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187页)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187页)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187页)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187页)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18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章知识重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复习课件 完整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 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 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 组 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知识重点 26 1二次函数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 正方形边长为 a cm 它的面积 s cm2 是多少 2 矩形的长是 4 厘米 宽是 3 厘米 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 x 厘米 则面积增加 y 平 方厘米 试写出 y 与 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 它们是不是函数 为什么 如果是函数 请你结合学习一次 函数概念的经验 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 1 m 取哪些值时 函数y m2 m x2 mx m 1 是以 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若函数 y m2 m x2 mx m 1 是二次函数 须满足的条件是 m2 m 0 解若函数y m2 m x2 mx m 1 是二次函数 则 m2 m 0 解得m 0 且m 1 因此 当m 0 且m 1时 函数y m2 m x2 mx m 1 是二次函数 回顾 与反思形如y ax2 bx c的函数只有在a 0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2 探索若函数y m2 m x2 mx m 1 是以 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 则 m 取哪些 值 例 2 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 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3 2 1 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S cm2 与正方体棱长 a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2 写出圆的面积 y cm2 与它的周长 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3 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 1 98 存入 10000 元本金 若不计利息 求本息和 y 元 与 所存年数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4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 26cm 求菱形的面积 S cm2 与一对角线长 x cm 之间 的函数关系 解 1 由题意 得 S 6a2 a 0 其中 S 是 a 的二次函数 2 由题意 得 y x x 0 其中 y 是 x 的二次函数 4 3 由题意 得 y 10000 1 98 x 10000 x 0 且是正整数 其中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4 由题意 得 S 1x 26 x 1x2 13x 0 x 26 其中S 是 x 的二次函数 22 例 3 正方形铁片边长为 15cm 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x cm 的小正方形 用余 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 求盒子的表面积 S cm2 与小正方形边长 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小正方形 边长为 3cm 时 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 S 152 4x2 225 4x2 0 x 15 2 2 当 x 3cm 时 S 225 4 32 189 cm2 当堂课内练习 1 下列函数中 哪些是二次 函数 1 y x2 0 3 y x2 1 x 2 y x 2 x 2 x 1 2 4 y 2 当 k 为何值时 函数y k 1 xk k 1为二次函数 3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y cm2 周长为 x cm 1 请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判断 y 是否为 x 的二次函 数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2 4 2 1 已知函数y m 3 xm 7是二次函数 求 m 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y ax2 当 x 3 时 y 5 当 x 5 时 求 y 的值 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 27 底面半径为 x 求圆柱的体积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若圆柱的 底面半径 x 为 3 求此时的 y 4 用一根长为 40cm 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 r 的扇形 求扇形的面积 y 与它的半径 x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请写出半径 r 的取值范围 B 组 5 对于任意实数 m 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A y m 1 2x2B y m 1 2x2C y m2 1 x2D y m2 1 x2 6 下列函数关系中 可以看作二次函数y ax2 bx c a 0 模型的是 A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B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 1 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 C 竖直向上 发射的信号弹 从发射到落回地面 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不计 空气阻力 D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 教学目标 26 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课时 一 知识与技能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 体会方程与函数之 间的联系 2 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何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 y h h 是实数 交点的横坐标 二 过程与 