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选择题 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 一段时间 后 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100 氮气1710 空气3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 ATP D 与空气相比 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 A 2 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 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 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 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 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 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 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 C 解析 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 是由 DNA 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 体 A 错误 由 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 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 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 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 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 B 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D 错误 3 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 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抗体 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 出细胞方式为胞吐 mRNA 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 细胞质中 不是胞吐作用 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综上分析符合题 2 意的为 B 选项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A 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 散失 B 错误 5 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1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2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3 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 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4 人体感染 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 T 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 D 6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 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 A 解析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 5 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 A 正确 29 12 分 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 X 基因和 Y 基因对其 果实成熟的影响 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 A 组 即对照组 反义 X 基因的转基 因植株 B 组 和反义 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C 组 为材料进行实验 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 后的不同天数 d 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 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 乙烯的释放量 就越大 结果如下表 乙烯释放量 L kg 1 h 1 组别 20d 35d 40d 45d A0271715 B0952 C0000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在 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在 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 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 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 基因有 2 三组果实中 成熟最早的是组 其原因是 如果在 35 天时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 在常 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答案 1 X 基因 Y 基因 2 分 X 基因 Y 基因和反义 X 基因 3 分 2 A 2 分 3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该组乙烯的含量 或释放量 高于其他组 3 分 其它合理 也给分 B 2 分 30 9 分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通常 新生儿出生后 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 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 个过程中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 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由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2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 使机体产热增多 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 作用的靶细胞是 3 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 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 下丘脑 1 分 垂体 1 分 2 细胞代谢 2 分 发育和功能 2 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1 分 3 高效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 腺激素 2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 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 3 激素作用的特点有 微量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只能作用于靶细胞 靶器官 31 8 分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km2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 乙种动物 丙种动物 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 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 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 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 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 则一段时间后 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其原因是 3 在甲种植物 乙种动物 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 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 1 2 2 头 km2 2 分 2 头 km2 2 分 2 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 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 从而导致甲种 植物数量增加 3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 大于 1 分 解析 1 550 头 250km2 2 2 头 km2 种群数量达到 K 2 时 增长速度最快 即 1000 头 2 250km2 2 头 km2 2 由甲种植物 乙种动物 丙种动物分析可知 当丙种动物增多时 捕食的乙种动物增 多 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 乙种动物数量下降 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 导致甲种植物数量 增多 3 依据能量传递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 同化的能量 32 10 分 等位基因 A 和 a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 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 基因型是 XAXA或 AA 其祖父的基因型是 XAY 或 Aa 祖母的基因型是 XAXa或 Aa 外祖父的基 因型是 XAY 或 Aa 外祖母的基因型是 XAXa或 Aa 4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 能否确定该女孩的 2 个显性基因 A 来自于祖辈 4 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 为什么 2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 