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杜甫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杜甫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杜甫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杜甫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杜甫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 杜甫诗四首杜甫诗四首 导学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温馨寄语温馨寄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 顾宪成 目标展示 目标展示 1 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 背诵诗歌 2 理清课文思路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 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导结合 学导结合 一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杜甫 字子美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 寓居长安十年 安史之乱 被俘 逃出后任左拾遗 后 弃官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 世称浣花草堂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风格沉郁顿挫 被称为 诗史 有 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以及组诗 三吏 三别 读书游历时期 712 746 35 岁以前 读书和壮游时期 代表作 望岳 其中 会当 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脍炙人口 困守长安时期 746 755 35 44 岁 代表作 兵车行 丽人行 等 十年困守的 结果 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 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 素业 世代相袭的职业 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 一点相联系的 三十五岁左右 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 开始 他满怀信心 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 并相信自己能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 到长安的第二年 恰值唐玄宗下诏 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 而实际主持这次考 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 下令不录一人 而后上表祝贺皇帝 说是 野无遗贤 杜甫参加 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 结果大失所望 天宝十载 751 正月 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 杜 甫借机写了三篇 大礼赋 献给玄宗 玄宗十分赞赏 让他待制集贤院 命宰相考试他的 文章 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 考后却永无下文 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 如京兆尹 鲜于仲通 来京朝谒的哥舒翰 左丞相韦见素等人 希望他们援引 然而并不见效 大约 在杜甫到长安不久 父亲就去世了 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 为了生存 为了求官做 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 作诗投赠 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 种种努力的结果 是到天 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 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陷贼与为官时期 756 759 45 48 岁 代表作 春望 月夜 悲陈陶 北征 羌村 和 三吏 三别 等 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 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 后来只身逃出 投奔驻在凤翔 的唐肃宗 被任为左拾遗 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 地位虽不高 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 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 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 司功参军 由于战乱和饥荒 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 加之对仕途的失望 他在乾元二年 759 丢弃了官职 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 2 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 王朝倾危 人民大量死亡 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 难 而他的诗歌创作 因了血与泪的滋养 达到了巅峰状态 漂泊西南时期 759 770 49 岁以后 漂泊十一年间 竟写诗一千多首 代表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等 770 年冬 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 船上 到成都不久 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 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来 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 南东西川节度使 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 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 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 后世因此称他为 杜工部 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 最初二年多时间 他闲居草堂 生活确实比较安逸 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 篇 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 从全国来说 安史之乱虽 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 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 外患方面 有吐蕃的严 重侵扰 甚至攻入长安 迫使代宗仓皇出逃 内乱方面 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 状态 而政治的腐败 官吏的横暴 也是有增无减 从蜀中地区来说 它既是吐蕃进攻的 一个重点 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 就曾发生一场 严重的军事叛乱 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 携家流浪 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 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 他后期的诗歌 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 765 严武去世 蜀中重又发生大乱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 他 又带着全家老小 登上一条小船 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 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 后 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 到五十七岁那年 终于乘舟出三峡 却仍是在湖北 湖南一带的 水路上漂泊 最后于大历五年 五十九岁上 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 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二 写作背景二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 751 杜甫旅居长安时 资治通鉴 记载 载四月 剑 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泸南 时仲通将兵八万 士卒死者六万人 仲 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 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 长安 洛阳 及河南 北兵 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 未战 士卒死者什八九 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 道捕人 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 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震野 如此摧肝 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 这首诗 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 其后不久写的 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战喜功 