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罐区操作管理规程_第1页
6、罐区操作管理规程_第2页
6、罐区操作管理规程_第3页
6、罐区操作管理规程_第4页
6、罐区操作管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0 罐罐 区区 单单 元元 2 40 目 录 第一章 总述 罐区主要功能 担负整个公司的主要液体原料的接受 储存 输送和计量 职能 原料来源共有三个 分别来自 液体化工码头 大连福佳 PX 输送管线 槽车 主要来源是液体化工码头 第二章 罐区操作规程 第一节 工艺技术概述 1 1 概况 本工程主要储存和输送六种化工液体原料 对二甲苯 PX 醋酸 醋酸异丁 脂 甲醇 45 NaOH 柴油 并向用户提供符合工艺条件的物料 共有 12 台储 罐 其中一台作二期使用 对二甲苯储罐四台 V8301A B C V8302 储存 100000m3 醋酸储罐 3 台 V8303A B V8304 储存 9000m3 醋酸异丁酯储罐 2 台 V8305A B 储存 2000 m3 甲醇储罐一台 V8310 储存 500 m3 碱储罐一台 V8307 储 存 1500 m3 柴油储罐 V8309 一台 500 m3 各物料根据用户需要由输送泵加压后 送出 用户端设置累计流量计 罐区储存物料主要由码头通过管线输送进入储罐 其 中柴油 45 NaOH 甲醇通过槽车运输卸料进入储罐 1 2 工艺流程 1 2 1 输送工艺流程描述 1 2 1 1PX 输送工艺流程描述 PX 储罐 V 8301A B V 8302 输送泵 P 8302A B C 输送管线 质量 流量计 主装置 1 2 1 2醋酸工艺输送流程 醋酸储罐 V 8303 A B V 8304 输送泵 P 8303 P 8304A B 输送管 线 质量流量计 主装置 1 2 1 3醋酸异丁酯工艺输送流程 醋酸异丁酯储罐 V 8305A B 输送泵 P 8306A B 输送管线 质量流 量计 主装置 1 2 1 4甲醇工艺输送流程 甲醇储罐 V 8310 输送泵 P 8311A B 输送管线 质量流量计 甲醇 制氢装置 1 2 1 545 NaOH 输送工艺流程 3 40 45 NaOH 储罐 V 8307 输送泵 P 8308A B 输送管线 质量流量计 主装置 1 2 1 6柴油输送流程 柴油储罐 V 8309 柴油加油机 装油用户 1 2 2 槽车卸料工艺流程 1 2 2 1PX 卸料工艺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01 输送管线 PX 储罐 V 8301A B V 8302 1 2 2 2醋酸卸料工艺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13 输送管线 醋酸储罐 V 8303A B V 8304 1 2 2 3醋酸异丁酯卸料工艺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05 输送管线 醋酸异丁酯储罐 V 8305A B 1 2 2 4甲醇卸料工艺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10 输送管线 甲醇储罐 V 8310 1 2 2 545 NaoH 卸料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07 输送管线 32 NaOH 储罐 V 8307 1 2 2 6柴油卸料流程 槽车 卸料泵 P 8309 输送管线 柴油储罐 V 8309 1 2 3码头卸料流程 1 2 3 1 PX 卸料流程 PX 输油臂 SYB01 质量流量计 FT201 PX 输送管线 PX 储罐 1 2 3 2醋酸卸料流程 输油臂 SYB02 质量流量计 FT202 醋酸输送管线 醋酸储罐 1 2 3 3 IBA 卸料流程 输油金属软管 阀门 质量流量计 FT203 IBA 输送管线 IBA 储罐 1 2 4福佳 PX 输送流程 福佳大化 质量流量计 FQ001 输送管线 PX 储罐 1 3 罐区工艺流程 1 3 1 PX 输送及收料工艺流程 4 40 V 8301B H 22000mm 40000m3 FIQ1401 F FI IC CA A 8 83 32 20 04 4 V 8301A H 22000mm 40000m3 V 8302 H 16500mm 10000m3 T TI IC C8 83 31 14 42 2 T TI IC C8 83 31 11 12 2 T TI IC C8 83 31 12 22 2 T TI I8 83 31 11 13 3 L LI I8 83 31 12 25 5 L LI I8 83 31 11 15 5 L LI I8 83 31 14 45 5 T TI I8 83 31 11 14 4 T TI I8 83 31 12 23 3 T TI I8 83 31 12 24 4 T TI I8 83 31 14 43 3 T TI I8 83 31 14 43 3 P PA AL LL L8 83 32 20 05 5 P PT T8 83 32 20 05 5 M M M P PS SV V8 83 32 20 03 3 GGI IA A8 87 71 10 01 1 A AI IR RA A8 83 31 12 21 1 A AI IA A8 83 31 14 41 1 E EU U 8 83 30 02 2A A E EU U 8 83 30 02 2B B E EU U 8 83 30 02 2C C I II I 8 83 32 29 91 1A A I II I 8 83 32 29 91 1C C I II I 8 83 32 29 91 1B B F FI IQQ8 87 72 20 01 1 P PI IA A8 87 71 10 01 1T TI IA A8 87 71 10 01 1 L LI IA A 8 83 31 11 16 6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1 12 26 