧密 从而也就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独立地以教材为支点地自学和复 习 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教材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历史框架与知识后 有助于老师引导学习 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教材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历史框架与知识后 有助于老师引导学 生更好地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灵魂及其历史命运 生更好地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灵魂及其历史命运 二 新文化运动二 新文化运动 新新 在何方 在何方 以自由主义为以自由主义为 魂魂 师 请同学们阅读如下材料 思考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大家在阅读时注意分清 层次 抓住关键词 归纳主要观点 时间 3 分钟 材料一 材料一 陈独秀等知识精英 以 1915 年创办的 新青年 为舞台 将庞大的西方自由主 义体系 针对当时中国的现状 浓缩为 民主 与 科学 两个口号 进行启蒙宣传 反对一切旧 文化 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被称之为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 此种新文 化运动 在我国今日 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原其始 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 提倡 遂至舆论放大异彩 学潮弥漫全国 人皆激发天良 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故此种新文 化运动 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这是孙中山在看到五四运动造成的革命影响之后对 新青年 出版发行的反思之言 这个短短的几年 是中国自由主义的 黄金时期 胡适说是 侧重个人的 解放 的 维多利亚时代 李明海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失败 人教网 高中历史 材料二 材料二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耿云志说 应对新文化运动 与五四运动进行区分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的政治运动 而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对固有文 化进行批评和反省 同时努力追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密接 相互融合的一场文化革新运 动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王代莉 开放的文化观念 纪念新文化运动 90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近代史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生 师 将同学们的回答归纳如下 材料一说明 1 新文化运动利用西方自由主义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 2 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造成巨大影响 材料二说明 1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性质不同 2 新文化运动追求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师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 你认为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两个 新 特点呢 生 1 自由主义 2 与世界文化融合 点评 通过比较阅读 同学们概括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特点 反映了同学们具有较强的 获 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师 教师展示 PPT 4 新文化运动 新 在何方 以自由主义为魂 新 1 自由主义 2 与世界文化融合 师 实际上 新文化运动当时所追求的 世界文化 主要就是指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 自由 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灵魂 师 什么是自由主义呢 它包括如下基本观点 展示 PPT 1 天赋人权 说 2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3 代议制民主 分权与制衡 4 经济自由 5 个性自由 个人自由 师 新文化运动主张的 民主 新道德 含义是什么呢 生 民主 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学生阅读教材齐答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与自由等 学生思考后个别回答 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从旧 道德的含义来对比分析新道德的含义 师 展示 PPT 民主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与自由等 师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 民主与科学 新道德 等内容实质上体现了当时西方的主流 社会思潮 自由主义 为何自由主义能成为启发 多数国民之自觉 的思想武器呢 我们不 妨将它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比一下 请同学们从如下角度进行对比 时间 3 分钟 生 自由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冲突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权利来源权利来源 天赋人权 说 君权神授 权利主体权利主体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君权至上 权利制约权利制约 代议制民主 分权与制衡 君主专制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 经济自由 重农抑商 人性人性 个性自由 个人自由 克己复礼 三纲五常 存天理 灭人欲 过渡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知道自由主义和传统文化有着根本不同 当西方自由主义的声音出 现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时 那些知识分子 那些青年学生犹如当头棒喝 醍醐灌顶 但 是 其后中国的历史却没有仿效西方走上自由主义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呢 新文化运动 魂 归何处 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如下三则材料来探究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 本课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认识新文化运动宣扬的核心或灵魂自由主义 这不仅是新 设计意图 本课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认识新文化运动宣扬的核心或灵魂自由主义 这不仅是新 文化运动之魂 也是我的本课教学设计之魂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核心或灵魂 我们通过补文化运动之魂 也是我的本课教学设计之魂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核心或灵魂 我们通过补 充新材料引入充新材料引入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 这一历史概念 通过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比 弄清二者的不同之处 这一历史概念 通过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比 弄清二者的不同之处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主义是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锐利武器 是新文化运动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主义是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锐利武器 是新文化运动之 魂魂 三 新文化运动三 新文化运动 魂魂 归何处 归何处 政党革命政党革命 5 材料一 材料一 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之后不久 前后不到 10 年的时间 作为社会 思潮主流的地位 就 早夭 给了 政党革命 更接近真实的原因可能是 主观方面 陈独 秀 李大钊等知识分子 在没有真正参透 西学 的情况下 便轻易地放弃了自由主义立 场 客观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等 宣告了自由主义 公理战胜强权 论的 破 产 