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 难 三 作者诗歌风格 沉郁 顿挫三 作者诗歌风格 沉郁 顿挫 所谓 沉郁 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 感情深沉苍凉 所谓 顿挫 主要表现为语 言和韵律屈折有力 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 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 是杜甫诗歌 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 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 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 心情常常很矛盾 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 这样 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 为有力的诗句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 个人的坎坷遭 遇 一有感触 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 无论是写生民疾苦 怀友思乡 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 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 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每 欲喷薄而出时 他的仁者之心 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 便把这喷薄欲出 的悲怆抑制住了 使它变得缓慢 深沉 变得低回起伏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 的深沉忧思 留下了无穷韵味 四 基础知识 四 基础知识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车辚辚 马萧萧 哭声直上干云霄 3 归来头白戍边 千村万落生荆杞 2 解释下面加点词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行人但云点行频 去时里正与裹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山东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 县官急索租 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 3 翻译下面句子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四 课文导学 四 课文导学 诗歌分为三个自然段 即三个层次 一 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 兵车隆隆 战马嘶鸣 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 换上了戎装 佩上了弓箭 在官吏 的押送下 正开往前线 1 第一段开头的三句话 怎样诵读它们才能正确表达诗人的感情 2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 句 诗是从两个角度描写送别场面的 这两个角度是 和 3 走 是跑的意思 诗中哪些动词表现出 走 的动作 二 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 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道旁过者 即过路人 也就是杜甫自己 上面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 下面 的悲切言辞 又是诗人亲耳所闻 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行人但云点行频 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 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 这 点行频 是全 篇的 诗眼 请分析其理由 诗中例举一个十五岁出征 四十岁还在戍边的 行人 这一事例是非常典型的 为什 4 么说是 非常典型 的呢 请简答 3 诗中从 边庭流血成海水 写到 汉家山东二百州 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 四十岁还在戍边的 行人 方法有所不 同 指出其不同之处 从 边庭流血成海水 写到 汉家山东二百州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三 征夫久不得息 连年征兵 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 令人不寒而栗的情 况 未休关西卒 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诗回答 租税从何出 与哪一诗句照应 诗中这样前后照应 层层推进 其作用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说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 重男轻女 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 会心理 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 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 的是什么 请简析 参考答案 二 sh 行人 指出征战士 耶娘妻子 父 母 妻子 儿女 耶 同 爷 父亲 干 冲 点行频 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 与裹头 给他们束发 古代男子十五岁用头巾束发 这里指出征者年龄很小 提前束发 开边 用 武力扩张领土 山东 指函谷关以东 陇 陇 同 垄 敢 岂敢 怎么敢 申 诉 说 县官 官府 信 确实 比邻 同乡 3 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束发 表示成年 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在同乡 生下男孩死于 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三 一 1 第一句忌读成进行曲式 应该语气沉重地描述 第二句 开始升调 以沉重的唱叹语气读出 第三句为本段高潮 以悲怆的语气泣诉 2 视觉和听 觉 3 牵 顿 拦 哭 二 理由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 万民无辜牺 牲 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 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 多次 而 点 行频 的原因则是 武皇开边意未已 其结果是田园荒废 民不聊生 从一个征人的 人生遭遇可以看出 点行频 内涵本质 反映可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3 1 由点到面 或 时间和空间 2 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 开边未已 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三 武皇开边意未已 与前面的 千村万落生荆杞 相照应 深刻批判封建 5 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 连年征战 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提示 反映出人 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淇县一中精研乐学导学案淇县一中精研乐学导学案 编写教师 张纪文编写教师 张纪文 审核组长 梁鹏飞审核组长 梁鹏飞 课题课题 登岳阳楼 课型课型 欣赏 课时 课时 1 课时 温馨寄语温馨寄语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阿米尔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背诵本诗 2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 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4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 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 通过意象联缀 补充联想 炼字炼句缘景明 情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一 学法指导 学习古诗的方法 1 激情吟读 整体感知 2 细心品读 深化感知 3 背诵积累 巩固感知 二 知识构建 通篇是 登岳阳楼 诗 却不局限于写 岳阳楼 与 洞庭水 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 微刻画 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 心系国家安危 悲壮苍凉 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 空间上包吴楚 关山 其身世之悲 国家之忧 浩浩茫茫 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 形成沉 雄悲壮 博大深远的意境 三 相关链接 1 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 之后 杜甫出峡漂泊两湖 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 触景感 怀之作 时年五十七岁 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 患肺病及风痹症 左臂偏枯 右耳已聋 靠饮药维持生命 2 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 叠浪浮元气 中流没太阳 2 僧可明 水涵天影阔 山拔地形高 3 许文化 四顾疑无地 中流忽有山 4 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3 岳阳楼的名联 1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 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 杜少陵五言绝唱 杜少陵即杜甫 汉宣帝许后之陵 