方法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 新精 神 2 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 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 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 培养大 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 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教学重点 1 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 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 y h h 是实数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 难点 1 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 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 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1 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 kx b 0 k 0 和一次函数 y kx b k 0 后 讨论了它 们之间的关系 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 y 0 时 一次函数 y kx b 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 kx b 0 且一次函数 y kx b k 0 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 kx b 0 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a 0 和二次函数 y ax2 bx c a 0 它 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 2 选教材提出的问题 直接引入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探究 教 材问题 师生同步完成 观察 教材 22 页 学生小组交流 归纳 先由学生完 成 然后师生评价 最后教师归纳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同期 声 2 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情况求待定系数的范围 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情况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学了如下内容 1 经历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 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 体 会了方程与函数之间的 联系 2 理解了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 了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 数学方法 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 反思 在判断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情况时 和抛物线中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有无关系 拓 展 教案 课后作业 P231 3 5 6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 ax2 的图象 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 一次函数y 2x 1 反比例函数y 3的图象分别是 x 那么二次函数y x2的图象是什么呢 1 描点法画函数y x2的图象前 想一想 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 以什么数为中心 当 x 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 y 的值如何 2 观察函数y x2的图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践与探索 例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 有何不同点 1 y 2x2 解列表 2 y 2x2 x 3 2 10123 y 2x2 188202818 7 2 y 2x2 18 8 20 2 8 18 分别描点 连线 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 如图 26 2 1 共同点 都以 y 轴为对称轴 顶点都在坐标原点 不同点 y 2x2的图象开口向上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在对称轴的左边 曲线自左向 右下降 在对称轴的右边 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y 2x2的图象开口向下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在对称轴的左边 曲线自左 向右上升 在对称轴的右边 曲线自左向右下降 回顾与反思在列表 描点时 要注意合理灵活地取值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因为图象是抛物 线 因此 要用平滑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 例 2 已知y k 2 xk k 4是二次函数 且当x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1 求 k 的值 2 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k 2 k 4 2 解 1 由题意 得 k 2 0 解得 k 2 2 二次函数为y 4x2 则顶点坐标为 0 0 对称轴为 y 轴 例 3 已知正方形周长为 Ccm 面积为 Scm2 1 求 S 和 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画出图象 2 根据图象 求出 S 1cm2时 正方形的周长 3 根据图象 求出 C 取何值时 S 4cm2 分析此题是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 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画图象时 自变量 C 的取值应在取值范围内 解 1 由题意 得S 列表 1 C 2 C 0 16 C2468 S 1 C2 16 1 4 1 9 4 4 描点 连线 图象如图 26 2 2 2 根据图象得 S 1cm2时 正方形的周长是 4cm 3 根据图象得 当 C 8cm 时 S 4cm2 回顾与反思 1 此图象原点处为空心点 8 2 2 2 2 横轴 纵轴字母应为题中的字母 C S 不要习惯地写成 x y 3 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 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堂课内练习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开口方 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y 3x2 2 y 3x2 3 y 1x2 3 2 1 函数y 2 x2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3 