使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的信仰和追求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 十月 革命 特别是加拉罕代表苏俄发表的废除原沙俄在中国一切侵略权益的宣言 1920 年 3 月传 到北京之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知识群体 便迅速地告别了自由主义 转到社会主义立场 走上了 政党革命 的道路 此后 国 共两党都 以俄为师 在中国掀起了 国民大革命 李明海 偶然与理想 新文化运动的早夭 中史参 2011 年第 5 期 材料二 材料二 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大战的灾难 满目荒凉 民多哀怨 在他 梁启超 看来 眼下的西方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 哪能再给非欧民族提供效法的榜样 而且梁启超还认为 西方文明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 表面上是战争所致 实际上是西方文明内在的弱点所造成的 俄国的社会道路是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十月革命的胜利亦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成就 俄国同样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 20 世纪初年 并不比中国先进多少 可是 就是在这 片既专制又落后的土地上 竟然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而一夜之间把西 方的资本主义世界远远抛在后头 启良 20 世纪中国思想史 花城出版社 2009 年 材料三材料三 在五四运动之后 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 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 斗方面 局限于政治斗争了 张太雷 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 六大以前 党的历史资料 P228 人民 出版社 1980 年 师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思考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时间 3 分钟 生 阅读材料 先独立思考 后讨论总结 师 对学生讨论结果总结归纳 并展示 PPT 1 材料一说明 政党革命 使新文化运动早夭 并分析了主客观原因 点评 对长段文字材料可以分层次阅读 抓住关键词如 自由主义 政党革命 等 2 材料二说明 一战 暴露了西方文明 自由主义 的弊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知识分子告 别自由主义 点评 既然一战暴露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弊端 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又取得 胜利 在当时救亡的情形下 先进分子放弃自由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 材料三说明五四之后 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点评 既然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那么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的任务实际上就终止了 新文化运动也就结束了 师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 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生 独立思考 多名学生回答 师 总结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 1 五四前后 新文化运动早夭了 其后主要进行 政党革命 6 2 自由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所取代 展示 PPT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魂魂 归何处 归何处 政党革命政党革命 师 新文化运动早夭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师 主客观原因分别是什么呢 结合材料回答 生 独立思考回答 师 教师总结 展示 PPT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魂魂 归何处 归何处 政党革命政党革命 原因 主观 知识分子并未真正参透 西学 客观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 自由主义 的弊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知识分子告别自由主义 五四之后 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设计意图 本课重要问题之二是中国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推动西方列强的强大 设计意图 本课重要问题之二是中国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推动西方列强的强大 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灵魂 但为何新文化运动的多数主将们在五四前后放弃了自由主义而选择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灵魂 但为何新文化运动的多数主将们在五四前后放弃了自由主义而选择 了与之对立的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了与之对立的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早夭早夭 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通过补充资料引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通过补充资料引 入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个问题解决了 本课的中心问题入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个问题解决了 本课的中心问题 新文化新文化 运动的历史命运也就清楚了 应该说 这一教学立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运动的历史命运也就清楚了 应该说 这一教学立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过渡 我们通过补充史学界专家学者新的研究成果 了解到新文化运动的灵魂及其历史命运 这些史学研究新成果也反映到了我们中学历史教材中 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新文化运动 的表述就有很大区别 我们先来看看 2004 版人教版教材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表述 教师展示 展示 PPT 2004 版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 P63 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正当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时候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 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历史 必修 3 P64 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版 师 2007 版教材和这段内容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计算题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证据”意识测试
- 集体性球类运动技能课课赛的设计与实施
- 初一信息科技模拟试题及答案
- 化学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 养殖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环保应急预案文案
- 电动机维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洋最佳航线预报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大地高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B(含答案)
- 2024年学校医务室制度(2篇)
- 贵州省遵义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DB34∕T 2833-2017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
- 成语故事《班门弄斧》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5KW储能电源作业指导书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历年真题
-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 食品保质期检测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