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1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2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3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20题;共272分)1.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影/布石上B . 盖竹/柏影也C . 无/丝竹之乱耳D . 余/因得遍观群书(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其境过清(因为)B . 乃记之而去(代词,指这里的情景)C . 隶而从者(随从)D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酒)(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B . 选文第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C . 选文第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D . 选文第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选文第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 2. (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释】平事, 商量事情。咨嗟:叹息。侪:,同辈,同类的人。子母:利息和本金。责券:求取证据。橐: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以善酿致富 _或倾跌破瓶缶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讼 则 破 家 事 连 吾 侪 数 姓 人 不 得 休 矣(4)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3. (23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作者是战国时期的_,名轲,_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举于士_衡于虑_而后作_而后喻_(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格言联璧中有“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作简单说明。 (5)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都会经过艰苦的生活磨炼,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经受艰苦磨炼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好处。 (6)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总会伴有各种阻挠、破坏、压制,如贸易制裁、武器禁运等。学完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阻碍和挑战? 4. (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陋之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 斯是陋室 是非木柿C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D . 从今若许闲乘月 卿言多务,孰若孤(2)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惟吾德馨 _啮沙为坎穴_可据理臆断欤臆断_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尔辈不能究物理。(4)陋室铭结尾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有什么作用?请你作简要分析。 (5)老河兵最终找到石兽的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什么哲理? 5.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 , 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救兵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 , 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故事:按旧例。移文:发文书。交缚:交叉捆绑。热火:点火。褥食:在睡垫上吃饭。(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俄顷斩首数百级_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3)结合文章,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 6.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u):责骂。胡:为什么。(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执所书问曰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7.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岳阳楼记(节选)(明)袁中道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 , 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庆帅: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大合乐:典礼大乐。增堞籍兵:筑高城墙招募士兵。第:但。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解释下列各句划线的词。 泫然不能自已_诚不能无慨于心_边垂以安_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_(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第 以 束 发 登 朝 入 为 名 谏 议 出 为 名 将 帅 已 稍 稍 展 布 其 才(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4)以下“而”字与例句“投箸而起”的用法相同的是( ) A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B . 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C .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D .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5)“朋友者,志同道合也。”如果本文作者袁中道与范仲淹一同登上岳阳楼,会不会结为知己?请根据本文和岳阳楼记阐明理由。 8. (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相:做宰相。鹓鶵(yun ch):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止:栖息。练实:竹子所结的子醴(l)泉:甜美的泉水。鸱(ch):猫头鹰。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是鱼之乐也 是:_子固非鱼也 固:_或谓惠子曰 或:_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鶵 子 知 之 乎(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甲】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是因惠子的一句“_,_”而挑起的。【乙】文庄子用“鹓鶵”比喻_。 (5)【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 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 , 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选自世说新语)【注】率:率直。尽讦漠(x m)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赠贶(kung):赐予。乞:这里指“赠送”。陈:陈述。翛(xi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村中闻有此人/骥之闻命B . 悉受所饷/悉如外人C . 缘道以乞穷乏/缘溪行D . 不足为外人道也/征为长史(2)下列各句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B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C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D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村人“皆叹惋”,是为外界变化之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叹惋。B . 【甲】文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C . 【乙】文荆州刺史桓冲想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就聘刘驎之任长史,刘驎之鞠躬尽瘁地帮助他。D . 【甲】【乙】两文中两人都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但在【乙】文中刘驎之还表现出心系百姓的济世情怀。(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10. (1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又何间焉 _ 小信未孚 _ 必以情 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B . “远谋”是文眼,曹刿的远谋在政治上体现为战前预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C . 本文略写战争的经过而详写战前和战后议论,主要是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需详写。D . 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11. (16分)阅读下列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B . 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C . 颓然乎其间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口入,初极狭(2)翻译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3)写出全文核心思想并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的句子是“_ , _”此句也表现了作者一种热爱山水,寄情山水的情怀。(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作者反复强调“醉、乐”二字,“醉”是表象,“乐”为实质,最后将“醉”、“乐”统一,揭示了文章的“与民同乐”的主旨。B .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托出了全文的主旨。C . 本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且生动精炼,写景时,动静结合,而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D . 作者在文中连用其所长21个“也”字煞句,读来只觉神采飞扬,摇曳生姿,但给人单调重复之感。12. (8分)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面每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不为苟得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使唐雎使于秦C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 生,亦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_。(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4)第段中,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_”比“_”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_”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13.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 , 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注:须臾:很短的时间。康庄:平坦的大道。(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跳而越者与千金/借旁近与之B . 彼勇者耻怯/不耻下问C . 今有三人焉/吾日三省吾身D . 顾见猛虎/左顾右盼(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顾 见 猛 虎 暴 然 向 逼 则 怯 者 不 待 告 跳 而 越 之 如 康 庄 矣。(3)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形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14.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席子。濡(r):沾湿。逾:通“愈”,更加。(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徙衽以从阴_其阴逾去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15. (11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解释下列划线字 尊君在不 (_)下车引之(_)故人曰 (_)明日早 (_)(2)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与家君期日/中B . 下车引/之C . 起不/食待之D . 令人/求故人(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并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16. (18分)古诗文阅读 (甲)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乙)游岳阳楼记(节选)明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A)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登朝,(B)为名臣,(C)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 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练:白色丝绢。愀然(qi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束发:年纪轻。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 请将文言词语 “出”“入”“着”准确填入(A)(B)(C)处。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泫然不能自已也_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_壮心日灰 _是则真可哭也 _(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4)根据选文画横线句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 “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雪山汹涌”则描画_之澎湃。(5)古诗泛舟后溪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歌意象描述。 (6)结合泛舟后溪游岳阳楼记,说说羊士谔、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 17.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节选自臣轨)(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B . 弗敢加也 随意增加C . 小信未孚 使人信服D . 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2)下列划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小大之狱A . 古之善将者B . 水陆草木之花C . 当余之从师也D . 长跪而谢之(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所作。B . 【乙】文认为取得战斗胜利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全军团结一心,相亲相爱。C . 【甲】【乙】两文都要求领导者争取民心民意,依靠人民,关爱人民,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才能得到支持。D . 【乙】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与“父子兄弟之军”打仗,因为他们像父子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团结一致,与他们打仗必败无疑。(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18. (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錕,錕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子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搖而上老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B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C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岛,其/名为鹏D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对四个画线句子翻译有误的项是( ) A .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是鹏。B .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C .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的时候是在六月。D .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3)对大鹏这一形象特点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硕大无比B . 力大无穷C . 志存高远D . 追求极致(4)对于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愤怒飞翔,一跃而起。“怒而飞”三字,可以说是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极为愤怒时起飞时突飞迅猛的样子,非常传神。B .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表明庄子想象力丰富。C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