2 函数y 1x2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4 3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2x 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 S 表示成 x 的函数 并画出图象的 草图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y 4x2 2 填空 2 y 1 x2 4 1 抛物线y 5x2 当 x 时 y 有最值 是 2 当 m 时 抛物线y m 1 xm m开口向下 3 已知函数y k2 k xk 2k 1是二次函数 它的图象开口 当 x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3 已知抛物线y kxk k 10中 当x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1 求 k 的值 2 作出函数的图象 草图 4 已知抛物线y ax2经过点 1 3 求当 y 9 时 x 的值 B 组 5 底面是边长为 x 的正方形 高为 0 5cm 的长方体的体积为 ycm3 1 求 y 与 x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2 画出函数的图象 3 根据图象 求出 y 8cm3时底面边长 x 的值 4 根据图象 求出 x 取何值时 y 4 5 cm3 6 二次 函数y ax2与直线y 2x 3交于点 P 1 b 1 求 a b 的值 2 写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并指出 x 取何值时 该函数的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9 7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原点为顶点 y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且过 M 2 2 1 求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 写出抛物线上与点 M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 N 的坐标 并求出 MON 的面积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 会画出y ax2 k这类函数的图象 通过比较 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同学们还记得一次函数y 2x与y 2x 1的图象的关系吗 你能由此推测二次函数y x2与y x2 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那么y x2与y x2 2的图象之间又有何关系 实践与探索 例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函数y 2x2与y 2x2 2的图象 解 列表 描点 连线 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如图 26 2 3 所示 x 3 2 10123 y 2x2 188202818 y 2x2 2 20104241020 1 0 回顾与反思当自变量 x 取同一数值时 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映在 图象上 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探索观察这两个函数 它们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 又有哪些不 同 你能由此说出函数y 2x2与y 2x2 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例 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函数y x2 1与y x2 1的图象 并说明 通过 怎样的平移 可以由抛物线y x2 1得到抛物线y x2 1 解 列表 描点 连线 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如图 26 2 4 所示 可以看出 抛物线y x2 1是由抛物线y x2 1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回顾与反思抛物线y x2 1和抛物线y x2 1分别是由抛物线y x2向上 向下 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探索如果要得到抛物线y x2 4 应将抛物线y x2 1作怎样的平移 例 3 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与y 1x2相同 顶点纵坐标是 2 且抛物线经过 2 点 1 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题意可得 所求函数开口向上 对称轴是 y 轴 顶点坐标为 0 2 x 3 2 10123 y x2 1 8 3010 3 8 y x2 1 10 5 2 1 2 5 10 10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y ax2 2 a 0 又抛物线经过点 1 1 所以 1 a 12 2 解得a 3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 3x2 2 回顾与反思 y ax 2 k a k 是常数 a 0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归纳如下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a 0y ax 2 k a 0 当堂课内练习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y 1 x 2 2 y 1 x 2 2 2 y 1 x 2 2 2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 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 顶点的位置 你能说 出抛物线y 1x2 k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 顶点的位置吗 2 2 抛物线y 1x2 9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 4 以看作是由抛物线y 1x2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4 3 函数y 3x2 3 当 x时 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x时 函 数取得最值 最值 y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已知函数y 1x2 3 y 1x2 3 3 y 1 x 2 2 3 1 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 2 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3 试说出函数y 1x2 5的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3 2 不画图象 说出函数y 1x2 3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并说明它是由函 4 数y 1x2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4 11 3 若二次函数y ax2 2的图象经过点 2 10 求 a 的值 这个函数有最大还是最 小值 是多少 B 组 4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y ax2 b与y ax b a 0 b 0 