6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1 14 46 6 H H L L P P8 83 30 02 2B BP P8 83 30 02 2A AP P8 83 30 02 2C C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2 22 2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8 80 0mmH H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2 22 2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8 80 0mmH H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2 22 2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8 80 0mmH H PX to process A AI IR RA A8 83 31 11 11 1 PX unloading pump P8301 From FJ PX line F FT T8 83 32 20 04 4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1 10 0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5 5mmH H A AI IR RA A8 83 30 00 04 4 From unloading shipping SLC LS A AI IR RA A8 83 32 20 06 6 5 40 1 3 2醋酸工艺输送和收料流程 MN P 653 FIQ2601 V 8304 H 11500m 1000m3 E 169 E 164 E 162 T TI IC C8 83 33 33 31 1 T TI IC C8 83 33 31 11 1 T TI IC C8 83 33 32 21 1 T TI I8 83 33 33 32 2 T TI I8 83 33 31 12 2 T TI I8 83 33 31 13 3 T TI I8 83 33 32 23 3 T TI I8 83 33 32 22 2 T TI I8 83 33 33 33 3 M M M E EU U 8 83 30 03 3 E EU U 8 83 30 04 4A A E EU U 8 83 30 04 4B B I II I 8 83 34 49 91 1 I II I 8 83 34 49 92 2B B I II I 8 83 34 49 92 2A A LC LS V8303A H 14000m 4000m3 V8303B H 14000m 4000m3 F FI IQ Q8 87 72 20 02 2 P PI IA A8 87 71 10 02 2T TI IA A8 87 71 10 02 2 G GI IA A8 87 71 10 02 2 P P8 83 30 04 4B BP P8 83 30 04 4A A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2 20 0m 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7 70 0m mH H P P8 83 30 03 3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1 12 20 0m 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7 70 0m mH H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2 20 0m 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7 70 0m mH H L LI IA A 8 83 33 31 14 4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3 32 24 4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3 33 34 4 H H L L P PC CV V8 83 33 31 15 5P PC CV V8 83 33 32 25 5P PC CV V8 83 33 34 45 5 To process RFAC from process V 235 E 165 AC unloading pump P8301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7 70 0m 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0 0m mH H From unloading shipping 6 40 1 3 3 醋酸异丁酯及 45 NaOH 工艺输送和收料流程 V 8305B H 10650mm 1000m3 FIQ1401 V 8305A H 10650mm 1000m3 T TI I8 83 35 51 11 1 L LI I8 83 35 51 12 2 T TI I8 83 35 52 21 1 M M A AI IA A8 83 35 51 15 5A AI IA A8 83 35 52 25 5 E EU U 8 83 30 06 6A A E EU U 8 83 30 08 8B B IBA unloading pump P8305 F FI IQQ8 87 72 20 03 3 P PI IA A8 87 71 10 03 3T TI IA A8 87 71 10 03 3 GGI IA A8 87 71 10 02 2 T TI IC C8 83 31 11 1 T TI I8 83 37 71 12 2 T TI I8 83 33 31 13 3 M E EU U 8 