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时人类文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1页
第二十三课时人类文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2页
第二十三课时人类文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3页
第二十三课时人类文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4页
第二十三课时人类文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十三课时第二十三课时 人类文明的引擎人类文明的引擎 主编 涂金鹏主编 涂金鹏 编者 涂金鹏编者 涂金鹏 学生 学生 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一 课程标准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课前 结构化预习 自主生疑 一 结构化预习 一 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 开始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 开始的 2 概况 时间人物成就意义 18世纪 凯伊 行业效率提高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 1769年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取代人力 1779年 骡机 纱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1785年 卡特莱特 织布效率大幅度提高 3 意义 1 棉纺织业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揭开了 的序幕 2 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 的过渡 二 二 万能的原动机万能的原动机 1 条件 的直接推动和 的长期孕育 2 历程 国家人物主要贡献地位 法国巴本最先把制造 的设想付诸实践 英国纽可门等 纽可门蒸汽机第一台真正意义的 英国 三次改进蒸汽机蒸汽机广泛应用 成为 美国富尔顿 汽船 克莱蒙特 号 速度比帆船快 英国 史蒂芬孙 第一辆蒸汽机车 旅行 号试车成 功 昭示着 的到来 英国莫兹利 带有移动 刀架和导轨系统的 车床 1 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 2 体系最终确立 3 意义 2 1 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 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2 取代工场 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三 科 技 结合的典范 发明及应用 动力 人物国家时间成果意义 法拉第英国 1831现 现象 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雅可比俄国 1838 第一台 西门子德国 1866 格拉姆比利 时 1870 最早具有的直流电动机 电 爱迪生美国 1882中心发电厂 第一个 卡尔 本 茨和戴姆 勒 德国19世 纪80 年代 前期 以 为燃 料的内燃机 内燃 机 狄赛尔 1887 1 发生巨变 2 推动了 的发展 加速了石 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应用 技术 化学 工业 瑞典 1867炸药 设立 从1901年开始颁发 二 预习检测 1 2010 2010 江苏单科江苏单科 1616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 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 短短 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 年 52 家 1809 年 64 家 1830 年 99 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B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2 20092009 年广东文基年广东文基 3131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 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汽车 解析 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汽车属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成果 重难点点拨重难点点拨 课中 合作探究 互动解疑 一 图说历史 3 这是 20 世纪初德国柏林的一个普通的晚上 正是因为有了电及电灯 使得柏林的夜晚 如同白昼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 影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动力无法比拟的 两次工业革命 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改变了整个世界 二 互动解疑 1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 2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3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利条件及主要发明各是什么 随堂训练随堂训练 一 选择题 1 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 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 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 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 蒸汽机的发明中 2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l800年的l000万吨 猛增到l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 内燃机的出现 D 发电机的发明 3 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 B C D 4 在19世纪上半期 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 4 英国发明的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B C D 5 19世纪末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机械是 A 蒸汽机 B 电力 C 内燃机 D 水力机 6 世界博览会享有 经济 科技 文化奥林匹克盛会 的美誉 1881年在伦敦举办的世界 博览会上可能展出的是 A B C D 7 右图反映了l877年英国 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 人数的比例 形成这一 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B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 手工工场的迅速发展 8 推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T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 远洋轮船的出现 B 飞机制造业的出现 C 汽车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9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 B C D 10 就经济全球化酝酿的漫长过程来看 电气时代 所产生的作用是 A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B 使世界各地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C 电话 无线电报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D 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殆尽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5 请回答 1 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它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12 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 德国的卡尔 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其实 在此以前六七十年 就已经出现汽车了 那时 英国伦敦的街道上就行驶着蒸汽公 共汽车 但是 当时正处在工业革命后期 火车机车已发明出来并引发起兴办铁路的热潮 正兴致勃勃地投资筑路的英国资本家把汽车的出现视为威胁 他们千方百计想把尚处于摇 篮时期的汽车消灭掉 材料二 材料三 2005年12月28日 朝韩两国在朝鲜境内的开城工业园区举行 通信连通 仪 式 庆祝开城工业园与韩国之间的直通电话正式开通 2008年 南北除了在信息技术领域 开展学术交流等民间项目以外 还从政府角度全面推进了信息技术合作 请回答 1 除材料一中所提的交通工具外 同一时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还有哪些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3 材料三中所提的电话 信息技术是何时发明的 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 么 4 通过上述分析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主要发明 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蒸汽机 84年 发动机 65生 原子能 6年 6 三三 人类文明的引擎人类文明的引擎 结构化预习结构化预习 一 1 纺织业2 飞梭织布珍妮机 自然力 克隆普顿 水力织布 机3 1 工业革命 2 机器大工业 二 1 社会生产 实验科学2 实验型汽缸 蒸汽动力 动力机 瓦特 万能的原动机 铁路时代 移动刀架 近代工业生产3 2 工厂 蒸汽时代 三 电磁感应 实用发电机 发电机 电动机 商品价值 汽油 柴油机 交通领域 石油开采业 诺贝尔 诺贝尔奖 互动解移互动解移 1 1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蒸汽机成为时代的象征 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 代 2 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 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3 蒸汽轮船和蒸 汽机车出现 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 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2 1 最直接的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 2 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 实力日益壮大 开始确 立对世界的统治 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 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世界日益 成为一个整体 3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促进城市发展和繁荣 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3 有利条件 1 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掠夺提供 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工厂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存在提 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2 第二次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 世界市场体系和资本主 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等 主要发明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万能蒸汽机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 电动机 电灯 电话 内燃机 汽车 规模化的炼钢技 术等 内化迁移内化迁移 1 C 2 A 3 B 4 D 5 C 6 A 7 A 8 D 9 B l0 B 11 1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为发 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发电机 电动机相继出现 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 景 随后电灯 电话 电车 电报等不断涌现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 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无休止的掠夺 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 衡 淡水资源的缺乏 大气和水的污染不断加重 环境不断恶化 所有这些都妨碍了世界 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