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 祖父 或 祖母 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 能 或 不能 确定另一个 XA来自于 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 1 不能 1 分 女孩 AA 中的一个 A 必然来自于父亲 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 A 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 的 A 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 另一个 A 必然来自于母亲 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 A 是来自 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3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 祖母 2 分 该女孩的一个 XA来自父亲 而父亲的 X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 3 分 不能 1 分 39 生物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 胡罗卜含有的胡罗卜素中 最主要的是 填 胡罗卜素 或 胡罗卜素 或 胡罗卜素 该胡罗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 清的病症 该疾病称为 胡罗卜素是 填 挥发性 或 非挥发性 物质 2 工业生产上 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罗卜素时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将 新鲜的岩藻干燥 3 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 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罗卜素的萃取剂 不选用另外一 种的理由是 答案 1 胡罗卜素 维生素 A 夜盲症 非挥发性 每空 2 分 2 需要 2 分 3 乙酸乙酯 2 分 萃取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 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 溶剂 3 分 解析 1 胡萝卜中含有的主要是 胡罗卜素 胡罗卜素可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 素 A 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 A 缺乏导致 胡罗卜素没有挥发性 3 作为萃取胡罗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 能充分溶解胡罗卜素且与水不混溶 胡 罗卜素虽可溶于乙醇 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 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 所以 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 40 生物 选修 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15 分 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 P 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 由 305 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将 P 分子中 158 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 240 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 改变后的蛋白质 P1 不但保留 P 的功能 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述资料可知 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 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 2 以 P 基因序列为基础 获得 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 所获得的基因表达 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 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的复制 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 5 动 即 3 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 通过 和 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据此获得基因 在经表达 纯化获得蛋白质 之后 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进行鉴定 答案 1 氨基酸序列 或结构 1 分 2 P P1DNA 和 RNA DNA RNA RNA DNA RNA 蛋白质 或转录 逆转录 翻译 3 设计蛋白质结构 推测氨基酸序列 功能 解析 1 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造蛋白质的功能 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 2 依据蛋白质工程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知获得 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现有 P 基因或合成 新 P1 基因 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 DNA 的复制 RNA 的复制 转录 逆转录和翻译 3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 有的氨基酸序列 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还需要进行生 物活性的鉴定即功能鉴定 看是否达到人们的需求 7 食品干燥剂应无毒 无味 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 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C 6 考点 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 C18H26O5 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 1mol 羧酸和 2mol 乙醇 该羧 酸的分子式为 A C14H18O5 B C14H16O4 C C14H22O5 D C14H10O5 答案 A 考点 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 9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 6 7 1 a 的电 子层结构与氦相 同 b 和 c 的次外层有 8 个电子 c 和 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 c b a B a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 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 0 4 6 答案 B 7 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10NA B 1L 0 1mol L 1的 NaHCO3 溶液中 HCO3 和 CO32 离子数之和为 0 1N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A D 235g 核互 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 235 92U 1 0n 90 38Sr 136 54U 10 1 0n 净产生的中子 1 0n 数为 10NA 答案 C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 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不含量立体异构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 即分子组成 为 C4H9 COOH 丁基有 4 种 所以有机物有 4 种 答案选 B 考点 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8 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 Cl2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常选用 NaOH 作为沉淀剂 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 再用 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13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 中溶液滴入 中 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预测 中的现象 A 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 A 错误 B 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 得不到气体 B 错误 C 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 因此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 C 错误 D 草酸具有还原 性 能被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使其褪色 D 正确 答案选 D 9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26 14 分 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 外壳为金属锌 中间是碳棒 其周围是有碳 粉 二氧化锰 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 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 MnOOH 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 得到多种化工原 料 有关数据下图所示 溶解度 g 100g 水 温度 化合物 020406080100 NH4Cl 29 337 245 855 365 677 3 ZnCl2343395452488541614 化合物Zn OH 2Fe OH 2Fe OH 3 Ksp 近似值10 1710 1710 39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维持电流强度为 0 5A 电池工作五分钟 理论消耗 Zn