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糖尿病huli_第1页
专糖尿病huli_第2页
专糖尿病huli_第3页
专糖尿病huli_第4页
专糖尿病hul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 糖尿病,Diabetets mellitus,护理学院 王 静,2,教 学 目 标,掌握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一 概述,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消渴”的认识1665年,小便多的疾病,希腊人叫Diabetes(弯弯的泉水)1675年,英国William发现尿甜,加Mellitus(甜蜜)1889年,德国Mollium观察胰消化功能时,切除狗胰腺,其尿招惹成群苍蝇,证实该病与胰腺有关。,4,1921年11月14日Frederick Banting及其同事们成功地提取了胰岛素并用于治疗。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共同发起,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WDD),其宗旨是启示全世界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一 概述,5,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和发展趋势,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21:141431.,中国: 糖尿病患病率 IGT患病率 1980年: 0.67% 1994年: 2.51% 2.5% 1996年: 3.21% 4.76% 2000年: 6% 2002年: 10.6% 10.9%(改标准) 2008年: 9.74 15.5 2010年: 10(18岁以上),估算:糖尿病现患者9240万,糖尿病前期1.482亿!,增速远超预期,7,1995年-202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前三位的国家,8,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9,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一 概述,10,二 病因,遗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作用缺陷,正常的食物代谢过程,胰岛素帮助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转运为能量为细胞利用,糖原分解,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胰腺分泌胰岛素,12,血糖的来和去,肝脏和肌肉储存的糖原,蛋白脂肪等非糖物质,食物,糖异生,胃肠道,血糖,糖原分解,合成糖原,消耗供能,转变为脂肪,13,如果,如果 ,血糖就增高了,糖原分解,非糖物质,食物,血糖,糖原合成,消耗,转成脂肪,尿糖,超出肾糖阈,14,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利用葡萄糖的大门。葡萄糖进入人体内,需要胰岛素介导,才能形成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或合成肝糖原、脂肪,以供日后使用。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因无法利用而在体内升高,15,身体内可升高血糖的激素很多:肾上腺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 一旦胰岛素缺乏,或体内虽有相当量的胰岛素分泌,但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差,血糖就会升高,无法自行纠正,16,调节血糖的激素:,另外:血糖的管理糖调节激素,17,2、如果,如果 ,糖尿病就发生了,降糖激素胰岛素,升糖激素皮质醇、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产生减少、作用降低,产生过多、作用增强,18,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热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 基本条件 胰岛素和升糖激素不正常 必要条件,因此: 胰岛素和升糖激素正常的人,吃的糖和饭再多,也不会患糖尿病; 只有吃得多、消耗少 胰岛素与升糖激素不正常,才会患糖尿病!,血糖增高管理失衡才发生糖尿病!,19,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90%)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三 糖尿病的分类,20,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有HLA某些易感基因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反应有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如GAD65;ICA;IAAB细胞破坏的程度很大的不同,婴儿和青少年破坏迅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LADA,21,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发病基础。多见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慢,病情较轻。体型较肥胖,较少自发性酮症。多数患者不需胰岛素控制血糖。,22,1、2型糖尿病的区别,23,妊娠期间发生的各种程度的糖代谢异常(IFG、IGT、DM),不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或仅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GDM。,妊娠糖尿病,24,四、病理生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利用 糖异生 蛋白质合成 脂肪合成,分解,能量生成 组织处于葡萄 血糖,糖饥饿状态,血浆渗透压,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疲乏无力,分解,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酮体生成,酮症,多食,体重减轻,口渴、多饮,25,五、临床表现,(一)代谢紊乱症候群,(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26,(一)代谢紊乱症候群,三多一少:多尿(23L/d)、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女性病人可有外阴搔痒。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五、临床表现,27,(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五、临床表现,28,酮症酸中毒(DKA),(1)概念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经氧化产生大量酮体,血酮继续升高,便发生代酸而称之酮症。 (2)特点 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3)诱因 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妊娠和分娩、应激等。,29,(4)临床表现: 早期 酮症阶段为原来糖尿病症状加重; 酸中毒: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有酮味(烂苹果) 3)循环系统:脉细速、血压下降 4)神经系统:常伴头痛、嗜睡或烦躁,最终各种反射迟钝或 消失,病人昏迷。 