在陕西长安县南 其地称少陵原 杜甫曾在此居住 自号 少陵野老 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 登岳阳楼 五言律诗 昔 6 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 北 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 范希文即范仲淹 范仲淹 989 1052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江苏 吴县人 有 范文正公集 传世 其中 岳阳楼记 最为著名 尤以其中的 先天下之忧 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 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 忧 乐 两字 滕子京百废俱兴 滕子京即滕宗谅 字子京 北宋河南人 与范仲淹同举进士 历任 殿中丞 知州 天章阁待制 因故被贬到岳阳 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在 岳阳 楼记 中写道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 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吕纯阳三过必醉 吕纯阳即吕洞宾 名岩 唐代进士 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 为 八仙 之一 自号纯阳子 据 岳阳风土记 载 吕洞宾好酒 曾三醉岳阳楼 楼上 有他留的字 他的 绝句 诗云 三醉岳阳人不识 朗吟飞过洞庭湖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诗人吗 儒家吗 官吏吗 神仙吗 前不见古人 使我怆然涕下 这是改用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中佳句 该诗中有 前 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佳句 南极潇湘 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扬子江北通巫峡 扬子江即长江 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 在湖北省巴东县西 与四川 巫山县接界 巴陵山西来爽气 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 巴陵 岳阳古为巴陵郡 古代传说夏后羿曾 斩巴蛇于洞庭湖 积骨成丘陵而得名 爽气即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刘义庆 世说新 语 简傲 西山朝来 致有爽气 岳州城东道崖疆 岳州 隋代置岳州 治所在巴陵 今岳阳市 元改为路 明改为府 南朝宋置巴陵郡 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 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 岩疆 指山岩之边界 亦有解作 崖州边疆 者 言 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 意恐联想过远 潴者 潴一作渚 水停聚之地 唐代韩愈 岳阳楼别窦可直 诗有 潴为七百里 吞 纳各殊状 句 峙者 直立 耸立着的 镇者 一方的主山称镇 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 子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 改用陶渊明 饮酒 诗中佳句 饮酒 诗云 结庐 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窦游 字坫 一字子州 号兰泉 云南罗平淑 基村人 清道光间官于湖南 该联一说窦垿撰 何绍基书 一说何绍基撰 据雁寒 岳阳 楼长联及作者窦垿 一文 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垿 岳阳楼 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 自古有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的美誉 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 唐开 元四年 716 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 在此建楼 宋庆历五年 1045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 次年 重修岳阳楼 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 仙梅亭 怀甫亭 请范仲淹写了 岳阳楼记 一文 盛传海内 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2 后乐先忧 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 杜少陵可与言诗 3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 放不开眼底乾坤 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 方可对仙人吟诗 四 知识预习 说出诗句大意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7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一 导入课文 一 导入课文 由前面的背景介绍过渡 面对烟波浩渺 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 初知意象 二 初知意象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三 置身诗境 三 置身诗境 过渡 有的诗歌意象常见 且通篇基调一致 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 容易把握 可是杜甫的 登岳阳楼 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 而且这些意象之间 具 有较大的跳跃性 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 吴楚 乾坤日月 一下子跳到狭小的 孤舟 怎么理解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借助联想和想象 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 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 得到审美享受 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 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 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四 缘景明情 四 缘景明情 1 1 从首联 从首联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一句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一句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2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 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 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比较一下 比较一下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与孟浩然的与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比较 比较 各有怎样的妙处 各有怎样的妙处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坼 浮 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可与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坼 浮 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可与 列列 映映 比较 比较 8 这两句写景 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这两句写景 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3 3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4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 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不是 从哪句可以看出 戎马关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 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不是 从哪句可以看出 戎马关 山北 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 前三联是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的话 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山北 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 前三联是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的话 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 抒情 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 漂泊无依的身世 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抒情 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 漂泊无依的身世 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 涕泗涕泗 横流啊 横流啊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齐声背诵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齐声背诵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吧 