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21分)1. (2分)读下面两首词,对两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A . 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代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提到过人物姓名,所以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是一首写景词。B . 从时令上看,李词所交代的是秋季,毛词所交代的是冬季。C . 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D . 两词均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2. (2分)下列对诗歌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 .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 .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 .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3. (2分)选出对“别时茫茫江浸月”理解正确的一项( )。A . 告别友人时,心中一片茫然,江水中月影迷离,似弥漫着诗人的陶醉之情。B . 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弥散着的是诗人挥洒不去的离愁别绪。C . 情景交融,点洒出哀伤之别的幽愁怨恨像茫茫江水。D . 诗人的心情已被融化在这一片迷离的月色之中。4. (2分)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B . 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C .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D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5. (6分)己亥杂诗开头两句,以“_”修饰离愁,以“_”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6. (2分)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原词为什么用得好些,谈谈你的看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长)出来。“钻”表明春草_,显示了不可压抑的_;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_。蜜蜂嗡嗡地闹(叫)着。“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_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7. (3分)读别董大,诗中写景,最能表现边塞景象特点的词是“_”。8. (2分)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 .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 .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 .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二、 古诗文理解 (共6题;共69分)9. (8分)古诗文默写。 (1)五岭逶迤腾细浪,_。 (2)_,铁马冰河入梦来。 (3)海内存知己,_。 (4)_,柳暗花明又一村。 (5)烟笼寒水月笼沙,_。 (6)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_,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龚自珍“_,_”(已亥杂诗)的崇高献身精神,文天祥“_,_”(过零丁洋)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10. (7分)小令天净沙秋思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意境,以景衬景。结合具体景物体会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1.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2)“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 (10分)诗歌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13. (22分)诗歌阅读。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 , 题目可以理解为_。(2)解释划线的字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3)本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怀呢?(4)从一,二句中,你能看出诗人是怎样的人?(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14. (15分)完成下列题目。甲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_字,乙诗则着眼于_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_春之景,乙诗写的是_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21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