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教学设计】《科学技术的发展》(华师大)_第1页
体验式教学【教学设计】《科学技术的发展》(华师大)_第2页
体验式教学【教学设计】《科学技术的发展》(华师大)_第3页
体验式教学【教学设计】《科学技术的发展》(华师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 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 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 热 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 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希望参与体验 在合作互动中润 物无声 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 教学思路分析 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 让学生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并 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及知识体会这些科技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加深学生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好 处的理解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资料 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 主动求索 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 总结归纳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背后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奋斗 的精神 从而勉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的内容 阐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 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单元知识安排看 本课与第 9 课 11 课共同诠释第三单元课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 通过情感预热 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 对所学知识产生兴 趣 希望参与体验 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 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起学生爱国精神 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努力奋斗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展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优良品质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情阶段激情阶段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知道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有哪些 最喜欢哪一个成 就 理由呢 一 一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的成功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東后 原子弹的研制与原子的开发利用成为各国科研的热点 为了打 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加强国防建设 1955 年 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 研 制核武器 1964 年 10 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7 年 6 月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成功 原子弹与氢弹先后成功爆炸 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在 两弹一星 研制过程中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带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钱 学森的努力带领下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年 6 月 17 日中 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 20 年 20 年中 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 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科学无国界 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 他坚决要求回 国 1950 年 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 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 钱学森无论 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 5 个师的兵力 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 也不能让他离开 美国政府 百般阻挠 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 5 年 历经磨难 这其中包括坐牢 受监禁 还要经常接 受美国政府的审讯 1955 年 10 月 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 甚至不惜提前释放 11 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 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 回到了祖国 邓稼先生前 由于他功勋卓著 得到过许多大奖 为此 许多人问他搞两弹得到多少 奖金 邓稼先对此总是笑而不答 在邓稼先病危期间 远在美国的杨振宁赶了回来 到医 院看望 这次会面中 杨振宁也提到了奖金的事情 当时许鹿希回答 奖金是人民币 10 元 邓稼先补充说 是原子弹 10 元 氢弹 10 元 体验阶段 体验阶段 二 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二 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袁隆平 闻名全球的 杂交之稻之父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他是怎样从湖南 一个小地方的农校的教师走到今天的 他的成功有何 秘诀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 袁隆平的世界 领略他的风采吧 1973 年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的籼型杂交水稻 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中国农民说 吃 饭靠两平 一靠袁隆平 二靠邓小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 每公顷年增产 1 6 吨 迄今已累计种植 2 01 亿公顷 累计增产粮食 3 亿吨 1999 年已有美国 日本 巴西等 20 多个国家引进推广 为解决世 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课外拓展 读了本文之后 小明打算给袁隆平先生发一条短信 表达心中的敬意与感谢 请你帮 他想一下怎么拟写 示例 尊敬的袁隆平先生 您是中国人理想中的科学家 您是真正会种地的大师 更 是人们心中的 菩萨 感谢您多年来为农民所做的贡献 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为人类所做 的贡献 您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导行阶段 导行阶段 为学生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 三 863 863 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1986 年 3 月 王大珩 王淦昌 杨嘉墀 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名上书党中央 提出跟 踪世界水平 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 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当即组织专家 制订出中国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因建议与决策的时间都在 1986 年 3 月 所以这项计划又称 863 计划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古代中国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明朝中期以后 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等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 由于政治腐败 战争频繁 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 中国科技事业更 是远远落后与世界水平 现代中国 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到的品质以及今后将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