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_第1页
浅谈因材施教_第2页
浅谈因材施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语出 论语 为政 子游问孝 子夏问孝 中宋代朱熹集注 朱熹归 纳孔子的教学方法时引宋程颐曰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 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 因材施教 可谓渊源深远 孔子早在两千 年前就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经验 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 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 孔子 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 并且善于区别对待 在 论语 中 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 如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 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先进 冉有畏缩不前 故鼓励他前进 子路好胜过人 故抑而退之 颜渊 仲弓 司马牛和樊迟都向孔子问仁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 仁 子曰 仁者 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关于为政之道 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劳之 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 问政 子曰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叶公问政 子曰 近者说 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 问 政 子曰 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则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因人而异的 他认为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 可以语上也 雍也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 自汉代起被列为七 十二贤之首 孔子便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 即视 听 言 行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仲 弓对人谦恭不够 不能体谅别人 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 要能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司马 牛因 多言而躁 孔子就告诫他 做人要说话谨慎 不要急于表态 樊迟较鲁钝 孔子对 他就只讲 仁 的最基本含义 平时生活严肃庄重 处理事情严肃认真 与人交往忠心诚 意等 孔子的教育目标在于 成人 成德 因学生的不同资质而各有侧重 孔子最重视的 是 德行 宰我虽以 言语 闻名 但孔子斥之为 不仁 因为他不行三年之丧而自觉 心安理得 冉有善于 政事 而为季氏聚敛 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们说 非吾徒也 小子 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 文学 见长 孔子责之以 汝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仲弓 长于德行 但讷于言而敏于行 时人评价其只知 仁 而不知 佞 之机变 孔子则称赞 仲弓 虽然不一定称得上 仁 但 佞 却是绝不会去作的 孔子对学生的特点了然于胸 如 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 予不仁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等 他随时注意了解学生 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 析 比如 先进 中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 商也不及 过犹不 及 再如 公冶长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 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教育注意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出发 季氏 中说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 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孔子的 因材施教 已化成了成语 现代汉语词典 将其解释为 针对学习的人的能 力 性格 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 因材施教 是我国传统 教育思想的精华和优秀的教育传统之一 再看看现实中人们又是如何使用 因材施教 的呢 现实中 因材施教 既可指教育思想 又可指教育原则 也可指教育方法 还可指教 育评价 因材施教 是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教育的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 动而产生的结果 是对教育宏观的 理性的认识 是指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 总的看法 教育是育人或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客观存在 一是人的多样性 二是 人的发展的多样性 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又包括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和发展阶段 或结果 的 多样性 教育多样性的客观存在 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以多样性教育与教育多样性相适应 这就是因材施教 换言之 教育面临的是 因材施教 的客观存在 教育须以 因材施教 的思想作指导 教育只能是也必须是 因材施教 才能与教育的客观存在相适应 作为教 育思想的 因材施教 既是教育的指导方针 也是教育实践的依据 是教育 纲举目张 之纲 因材施教 是教育原则 教育原则是教育实践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法则有规律和 法规之意 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看 因材施教反映了教育各要素或过程之间的必然联系 是 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从法规的角度看 因材施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规定 因材施教作 为教育原则 既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也说明人们在制度上 法规上对教育作了 因材施教的 硬性 规定 也可以说 无论是从遵循教育规律还是从教育必须遵守的法则 看 教育都应按照 因材施教 的规定行事 因材施教 是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教育中的思想 说话 行动等问题 的门路 程序等 作为教育门路 因材施教 是教育的诀窍 是教育最重要的途径 作为 教育程序 因材施教 反映了教育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如现在人们常说的 创造适合孩子 的教育 不是让孩子适应教育 这包含了这个意思 由于人的遗传 成长环境以及心理发 展在向度与水平上均有很大差异 在教育方法上是不能 一刀切 或 一视同仁 的 正 如水稻 小麦 果树和蔬菜等其种植方法千差万别 因此 作为教育方法的 因材施教 是基于人们对教育的多样性的认识 在教育方式 方法上表现出的多样性 因材施教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收集到的关于教育事实的各种信息所作出的 价值评判 关于教育评价要注意三点 一是根据教育事实 二是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三是根据教育目标或教育理想对各种信息反映出的教育事实作出是否有效或有价值的评定 或判断 作为教育评价的因材施教 就是要紧紧围绕 因材施教 进行评教 实际上 若 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 那么教育评价就必须是对因材施教作出的全面评价 包括教育是 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教育过程是否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是否运用的是因材施教 的方法 是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从因材施教的效果与效率看因材施教的教育事实有什 么样的价值和有多大的价值 从教育思想 教育原则 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看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现实中 人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有些是高悬在观念的层面 没有 通过形成为教育原则和方法落实到实践中 有些是停留在原则上 并没有转化为切实可行 的教育方法 有些是在方法上采用了 但并没有以因材施教作依据教育行为或事实进行评 价 一般说来 人们将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原则多于作为教育方法多于作为教育思想多于作 为教育评价 也就是说 在大多数情况下 作为一项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成为了 原则上 的东西 而人们往往又是原则多策略少 或原则有而策略无 亦即有因材施教的愿望 想 法 但苦无因材施教的门路 措施 此外 更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 因材施教 起始于 2500 年前的孔子而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 但现实中的教育仍然只是将其作为 教育原则的多 而将其为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就少了很多 将其作为教育思想的就更少 将其作为教育评价的就鲜见了 总之 明确什么是 因材施教 是为了更好的 因材施教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中 不仅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和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而且更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将 因材施教 因教而评 贯彻到包括教育评价在内的教育全过程中 个性差异 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 因而对他 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个性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 纠正不良个性 发 扬优良个性 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就是教育中常讲的因材 施教原则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终受到普遍重视 我们 要不失时机 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 增加勇气 从而形成 良好的个性品质 那么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针对学生个性 因材施教呢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 虑 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观察 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 让其充分 展示自己的个性 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学生从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 法 如果是因为性格上的原因 那就必须在改造性格上下功夫 如果是因为懒惰 贪玩 那么除了帮助他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提高学习兴趣外 还要与家长密切配合 督促好好 学习 面对学习或其它方面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 当受到挫折时要鼓励他敢 于面对 敢于向困难挑战 帮其树立 自信心 二 寻找每个学生尤其是寻找较调皮或是性格内向的孩子的优缺点 让他们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同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 条件 引导学生尝试成功的乐趣 三 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说 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 或是组织一次小讨 论 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见解 或让孩子亲手试一试 亲自表演一下等等 以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力求达到既有利于个性充分发展 又有利 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信 自尊 有顽强进取心 勇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