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州市树木园建设方案 荆州市林业局荆州市林业局 二二 O 一六年十一月一六年十一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建设意义项目建设意义 1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2 一 自然条件 2 二 社会经济条件 4 三 森林资源概况 5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8 一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8 二 建设布局 8 三 建设方案 9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5 一 前期工作阶段 15 二 实施阶段 15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6 一 投资估算依据 16 二 投资估算 16 第六章第六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20 一 加强项目组织保障 20 二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20 三 强化政策制度保障 21 四 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当地群众的合作 22 附表 附表 附表 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第第 1 1 章章 项目建设意义项目建设意义 树木园是荆州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以 荆州市境内富有乡土特色的树木 含竹类 以及全省范围内在荆州 引种栽培成功并获得推广的树木 含竹类 为主要内容 通过造园 栽培 向观众展示树木及其群落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而且具有调节 气候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储碳释养 吸尘降燥 吸毒过滤和景 观美化等多种生态功能 能让观众深刻认识到造林绿化在创建森林 城市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意义和作用 同时 通过对各种树木进行 挂牌标识 让观众了解树木的相关科普知识 可以提高广大干部群 众对保护树林其群体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建设荆州市树木园 把荆州市境及全省适宜了荆州种植的 树木浓缩栽培在树木园 既给荆州市民提供一个开展森林生态休憩 的好去处 又给观众送上一道了解树木种类 特性及功能的科普教 育大餐 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荆州市在造林绿化和林业科学研究方面 所取得的成就 2 第第 2 2 章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自然条件 一 地理位置 荆州市位于东经 111 15 114 05 北纬 29 26 31 37 地处湖北省中南部 地跨荆江两岸 携江汉 揽洞庭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全长 483 公里 荆州东连武汉 西接宜昌 南望湖南常德 北毗荆门 潜江 仙桃 拟建树林园位于荆州市城 区西部的农港区的太湖农场 项目地点东接 南临 西连 北攘 2 地形地貌 荆州市位于中国地势第三阶段的西缘 长江以北 主体为江汉 平原 长江以南主体为洞庭湖平原 全市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由 低山 丘陵 岗地 平原依次过渡 逐级倾斜 最高点在松滋市的 大岭山 海拔 815 1 米 最低点在东南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 海 拔 18 米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貌 海拔 20 50 米 丘陵主要分 布在松滋市的老城 王家桥 斯农场和荆州区的川店 八岭 石首 市桃花山等地 海拔 100 500 米 低山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 海拔 500 米左右 项目区为平原地貌 平均海拔 米 平均超度为 5 3 三 气候条件 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光能充足 热能丰富 无霜期长 全市太阳年辐总量为 104 110 kcal cm2 年日照时数 1800 2000 小时 年平均气温 15 9 16 6 年无霜期 242 263 天 多数年份降雨量在 1100 1300mm 之间 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 4 10 月份降 水量占全年 80 太阳辐射量占全年 75 10 的积温为全年 80 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 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植物生 长发育 4 水文水系 1 地表水 荆州市河流交错 湖泊密布 全市有大小河流约 160 多条 均 属长江水系 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 虎渡河 藕池河 调弦河等 全市有百分顷以上湖泊 30 多个 总面积 8 万公顷 其中 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 总面积 3 55 万公顷 长湖次之总面积 1 2 万公顷 2 地下水 荆州市地层有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场 主要有粘土 亚粘土 砂 砂砾石等 整个地层孔隙较大 孙隙率较高 是地下水储存转 稳的良好场所 根据 湖北省江汉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 荆州 4 地区浅层地下水天然净储量 390 81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约占 2 5 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水动力特征 地下水共 5 种类型 5 土壤条件 根据 荆州年鉴 2014 荆州市土壤类型多样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共有 7 个土类 