83 30 08 8A A LC LS V8307 H 11500m 1500m3 FIQ9001 L LI I8 83 35 52 22 2 RIBA from ISBL E EU U 8 83 30 06 6B B M A AI IA A8 83 36 61 12 2 IBA To process CAS To process P P8 83 30 06 6A AP P8 83 30 06 6B B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1 1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7 70 0mmH H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1 1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7 70 0mmH H CAS from unloading pump P P8 83 30 08 8A A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3 33 3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5 5mmH H P P8 83 30 08 8B B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3 33 3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5 5mmH H P PC CV V8 83 35 51 13 3 P PC CV V8 83 35 52 23 3 L LI IA A 8 83 37 71 14 4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5 51 12 2 H H L L L LI IA A 8 83 35 52 22 2 H H L L L LN N From unloading shipping C Ca ap pa ac ci it ty y 7 7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0 0mmH H A AI IA A8 83 30 00 09 9 P 710 7 40 1 3 4 甲醇及柴油输送和收料工艺流程 T TI ICC8 83 39 91 11 1 L LI I8 83 39 91 13 3 T TI I8 83 39 91 12 2 V8309 H 9000m 500m3 E 173M E EUU 8 83 31 11 1B B E 176 E 174 ME unload pump P8310 L LI IA A 8 83 39 93 33 3 T TI I8 83 39 93 31 1 M E EUU 8 83 31 11 1A A V8310 H 9000m 500m3 L LI IA A 8 83 39 91 13 3 HH L L A AI IA A8 83 39 94 40 0 L LI I8 83 39 93 33 3 HH L L P PCCV V8 83 39 93 39 9 DO unloading pump P8309 LS LC loading P PCCV V8 83 39 93 34 4 CCa ap pa ac ci it ty y 6 6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8 8mmHH P P8 83 31 11 1A AP P8 83 31 11 1B B CCa ap pa ac ci it ty y 6 6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8 8mmHH A AI IA A8 83 39 94 42 2 WDV 258 ME To process NL E 177 M CCa ap pa ac ci it ty y 5 5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3 35 5mmHH E 178 CCa ap pa ac ci it ty y 4 40 0mm3 3 h h P Pr re es ss su ur re e 5 55 5mmHH M V8310 8 40 1 4 原辅料物化性质 罐区主要储存并输送六种化工原料 分别为 对二甲苯 醋酸 醋酸异丁脂 甲醇 45 的 NaOH 柴油 其主要物化性质具体如下 1 4 1 对二甲苯 PX 的性质及用途 对二甲苯 PX 属于易燃 低毒的芳香类化合物 无色透明液体 溶于 乙醇和乙醚 不溶于水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 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 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 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或爆炸 二甲 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主要物化性质 密度 0 8643 kg m 结晶点 13 3 自燃点 525 沸点 138 4 闪点 25 爆炸极限 1 1 7 我司 PX 主要用途 是生产精对苯二甲酸主要原料 在可溶性的钴 锰溴 化物混合催化剂的作用下 通入氧生成主要产物对苯二甲酸 1 4 2 醋酸物化性质及用途 醋酸化学式为 CH3COOH 醋酸是无色 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 醋酸易溶于 水及许多有机溶剂 醋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的水溶液有弱酸性 