后期 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 眼球下陷、四肢厥冷, 昏迷甚至死亡,酮症酸中毒(DKA),30,感 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有疖、痈等,可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足癣、甲癣、体癣等。泌尿系统: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以女性多见,且常合并真菌性阴道炎。呼吸系统:肺结核发病率高,进展快,易形成空洞。,31,32,大血管病变,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受累,冠心病,脑动脉受累,脑血管疾病,2型DM主要死亡原因,肢体动脉粥样硬化,下肢痛、感觉异常、坏疽,肾动脉,肾功能受损,截肢,33,病理改变: 1)受累部位: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 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病变,34,眼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其他: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微血管病变,35,肾脏病史常 10年。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肾小球硬化症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微血管病变,36,心肌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内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导致心肌广泛性灶性坏死。 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微血管病变,37,概念: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 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 位)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花费巨大。,糖尿病足,38,39,40,0级:有危险因素,无溃疡,糖尿病足,1级:浅溃疡,无感染,2级:深溃疡感染,3级:深溃疡感染骨病变或脓肿,41,4级:局限性坏疽,5级:全足坏疽,糖尿病足,42,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又称多发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又称单侧性神经病变) 神经根病变 颅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自主性内脏神经病变) 脊髓病变(糖尿病性脊髓病变、脊髓软化症),43,44,六、实验室检查,1.血糖测定: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为3.96.0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l26mg/dl)和/ 或餐后2h糖11.1mmol/L(200mg/dl)2.尿糖测定: 肾糖阈当血糖达到810mmol/L,尿糖阳性。,45,3糖化血红蛋白A1和糖化血浆淸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可反应取血前812周血糖的总水平,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4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了解B细胞功能 5其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多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常降低,六、实验室检查,46,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方法: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负荷后2h 判断: 糖尿病:2h血糖11.1mmol/L,1/2或1h血糖也超过11.1mmol/L 糖耐量异常:2h血糖7.8mmol/L11.1mmol/L,六、实验室检查,47,七、诊断要点,疾病史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实验室检查,48,八、诊 断 标 准,空腹血糖(FPG) 3.96.0mmol/L(110mg/L) 正常 7.0mmol/L(126mg/l) 糖尿病 6.16.9mmol/l 空腹血糖受损( IFG) OGTT 2h13.3mmol/L或尿酮阳性 有心脑血管疾患,收缩压24kpa(180mmHg),不良反应 低血糖 诱发性心血管意外 运动系统损伤,87,(三)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运动前评估预防意外发生: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适量食物,防止低血糖。,88,1.病情监测2.紧急护理措施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正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加强生活护理,昏迷病人按昏迷常规护理。在输液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每12小时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血糖、血酮、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四)并发症的护理(酮症酸中毒),89,预防感染1.合理控制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3.注射胰岛素时局部皮肤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四)并发症的护理(酮症酸中毒),90,评估危险因素1.既往足有溃疡史2.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3.有缺血性血管病变的症状和体征4.有严重的足畸型5.其他:视力下降、膝或髋关节或脊柱炎6.个人因素:经济条件差、拒绝治疗和护理等,(四)并发症的护理(酮症酸中毒),91,1.足部的观察与检查,每天查足:颜色、温度的改变,有无鸡眼、甲癣等。足感觉测试:,(四)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足 ),92,2.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保暖,不用热水袋,避免烫伤 按摩,由下向上 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3.选择合适鞋袜4.保持足部清洁5.预防外伤,(四)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足 ),93,(五) 健康教育,指导: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能力技能:监测血糖、尿糖;注射胰岛素知识:饮食、锻炼、用药、防治并发症指导家属:了解DM知识、协助病人的治疗定期复诊携带糖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