14 个亚类 43 个土属 200 个土种 土 类总面积 563 58 千公顷 其中水稻土 281 43 千公顷 潮土 186 82 千公顷 石灰岩土 26 41 千公顷 沼泽土 433 33 公顷 项目区主要 土壤种类为沙壤土 土厚 1 米以上 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树木栽培 生长 二 社会经济条件 一 社会发展 根据 2014 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截止 2014 年末 荆州市常住人口 574 42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290 14 万人 2014 年荆州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 23128 元 比上年增加 2065 元 增长 9 8 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12625 元 比上年增加 1345 元 增长 11 9 社 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全市社保基金收长 55 6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 5 全市社会保险参保 379 97 万人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26 01 万人 综合参保率达到 99 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 1 9 万套 全市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每月 5 1566 元 新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5 个 农村互助照料活 动中心 290 个 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每月 430 元 提高 40 元 农村低 保标准每年 2500 元 提高 600 元 2 经济发展 根据 2014 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年荆 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80 49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 长 9 8 一 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第二 三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 增加值 347 00 亿元 增长 5 2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659 58 亿元 增长 10 9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473 91 亿元 增长 11 4 三次 产业结构为 23 4 44 6 32 0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0 5 个百分点 第二 产业比重下降 0 1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 0 6 个百分点 三 次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19 2 43 5 和 37 3 3 交通情况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 南临湖南省 具有承东启西 接南 纳北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 境内路网如织 经过多年建设 形成了 三纵三横 和 三干四支 的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格局 黄 金水道长江穿全境而过 水路陆路交通共同构建了荆州市水陆发达 的交通网络 全市现已建成高速公路 4 条 在建及规划高速公路有 4 条 国道 2 条 省道 7 条 县道 119 条 乡道 327 条 铁路 3 条 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6350 公里 不含林道 铁路通车里程 130 余公 6 里 境内长江航道长度 483 公里 项目区东面 米处有 公路 南面 米处有 公路 乡道可直达园区 因此项目区交通便利 3 3 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概况 一 森林资源现状 1 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 全市森林面积 237 57 万亩 其中有林地面积 213 98 万亩 国 特灌 20 59 万亩 有林地蓄积 816 23 万立方米 有林地中 乔木林 地 209 86 万亩 竹林 4 12 万亩 2 防护林面积和蓄积 全市防护林面积 25 39 万亩 其中 乔木林地 14 73 万亩 竹 林 1 00 万亩 灌木林 9 66 万亩 防护林蓄积 43 64 万立方米 3 用材林面积和蓄积 全市用材林面积 192 56 万亩 其中乔木林 190 10 万亩 竹林 1 66 万亩 用材林蓄积 769 43 万立方米 4 经济林面积 全市经济林总面积 12 85 万亩 其中果树林 9 98 万亩 食用原 料林 1 24 万亩 其它经济林 1 63 万亩 7 5 天然林和人工林 全市乔木林中 天然林面积 45 81 万亩 蓄积 125 08 万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 164 05 万亩 蓄积 691 15 万立方米 6 分龄组面积和蓄积 乔木林按龄组分 幼龄林面积 72 14 万亩 蓄积 135 09 万立方 米 中龄林面积 74 50 万亩 蓄积 346 03 万立米 近熟林面积 49 96 万亩 蓄积 231 52 万立方米 成熟林面积 11 99 万亩 蓄积 89 47 万立方米 过熟林面积 1 27 万亩 蓄积 14 11 立方米 乔木林分林种 防护林幼龄林面积 9 63 万亩 蓄积 20 24 万立 方米 中龄林面积 4 46 万亩 蓄积 12 95 万立方米 近熟林面积 1 42 万亩 蓄积 8 80 万立方米 成熟林面积 0 13 万亩 蓄积 0 80 万立方米 过熟林面积 0 09 万亩 蓄积 0 85 万立方米 用材林幼龄 林面积 60 37 万亩 蓄积 108 55 万立方米 中龄林面积 68 41 万亩 蓄积 327 81 万立方米 近熟林面积 48 51 万亩 蓄积 225 16 万立方 米 成熟林面积 11 