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笔记.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凡是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叫声源。不同的声音是由物体的各种不同部位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是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靠介质传播。 2.声波: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三声速 1.声速的定义:声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速的大小: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它表示声音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为340m。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人耳要区别开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要在0.1秒以上。 回声测距公式:s=vt/2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耳朵 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 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3)听觉正常。 3.人耳听到声音的传播路径:声源介质耳廓收集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二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三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 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和位置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第三节 声音的特征一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二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1.频率:物体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它反映了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赫兹,简称赫(Hz).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 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三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超声波: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3.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四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1.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五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二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产生的噪声,如:海啸、地震、火山爆发、雷鸣、暴风雨。 2.生活噪声, 3.工业噪声。三噪声的等级 1.用“分贝”来划分噪声强弱的等级。分贝用字母“dB”表示。 2.0dB指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把0dB称为听觉下限; 30dB40dB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90dB以上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150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四噪声的危害 1.轻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重者会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五控制噪声 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减弱噪声的途径:1.从声源处减弱; 2.从传播过程中减弱; 3.从人耳处减弱。第五节 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 1.人类通过声来传递和获得信息。 2.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 3.应用:探测海深、回声定位、B超二声与能量 1.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2.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人们把声波传递的能量叫声能。声能的大小与振幅,频率等有关。 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可以用超声波的振动去除人体内的结石。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光源 1.光源是指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水母、恒星等; 人造光源有:蜡烛 、电灯、火把等。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小孔所成的像与光源的形状相同);排队;射击;激光引导掘进机开凿隧道。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三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c=3.0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略小,约3.0108m/s=3.0105km/s。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即为2.25108m/s。 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即为2.0108m/s。四光年 光年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有部分光线返回到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AO):射向镜面的光线;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反射光线(OB):从镜面射出的光线; 法线(ON):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法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内容: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 作法:找入射点; 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虚线);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是向着不同方向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二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这样的像叫虚像。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大小相等; 2.像和物左右相反; 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四平面镜成像作图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从点光源s引出两条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就是点光源s的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找特殊的物点; 过各物点作平面镜的垂线; 在垂线上截取像点,使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点到镜面的距离; 连接各相应的像点。5 球面镜 1.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后视镜、马路拐角处的凸面镜 2.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第四节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 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偏 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二光的折射定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即i=r=0; 6.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空气中的角度比其他透明介质中的角度变化快。 7.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视觉错位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从空气中看水中物体或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总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 第五节 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 1.定义: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太阳光是白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3.太阳光经过棱镜分解七种单色光,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一条彩色光带,叫光谱。 彩色光带依次为:红、橙 、黄 、绿 、蓝、靛、紫 4.太阳光谱包括可见光和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紫外线二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钟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2.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品红、黄、青按一定比例混合,会得到不同的颜色。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如果物体颜色能使所有的色光通过,物体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果物体只能使某些色光通过,物体的颜色就由这几种色光混合后的颜色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如果能将所有的色光都发射回去,物体就是白色的;如果所有的色光都不能被反射回去,物体就是黑色的。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 1.定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存在着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3.应用:红外线诊断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遥控 红外线感应二紫外线 1.定义:在可见光谱的紫光之外,存在着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2.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地球周围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3.应用:紫外线使荧光物体发光 用紫外线照射钞票或商标的防伪码标志,可以鉴别真伪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紫外线可用来杀菌。三电磁波 电磁波按波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第三章 光现象第一节 透镜一透镜的种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二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2.光心(O):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3.焦点(F): 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实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透镜左右两侧的焦距相等。三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 2.凹透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 1.基本结构:镜头调焦环光圈快门取景框。 2.原理: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在照相机的组成中,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快门的作用是控制底片的;曝光时间、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焦距。 4.拍摄要领:拍摄近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使镜头离胶卷远一些;拍摄远景物时,镜头要往后缩,使镜头离胶卷近一些。 5.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必须处在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二投影仪 1.基本结构:光源、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 2.原理: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投影仪成像时,物体必须处在镜头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4.投影片应倒插在载物台上。三放大镜 1.原理: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必须处在镜头的1倍焦距以内。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物距u指物体(烛焰)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3.像距v指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3.当fu2f. 4.当u=f时,不能成像.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vQ。 4.电热器:把纯电阻电路中的用电器称为电热器。 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金属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第五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一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家庭电路中总功率过大; 2.短路。二保险丝 1.特点: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2.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可以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3.连接方法:保险丝一般只接在火线上,且与被保护电路串联。 4.选择原则: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稍大于或等于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5.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本身带有保险装置,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第六节 生活用电常识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支路开关、灯泡、插座等组成。 进户线由两根线组成,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伏,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地线之间无电压,火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为220伏。二测电笔 1.构造:由上到下依次为金属笔尖、电阻、氖管、弹簧、金属笔卡。 2.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3.使用方法:用手按住金属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的裸露处,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若氖管发光,说明是火线,若氖管不发光,则是零线。第九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一磁性 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二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人造磁体包括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三磁极 1.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极在磁体的两端,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并且同时存在。 2.规定:把能够自由旋转的磁体悬挂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