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5 已知二次函数y 8x2 k 1 x k 7 当k 为何值时 此二次函数以 y 轴为对称轴 写出 其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会画出y a x h 2这类函数的图象 通过比较 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了解到 函数y ax2 k的图象 可以由函数y ax2的图象上下平移所 得 那么函数y 1 x 2 2的图象 是否也可以由函数y 1x2平移而得呢 画图试一 22 试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实践与探索 例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1x2 y 1 x 2 2 y 1 x 2 2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 222 标 解列表 x 3 2 10123 y 1 x2 2 9 2 2 1 2 0 1 2 2 9 2 12 y 1 x 2 2 2 1 20 1 22 25 28 25 2 25 y 1 x 2 2 2 28 9 2 2 1 20 1 2 描点 连线 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如图 26 2 5 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上 对 称轴分别是 y 轴 直线 x 2和直线 x 2 顶点坐标分 别是 0 0 2 0 2 0 回顾与反思对于抛物线y 1 x 2 2 当 x时 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2 当 x时 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时 函数取得最值 最 值 y 探索抛物线y 1 x 2 2和抛物线 y 1 x 2 2分别是由抛物线y 1x2向左 向右 222 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如果要得到抛物线y 1 x 4 2 应将抛物线y 1x2作怎样的 22 平移 例 2 不画出图象 你能说明抛物线y 3x2与y 3 x 2 2之间的关系吗 解抛物线y 3x2的顶点坐标为 0 0 抛物线y 3 x 2 2的顶点坐标为 2 13 0 因此 抛物线y 3x2与y 3 x 2 2 形状相同 开口方向都向下 对称轴分别是 y 轴和直线x 2 抛物线y 3 x 2 2是由y 3x2向左平移 2 个单位而得的 回顾与反思 y a x h 2 a h 是常数 a 0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 标归纳如下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a 0y a x h 2 a 0 当堂课内练习 1 画图填空 抛物线y x 1 2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 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y x2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2x2 y 2 x 3 2 y 2 x 3 2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 坐标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已知函数y 1x2 y 1 x 1 2 y 1 x 1 2 222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2 分别说出各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 分别讨论各个函数的性质 2 根据上题的结果 试说明 分别通过怎样的平移 可以由抛物线y 1x2得到抛物 2 线y 1 x 1 2 和y 1 x 1 2 22 3 函数y 3 x 1 2 当 x时 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x时 函数取得最值 最值 y 4 不画出图象 请你说明抛物线y 5x2与y 5 x 4 2之间的关系 B 组 14 5 将抛物线y ax2向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为 2 且新抛物线经过点 1 3 求a的值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 1 掌握把抛物线y ax2平移至y a x h 2 k 的规律 2 会画出y a x h 2 k 这类函数的图象 通过比较 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由前面的知识 我们知道 函数y 2x2的图象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可以得到函数 y 2x2 2的图象 函数y 2x2的图象 向右平移3 个单位 可以得到函数y 2 x 3 2 的图象 那么函数y 2x2的图象 如何平移 才能得到函数y 2 x 3 2 2的图象呢 实践与探索 例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1x2 y 1 x 1 2 y 1 x 1 2 2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 222 坐标 解列表 x 3 2 10123 y 1 x2 2 9 2 2 1 2 0 1 2 2 9 2 y 1 x 1 2 2 8 9 2 2 1 2 0 1 2 2 y 1 x 1 2 2 2 6 5 2 0 3 2 2 3 2 0 15 22 描点 连线 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如图 26 2 6 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 对称轴分别为 顶点 坐标分别为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并观察三个图象之 间的关系 回顾与反思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上下平移 只影响二次函数y a x h 2 k 中 k 的值 左右平移 只影响 h 的值 抛物线的形状不变 所以平移时 可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 确定平移前 后的函数关系式及平移的路径 此外 图象的平移与平移的顺序无关 探索你能说出函数y a x h 2 k a h k 是常数 a 0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 顶点坐标吗 试填写下表 例 2 把抛物线y x2 bx c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 y x2 求 b c 的值 分析抛物线y x2的顶点为 0 0 只要求出抛物线y x2 bx c的顶点 根据顶点 坐标的改变 确定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 从而求出 b c 的值 解y x2 bx c x2 bx b b c x b 2 c b 4424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得到y x b 2 c b 2 24 y a x h 2 k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a 0 a 0 2 2 16 再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得到y x b 4 2 c b 2 24 其顶点坐标是 b 4 c b 2 而抛物线y x2的顶点为 0 0 则 24 b 2 4 0 2 c b 4 2 0 b 8 解得 c 14 探索把抛物线y x2 bx c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 y x2 