g 已经 F 96500C mol 3 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 过滤 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 两者可以 通过 分离回收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 和 欲从中得到较 纯的二氧化锰 最简便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4 用废电池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 需去除少量杂质铁 其方法是 加入新硫酸 和双氧水 溶解 铁变为 加碱调节 PH 为 铁刚好完全沉淀 离 子浓度小于 1 10 5mol L 时 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继续加碱调节 PH 为 锌开始沉淀 假定 Zn2 浓度为 0 1mol L 若上述过程不加双氧水的后果是 原因是 答案 1 MnO2 e H MnOOH Zn 2MnO2 2H Zn2 2MnOOH 2 0 05g 3 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铁粉 MnOOH 在空气中加热 碳粉转变为 CO2 MnOOH 氧化为 MnO2 4 Fe3 2 7 6 Zn2 和 Fe2 分离不开 Fe OH 2和 Zn OH 2的 Ksp 10 相近 解析 试题分析 1 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 外壳为金属锌 锌是负极 电极反应式 为 Zn 2e Zn2 中间是碳棒 碳棒中正极 二氧化锰得到电子 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MnO2 e H MnOOH 总反应式为 Zn 2MnO2 2H Zn2 2MnOOH 2 维持电流强度为 0 5A 电池工作五分钟 则通过的电量是 150 因此通过电子的物质 的量是 mol101554 96500 150 3 锌在反应中失去 2 个电子 则理论消耗 Zn 的质量是 g05 0 mol g65 2 mol001554 0 考点 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 27 14 分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又可称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 主要成分为 CO CO2和 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 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CO g 2H2 g CH3OH g H1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2 CO2 g H2 g CO g H2O 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1 化学键H HC OC OH OC H E kJ mol 1 4363431076465413 1 已知反应 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 H1 kJ mol 1 已知 H2 58kJ mol 1 则 H3 kJ mol 1 2 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为 图 1 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 K 随温度 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 其判断理由是 3 合成气的组成 n H2 n CO CO2 2 60 时体系中的 CO 平衡转化率 a 与温度和压 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a CO 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 增大 或 减小 其原因是 图 2 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是 答案 1 99 41 2 c c c 2 2 3 HCO OHCH K a 反应 为放热反应 平衡常数 应随温度升高变 小 3 减小 升高温度时 反应 为放热反应 平衡向向左移动 使得体系中 CO 的量增大 反应 为吸热反应 平衡向右移动 又产生 CO 的量增大 总结果 随温度升高 使 CO 的转 化率降低 P3 P2 P1 相同温度下 由于反应 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加压有利于提 升 CO 的转化率 而反应 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 产生 CO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 强时 有利于 CO 的转化率升高 12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 有利于 CO 的转化率升高 所以图 2 中的压强由大到小 为 P3 P2 P1 考点 考查反应热计算 盖斯定律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8 15 分 二氧化氯 ClO2 黄绿色 易溶于水的气体 是高效 低 毒的消毒剂 答下列问題 1 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 原剂物质的量 之比 为 2 实验室用NH4Cl 盐酸 NaClO2 亚氯酸钠 为原料 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ClO2 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13 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 水B 碱石灰C 浓硫酸d 饱和食盐水 3 用下图装 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 ClO2的含量 在锥形瓶中加入足 量的碘化钾 用50 mL水溶解后 再加入 3 mL 稀硫酸 在玻璃液封装 置中加入水 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 管的管口 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用0 1000 mol L 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 I2 2S2O32 2I S4O62 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20 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 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玻璃液封装 置的作用是 V中加入的指示 剂通常为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 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 氯酸盐 若要除去超标的亚 氯酸盐 下列物庾最适宜 的是 填标号 a 明矾b 碘化钾c 盐酸 d 硫酸亚铁 答案 1 2 1 2 NH4Cl 2HCl 电解 3H2 NCl3 Cl OH c 3 2ClO2 10I 8H 2Cl 5I2 4H2O 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 避免碘的逸出 淀粉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且半分 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0 02700 4 d 14 净水 考点 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36 化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 化法生产苯酚 和丙酮 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5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g cm 3 沸点 异丙苯1200 8640153 丙酮580 789856 5 苯酚941 0722182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反应器 A 中通入的 X 是 2 反应 和 分别在装置 和 中进行 填装置符号 3 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置浓硫酸 其作用是 优点是用量少 缺点是 4 反应 为 填 放热 或 吸热 反应 反应温度控制在 50 60 温度过高 的安 全隐患是 5 中和釜 D 中加入的 Z 最适宜的是 填编号 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 a NaOH b CaCO c NaHCO d CaO 6 蒸馏塔 F 中的馏出物 T 和 P 分别为 和 判断的依据是 7 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答案 1 氧气 或空气 2 A C 3 催化剂 提高反应速率 腐蚀设备 4 放热 可能会导致 过氧化物 爆炸 5 c 6 丙酮 苯酚 苯酚的沸点高于丙酮 7 原子利用率高 16 考点 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分析与应用 37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 A2 和 B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 C D 为同周期元索 C 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D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 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其中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布式为 2 单质 A 有两种同素异形体 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 原因是 A 和 B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 和 3 C 和 D 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 1 3 的化合物 E E 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 化合物 D2A 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单质 D 与 湿润的 Na2CO3反应可制备 D2A 其化学方程式为 5 A 和 B 能够形成化合物 F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晶胞参数 a 0 566nm F 的 化学式为 晶胞中 A 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计算晶体 F 的密度 g cm 3 17 答案 1 O 1s22s22p63s23p3 或 Ne 3s23p3 2 O3 