62 万亩 蓄积 87 95 万立方米 过熟林面积 1 15 万亩 蓄积 13 11 万立方米 2 植物资源现状 荆州市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具有种类多 分布广 南北兼备等 特点 据统计 全市共有植物种类 种 其中森林植物 620 余种 常见的树木主要有杨树 水杉 中山杉 池杉 马尾松 湿地松 8 栎类 枫杨 乌桕 旱柳 桃树 李树 梨树 枣树 马褂木 榆 树 杨树 桑树 桂花 樟树 紫玉兰 白玉兰 苦楝 枫香 银 杏等 9 第第 3 3 章章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一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 建设内容 树木园主要栽培对象为荆州市境内分布的主要乔灌木树种 含 竹类 以及湖北省内通过引种栽培成功的主要乔灌木树种 含竹类 2 建设规模 树木园总建设面积为 300 亩 其中 以用材为目的用材树种园 区建设面积 50 亩 以防护为目的的防护树种园区建设面积为 50 亩 以珍稀和保护树种为对象的树种园区建设面积为 50 亩 以绿化和景 观建设为目的的树种园区建设面积为 50 亩 以竹类为主 体现竹类 独特魅力的竹园区建设面积为 50 亩 以生产水果和坚果为经济目的 的经济林树种园区建设面积为 50 亩 为加强树木园经营管理 规划建设管理用房一处 建筑面积为 100 平方米 2 建设布局 根据园区形状和周边交通 周边水系走向及分布特点 将园划 10 分为等面积的 6 等分 园区内主作业道 兼游道和内部主交通道路 南北布置 园区间副作业道 兼游道和次交通道路 东西布置 主 作业道东侧从北至南分别布置为用材林树种园区 经济林树种园和 竹类园区 主作业道西侧从北至南分别布置为防护林树种园区 园 林景观绿化树种园区和珍稀保护树种园区 主作业道和副作业道可 以为弯屈形状 使各园区形成自然形态 模拟自然特点 体现自然 韵味 管理用房建在园区入口处 3 建设方案 一 园内道路建设 主作业道兼作主游道 按南北方向建设 道路建成 S 型 路面宽 3 5 4 米 各园区间建副作业道兼作副游道 按东西方向建设 道路建成 S 型 路面宽 3 3 5 米 路面铺装采用天然石块或鹅卵 石 以模拟自然特性 让观众在游览时 有归回自然的感觉 主作 业道直通园区入口 并与园区外部交通道路对接 保障交通通畅 2 排水沟建设 主排水沟沿园区四周和主作业道两侧建设 宽 0 5 米 深 0 5 米 副排水沟沿副作业道两侧建设 宽 0 3 米 深 0 3 米 主排水沟 与园外河流 水渠或湖泊 池塘相连接 保证园区排灌通畅 防止 汛期园内积水 3 园区管理用房建设 11 园区管理用房建在园区入口处 建筑面积 100 万平方米 单层 砖混结构 园区管理用房的功能 一是对出入园区的人员 车辆进 行管理 二是对园区的日常经营活动包括排灌 树木养护 防火等 工作进行管理 4 各类树木栽植园区建设 1 用材林树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通过该园区建设 让观众了解树木资源的稀缺性和在国家经济 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2 建设技术措施 树种及草本选择 主要选择适宜荆州栽植 且用途广 经济 利用价值高的杨树 马桂木 中山杉 湿地松 火炬松 香椿 臭 椿 泡桐 樟树等 为防止地表水土流失 选择在地表种植狗芽根 红三叶草或白三叶草 栽植配置 选择的每个栽植树种营造纯林 块状栽植 总体 配置实行针阔树种块间混交 栽植密度及方式 各树种每亩栽植 74 株 采取自然随机栽 植方式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树木总需苗量为 3700 12 株 栽植苗木规格采用大苗 即苗木胸径大于 5 厘米以上 便于快 速建园 2 防护林树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通过该园区建设 让观众了解造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 重要性 从而提高观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大群众能自学投身到 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建设 2 建设技术措施 树种及草本植物选择 主要选择水杉 池杉 旱柳 枫杨 乌桕 苦楝 刺槐 榆树等 地表种植水土保持能力强的狗芽根 栽植配置 栽植配置 选择的造林树种除水杉 池杉按带状 或块状栽植纯林外 其它各阔叶树种均可混交栽植 也可实行针叶 树种和阔叶树种带状和块状混交栽植 栽植密度及方式 栽植密度及方式 各树种每亩栽培 111 株 采取自然随机栽植方式 模拟自然群落 但又高于自然群落效果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树木需苗量为 5550 株 栽植苗木规格为胸径达 5 厘米以上的大苗 3 经济林树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13 通过该园区建设 让观众了解经济树种在满足市场水果产品供 应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和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 建设技术措拖 树种选择 主要选择桃树 李树 梨树 枣树 柿树 柑桔 葡萄 樱桃 板栗 柚子 猕猴桃 拐枣 桑树 石榴等水果木本 植物栽植 栽植配置 选择的各树种按块状或带状栽植纯林 栽植密度及方式 桃树 李树 柑桔 枣树 梨树 桑树 石榴按照每亩 111 株的密度栽植 株行距为 2 米 3 米 柿树 葡 萄 樱桃 板栗 柚子 猕猴桃 拐枣按照每亩 74 株的密度栽植 株径距为 3 米 3 米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树种需苗量 4625 株 栽植苗木规格以 3 4 年生的嫁接苗或高 1 5 米以上的大苗为主 不含 葡萄 猕猴桃 4 珍稀保护树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珍稀树种园 让观众了解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的 种类 特性及保护价值 以提高观众对珍稀树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意识 14 2 建设技术措施 树种及草本植物选择 主要选择适宜荆州栽植生长或引种栽 培成功的银杏 对节白蜡 红豆杉 宜昌楠 飞蛾槭 皂荚树 黄 连木 珙桐 青叶桐 金钱松 五针松 莲香树 金钱槭 鹅掌揪 大果青扦 香樟 黄花梨 黄檀 沉香树 国槐 榉树 鸽子树等 地表种植的草本植物选择狗牙根 白三叶草 栽植配置 选择的树种针阔混交栽植 栽植密度及方式 每亩栽植 111 株 