也就意味着把抛物线y x2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右平移 4 个单位 得到抛 物线y x2 bx c 那么 本题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 请你试一试 当堂课内练习 1 将抛物线y 2 x 4 2 1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 2x2 A 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 B 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 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 2 把抛物线y 3x2向左平移 3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4 个单位 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 2 关系式为 3 抛物线y 1 2x 1x2可由抛物线y 1x2向平移个单位 再向平 22 移个单位而得到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3x2 y 3 x 2 2 y 3 x 2 2 1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 标 2 2 17 2 将抛物线y x2 2x 5先向下平移 1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求平移后的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1 231 2 3 将抛物线 y x 2 x 如何平移 可得到抛物线y x 22 B 组 2x 3 4 把抛物线y x2 bx c向右平移 3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 y x2 3x 5 则有 A b 3 c 7B b 9 c 15C b 3 c 3D b 9 c 21 5 抛物线y 3x2 bx c是由抛物线y 3x2 bx 1向上平移 3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的 求 b c 的值 6 将抛物线y ax2 a 0 向左平移h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k个单位 其中h 0 k 0 求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 1 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y ax2 bx c化成y a x h 2 k 的形式 从而确定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 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 象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发现 二次函数y 2 x 3 2 1的图象 可以由函数y 2x2的图象先向 平移个单位 再向平移个单位得到 因此 可以直接得出 函数y 2 x 3 2 1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那么 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 数 如y x2 3x 2 你能很容易地说出它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并画出 图象吗 实践与探索 例 1 通过配方 确定抛物线y 2x2 4x 6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再描点画 图 18 2 解y 2x2 4x 6 2 x2 2x 6 2 x2 2x 1 1 6 2 x 1 2 1 6 2 x 1 2 8 因此 抛物线开口向下 对称轴是直线 x 1 顶点坐标为 1 8 由对称性列表 x 2 101234 y 2x2 4x 6 1006860 10 描点 连线 如图 26 2 7 所示 回顾与反思 1 列表时选值 应以对称轴 x 1 为中心 函数值可由对称性得到 2 描点画图时 要根据已知抛物线的特点 一般先找出顶点 并用虚线画对称轴 然 后再对称描点 最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探索对于二次函数y ax2 bx c 你能用配方法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 请你 完成填空 对称轴 顶点坐标 例 2 已知抛物线y x2 a 2 x 9的顶点在坐标轴上 求a的值 分析顶点在坐标轴上有两种可能 1 顶点在 x 轴上 则顶点的纵坐标等于 0 2 顶点在 y 轴上 则顶点的横坐标等于 0 解y x2 a 2 x 9 x a 2 2 9 a 2 24 a 2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9 a 2 2 24 19 2 当顶点在 x 轴上时 有 解得 a 2 0 2 a 2 当顶点在 y 轴上时 有 a 2 2 9 4 0 解得a 4或a 8 所以 当抛物线y x2 a 2 x 9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时 a有三个值 分别是 2 4 8 当堂课内练习 1 1 二次函数y x2 2x的对称轴是 2 二次函数y 2x2 2x 1的图象的顶点是 当 x时 y 随 x 的 增大而减小 3 抛物线y ax2 4x 6的顶点横坐标是 2 则a 2 抛物线y ax2 2x c的顶点是 1 1 则a c 的值是多少 3 本课课外作业 1 已知抛物线y 1 x2 2 3x A 组 5 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 2 利用配方法 把下列函数写成y a x h 2 k 的形式 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y x2 6x 1 2 y 2x2 3x 4 3 y x2 nx 4 y x2 px q 3 已知y k 2 xk 2k 6是二次函数 且当x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1 求 k 的值 2 求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B 组 4 当a 0时 求抛物线y x2 2ax 1 2a2的顶点所在的象限 5 已知抛物线y x2 4x h的顶点 A 在直线y 4x 1上 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0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6 1 会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y ax2 bx c a 0 的最大或最小值 2 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 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 MM 及创新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带有 最 字的问题 如 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 80 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 100 元出售 一天可销出约 100 件 该 店想通过降低售价 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 经过市场调查 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 降低 1 元 其销售量可增加约 10 件 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 