能跟许多活泼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等反应生成醋盐 我公司主要用来作溶剂使用 密度 1 049Kg L 结晶点 16 7 自燃点 463 爆炸极限 4 0 17 沸点 118 闪点 39 1 4 3 醋酸异丁脂物化性质及用途 化学分子式为 CH3COOCH2CH CH3 2 无色液体 有果子一样的气味 微容 与水 能与乙醇 乙醚混容 有毒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150ppm 具有火灾爆炸 危险 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种 高温 氧化剂有火灾危险 密度 0 868 15 结晶点 98 9 自然点 370 沸点 118 闪点 17 78 闭口杯 爆炸极限 1 2 7 5 我司主要用途 利用其可以和水形成共沸物并可以降低水之沸点的性能特 点 把其加入生成 TA 反应产物中 带出反应产生的水分 1 4 4 甲醇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工业甲醇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 透明 易挥发 易燃 易爆的有毒中性 液体 工业甲醇液体及气体都是剧毒的 应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汽 如果溅到 皮肤上和眼睛里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 在工业甲醇作业处应有防毒面具 橡皮 9 40 手套 防护眼镜等安全用具以备需用 是我公司制氢单元的主要原料 常压沸点 64 7 闪点 16 密度 20 0 791T m3 爆炸极限为 6 0 36 5 1 4 5 NaOH 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NaOH 俗名火碱 烧碱 苛性钠 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 具有强腐蚀 性 易溶于水 并伴随放热反应 其水溶液呈强碱性 我公司采用的是 45 的 NaOH 溶液 工业级 主要用途 主装置碱洗 45 NaOH 比重 1 5 1 4 6 柴油物化性质及其用途 柴油主要是由烷烃 烯烃 环烷烃 芳香烃 多环芳烃与少量硫 氮 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以燃料油为例 白色或淡黄色液体 蒸气与空气混合 物可燃限 0 7 5 0 不溶于水 遇热 火花 明火易燃 可蓄积静电 引 起电火花 分解和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避免接触氧化剂 我公司主要用来作叉车燃料及备用柴油机 事故发电机的燃料 相对密度 0 82 冰点 29 56 沸点 180 370 闪点 40 1 5 罐区设备及公用工程 1 5 1 罐区设备参数一览表 1 5 1 1 储罐一览表 设备名称位号材质 容量 m3 罐体参数 H mm 操作温 度 最高 控制 液位 操作压 力 Mpa G V 8301A B C 碳钢 3000044000 22000 25 左 右 95 常压 对二甲苯储罐 V 8302 碳钢 1000030000 16500 25 左 右 95 常压 V 8303A B316L400020000 14000 25 左 右 95 微正压 醋酸储罐 V 8304316L100011500 10650 25 左 右 90 微正压 醋酸异丁酯 V 8305A B304L100011500 10650 25 左 右 90 微正压 47 NaOH 储罐 V 8307304L150013500 11500 25 左 右 90 常压 柴油储罐 V 8309 20 钢 5009000 9000 25 左 右 90 常压 甲醇储罐 V 8310 20 钢 5009000 9000 常温90 微正压 甲醇洗涤塔 V 831116MnR0 76462 1650 常温常压 10 40 1 5 1 2 工艺输送泵一览表 设备名称位号类型材质扬程 mH流量功率 KW 对二甲苯输送泵 P 8302A B C 离心泵20 钢 8022075 P 8303 离心泵 316L7012022 醋酸输送泵 P 8304A B 离心泵 316L702015 醋酸异丁酯输送泵 P 8306A B 离心泵 304L702011 45 NaOH 输送泵 P 8308A B 离心泵 304L803730 甲醇输送泵 P 8311A B 屏蔽泵 304L5863 7 1 5 1 3 罐区卸料泵一览表 设备名称位号类型材质扬程 mH 流量 m3 h 功率 KW 对二甲苯卸料泵 P 8301 离心泵碳钢 5510030 醋酸卸料泵 P 8313 离心泵 316L705045 醋酸异丁酯卸料泵 P 8305 离心泵 304L507018 5 甲醇卸料泵 P 8310 屏蔽泵 316L554011 45 NaOH 卸料泵 P 8307 离心泵 304L455022 柴油卸料泵 P 8309 屏蔽泵碳钢 355011 1 5 1 4 配套公用工程工艺指标一览表 名称低压蒸 汽 LS 低压氮气 NM 仪表风 IA 工厂风 PA 工业水 WR 消防水 FW消防泡沫 压力 MPa G0 450 70 60 50 51 00 6 1 0 1 5 1 5 主要工艺控制参数 罐区关键控制参数 设备位号仪表位号控制范围报警联锁备注 P 8311A BAT 83942 0 30 LEL DCS V 8310AT 83940 0 30 LEL DCS V 8310LIT 83933 30 95 DCS V 8310TE TI 83931 常温 DCS V 8309LIT 83913 30 95 DCS V 8309TI 83911 83912 25 左右 DCS 输送泵房 AT 83004 0 30 LEL DCS 输送泵房 AT 83010 0 30 LEL DCS 11 40 V 8301AAT 83111 0 30 LEL DCS V 8301ATE TI 