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4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 42 4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6 德州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 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 严复译著的 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A 海国图志 B 物种起源 C 天演论 D 四洲志 2 2 分 2018 雅安 他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 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并预言 试看将来 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这位历史人物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边三幅图片拟一历史主题 最贴切的是 A 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 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 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第 2 页 共 18 页 4 2 分 2018 九上 姜堰期末 下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 请根据内容 为本单元选 出合适的标题 A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伟大的抗日战争 5 2 分 2018 云南 与下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6 2 分 2017 八上 苍溪月考 在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 有人将先进的中 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其中 温药慢治 指的应是 A 洋务运动 第 3 页 共 18 页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7 2 分 2019 八下 武邑月考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 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 中国人民的探索 D 中华民族的崛起 8 2 分 2017 句容模拟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新青年 的创办 B 陈独秀到达北京 C 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 D 鲁迅发表 狂人日记 9 2 分 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 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 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屈原 狂人日记 小二黑结婚 黄河大合唱 第 4 页 共 18 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 B C D 10 2 分 有人说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B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 C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提倡反封建 D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1 2 分 2017 八上 崇仁月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早在中国传 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鲁迅 D 李大钊 12 2 分 魏源编著的 海国图志 说 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对此 三点极力推崇 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A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B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 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13 2 分 2015 泰州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 第 5 页 共 18 页 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 先进 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变法维新 D 民主科学 14 2 分 2017 九上 成都月考 请将下列四个人物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 这个专题应该是 A 资产阶级革命 B 思想解放运动 C 近代文学艺术 D 国际工人运动 15 2 分 淘最上海 这个节目将上海特色的内容 进行大盘点 大总结 大归类 使你对上海的风土 人情无比陶醉 回顾历史 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有 大生纱厂 轮船招商的成立 新青年 的创刊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 B C D 第 6 页 共 18 页 16 2 分 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A 民主和科学 B 自由和平等 C 自强和求富 D 自由和民主 17 2 分 1874 年 日本人将 Science 翻译成为 科学 后于 1915 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 关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18 2 分 勾结 敌对 联合 冷战 对峙 牵制 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 美日关系 B 美俄 苏 关系 C 英美关系 D 英法关系 19 2 分 2018 八下 太平开学考 下列文章中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 敬告青年 狂人日记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A 第 7 页 共 18 页 B C D 20 2 分 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 求富 民主 科学 民族 民权 民生 扶清灭洋 A B C D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1 15 分 2019 东昌府模拟 请举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前期涌现的代表我国思想潮流的刊物各一例 1 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 2 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 3 以 民主 科学 为核心思想的刊物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72172 分分 22 11 分 2017 当涂模拟 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 再到理解历史的过 程 根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以下是世界历史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线速示意图 第 8 页 共 18 页 1 请你根据提示 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 材料一 材料二 2 在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的历史进程中 英 法 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请你结合 人权宣言 的内容 谈一谈 政府 法律与人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3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构成了 17 18 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 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 新时代 想一想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3 15 分 2017 八上 宁都期中 强国先强民 强民先强魂 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 的冲击 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 请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 回答问题 陈独秀在 新青年 杂志上发表文章说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 德上 艺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 材料反映了哪一运动的什么主张 2 20 世纪初 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 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有共同之处 请说出一个共同点 24 30 分 强国梦 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 自主践行的目标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它起初聘请洋匠 但洋匠受雇期间 挟技居奇 唯利是图 1874 年 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 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 后来 遇到新工艺时 也只是暂时雇佣 第 9 页 共 18 页 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变法通义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通过对 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 陈独秀认为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谟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1 据材料一 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 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 据材料一 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 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3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4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5 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什么 6 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什么 25 16 分 2017 威海 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8 页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 旧制度废除 新制度建立 国家富裕 军力 增强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过去 日本以 日本精神 中国知识 为口号 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现在 19 世纪 日本又以 东方道德 西方技艺 为口号 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 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新制度 是指什么 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使秦国 国家富裕 军力增 强 2 材料二中日本以 中国知识 和 西方技艺 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第 11 页 共 18 页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 玄奘到佛教发源地 填序号 游学 鉴 真东渡的国家是 填序号 4 材料四中的 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的 中国道路 是指什么道路 近代以来 170 多年 中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什么 高举 民主 科学 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26 25 分 2016 恩平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追求民族独立 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 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 苦的努力和奋斗 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追赶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我们的发展 需要吸收和 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智慧 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 广东尤其引人注目 如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等 走 在前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在西方列强手下 遭到的第二次失败 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 自强 运动 材料二 1898 年 6 月 11 日 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经济上 保护和 奖励农 工 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撤机构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特权 文化上 改科举 废八股 各地设立中 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了这一场解放 即使最后还是输了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 利 105 周年了 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也会热血沸腾 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起长大崛起 材料四 这场运动是 政治变革完成之后在思想文化的补课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更快 1954 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两年后 宣布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中国有了奇迹般增长 1978 年 邓小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歌曲 春天的 故事 中唱到 1979 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 1992 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2 页 共 18 页 1 材料一中的 自强运动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向西方学习的初步尝试 请结合材料二指出 变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当 时中国人对自由 平等的追求 3 材料三 四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4 阅读材料五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你知道被称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是哪个吗 除了这个 一夜崛起的 城市 外 在广东 神话般地崛起的座座城市 还有哪些 5 2012 年 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我们站在改革开放的最 前沿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主题 畅谈自己的感想 27 25 分 2017 八上 六盘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 虚 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 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之饷 师无实学 工无良师 强若相形 贫 富悬绝 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 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 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 为众服 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 德先生 指民主 赛先生 指科学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两先生才逐 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第 13 页 共 18 页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什么运动的反思 2 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 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 材料三是哪位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 为 巩固中华民国 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4 材料四 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两面大旗 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列举其 中的两位代表 5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趋势如何 28 15 分 2017 合肥模拟 一部思想解放史 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 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 改革史 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 而黑暗未尝稍减 其原因之小部分 则为三次革命 皆虎头蛇尾 未能充分 以鲜血洗净旧污 其大部分 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 莫不黑幕层张 垢污沉积 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 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 不生若何变化 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材料二 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 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 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 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 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 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 以收新旧调和之效 自相冲撞 此绝 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由 新青年 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 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 伦理观念及 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 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 已经从器物 制度的 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 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 开放意识的青年 对于民国政治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 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了深化革命 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 想解放运动 2 第 14 页 共 18 页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采用共和立宪制的国家请举一例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 民主政治 的根 源是什么 陈独秀认为 绝对不可能之事 所针对的时事背景是什么 3 材料三提出 学习西方历经了 从器物 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 的演进 以 器物 层次为例 概括 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你是否赞同 请说出相应的理由 29 15 分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 近代化探索 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 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 举步艰难 图 1 江南制造总局 图 2 汉阳铁厂 图 3 京师同文馆 图 4 北洋水师 图 5 栏目二 柳暗花明 余致力国民革命 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此目的 必须唤起民 第 15 页 共 18 页 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栏目三 旭日东升 陈独秀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 年留学日本 1 图 1 至图 4 反映了 近代化探索 的哪一历史事件 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 指出其反映了该历史事件 的什么活动 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2 阅读图 5 及材料 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奋斗目标是 否实现 为什么 3 根据栏目三的材料 说说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 的作用 30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