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 设每件商品降价 x 元 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 y 元 则可得函数关系式为 二 次函数y 10 x2 100 x 2000 那么 此问题可归结为 自变量 x 为何值时函数 y 取得 最大值 你能解决吗 实践与探索 例 1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y 2x2 3x 5 2 y x2 3x 4 分析由于函数y 2x2 3x 5和y x2 3x 4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所 以只要确定它们的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 就可以确定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 1 二次函数y 2x2 3x 5中的二次项系数 2 0 因此抛物线y 2x2 3x 5有最低点 即函数有最小值 因 为y 2x2 3x 5 2 x 3 2 49 48 349 所以当x 时 函数y 2x2 3x 5有最小值是 48 2 二次函数y x2 3x 4中的二次项系数 1 0 因此抛物线y x2 3x 4有最高点 即函数有最大值 因 为y x2 3x 4 x 3 2 25 24 21 所以当x 3 2 时 函数y x2 3x 4有最大值是 25 4 回顾与反思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 第一步确定 a 的符号 a 0 有最小值 a 0 有最 大值 第二步配方求顶点 顶点的纵坐标即为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探索试一试 当 2 5 x 3 5 时 求二次函数y x2 2x 3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 2 某产品每件成本是 120 元 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 x 元 与产品的日销售量 y 件 之间关系如下表 x 元 130150165 y 件 705035 若日销售量 y 是销售价 x 的一次函数 要获得最大销售利润 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 元 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 分析日销售利润 日销售量 每件产品的利润 因此主要是正确表示出这两个量 解由表可知 x y 200 因此 所求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x 200 设每日销 售利润为 s 元 则有 s y x 120 x 160 2 1600 因为 x 200 0 x 120 0 所以120 x 200 所以 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 160 元时 销售利润最大 最大销售利润为 1600 元 回顾与反思解决实际问题时 应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函数关系式 再研究所得 的函数 得出结果 例 3 如图 26 2 8 在 Rt ABC 中 C 90 BC 4 AC 8 点 D 在斜边 AB 上 分别作 DE AC DF BC 垂足分别为 E F 得四边形 DECF 设 DE x DF y 1 用含 y 的代数式表示 AE 2 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 x 的取值范围 3 设四边形 DECF 的面积为 S 求S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解 1 由题意可知 四边形 DECF 为矩形 因此 AE AC DF 8 y 2 由DE BC 得 DE AEx8 y 即 BCAC48 所以 y 8 2x x 的取值范围是0 x 4 3 S xy x 8 2x 2x2 8x 2 x 2 2 8 22 所以 当 x 2 时 S 有最大值 8 当堂课内练习 1 对于二次函数y x2 2x m 当 x 时 y 有最小值 2 已知二次函数y a x 1 2 b有最小值 1 则a 与 b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a bB a bC a bD 不能确定 3 某商场销售一批衬 衫 平均每天可售出 20 件 每件盈利 40 件 为了扩大销售 增加盈利 尽快减少库存 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 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 1 元 商场平均每 天可多售出 2 件 1 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 1200 元 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 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 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y x2 2x 2 y 2x2 2x 1 2 已知二次函数y x2 6x m的最小值为 1 求 m 的值 3 心理学家发现 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 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 x 单位 分 之间满足 函数关系 y 0 1x2 2 6x 43 0 x 30 y 值越大 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 x 在什么范围内 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x 在什么范围内 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 低 2 第 10 分时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 第几分时 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B 组 4 不论自变量 x 取什么数 二次函数y 2x2 6x m的函数值总是正值 求 m 的取值范围 5 如图 有长为 24m 的篱笆 一面利用墙 墙的最大可用长度 a 为 10m 围成中间隔有一 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 设花圃的宽 AB 为 xm 面积为 Sm2 1 求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如果要围成面积为 45m2的花圃 AB 的长是多少米 3 能围成面积比 45m2更大的花圃吗 如果能 请求出最大面 积 并说明围法 如果不能 请说明理由 6 如图 矩形 ABCD 中 AB 3 BC 4 线段 EF 在对角线 AC 上 EG AD FH BC 垂足分别是 G H 且 EG FH EF 1 求线段 EF 的长 23 2 设 EG x AGE 与 CFH 的面积和为 S 写 出 S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并 求出 S 的最小值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7 会根据不同的条件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MM 及创新思维 一般地 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 那么就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 件才能求 出函数关系式 例如 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y kx b k 0 的关系式时 通常需要两个 独立的条件 确定反比例函数 