采取自然随机栽植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树种需苗量为 5550 株 栽植苗木规格为胸径达 5 厘米以上的大苗 5 绿化景观树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通过绿化景观树种园区建设 向世人展示树种的绿化景观功能 和生态价值功能 让观众了解建设 美丽中国 绿化景观树种有其 独特的价值和自然魅力 也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 让森林走进城 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的森林城市建设内涵 并支持和参与荆州市 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 2 建设技术措施 树种及草本植物选择 主要选择雪松 广玉兰 白皮松 石 15 楠 栾树 银杏 合欢 枫香 五角枫 垂柳 白玉兰 紫玉兰 法桐 香花槐 香樟 皂荚 含笑 杜英 桂花 女贞 紫薇 紫 花泡桐 无患子等树种 地表种植狗牙根 红三叶草 栽植配置 针叶树种雪松 白皮松块状或带状纯林栽植 或 与其它阔叶树种带状或块状混交栽植 其它阔叶树种均可混交栽植 栽植密度及方式 每亩栽植 74 株 采取自然随机栽植 或 孤植 带植 块植 做到疏密有致 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特色和视觉 美感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树种需苗量为 3700 株 栽植的苗木规格为胸径 5 厘米以上的大苗 桂花 万楠 紫薇要求 树高达 2 米 冠径达 1 5 米以上 6 竹类品种园区建设 1 建设目标 苏东坡诗云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竹类具有再生性特 点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 通过栽植各种竹类植物 让世人了解竹类具有其他绿色植物所不具有的 再生性 而且具有 重要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及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同时也向世人展示 其迎风傲雪的品格特性和阿娜多姿的景观魅力 以提高广大群众爱 竹护竹意识 16 2 建设技术措施 竹类品种选择 主要选择较常见的园林绿化和经济利用的散 生型 丛生型和混生型竹类品种 主要有毛竹 淡竹 窝竹 紫竹 苦竹 罗汉珍 琴丝竹 凤尾竹 方竹 棕竹 兹竹 麻竹 单竹 斑竹 黑竹 桂竹 白粉竹 水竹 四季竹 丹青竹等 地表种植 草本选择白三叶草 栽植配置 混生型的方竹 苦竹团栽植 丛生型的凤尾竹 琴丝竹 罗汉竹 白粉竹 四季竹 慈竹 麻竹 窝竹块状栽植 散生型的毛竹 黑竹 丹青竹 水竹 斑竹 单竹 紫竹块状或带 状栽植 栽植密度及方式 毛竹每亩栽植 18 株 株行距为 6 米 6 米 其它散生型竹类每亩栽植 28 株 株行距为 5 米 5 米 混生型竹类 每亩栽植 47 株 株行距为 4 米 4 米 丛生型竹类每亩栽植 28 株 自然式栽植 栽植需苗量及苗木规格 该园区栽植竹类需苗量约为 1635 株 其中散生型竹类 510 株 混生型竹类 705 株 丛生型竹类 420 株 竹类苗木选择 3 年以上的竹种 17 第第 4 4 章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一 前期工作阶段 1 开展外业调查和组织协调 落实建设用地 并进行项目 前期申报等基础性工作 2 编制项目建设方案 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和作业设计 进 行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3 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 2016 年 12 月 二 实施阶段 实施时间 待项目批复后 一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18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 投资估算依据 1 国家林业局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试行 2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 生物资产 3 2008 年 湖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 19 4 2008 年 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 5 营造林工程的各项费用参考项目区及附近地区近年来实 施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经济指标进行综合确定 6 林木种苗工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7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试行 8 湖北省林业局 场 总体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9 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参考我省同类项目单位面积基础设施 投资综合确定 二 投资估算 一 投资估算标准 投资估算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5 1 投资估算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 5 1 序号项 目单位经济技术指标 元 备 注 一管理用房元 平方 米 2000 二树木园区 1用材林树种园区 1 1苗木费元 株30 20 1 2材料费元 亩100含肥料 农药 生根粉 等 1 3道路元 亩200 1 4排水沟元 亩150 1 5人工费元 亩400含整地 植苗 施肥等 2防护林树种园区 2 1苗木费元 株30 2 2材料费元 亩100 2 3道路元 亩200 2 4排水沟元 亩150 2 5人工费元 亩400 3经济林树种园区 3 1苗木费元 株40 3 2材料费元 亩100 3 3道路元 亩200 3 4排水沟元 亩150 3 5人工费元 亩400 4绿化景观树种区 4 1苗木费元 株100 4 2材料费元 亩100 4 3道路元 亩200 4 4排水沟元 亩150 4 5人工费元 亩400 5珍稀保护树种园区 21 5 1苗木费元 株100 5 2材料费元 亩100 5 3道路元 亩200 5 4排水沟元 亩150 5 5人工费元 亩400 6竹类品种园区 6 1苗木费元 株150 6 2材料费元 