吧 从意象 意境 情感上总结全诗从意象 意境 情感上总结全诗 1 意象 洞庭水 岳阳楼 吴楚 乾坤日月 孤舟 2 意境 沉雄悲壮 博大深远 3 情感 身世之悲 家国之忧 自主赏析 自主赏析 通过 登岳阳楼 的赏析 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 开元二年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 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 李白朋友 排行十二 李白登岳阳楼楼诗 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 使岳阳楼更添一 层迷人的色彩 1 颔联中的 雁引愁心去 一句 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 什么 2 第三联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 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 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 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 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 诗眼 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束语 结束语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 发挥想象 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这一堂课 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 重视反复诵读 置身诗境 将 9 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 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 并抓住最富 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 我相信 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 美享受之中 巩固训练巩固训练 当堂练习 背诵本诗 默写全诗 课后作业 运用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 登高 旅夜书怀 参考答案 1 雁引愁心去 运用了拟人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 为诗人带走愁心 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 愁去喜来 互相映衬 引愁心 比 别秋江 更富有感情色彩 且更新颖 2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 在云间连 榻 在天上 行杯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 高 情感是欢乐喜悦 超脱豁达 4 诗眼 分别 引 衔 引 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 把愁心带走的情境 衔 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 把好月送来 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淇县一中精研乐学导学案淇县一中精研乐学导学案 编写教师 张纪文编写教师 张纪文 审核组长 梁鹏飞审核组长 梁鹏飞 登高登高 旅夜书怀旅夜书怀 导学案导学案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 了解杜甫晚年的生活经历 以及由此形成的杜诗最具特征的 沉郁顿挫 的风格 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 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这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分析形象 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0 体味杜诗 沉郁顿挫 的风格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一课时 学导结合学导结合 一 一 题解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 登高 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 二年 767 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 已经五十六岁 长期颠沛流离的 生活 加之心情抑郁忧愤 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 触景伤怀 抒发了自 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 二 学生自读感悟学生自读感悟 1 自读全诗 根据注释 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重在写景 以天 风 沙 渚 猿啸 鸟飞 落木 江水构图 后 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长年飘泊 老病孤愁 忧国伤时的感情 2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 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师生讨论 后四句的所思所感 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 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 而且还有句中对 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 下句沙对渚 白 对清 对仗极其工整 仔细玩味 一篇之中 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全诗八 句皆对 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 山居秋暝 比较 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 秋景 为描写对象 但景物特点 绘景方式 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 译诗 4 分析 登高 一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抒情 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 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 词 约义丰 萧瑟的秋天 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 在猎猎的秋风中 诗人 登上高处 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 目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 不住回旋的 鸟群 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 天 猿 渚 沙 鸟 猿鸟哀鸣 飞鸟徘徊 描绘出一 幅凄清的画面 此联中 风急 二字绝妙精炼 猿哀 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状景逼真 意境雄浑绵 邈 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 以上四句写景 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实际上 作者已经融情入景 景中已自有情 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 11 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 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 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悲秋 二字 使人深感凄 怆之情 常作客 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 丰年 指暮年 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 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 老迈多病的处境 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 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 的心情结合起来 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 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发现了诗 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 导致了诗人 多病 和 繁霜鬓 的境遇 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 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 这些都道出对时世 艰难 的不满 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 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 而且对得自然妥贴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胡应麟 诗薮 内篇五卷中赞誉它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而实一意贯串 一气呵成 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 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 但它给予我们的感 受不是悲凉和消沉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 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