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备课时间 备课时间 8 8 月月 1515 日日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8 8 月月 2424 日日 3 1 1 倾斜角与斜率 一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 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体会代 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 教学重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1 1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 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斜率概念的学习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 课时计划 三 课时计划 1 1 课时课时 四 教学过程 四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 课题导入 一 课题导入 前面 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 1 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 2 了加多一个点外 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 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 点出直线上一点 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 3 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 过同一点 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 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当直线 l 与 x 轴相交时 我们取 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 l 的倾斜角 例题 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 共四种情况 平行于 x 轴 经过一 三象限 垂直于 x 轴 经过二 四象限 注意注意 1 直线的向上方向 2 x 轴的正方向 3 倾斜角范围是 180 0 练习 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过渡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 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 其倾斜角相等 倾斜程 度不同的直线 其倾斜角不相等 因此 我们可用倾斜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斜率的概念斜率的概念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的定义 tan k 说明说明 1 当倾斜角是 90 时 斜率不存在 并不是直线不存在 2 所有直线都有倾斜角 但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 例 倾斜角 求直线斜率 45 解 145tan k 变式练习 书 P86 练习第 1 题 命制 王露 校对 高一数学 组 审核 刘金琼 第三章第三章 第第 1 1 节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 2 过渡 我们知道两点也可用确定一条直线 任何用 两点坐标表示直线斜率了 3 用两点的坐标表示斜率 用两点的坐标表示斜率 经过两点的直线斜率为 22211 yxpyxp x 12 12 xx yy k 思考 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时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如图 12 说明 1 两点式斜率公式中 当时 直线与 x 轴垂直 斜率不存在 21 xx 21 xx 2 当时 直线与 x 轴平行 斜率为 0 21 yy 例 知A 3 2 B 4 1 C 0 1 求直线AB BC CA的斜率 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变式练习 书 P86 练习第 2 3 题 例 直线的斜率为 k 倾斜角为 若 则 k 的范围 A 1 1 B 1 1 C 1 1 D 1 1 变式练习 设直线的斜率为 k 倾斜角为 若 1 k 1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0 D 例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 1 1 和 2 的直线 变式练习 书 P86 练习第 4 题 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 确定直线的条件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或一点加斜率确定一条直线 2 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 范围 3 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与斜率 两点坐标表示斜率 5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 画出过点 A 1 0 倾斜角为的直线 L 将其绕 A 点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 m 的倾斜角 绕 A 点顺时针旋 30 80 转所得直线 n 的倾斜角 绕 A 点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 a 的倾斜角 40 160 3 2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 若 sin 求此直线的斜率 3 在x轴上有一点P与Q 2 倾斜角为 150o 求点P坐标 4 已知直线y xsin 1 求该直线倾斜角范围 6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必做题 书 P89 A 组第 1 2 3 4 题 选做题 书 P90 B 组第 5 6 题 备课时间 备课时间 8 8 月月 1616 日日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8 8 月月 2525 日日 3 1 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一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命制 严春香 校对 高一数学 组 审核 刘金琼 第三章第三章 第第 1 1 节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课时 4 1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能运用条件确定 两平行或垂直直线的方程 2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了解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位置关系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1 1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与掌握两条之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条件 2 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情况的讨论 三 课时计划 三 课时计划 1 1 课时课时 四 教学过程 四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确定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 一 一 课题导入课题导入 己知直线过点 A 0 0 B 2 1 直线过点 C 4 2 D 2 2 直线过点 M 3 5 N 5 1 你 1 l 2 l 3 l 能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这三条直线 并根据图形判断三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它们的斜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1 31 l l 12 ll 32 ll 2 2 1 1 k2 2 k 2 1 3 k 3 31 kk 1 3121 kkkk 二 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 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 1 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 重合与 21 21 21 ll ll kk 2 当两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 重合与 都不存在和 21 21 2121 90 ll ll kk 书 P87 例 3 直线平行的判定 变式练习 判断下列直线与是否平行 1 l 2 l 1 经过点 A 1 2 B 2 1 经过点 M 3 4 N 1 1 1 l 2 l 2 的斜率为 1 经过点 A 1 1 B 2 2 1 l 2 l 3 经过点 A 0 1 B 1 0 经过点 M 1 3 N 2 0 1 l 2 l 4 经过点 A 3 2 B 3 10 经过点 M 5 2 N 5 5 1 l 2 l 例 4 直线平行的应用 变式练习 若 A 2 3 B 3 2 三点共线 求 m 的值 2 1 mC 2 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 1 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 2121 llkk 2 当两直线中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211221 00llkkkk 不存在 或不存在 书 P88 例 5 直线垂直的判定 变式练习 1 判断下列直线与是否垂直 1 l 2 l 1 经过点 A 1 2 B 2 1 经过点 M 2 1 N 2 1 1 l 2 l 2 的斜率为 10 经过点 A 10 2 B 20 3 1 l 2 l 3 经过点 A 3 4 B 3 10 经过点 M 10 40 N 10 40 1 l 2 l 5 变式练习 2 P89 练习第 1 题 3 平行垂直的综合应用 平行垂直的综合应用 例题 已知 A 1 B 0 C 2 2a D a 0 当 a 为何值时 直线 AB 和直线 CD 3 1 a 3 1 1 平行 2 垂直 变式练习 书 P89 练习第 2 题 例题 书 P88 例 6 直线垂直的应用 变式练习 已知四边形 ABCD 的顶点为 A 2 2 2 B 2 2 C 0 2 