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2011年自考简答题1 一 简述 文化 名称的来源 1 关于 文 的解释 文 的本义是 错画 也就是花纹 文 的 引申义 在人类认知领域 文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 修养 与表示 先天素质的 质 相对 在政治领域 文 引申为 文治教化 主张利用 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 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 武 功 相对 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 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文 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 关于 化 的解释 化 的本义是改易 既包括从无到有的 造化 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 演化 和 分化 3 文化 合起来的解释 中国经典的 文化 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 神 物质的创造 二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 各民 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 互相渗透 互 相促进 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 汉 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它在 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 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 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 上层文化 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 拥有的文化 2 底层文 化 指民间文化 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 造 拥有的文化 3 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 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 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 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 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 互相补充 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 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 文化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 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文化的历史传播 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 为媒体的 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 用 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 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 以操作的 2 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 识 首先 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 变异 发展 从 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 其次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 了自身的传统 五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 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 传统文化 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 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它不局限于古代 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 选 淘汰 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六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 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 化的研究成果 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 它是一门兼顾 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 是中国传统文化 学的人门课程 七 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1 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 化的概念一致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 发 2 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 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 不是某一 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 3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文化发展 本当有自己的分期 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 本课 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 4 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本课程采用四分法 生产生活文化 制度文化 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八 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 1 历史上 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 靠近青海地区羌族 人居住较多 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 潢谷地的羌族人 吐藩民族主 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 2 西南地区崇山峻岭 地势复杂 是古代所 谓 西南夷 杂居的地区 3 四川盆地 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 居民成分复杂 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 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 氐 人 羌人分布的地区 4 黄土高原的北邻 是蒙古高原 居住过蒙 古人等 5 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 几个在中国 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 如契丹 金人 满族等 都起源于这一 地域 6 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 这一带是秦汉 时 百越 民族居住地 后来还有溪 俚 僚等族 此外还有台湾岛 海 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九 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 黄土高原的北邻 是蒙古高原 这是一个草原 沙漠 戈壁交错的地 带 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特别是今阴山以南的 河套地区 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 十 简述关中地区的地理条件 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 是黄河及泾 渭流过的地区 沃野千里 是中 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 养育过辉煌 的古代文化 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 黄河在他的西北东三个方面环绕 南面是秦岭山脉 西北有六盘山 贺兰山 备有阴山山脉 东有吕梁山 脉及潼关之固 真可谓表里山河 而且南接巴蜀汉中 东联伊洛地区 有丰富的经济后方 又方便的交通 进可攻退可守 古代王朝都在此建 都 的确是这里有得天独后的地理条件 十一 为什么历史上山西居有 天下形势 之说 山西高原的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 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 既汾河 谷地谷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难与渭河平原相接 也是中国文化的重 要的发祥地 陕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连接 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 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 也可以直通华北 地区 所以历来有山西居 天下形势 之说 十二 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四大时期 1 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 属于温暖期 这个时期的时间 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 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等亚热带动植物 2 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是寒暖交错期 这个时期是西洲到 明朝的初期 1 其中西周前期为温暖期 之后进入寒冷期 2 春 秋至西汉时期 又进入第二个温暖时期 3 东汉 三国至南北朝 是第二个寒冷时期 4 从隋唐至北宋时期 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 5 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 是第三个寒冷期 6 南宋中期到元代中 期 我国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3 从公元前1400年到1900年为寒冷时期 也称为 方志时期 1 第一 冷时期为50年 从明成化六年 1470年 到正德十五年 1520年 2 第二冷时期从明秦昌元年 1620年 至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年 长达100年之久 3 第三冷时期从清道光十六年 1837年 到光 绪十六年 1890年 共50年 4 第四个大的气候使其从1900年开始 竺可桢称之为 仪器观测时 期 十三 简述中国古代的 九州 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 将天下分为冀 兖 青 蓄 扬 荆 豫 梁 雍九州 1 古济水 黄河之间为兖洲 2 渤海 泰山之间为青洲 3 黄海 泰山 淮河之间为徐州 4 淮河以南 大海以西为扬州 5 荆山以 南 衡山以北为荆州 6 荆山以北 黄河以南为豫州 7 华山以南 怒江以东为汉中 四川盆地为梁州 8 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 9 西河以东 东河以西为冀州 十四 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 自然环境 他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生存质量和状态 2 地理条 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并于其 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 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十五 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 大统一 将全国分为哪四个地域文 化 1 山西 地区 沃野千里 这里的人民好稼穑 殖五谷 有 先 王 之遗风 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 汉初又将东方民众迁移至此 好 玩巧末业 的风气也随之形成 西部虽然戎狄间杂 但畜牧业很发 达 又有巴蜀作为后方 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 地不过当时 天下的三分之一 但其财富 却占全国十分之六 2 山东地区 齐鲁多鱼盐 