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范德华力大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3 三角锥形 sp3 4 V 形 4 2Cl2 2Na2CO3 H2O Cl2O 2NaHCO3 2NaCl 或 2Cl2 2Na2CO3 Cl2O CO2 2NaCl 5 Na2O 8 3 12337 g27 2 mol1002 6 cm10566 0 g624 cm mol 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 电负性 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及晶胞结构与计算等 38 化学一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 PPG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 在材枓的生物相存性方 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烃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化合物 B 为单氯代烃 化合物 C 的分子式为 C5H8 18 E F 为相对分子质量差 14 的同系物 F 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结构简式为 2 由 B 生成 C 的化学方 8 式为 3 由 E 和 F 生成 G 的反应类型为 G 的化学名称为 4 由 D 和 H 生成 PPG 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 PP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00 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填标号 a 48b 58c 76 d 122 5 D 的网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 不含立体异构 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 又能发生皂化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 3 组峰 且峰面积比为 6 1 1 的是 写姑构简式 D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 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 或数据 完全相同 该仪 器是 填标号 a 质谱仪 b 红外光谱仪 c 元素分析仪 d 核磁共振仪 答案 1 2 3 加成反应 3 羟基丙醛 或 羟基丙醛 4 b 5 5 c 19 5 D 的网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 不含立体异构 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说明含有羧基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 又能发生皂 化反应 说明含有醛基和酯基 因此是甲酸形成的酯基 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HCOOCH2CH2CH2COOH HCOOCH2CH COOH CH3 HCOOCH COOH CH2CH3 HCOOCH CH3 CH2COOH HCOOC CH3 2COOH 共计 5 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 3 组峰 且峰面积比为 6 1 1 的是 20 a 质谱仪又称质谱计 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 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 的原理 按物质原子 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 b 红外光谱仪是测定结构的 d 核磁共振仪是测定氢原子种类的 而 c 元素分析仪是 测定元素种类的 因此完全相同的是元素分析仪 答案选 c 考点 考查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分析与应用 绝密绝密 启封并使用完毕前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40 题 共题 共 300 分 共分 共 16 页 页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现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答题前 现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 域内 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选择题必须使用 2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 整 笔记清楚 整 笔记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 再猜告知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 再猜告知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 不要折叠 不要弄破 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 修正带 刮纸刀 保持卡面清洁 不要折叠 不要弄破 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 修正带 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第 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本题共选择题 本题共 1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21 二 选择题 本题共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 17 题只有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8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分 选对但不全的 得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分 14 如图 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 微粒 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 垂直于纸面 逆时针旋转 再由 a 点从静 45 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 改微粒将 A 保持静止状态 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 垂直于纸面 逆时针旋转时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电场力也不变 所以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 垂直于纸面 逆时针旋转后 带电微粒受两大 小相等的力的作用 合力方向向左下方 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故 D 正确 A B C 错误 考点 电容器 电场力 力的平衡 15 如图 直角三角形金属框 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平行于 ab 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 ab 边以角速度 逆时针转动时 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Ua Ub Uc 已知 bc 边的长度为 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a Uc 金属框中无电流 22 B Ub U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 a b c a C Ubc 1 2Bl 金属框中无电流 D Ubc 1 2Bl w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 a c b a 答案 C 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 16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 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 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 发动机点火 给卫星一附加速度 使卫星沿 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 1x103 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 度为 1 55x103 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 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 如图所示 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 1 9x103m s B 东偏南方向 1 9x103m s C 西偏北方向 2 7x103m s D 东偏南方向 2 7x103m s 答案 B 23 考点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7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 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 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 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 汽车先以恒定功率 P1起动 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 后以更大功率 P2运动 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故 A 正确 B C D 错误 24 考点 机车起动问题 18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关于指南针 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 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 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 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 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 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答案 BC 考点 安培定则 19 有两个运强磁场区域 I 和 II I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 