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4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届高三历史届高三历史 4545 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 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试时间 45 分钟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3030 分 分 1 学习了解儒家思想后 有位爱思考的同学问老师 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 段的命运不同 假如你是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主要从哪一角度分析其原因 A 思想内容的变化 B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 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2 古人所谓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强调的是祭祀祖先 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3 西方学者认为 公元前 6 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Axial Age 人 类意识 首次觉醒 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 中国 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 诸子并立 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兼收并蓄 4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 主 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宗教思想 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B C D 5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 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 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 世开太平 A B C D 2 6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尚书 中最早提到 民主 一词 认为 天惟时求民主 乃大降 显休命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 不配做民之主 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 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文中的 民主 实即做民之主 与君主同义 B 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 其 民主 内涵与近现代 主权在民 相吻合 D 儒家 民本 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7 下列关于儒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儒家之 儒 原来是指殷 周时期的官僚贵族 B 春秋时期儒家的地位依然十分优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汉朝初期的焚书坑儒严厉打击的儒家思想 D 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 性格和心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 流 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B C D 9 梁启超曾说 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 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 把教育部改为 教育美术部 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 并且还会改良戏曲 到处开音乐会 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 A 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 强调有教无类 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 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 注意借鉴不同文明 进行教育改革 10 下列各组文献中 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 理想国 法律篇 政府论 B 法律篇 政治学 社会契约论 3 C 理想国 政治学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 十二铜表法 法律篇 论法的精神 11 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孟子提出 民贵君轻 思想 B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的 大一统 思想 C 陆九渊反对传统伦理道德 D 李贽强调以孔孟权威抨击理学 12 秩序井然 清新 丰满华丽 理性美 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 它所折射出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A 明清 南北朝 唐朝 宋朝 B 西周 战国 唐朝 宋朝 C 西周 南北朝 汉朝 明朝 D 西周 战国 汉朝 唐朝 13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 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 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 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 统治者个人喜好 B 当时的经济状况 C 文人学者的喜好 D 现实政治的需要 14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5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 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 国的 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 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 理学盛行 4 C 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 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理学盛行 5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3030 分 分 16 11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战国时期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 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在人性论方面 他们是一致的 西汉时期 为适应 休养生息 的时代要求 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 确 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 材料一中共有 3 处说法不符合史实 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 3 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 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2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4 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 则要妙精微 各有攸当 亘古亘今 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 尽之 而其所行所言 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 朱熹 行宫便殿奏札 3 根据材料和所学 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4 分 17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家园 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君子和而不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近者悦 远者来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 2008 名乐手击缶而歌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 悦乎 和孔子的 三千弟子 吟诵 论语 中的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 和谐社会 新理念 北京奥运会 同一个世 界 同一个梦想 的主题口号 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 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 克精神相一致 1 材料一中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试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 的内 6 涵 2 在 17 18 世纪的欧洲 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 提出了各自的政治构 想 请简要归纳其主要思想主张 3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强调 和谐社会 有何重大意义 4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7 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1 B2 A3 A4 D5 C6 C7 D8 A9 C10 C11 A12 B13 D14 B15 D 16 17 1 观点 代表儒家学派 内涵 人与人之间 要彼此尊重 求同存异 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 人类要遵循自然 规律 实现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于国之间 应该友好和平相处 共同发展 2 天赋人权学说 人民主权学说 社会契约学说 三权分立学说等 3 意义 向世界表明中国向来是一贯追求和平 和谐的国度 也通过奥运会展示改革开 放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