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单选题单项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125125 分分 1 2 分 下侧宣言指导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 2 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三民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3 2 分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 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20 世纪以来 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 1949 年 1951 年 B 1951 年 1953 年 C 1949 年 1956 年 D 1953 年 1957 年 5 2 分 神州日报 是旧上海的报纸 该报纸自 1911 年 10 月 12 日开辟了 鄂省大风云之详报 本报鄂 乱专电 鄂乱各面之专报 之类专栏 比较确切地说 其中的 鄂乱 是指 A 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南昌起义 6 2 分 下列斗争迫使近代中国新旧政权更替的包括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A B C D 7 2 分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第 3 页 共 12 页 8 2 分 作为革命的宣传口号 从 驱除鞑虏 到 五族共和 的转变 说明革命党人 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仍然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视各族人民为一个整体 A B C D 9 2 分 五年一小庆 十年一大庆 今年是下列哪些历史事件 110 周年纪念 废除科举制 京张铁路的修建 中国同盟会成立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靑年杂志 A B C D 10 2 分 1905 年 在 民报 的发刊词中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 义 其中最能体现 民生主义 的一项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1 2 分 1912 年 2 月 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 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清帝下诏退位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临时约法 的颁布 12 2 分 2016 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 的宣传与实践 为此 他进行了以下活动 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 创立中华民国 率领国民革命军 进行北伐战争 召开国民党一大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创办 新青年 A B C D 13 2 分 2015 年 中国梦 正能量 入选 中国流行语 排行榜 20 世纪以来 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 的梦想 经历了 90 多年的探索历程 实现了中国人的哪些梦想 A 独立梦 强国梦 回归梦 飞天梦 B 振兴梦 独立梦 崛起梦 统一梦 C 觉醒梦 独立梦 崛起梦 统一梦 D 觉醒梦 振兴梦 独立梦 统一梦 14 2 分 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 庆典活动的方案 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 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A 2010 年 10 月 10 日 B 2011 年 10 月 10 日 C 2011 年 12 月 12 日 D 2012 年 1 月 1 日 15 2 分 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 梳着长辫子 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为大人 老爷 易服饰 剪发 第 5 页 共 12 页 辫 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 义和团运动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戊戌变法期间 16 2 分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 在辛亥革命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 一 定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辛亥革命 A 建立了中华民国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17 2 分 他一生孤独 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 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 国之梦 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 他的 兴国之梦 是 A 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8 2 分 林伯渠说 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因为他们没 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第 6 页 共 12 页 19 2 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因为这次革命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20 2 分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民主共和 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 B C D 21 15 分 2006 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 请回答 1 你知道孙中山是哪里人吗 你知道他出生于哪一年吗 2 孙中山提出了 三民主义 你知道 三民主义 具体是指哪三大主义吗 3 你能说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伟大的历史功绩吗 22 25 分 今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 回顾历史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 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了中法 中日两次的战争 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 自然会转变态度 着眼在政治方面 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 于是有打着 变法自强 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 维新党 出现 第 7 页 共 12 页 摘编自顾颉刚 王钟麟 中国史读本 材料二 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 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纪元 政治的现状纵不好 潜在民间 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 现代 是 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颉刚 王钟麟 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先有农村红军 后有城市政权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 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如有人怀疑红军 的存在 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 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 年 9 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材料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据所学知识回答 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 民治精神 方面的积极影响 3 结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写出最能体现 中国革命的特征 的道路是什么 4 材料四中 当家作主站起来 的标志是什么 改革开放富起来 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 此后 中国走 向了什么道路 5 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 圆了百年强国梦 综合以上材料 你有何深切体会 23 2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 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准许 国王不能征税 国王不能在 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人生来是自由的 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而 它们 与大不列颠王国之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献 分别是由哪些机构通过的 第 8 页 共 12 页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3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 你认为当时人民进行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英法美三国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什么政权 在 20 世纪初 中国历史上也通过革命方式建立过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是什么 24 15 分 一百多年前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陈天华 猛回头 内容摘录 猛回头 摘录 俄罗斯 自北方 包我三面 英吉利 假通商 毒计中藏 法兰西 占广州 窥伺黔桂 德意志 胶州领 虎视东方 新日本 取台湾 再图福建 美利坚 也想要 割土分疆 这中国 那一点 我还有份 这朝廷 原是个 名存实亡 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 拱手降洋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 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 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皇帝 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 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 这股思 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 不可阻挡了 辛亥革命后 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 不久便迎来了五 四运动 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 据材料一 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 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3 据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 新纪元 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第 9 页 共 12 页 25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9 世纪中期以后 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 为挽救中国的危难 不少仁人志士化身 名医 寻找济世良方 展开一场场 救治行动 有统治阶级内部的 自我疗伤 有康有为 梁启超发起的 温药慢治 更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猛药重治 据此回答问题 1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中的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分别指哪些历史事件 2 为中国 救治 的各位历史人物中 你最钦佩哪一位 请结合他的贡献简要评价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单选题单项单选题 共共 25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