2 D 4 2 求证四边形 ABCD 是矩22 形 方法 1 两组平行 一组垂直 方法 2 三组垂直 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 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判定 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2 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应用 5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书 P89 B 组第 1 2 5 题 6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必做题 书 P89 A 组 7 8 9 题 选做题 书 P89 B 组 8 题 备课时间 备课时间 8 8 月月 1717 日日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8 8 月月 2626 日日 3 2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一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根据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 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和斜截式 体会斜截式与 命制 文亚妮 校对 高一数学 组 审核 刘金琼 第三章第三章 第第 2 2 节节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 6 一次函数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 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充分揭示 数 与 形 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数形转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与形的统一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1 1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推导及运用 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直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说明 三 课时计划 三 课时计划 1 1 课时课时 四 教学过程 四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及其应用条件 2 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一 课题导入 一 课题导入 当给定斜率时 我们能得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 当给定一点时 能得到一簇有公共点的直线 如果给定直线是一 点和直线的斜率 那么直线是确定的 也是唯一的 怎样把这条确定的直线用方程刻画出来呢 二 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已知直线l经过点 且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000 yxP 00 xxkyy 公式推导 设点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 yxPl 可以得到 当时 即 0 xx 0 0 xx yy k 00 xxkyy 问题 当时 斜率 k 不存在 任何表达其直线方程呢 0 xx 说明 1 经过点且平行于轴 即平行于轴 的直线方程 轴所在直线方程 00 yxPxy 0 xx y0 x 2 经过点且平行于轴 即平行于轴 的直线方程 轴所在直线方程 00 yxPyx 0 yy x0 y 例题 书 P93 例 1 变式练习 书 P95 练习第 1 题 2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 已知直线l经过点 且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即 0 0 bP 0 xkbybkxy 说明 1 斜截式是点斜式的特殊情况 2 纵截距的定义 直线 l 与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直线 l 在轴上的截距 y 0 bby 说明 截距与距离不一样 截距可正 可负 可为零 而距离不能为负 3 直线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y x O P0 y x O P0 7 一次函数中和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你能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吗 kb 3 3 12 xyxyxy 小结 1 时 直线过一 二 三象限 2 时 直线过一 三 四象限 0 0 b k 0 0 b k 3 时 直线过一 二 四象限 4 时 直线过一 三 四象限 0 0 b k 0 0 b k 例题 写出斜率为 2 在轴上截距为 m 的直线方程 当 m 为何值时 直线通过点 1 1 y 变式练习 书 P95 练习第 2 3 题 3 3 平行 垂直条件与直线方程 平行 垂直条件与直线方程 书 P94 例 2 且 2121 kkll 21 bb 1 2121 kkll 变式练习 书 P95 练习第 4 题 例题 已知直线 过点 A 2 3 l 1 若 与直线平行 求其方程 2 若 与直线垂直 求其方程 l 52 xy l 52 xy 4 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00 xxkyy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bkxy 3 注意直线与坐标轴垂直度特殊情况 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5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 求过点 P 3 0 斜率为 2 的直线方程 2 求经过点 3 2 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 60 3 求过点 1 3 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032 yx 6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书 P100 A 组 1 1 2 3 第 5 10 题 备课时间 备课时间 8 8 月月 1818 日日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8 8 月月 2727 日日 3 2 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一 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截距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满足已 命制 郑浩然 校对 高一数学 组 审核 刘金琼 第三章第三章 第第 2 2 节节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 8 知条件的直线方程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发现过程 提高学生分析 比较 概括 化归的数学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充分揭示 数 与 形 的内在联系 体会数 形的统一美 并且继续渗透数 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 教学重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1 1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两点式直线方程 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三 课时计划 三 课时计划 1 1 课时课时 四 教学过程 四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及其应用条件 2 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一 课题导入 一 课题导入 复习回顾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00 xxkyy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bkxy 练习 已知直线经过两点 求直线方程 4 2 3 1 21 PP 方法一 待定系数设 解方程组解得 bkxy kb 方法二 两点求得斜率 带入点斜式方程 k 过渡 已知 其中 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 222111 yxPyxP 2121 yyxx 12 12 xx yy k 1 12 12 1 xx xx yy yy 2121 12 1 12 1 yyxx xx xx yy yy 二 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 1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2121 12 1 12 1 yyxx xx xx yy yy 说明 1 当时 直线与轴垂直 所以直线方程为 21 xx x1 xx 2 当时 直线与轴垂直 直线方程为 21 yy y 1 yy 例题 书 P96 例 4 变式练习 书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中级养老护理资格真题附答案
- 衡水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甘孜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托班服务协议书标准版5篇
- 湖北省咸宁市华师元一赤壁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 社工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在海洋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卫生职称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常规操作规范试题答案及解析
- 工程结算审核服务方案技术标
- 公司驾驶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 店中店合作协议
- AKAIEWI5000电吹管快速入门(中文说明书)
- 炉外精炼-RH读本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 动物类折纸eric马头实拍
- 模具设计与制造授课全张课件
-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