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敷贴及常 2_第1页
中药穴位敷贴及常 2_第2页
中药穴位敷贴及常 2_第3页
中药穴位敷贴及常 2_第4页
中药穴位敷贴及常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穴位贴敷治 疗及常见穴位 妇产科 李雪梅,穴位敷贴,是将药物敷贴于患者体表局部或穴位上一种操作方法,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水合作用、表面活性剂和芳香药物的促进吸收作用,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达到治疗作用.,治疗方法,常用药物 : 选择活血化瘀、芳香透皮类中药 三七粉、丁香、肉桂、细辛、白丁香 芷等,结合相应病症加减. 三七 、 丁香,辨证选穴:如神阙、关元、子宫、三阴交、中极、肾俞穴、足三里、上巨虚等.,神阙穴(脐部),贴敷神阙穴的脐疗已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穴位敷贴方法,神阙穴(脐部),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血液循环好,渗透性强。贴敷于神阙穴可以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有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临床使用方便,安全,疗效更为显著。,三阴交穴,取穴方法 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关元穴在肚脐眼直下三寸。 这个3寸是同身寸,就你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最宽处就是3寸。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上巨虚,【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主治疾病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主治疾病 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穴位取穴法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调敷剂,药物共研细粉,用鲜姜 .酒、醋、蜂蜜、蛋清等调制成药饼,敷贴于相应穴位。2.使用配制好的膏药,根据病灶范围,选择合适大小,将膏药背面置酒精灯上加温,使之烊化,贴于相应穴位。3.使用成品的穴位敷贴材料,可自动发热的代温灸膏、用成膜材料制成的药膜或涂膜剂、发泡膜、专用敷贴等。疗程:1日1贴,每贴6小时,以14天为1疗程。,作用机理,现代研究证明,穴位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与正常皮肤有所区别,且对药物的理化刺激相对敏感,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吸收。药物透过特异的腧穴皮肤、循经络而直达病所或周行全身发挥疗效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因此,腧穴透皮给药不只是一个药物吸收途径不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经络腧穴的吸收过程所产生的整体效应。,适应症,辨证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月经不调、不孕症、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妇科疾病选用具有温肾助阳、通络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扶正祛邪等功效的药物治疗。,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 贴治时间根据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因人、因病而异,若贴治时间过长,易于起泡,一般贴治后,局部皮肤发红、有刺痒感,如皮肤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