83112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1ATE TI 8311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1ATE TI 83114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1ALIT 83115 30 95 DCS 指示 V 8301ALIT 83116 30 95 DCS V 8301BAT 83121 0 30 LELDCS 指示 V 8301B TE TI 83122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1B TE TI 8312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1B TE TI 83124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1B LIT 83125 30 95 DCS 指示 V 8301B LIT 83126 30 95 DCS V 8301CAT 83131 0 30DCS 指示 V 8301C TE TI 83132 25 30 DCS 指示控 制 V 8301C TE TI 83133 25 30 DCS 指示 V 8301C TE TI 83134 25 30 DCS 指示 V 8301C LIT 83135 30 95 DCS 指示 V 8301C LIT 83136 30 95 DCS V 8302AT 83141 0 30 LELDCS 指示 V 8302 TE TI 83142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2 TE TI 8314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2 TE TI 83144 25 30 DCS 指示 V 8302 LIT 83145 30 95 DCS 指示 V 8302 LIT 83146 30 95 DCS P 8302A B CPSV 83203 3m3 h 泄放量 P 8302A B CPIT 83204 20 220m3 h DCS 指示控 制 去主装置 PX 总管 PT 83205 0 5 0 8MPa DCS LL 5kg cm2 P 8302A B CAT 83206 0 30 LELDCS 指示 P 8302AII 83291A 130 197A电流指示 P 8302BII 83291B 130 197A电流指示 P 8302CII 83291C 130 197A电流指示 12 40 V 8303ATE TI 83311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3ATE TI 83312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3ATE TI 8331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3ALIT 83314 30 95 DCS 指示 V 8303APCV833151000Pa 现场 V 8303BTE TI 83321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3BTE TI 83322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3BTE TI 8332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3BLIT 83324 30 95 DCS 指示 V 8303BPCV83325100Pa 现场 V 8304TE TI 83331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4TE TI 83332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4TE TI 8333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4LIT 83334 30 95 DCS 指示 V 8304PCV833351000Pa 现场 P 8303II 83491 10 41A电流指示 P 8304AII 83492A 10 28 6A DCS P 8304BII 83492B 10 28 6A DCS V 8305ATE TI 83511 常温DCS 指示 V 8305ALIT 83512 30 95 DCS 指示 V 8305AAT 83515 0 30 LELDCS 指示 V 8305ATE TI 83516 常温DCS 指示 V 8305APCV83513100Pa 现场 V 8305BTE TI 83521 环境温度DCS 指示 V 8305BLIT 83522 30 95 DCS 指示 V 8305BAT 83525 0 30 LELDCS 指示 V 8305BPCV835231000Pa 现场 V 8307TE TI 83711 25 左右 DCS 指示控 制 V 8307 TE TI 83712 25 左右DCS 指示 13 40 V 8307 TE TI 83713 25 左右DCS 指示 V 8307 LIT 83714 30 95 DCS 指示 V 8309TE TI 83911 环境温度 DCS 指示控 制 V 8309 TE TI 83912 环境温度DCS 指示 V 8309 TE TI 83913 环境温度DCS 指示 V 8310TE TI 83931 环境温度DCS 指示 V 8310 TE TI 83933 2 67 160KPa 0 10 3mDCS 指示 V 8310 AT 83940 0 30 LELDCS 指示 V 8310 PCV839341000Pa 现场 P 8311A BAT 83942 0 30 LELDCS 指示 T 8301LT 83999 30 95 