亩100 6 3道路元 亩200 6 4排水沟元 亩150 6 5人工费元 亩400 二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210 78 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 190 78 万元 占总投 资的 90 5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9 49 项目投资按构成分 建安工程 190 78 万元 占总投资的 90 51 其他费用 4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9 49 工程费用 管理用房工程 2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1 05 用材林树种园区 15 35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8 05 防护林树种园区 20 9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10 95 经济林树种园区 22 75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11 92 22 珍稀保护树种园区 59 75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31 32 绿化景观树种园区 41 25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21 62 竹类品种园区 28 78 万元 占工程费用的 15 09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0 万元 其中 总体规划编制费 20 万元 作业设计费 20 万元 项目投资估算详见附表 1 项目投资估算表 3 资金来源 1 中央财政资金 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105 39 万元 占建 设项目投资总额的 50 2 省级配套资金 省级配套资金 63 23 万元 占建设项目投 资总额的 30 3 自筹资金 荆州市自筹 42 16 万元 占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的 20 四 资金使用和管理 1 财政资金 资金使用 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用中央 23 和省级资金 中央财政资金使用 主要用于建园苗木费用和部分材料费 省级资金使用 主要用于材料费 道路 排水沟和管理用房 建设 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由建设单位实行单列帐户 独立核算 专款专用 严 禁挪用 实施严格的报账制和审计制 按照 国家林业工程项目资 金管理暂行办法 进行管理 制定严格的项目资金拔付 使用和管 理制度 做到资金到项目 管理到项目 核算到项目 按项目建设 进度核拨资金 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项目完成后 按照工程项 目验收程序 由有关部门组织项目验收 实行项目审计制度 对项 目建设进行跟踪审计 2 自筹资金 荆州市自筹资金 主要用于部分管理用房建设和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等 24 第第 6 6 章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一 加强项目组织保障 荆州市林业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领导小组由林 业局局长任组长 副局长任副组长 相关部门主管参与 主要职责 是加强树木园项目建设的组织 协调管理 落实各项工程建设项目 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2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1 加强计划管理 树木园项目在实施中要统一计划安排 分级实施管理 即统一 规划 统一施工 统一技术指导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要委托有相应 资质等级的林业勘察设计 调查设计 或工程咨询单位负责编制项 目实施方案 总体规划设计和作业设计 并在施工建设中采取招投 标形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 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国家和省有关项目管理规定 标准 采取工 程管理系列措施 实行按规划立项 按项目管理 按设计施工 按 效益考核 作业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颁布布的有关技术规程 25 工程施工必须先设计 后施工 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监督理制 施 工后对工程数量 质量按设计进行验收 在施工结束自查后 由相 关部门组织进行检查验收 以确保项目建设项目达到高标准 高质 量的要求 3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加强项目 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 专人管理 专款专用办法 严 肃财经纪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专业发展行为研究
- 自然灾害治理中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演进研究
- 元宇宙时代昆曲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扩散探索
- 学校德育副校长年度工作计划
- 微纳米气泡产生的相变传热机理研究
- 招聘合同工考试题及答案
-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俗风情》开题报告5600字】
- 刍议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 二手房装修合同(标准版)
- 钢铁销售合同(标准版)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京东集团招聘笔试指南与面试技巧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芳华电影介绍模板课件
- 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