y k k 0 的关系式时 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 如果要确 x 定二次函数y ax2 bx c a 0 的关系式 又需要几个条件呢 实践与探索 例 1 某涵洞是抛物线形 它的截面如图 26 2 9 所示 现测得 水面宽 1 6m 涵洞顶点 O 到水面的距离为 2 4m 在图中直角坐 标系内 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分析如图 以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轴 以过点 O 的 y 轴的垂线为 x 轴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这时 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 对称轴是 y 轴 开口向下 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是 y ax2 a 0 此时只需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就能求出抛物线的函 数关系式 解 由题意 得点 B 的坐标为 0 8 2 4 又因为点 B 在抛物线上 将它的坐标代入y ax2 a 0 得 2 4 a 0 82 15 所以a 4 因此 函数关系式是y 15x2 4 例 2 根据下列条件 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 0 1 B 1 0 C 1 2 2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 1 3 且与 y 轴交于点 0 1 3 已知抛物线与 x 轴交于点 M 3 0 5 0 且与 y 轴交于点 0 3 24 4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 3 2 且与 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 4 分析 1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 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 ax2 bx c的 形式 2 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 a x 1 2 3 再根据抛物 线与 y 轴的交点可求出 a 的值 3 根据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 可设函数关 系式为y a x 3 x 5 再根据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可求出 a 的值 4 根据已知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 2 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 a x 3 2 2 同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 轴为 x 3 再由与 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 4 可得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为 1 0 和 5 0 任选一个代入y a x 3 2 2 即可求出 a 的值 解 1 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 ax2 bx c 由已知 这个函数的图象过 0 1 可以 得到 c 1 又由于其图象过点 1 0 1 2 两点 可以得到 a b 1 a b 3 解这个方程组 得 a 2 b 1 所以 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是y 2x2 2x 1 2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 1 3 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 a x 1 2 3 又由于 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0 1 可以得到 1 a 0 1 2 3 解得a 4 所以 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 4 x 1 2 3 4x2 8x 1 3 因为抛物线与 x 轴交于点 M 3 0 5 0 所以设二 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 a x 3 x 5 又由于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0 3 可以得到 3 a 0 3 0 5 解得a 1 5 25 所以 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 1 x 3 x 5 1x2 2x 3 555 4 根据前面的分析 本题已转化为与 2 相同的题型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回顾与反 思确定二此函数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设成什么形式时 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 以简单为原则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如 下三种形式 1 一般式 y ax2 bx c a 0 给出三点坐标可利用此式来求 2 顶点式 y a x h 2 k a 0 给出两点 且其中一点为顶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3 交点式 y a x x1 x x2 a 0 给出三点 其中两点为与 x 轴的两个交点 x1 0 x2 0 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当堂课内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 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 系式 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0 2 1 1 3 5 2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 1 2 且过点 2 1 3 已知抛物线与 x 轴交于点 M 1 0 2 0 且经过点 1 2 2 二次函 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x 1 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6 且经过点 2 10 求此二次函数 的关系式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已知二次函数y x2 bx c的图象经过点 A 1 12 B 2 3 1 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 用配方法把 1 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化成y a x h 2 k的形式 并求出该抛物线的 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4x 8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P 2 m Q n 8 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x 1 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 式 3 某工厂大门是一抛物线型水泥建筑物 如图所示 大门地 面 宽 AB 4m 顶部 C 离地面高度为 4 4m 