DCSDCS 14 40 第二节 罐区操作管理规定 2 1 罐区投用前准备 罐区投用前的准备 2 1 1新建油罐交付使用前 必须是竣工验收完毕 并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的要求进行技术鉴定 提出技术鉴定书 鉴定合格 方可使用 2 1 2新建油罐且作为商业结算依据的储罐容量要经过标定 编制准确的容量表 因某种原因造成明显变形的油罐 必须重新标定 2 1 3所有管线按照冲洗和吹扫进行完毕 确认盲板已拆除 法兰把紧 2 1 4确认好接受物料的名称 罐号 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2 1 5根据联系结果 准确开关有关阀门 改好流程 2 1 6确认无误后 方可联系码头或槽车卸料 2 2 收料作业管理规定 2 2 1 槽车卸料操作 2 2 1 1 卸车前的准备 1 当班人员每班要对现场卸车 输送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 确保仪表 设备 阀门 管线处于完好状 2 接到卸料通知后 班长安排接料工作 槽车达到后确认接料通知单 核对 单据上的车号 实装量 物料种类 3 槽车送料人员必须提供磅站过磅单 无单不予卸料 4 卸车前槽车内物料须经化验分析为合格品 5 操作人员要配戴好防护用品 如过滤式呼吸器 防酸碱手套 6 关闭卸料流程所有倒淋及排气阀门 7 DCS 及现场操作员准确记录储罐液位必要时进行检尺确认液位 认真填写 卸车记录表 8 槽车进入卸料台后做好以下工作 a 检查槽车停放位置与卸料软管位置是否适当 b 请罐车司机熄火收钥匙 c 检查阻火器安装是否匹配 牢固 d 检查罐车静电接地线是否完好 拖地 e 罐底及缷料阀门是否关严和泄露 f 打开槽车储槽顶部通气门 g 取样分析 2 2 1 2卸车收料操作 1 接到卸料通知后 班长安排卸料工作 槽车达到后确认接料通知单 核对单 15 40 据上的车号 实装量 物料种类 来车在磅站过磅后并取回磅单 2 按照卸料的种类做好卸车流程的确认 3 确认卸车管线末端球阀 槽车侧阀处于关闭状态 4 夹好静电接地线 静电接地线要夹在车上无油漆处 以保证接地良好 5 把卸料快速接头接在槽车侧快速接头 确认卸料泵侧及槽车侧快速接头均被 卡紧 6 先打开卸车线上球阀 再打开槽车侧阀门 7 罐体根部进料阀门正常必须处于常开状态 泵的出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8 卸料泵的启动参考第四节 9 卸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车辆及卸车设施是否有泄漏现象 DCS 观察储罐液面 上升情况 10 观察槽车液面 当卸车软管已无流体流动 同时确认油罐车内物料已卸完毕 停泵后先关闭槽车侧阀门 再关卸车线上球阀 拆下卸料软管槽车端快速接 头 准备下一辆车的接卸 11 记录好每一槽车的卸料量 填写记录表 并和磅单核对 误差不能超过 1 以订货合同为准 误差超过范围必须查明原因 并把原因汇报生产部 主管 12 当天卸车工作全部结束后 关闭卸车线上球阀 卸料软管要安放整齐并盖好 压盖 13 出现下列情况 必须立即停止卸车作业 并作妥善处理 a 雷击天气 b 附近发生火灾 c 周围有易燃 有毒介质泄漏时 d 发生其它异常现象时 2 2 1 3卸料注意事项 1 向过磅人员提取过磅单 磅单填写要符合标准 2 卸料期间严禁对收料罐进行切罐 倒罐作业和脱水作业 3 每次卸车之前 要联系品质车间对槽车内物料进行采样分析 分析合格 后方可卸车 4 卸车之前要确认流程无误 快速接头连接牢固后 方可开阀卸车 5 卸车过程中 现场严禁离人 要加强巡检 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如果一旦出现泄漏现象应立即停泵关闭槽车侧阀门 卸车线上阀门 待 处理完毕后 方可重新卸车 6 每辆槽车卸料完成后必须停泵 并通知 DCS 盘控 待下一辆槽车接管完 毕后再次现场启动 16 40 7 每次卸完车后 卸车线上各相关阀门要完全关闭 防止出现跑漏现象 8 卸料流速不超过 3m s 9 卸车输送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泄漏等事故 按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2 2 2 来自码头物料的收料操作 接到班长收料通知后罐区操作人员需做好以下工作 2 2 2 1检查贮罐液位指示 报警仪 温度现场指示仪 管线压力表 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仪 可燃气体报警仪达到完好状态 2 2 2 2根据罐内存料及收料情况改好流程 确认收料前雷达液位计读数或进行 罐体检尺 填写接料记录表 DCS 盘控与现场操作员做好液位的校对 2 2 2 3卸料流速初始流量控制在 200m3 h 浮盘升起后可缓慢增大流量但最大 不超过 500T h 2 2 2 4根据接受物料种类 检查确认流程 确保无误后 联系液体码头开始准 备进料 2 2 2 5联系后 要紧盯液位仪和现场液位计 检查液位是否上升 同时注意将 室内指示与现场指示对照 是否有失灵或指示误差现象 若有 及时联系 校验 严禁卸料流量超过 500T H 2 2 2 6接到码头卸料结束通知后 关闭罐根部阀门 液面稳定后 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联系商检进行检尺作业 做好收料记录工作 根据商检计算的岸 收量和到货港船检数进行核对 误差不能超过 2 超过范围必须查明原因 并向部门主管回报 认真记录好原因分析记录 2 2 2 7 及时完善罐区船舶收料记录表 2 2 2 8卸料期间严禁对收料罐进行切罐 倒罐作业和脱水作业 2 2 3 来自福佳 PX 管道输送 PX 的收料操作 2 2 3 1接到储运部计划员的 作业计划 后 汇报值班主管和公用主任 做好 福佳管输前的准备工作 2 2 3 2完成准备工作后 汇报公用主任和值班主管 等待指示 2 2 3 3由值班主管联系福佳人员 