II 中的 k 倍 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 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 与 I 中运动的电子相比 II 中的电子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 I 中的 k 倍 B 加速度的大小是 I 中的 k 倍 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 I 中的 k 倍 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 I 中的 k 倍 答案 AC 解析 考点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圆周运动 20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 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 25 列车厢一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 每节车厢质量相同 则这列车厢的 节数可能为 A 8 B 10 C 15 D 18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 n P Q 挂钩东边有 m 节车厢 每节车厢的质量为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k 是正整数 n 只能是 5 的倍数 mkn F km F 3 2 nk 5 2 故 B C 正确 A D 错误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21 如图 滑块 a b 的质量均为 m a 套在固定直杆上 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 h b 放在地 面上 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 不计摩擦 a b 可视为质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 A a 落地前 轻杆对 b 一直做正功 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 下落过程中 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 g D a 落地前 当 a 的机械能最小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g 答案 BD 26 考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第 卷卷 三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 第 32 题为题 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 第 33 40 为选考题 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 必考题 共 129 分 22 6 分 某学生用图 a 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 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 b 所示 图中标 出了 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 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 a m s2 打点 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 M S 2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求出动摩擦因数 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天正确答案标 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 答案 1 3 25 1 79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 根据纸带数据可知 加速度 sm T xxxx a BCABDECD 25 3 4 2 27 打点 C 点时物块的速度sm T x v BD C 79 1 2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加速度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 还需测量 cossingga 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考点 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23 9 分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 某同学利用这 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半偏法 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 量程 3V 内阻约为 3000 欧 电阻箱 R0 最大阻值为 99999 9 欧 滑动变阻器 R1 最大阻值 100 欧 额定电压 2A 电源 E 电动势 6V 内阻不计 开关两个 导线若干 1 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 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 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3 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 R1v 与内阻的真实值 Rv 先比 R1v Rv 添 或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8 考点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24 12 分 如图 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q 0 的例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A B 为其运 动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0 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60 它运 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30 不计重力 求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q mv UAB 2 0 29 考点 动能定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25 20 分 下暴雨时 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 37 sin37 的山坡 C 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 B 上有一碎 5 3 石堆 A 含有大量泥土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 A 浸透雨水 后总质量也为 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 在极短时间内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减小为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 2减小为 0 5 A B 开始运动 此时刻为计时起点 在第 2s 末 8 3 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2保持不变 已知 A 开始运动时 A 离 B 下边缘的距离 l 27m C 足够长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s2 求 1 在 0 2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 2 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 1 a1 3m s2 a2 1m s2 2 4s 30 11 sinmafmg 212 sinmaffmg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a1 3m s2 31 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 正确的 参照上述答案信参考给分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32 33 物理选修 3 3 15 分 1 5 分 关于扩散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给 2 分 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 每选错 1 个扣 3 分 最低得分 0 分 A 温度越高 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 扩散现象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答案 ACD 考点 分子动理论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驰援上饶发言稿
- 时间机器小说课件
- 小学宪法教学课件
- 时间在流逝课件中心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伴奏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房产评估报告出具服务合同
- 2025版房地产代理合同(含商业地产租赁)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中心店面租赁与管理合同
- 某某投资合伙企业2025版合伙人权益保障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员工安置方案合同示范
- 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前行课件-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总动员会
- 康复治疗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应急调度员电话压力疏导
- DB43-T 2448-2022 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智能监测技术规程
- 农户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 2025年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建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培训解读课件
- 学校快递驿站管理制度
- 四川电网新建电源并网服务指南(2025年)
- 补产假工资协议书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