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1页
2012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2页
2012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3页
2012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4页
2012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理七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认识地球 1 经纬线与经纬度 P12P12 和笔记和笔记 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特点纬线经线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经度和纬度 零度线标注 度数范围 区分符号 半球划分 区域划分 度数变化规律 2 二分 二至和昼夜长短变化 P17P17 页和笔记 页和笔记 二分 二至和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节气太阳直射点日期 北半球南半球极地附近 3 地球的运动 P16 17P16 17 周期方向中心意义 自转 公转 在南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4 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纬度不同的地区接受到的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 P18 2 温度带纬度范围地理现象 带 现象 带 现象 热 带 现象 带 现象 带 现象 第二章 学用地图 1 地图三要素 和 P24 27 2 一般的地图用 表示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 根据指向标 确定方向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指 示 方向 同一条经线上所有的点只有 方向 同一条纬线上所有的点只有 方向 北极点的四周都是 方 南极点的四周都是 方 P25 3 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 分母越大 则比例尺 图幅 一样 比例尺大小不同 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略程度就不同 比例尺越大 所表示的实 际范围就 显示的地理事物较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实际范围 显示的地理事物较 P26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 地球表面 陆地占总面积 海洋 所以人们说 地球表面是 分陆地 分海洋 P32 2 不论从东 西半球还是南 北半球来看 始终都是 大于 P31 笔记 3 及 合称为大洲 全球共分为 大洲 按面积大小依次是 和 其中 全 部在北半球的有 全部在南半球的有 被赤道穿过的大 洲有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纬度最高 经度跨度最大的大洲是 P32 4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它沟通了 和 两个大洋 美洲的 分界线是 它沟通了 和 两个大洋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是 P34 5 全球有 大洋 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全部在北半球 纬度最高 经度跨度最 大的大洋是 全部在东半球的是 P34 6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也叫 地球表面某 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3 表示坡度较 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较 P35 37 页和笔记 7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名称与判读 等高线闭合 四周高于中部的是 中部高于四周的是 两山顶的过渡部分是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 等高 线弯曲 凸出部分指向海拔高出的是 指向海拔低处的是 P35 37 页和笔记 8 主要的地形 P38 名称山地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特征 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 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 这就是 地形图 绿色表示 黄 褐色表示 和 白色表示 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来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这种地形图的优点是醒目 而且有 立体感 P35 37 页和笔记 10 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其中最主要的是 P40 11 德国科学家 提出了 学说 并从 等 方面找到了证据 P40 12 后来科学家提出了 学说 地球表面由 大板块拼合而成 它们是 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各个板块都处在不停的 之 中 由此引发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一般来说 比较稳定 地壳活动比较频繁 多 和 地质灾害 世界上有两大火 山和地震带 a b 火 山地震带 P42 43 13 日本和台湾多 和 它们位于 和 板块的交界处 即它们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p43 14 海洋面积广大 占地球总水量的 97 以上 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 油气生物等资 源 被人们成为 等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P46 15 目前海洋环境正遭到那些人为破坏 等 P48 16 过度捕杀鲸鱼和其他海洋生物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将 排入海中则是对海洋的另一种伤害 P49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4 1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 冷热 阴晴等大气状况 是指一个地 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P52 2 受 影响 世界 各地气温存在差异 P55 笔记 3 一般来说 气温从 向 逐渐 影响因素是 因 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 获得热量 所以气温较 而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 获得热量 所以气温较 P57 笔记中找 4 因海陆吸热 散热的物理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 有差异 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更 气温变化更大 海洋升温和降温更 气温变化更小 从而导致同纬度夏季 陆地 海洋 冬季陆地 海洋 影响因素是 P57 笔记中找 5 同纬度的沿海地区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 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 影响因素是 P57 笔记中找 6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海拔每升高 100 米 气温下降 摄氏度 影响 因素是 P57 笔记中找 7 降水形成的条件有 空气上升冷却 水汽 有 云滴增大到能 够降落到地面 P58 8 全球降水分布的规律主要体现在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影响因素 是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 温带沿海 内陆 影响因素是 迎风坡 背风坡 影响因素 是 P61 笔记 9 一般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横坐标为 左纵坐标为 右纵 坐标为 P60 10 主要的气候类型 特征以及分布 笔记在试卷上 气候名称最冷月气温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分布最广的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11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 南北半球的判断 主要看 月的气温 如果基本是全年最高 则表示的地点在 如果是全年最低则在 半球 12 目前国际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