我司操作人员和福佳人员抄录双方的质量流 量计数据 并在 福佳 PX 作业记录表 双方签字 2 2 3 4我司操作人员和福佳人员对福佳出料储罐进行取样 我司保留两瓶 加铅封 罐区工艺人员和福佳人员在 取样证明 签字确认 2 2 3 5样品送至我司品管科化验分析 汇报值班主管 等待指示 2 2 3 6样品化验合格后 品管科通知值班主管 2 2 3 7值班主管通知公用班长准备收料 罐区工艺人员打开我司界区阀门 水 处理中水池西侧 收料储罐收料阀门 汇报值班主管 我司已做好收料准 备 等待指示 17 40 2 2 3 8值班主管联系福佳人员启动 PX 送料泵 公用 DCS 人员注意查看 FQ001 流量计 若有数值时 联系罐区工艺人员 缓慢打开罐区界区阀门 控制 进罐物料的流速 300T H 2 2 3 9公用 DCS 人员通过我司 FQ001 流量计 计算收料结束时间 提前 1 2 小 时通知值班主管 2 2 3 10值班主管通知福佳停泵 收料结束 罐区公用人员迅速关闭我司界区 阀门 罐区界区阀门 收料储罐收料阀门 2 2 3 11罐区工艺人员和福佳人员抄录双方的质量流量计数据 计算双方流量 计累积量 并在 福佳 PX 作业记录表 双方签字 2 2 3 12公用班长检查 福佳 PX 作业记录表 是否填写完整 计算双方公司的 流量计累积量差值 误差不能超过 2 若超过范围必须查明原因 并向值 班主管和公用主任汇报 认真记录好原因分析记录 2 3 计量操作规程 2 3 1 检尺 2 3 1 1液面稳定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 3 1 2检尺应在检尺口的量油槽处下尺 2 3 1 3检实尺 测量容器内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 1 计量物料应检实尺 2 检尺时应做到下尺稳 触底轻 提尺快 读数准 应先读小数 后 读大数 并作好记录 3 检尺要进行两次 两次读数差不能大于 1mm 并以第一次检尺数为准 如大于 1mm 应重新检尺 2 3 1 4检水尺 测量罐底水位高度 1 操作方法同检实尺 2 钢尺在罐内停留时间为 10 30 秒 3 测量罐底水位高度时 应在尺上涂试水膏 2 3 2 检尺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2 3 2 1检尺人员要站在上风向 着装符合防静电要求 佩戴防有害气体呼吸器 具 2 3 2 2大开测量孔时 要缓慢 且严禁人脸部正对测量孔 2 3 2 3标尺经国家计量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为计量工具 2 3 2 4检尺完毕 要把标尺用棉布 PX IBA 柴油用棉布 清理干净 NaOH 甲醇 醋酸用水冲洗干净 把标尺放在指定位置 2 3 2 5试水膏用过后要拧紧瓶盖 清理干净后放置整齐 2 3 3 测温 18 40 2 3 3 1应在罐内油品液面高度的 1 2 处测温一次 2 3 3 2测温停留时间不少于 5 分钟 2 3 3 3当测温盒在罐内停留时间达到规定时间后 迅速提出 立即读数 此时 不要把测温盒中的油倒掉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值呈平行 先读小数 后 读大数 并做好记录 2 4 机泵操作规定 2 4 1 原料输送泵操作 2 4 1 1 开泵前的准备 1 检查流程 出入口管线 阀门 法兰和压力表有无泄漏和异常情况 压力表 可以正常归零 盲板全部拆除 按照规定必须保留的除外 2 检查电机及泵的各部件是否齐全好用 地脚螺栓是否牢固 接地线是否完好 绝缘是否良好 连轴器防护罩是否牢固 3 检查润滑油液位是否保持在 1 2 2 3 处 并检查是否有水分及有无变质 4 盘车数圈 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均匀 有无杂音 检查机械密封 润滑油密 封有无泄漏 5 确认泵入口总线 支线阀和罐体根部阀全开 所有倒淋阀关闭 入口滤网清 理干净 泵体排放阀关闭 泵出口阀关闭 6 缓慢大开泵出口管线倒淋排气 当有物料流出时 迅速关闭 7 屏蔽泵要投用循环冷却水 首次投用要排尽泵体侧及电机侧气体 2 4 1 2 启动 1 填写送电作业票 通知电气人员送电 2 泵出口压力稳定后 缓慢打开出口阀向管线冲压 待输送管线压力达到泵的 额定压力 额定压力参照设备性能一览表 后全开泵出口阀 PX 输送泵运行 稳定后 由 DCS 控制泵的出口回流阀 FV83204 稳定泵的出口压力 其他泵通 过调整泵的出口回流手阀或通过回流线截流板孔控制 3 注意电机电流变化 用出口阀控制电流 不允许超过额定值 4 如有异常 立即停泵 通知电气或设备人员检查确认 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5 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60 电机温度不得超过 60 6 作好运行记录 2 4 1 3 停泵 1 慢慢关闭出口阀 备用时出口阀全开 2 按下 STOP 按钮 选择开关打至 AUTO 控制状态备用 2 4 1 4 泵的切换 泵的切换有两种情况 19 40 1 因机泵故障无法运行时 当出现此种情况时 a 班长或 DCS 盘控立即通知现场操作员 现场操作员应迅速赶往现场 启动 另一台备用泵 待泵运行稳定后 缓慢打泵开出口阀 控制泵出口压力在额 定压力 b 通知电气断电 填写停电作业票 关闭故障泵的出入口阀门 需要倒空泵 体时倒空 并通知电气 若电气故障 或设备 若机械故障 进行维护 2 泵定期切换时 此种情况一般 2 或 3 个月切换一次 由班长通知现场操作员 启动备用泵 运行稳定后 停止运行泵 做好机泵切换记录 检查停止泵是否倒转 若倒转应 迅速关闭泵出口阀 然后关闭泵入口阀 倒空泵体 管道并做好记录 通知设备 检查单项阀 2 4 2 机泵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2 4 2 1检查泵的出口压力和电流是否稳定 正常 2 4 2 2检查电机和轴承温度 电机温度 70 轴承温度 65 2 4 2 