现有一辆满载货 物的汽车欲通过大门 货物顶部距地面 2 8m 装货宽度为 2 4m 请判断这辆汽车能否顺利通过大门 4 已知二次函数y ax2 bx c 当 x 3 时 函数取得最大值 10 且它的图象在 x 轴 26 上截得的弦长为 4 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B 组 5 已知二次函数y x2 bx c的图象经过 1 0 与 2 5 两点 1 求这个二次函数 的解析式 2 请你换掉题中的部分已知条件 重新设计一个求二次函数y x2 bx c解 析式的题目 使所求得的二次函数与 1 的相同 6 抛物线y x2 2mx n过点 2 4 且其顶点在直线y 2x 1上 求此二次函 数的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本课知识重点 26 3实践与探索 1 会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在运用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生活中 我们常会遇到与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有关的问题 比如在 2004 雅典奥运会的 赛场上 很多项目 如跳水 铅球 篮球 足球 排球等都与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息息相关 你 知道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其它方面的运用吗 实践与探索 例 1 如图 26 3 1 一位运动员推铅球 铅球行进 高度 y m 与水平距离 x m 之间的 关系是 y 1 x2 12 2 x 3 5 问此运动员把 3 铅球推出多远 解如图 铅球落在 x 轴上 则 y 0 因此 1x 2 2 x 5 0 1233 解方程 得x1 10 x2 2 不合题意 舍去 所以 此运动员把铅球推出了 10 米 探索此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了运动员把铅球推出的实际距离 如果创设另外一个问题情 5 境 一个运动员推铅球 铅球刚出手时离地面m 铅球落地点距铅球刚出手时相应的地 3 面上的点 10m 铅球运行中最高点离地面 3m 已知铅球走过的路线是抛物线 求它的函 数关系式 你能解决吗 试一试 例 2 如图 26 3 2 公园要建造圆形的喷水池 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处安装一个柱子 OA 水流在各个方向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线落下 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 要求设计 27 成水流在离 OA 距离为 1m 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 2 25m 1 若不计其他因素 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多少米 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致落到池外 2 若水流喷出的抛物线形状与 1 相同 水池的半径为 3 5m 要使水流不落到池外 此时水流最大高度应达多少米 精确到 0 1m 分析这是一个运用抛物线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题 首先必须将水流抛物线放在直角坐标系中 如图 26 3 3 我们可以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再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即可 解决问题 解 1 以 O 为原点 OA 为 y 轴建立坐标系 设抛物线顶点 为 B 水流落水与 x 轴交点为 C 如图 26 3 3 由题意得 A 0 1 25 B 1 2 25 因此 设抛物线为y a x 1 2 2 25 将 A 0 1 25 代入上式 得1 25 a 0 1 2 2 25 解得a 1 所以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1 2 2 25 当 y 0 时 解得 x 0 5 不合题意 舍去 x 2 5 所以 C 2 5 0 即水池的半径至少要 2 5m 2 由于喷出的抛物线形状与 1 相同 可设此抛物线为y x h 2 k 由抛物线过点 0 1 25 和 3 5 0 可求得 h 1 6 k 3 7 所以 水流最大高 度应达 3 7m 当堂课内练习 1 在排球赛中 一队员站在边线发球 发球方向与边线垂直 球开始飞行 时距地面 1 9 米 当球飞行距离为 9 米时达最大高度 5 5 米 已知球场长 18 米 问这 样发球是否会直接把球打出边线 2 在一场篮球赛中 队员甲跳起投篮 当球出手时离地高 2 5 米 与球圈中心的水平距 离为 7 米 当球出手水平距离为 4 米时到达最大高度 4 米 设篮球运行轨迹为抛物线 球 圈距地面 3 米 问此球是否投中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在一场足球赛中 一球员从球门正前方 10 米处将球踢起射向球门 当球飞行的水平距 离是 6 米时 球到达最高点 此时球高 3 米 已知球门高 2 44 米 问能否射中球门 28 2 某公司推出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洗涤用品 年初上市后 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赢利的过程 下面的二次函数图象 部分 刻画了该公司年初以来累积利润 s 万元 与 销售时间 t 月 之间的关系 即前 t 个月的利润总和 s 与 t 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 题 1 由已知图象上的三点坐标 求累积利润 s 万元 与时间 t 月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截止到几月末公司累积利润可达到 30 万元 3 求第 8 个月公司所获利润是多少万元 3 如图 一位运 动员在距篮下 4m 处跳起投篮 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 当球 运行的水平距离为 2 5m 时 达到最大高度 3 5m 然后准确 落入篮圈 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 3 05m 1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 该运动员身高 1 8m 在这次跳投中 球在头顶上方 0 25m 处出手 问 球出手时 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B 组 4 某公司草坪的护栏是由 50 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 为牢固起见 每段护栏需按 间距 0 4m 加设不锈钢管 如图 a 做成的立柱 为了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 设计人员利用图 b 所示的坐标系进行计算 1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 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 5 某跳水运动员在进行 10m 跳台跳水训练时 身体 看成一点 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如图 所示的一条抛物线 在跳某个规定动作时 正常情况下 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 2 面10 m 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 4m 同时运动员在 3 距水面高度 5m 以前 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 并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