3检查电机和泵体 运转是否平稳 有无杂音 监测机泵的振动情况 2 4 2 4检查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 保持足量的润滑油 并定期更换润滑油 2 4 2 5保证油杯油位在油杯的 1 2 2 3 处 并做好补油记录 填写加油清单 2 4 2 6检查密封有无泄漏 有严重泄漏时应停泵检修 2 4 2 7经常检查泵是否有气蚀现象 如有 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消除 2 4 2 8停泵后按正常维护定期检查 每班盘车一次 并做好盘车记录 2 4 2 9作好运行及检查记录 保持机泵及其周围的清洁 2 4 3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故 障原 因处 理 1 泵内有气体1 开放空阀排气 2 吸入管线漏气2 消除漏气现象 3 吸入管道堵塞3 疏通吸入管 清洗入口过滤器 4 转向不对4 改变电机转向 5 叶轮堵塞或损坏5 清洗或更换叶轮 泵 不 上 量 6 介质中气体太多或抽空6 排除气体或换罐 1 电机定子和转子干摩擦1 1 停泵修电机电 流2 2 电机或泵的轴承损坏2 2 停泵检修 20 40 故 障原 因处 理 3 3 叶轮中有异物3 除去异物 4 4 中心线偏斜4 重新找正 过 高 5 5 密封损坏5 修好密封 1 超负荷1 降低负荷电机 过热2 定子绕阻短路2 拆修电机 1 吸入管线有气体1 排除气体 2 泵抽空 2 停泵换罐 3 泵内有异物或叶轮损坏3 停泵排除异物或更换叶轮 4 轴弯曲或转子不平衡4 修换主轴或转子 泵振 动或 有杂音 5 中心线偏斜5 找正中心 1 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1 找正中心 2 润滑油量少或变质2 加足润滑油或更换 轴承 过热 3 轴承磨损3 检查更换 1 出口阀开度太小或堵塞1 开大出口阀 除去堵塞物 2 出口管线堵塞2 清除堵塞 出口 压力 过高3 下游阀关3 联系停泵 1 介质中气体过多或抽空 1 排气或停泵换罐 2 泵流量大而实际用量小2 加大量或重新更换 泵体 过热 3 泵内摩擦3 查找原因消除摩擦 2 5 切换罐的操作 开待用罐的出料阀门 开待用罐的回流阀门 3关闭原罐回流阀门 4缓慢关闭原罐出口阀门 2 6 加柴油的操作规程 2 6 1 柴油加油机的操作 2 6 1 1 检查检查流程 出入口管线 阀门 法兰有无泄漏和异常情况 2 6 1 2 用加油机钥匙将加油状态打到就地手动状态 2 6 1 3 在加油机控制面板上输入加油单位所申请的柴油升数后 按加油机 启 动 按钮启动加油机 2 6 1 4 拿下加油机上加油枪头 通过通过枪头上的手阀给每台加油车辆加油 21 40 当加油升数达到控制面板设置的申请数量时 加油机自动停止 2 6 1 5 如加油数量小于控制面板设置的申请数量 需按加油机控制面板上 停 泵 按钮 停加油机 2 6 1 6 加油机停止后 将加油枪头挂回加油机上 2 6 1 7 用加油机钥匙将加油机状态打到远程控制状态 2 6 2 加柴油注意事项 2 6 2 1 接到加柴油通知 班长确认加油单位在 ERP 已开柴油领用单 或手工柴 油领用单 后 方可加柴油 2 6 2 2 每次加柴油时 罐区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护 2 6 2 3 加油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严禁不文明操作 2 6 2 4 加油车辆必须按照现场要求排队加油 严禁加油车辆现场乱停现象 2 6 2 5 加油时如柴油洒落到地面上 要求加油人员将洒落地面上的柴油清理干 净 2 6 2 6 如发现加油机及配件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处理 第三节 罐区巡检及交接班管理规定 3 1 罐区巡检及日常维护 罐区收料前后都要 DCS 联系 并认真改好流程 检查有关液位 指示仪 报警仪 储罐温度现场指示仪 压力表 可燃气体检测仪 管线 阀门等设 备情况 确保安全生产 每次作业要做到 五要 1 作业要联系 2 流程要改好 3 设备要检查 4 计量要准确 5 动态要掌握 具体 要求如下 3 1 1每 2 小时按巡检路线和内容进行巡检 检查法兰 倒淋是否有泄漏 卸料 泵 原料输送泵的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如有 及时通知设备部紧固整改 并做好巡检记录 3 1 2注意对有氮气密封自调压阀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认真做好自调压阀后 现场压力表的数值是否在设定参数范围 设定参数见 PCV 表 发现异常应 立即汇报班长并通知仪电部人员维护 3 1 3当班人员检查区域内防雷 防静电设施的接地情况 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 电气人员处理 并认真做好记录 3 1 4检查罐的动态 氮气密封自调压阀 呼吸阀 阻火器工作是否正常 是否 有大的变化 罐体排放是否有泄露 异常时须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做原 因分析记录 22 40 3 1 5对罐区动火点进行工艺处理及监护 3 1 6日常要保持卸料线及收料线处于常压状态或正常静压状态 防止管线超压 压力异常时 要立即处理 并找出引起管线超压原因 认真做好记录 并 回报班长 冬季要检查管线伴热 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 发现异常及时处 理 严禁出现冻凝 3 1 7冬季对二甲苯 醋酸 45 NaOH 贮罐加热盘管投用后 检查罐内温度 控制罐内温度在 30 左右 DCS 及现场操作人员配合及时调整加热蒸汽 3 1 8冬季注意检查区域内防冻防凝点的情况 严禁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