桑麻之利 邹 鲁 泗上地区有周公遗 风 好儒习礼 3 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十六 简述孟子的以时观念 1 在保护自然方面 孟子提出不违天时观念 2 孟子 梁惠王 篇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 话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用也 数罟不入污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 以食人山林木 林木可胜用也 3 这些话谁染时强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但还是包含着明显 的自然保护意识在内 4 孟子所言的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 例如 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 猎活动都安排在冬天进行 砍伐树木也一般在同样的时候 都含有以时 的观念在内 十七 历代各种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 1 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 的伤害 2 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 对保护西北环境有相当大的意 义 3 历代的皇帝贵族的灵寝 都讲究植树造林 4 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 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 用来 遮拦敌人的骑兵 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 5 在保护西北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 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 场地的广布 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 设有规模庞大的养马场 以支 持国家的装武备 那一地区 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区 所 以 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 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 期 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十八 简述明初的植树活动 1明洪武23年朱元璋为准备建找一支海军船队 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万棵梧桐树合棕榈 漆树 2第二年还下令移民到淮河一代的居 民 每家必须种植200棵桑树 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 3明洪武年间的种树总量在10亿颗左右 十九 简述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 过分开垦土地 1 过分开荒破坏了植被生态 结果引起沙化 2 开垦土地破坏环境的事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 过分追求粮食 生产 大片土地围湖造田 致使两湖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 每 当长江汛期一到 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 同时由于上游地区森 林的采伐过重 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不断的逐年增加 2 林木的滥砍滥伐 1 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 森林资源的损失 即意味着 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上去呈逐渐增加加重的历史趋势 主要因素是泥 沙含量越来越大 一支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 公元10世纪以前 黄河虽有改道现象 但不严重 基本是稳定的 安流的从10世纪到唐五 代开始 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 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 伐 牧场被开垦成耕地 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2 与黄河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消 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 黄河的危害更为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 黄河夺淮河入海 又造成淮河流域的大灾难 而淮河在此以前 一直是 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 利河 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 通 不从根本上对黄 淮加以治理 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 二十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 农业 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 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 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 起源中心中 中国独有其二 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 2 石器的磨制和钻孔 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 磨制石器的发展与农业发生同步 3 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 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 制陶技术经历过贴塑 泥条盘筑及慢轮加工和快 轮加工几个大的阶段 快轮加工陶器在仰韶文化时就已经出现 经过不 断提高 到龙山时期已遍及黄河及长江流域 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 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 青铜器制造 龙山文化时代 除良渚文化外 的所有文化遗址 都曾发现过铜器 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十一 夏商文化特点 夏的文化特点 礼记 表记 说 夏道遵命 事鬼神而远之 近人而 忠焉 遵命 近人 而 远鬼神 即所谓的 夏上 尚 忠 1 从鲧 禹治水的故事 可以略作推测 鲧因治水不当被治 罪 而禹仍然恪尽职命 劳形天下 这就是忠 2 从夏人与土地的 关系中也可以得到认识 国语 说夏在虞舜时期专门负责 单平水 土 孔子也从禹的 卑宫室而尽力于沟洫 去赞美他 宋镇豪 夏商 社会生活史 说 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 据说是 禹都阳 城 所在 或因 洪水滔天 浩浩怀山襄陵 城垣一度被 大 水冲毁 处于安全防卫原因 人们在紧傍原城西部又再筑其城 后又遭 山洪 北垣外出现一条东西向大冲沟 城垣东北隅被冲垮 面对洪水再 三肆虐 人们仍 尽力沟洫 没有轻弃故地 在治理自然环境方面作 出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 这绝不是禹或某个人的 尽力沟洫 而是一个人群脚踏大地在大自然的 风浪中百折不挠精神的体现 勇于与洪水搏斗 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 是夏族文化的基 本精神气质 二十二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特点 意义 1 作为一种制度 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 利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 孵化 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 中华 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 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 都仰仗这一基 础 2 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 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 面 周朝的分封 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土地 军队和人民 是实体性的政 权存在 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 必须向它们让渡权力 而诸侯 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 必须捍卫王朝的利益 分封制是一种富于 弹 性 的制度 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区别 3 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 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 到春秋战国时期 个性鲜明的地域 文化重新汇集 相互吸收 激荡出灿烂的 百家 文化 二十三 简述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1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仁 仁 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 出明确的定义 但通观 论语 及其他儒家文献 仁者 人也 的说 法最为基本 他人也是人 所以孔子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应该是 仁者 人也 的最基本的要求 2 孔子也很看重 礼 并反对把 礼 看成 钟鼓玉帛 的形 式 而是维系社会和谐 上下关系的保障物 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 所 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人而不仁如礼何 即是这样的 意思 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 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 会 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 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 3 孔子 仁 的观点 由孟子发展而为 仁政 就是要求君 主 制民之产 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 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 地堕落 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 所以 救弊 方略有不同 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 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 这是儒家 学说中 救时弊 的内容 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 也 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4 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 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 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 儒家认为这种善 道德根源 于 天地之大德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 即人是天地创生的 含有天 地之德 但这种德 只是一种根芽 需要加以培养 才能得到充分发 展 最终成贤成圣 这就是儒家 修身之学 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 是 大学 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 修身 开始 一直到 治国 平天下 儒家的人生哲学 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 对中国人的人生 观有莫大的影响 二十四 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 庄子 老 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 当大的差异 1 老子 在人生观上 老子 清虚自守 卑弱自持 在政治上 崇尚 无力而无不为 即以 无为 的状态达到 无不为 的效 果 无为而无不为 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 所以老子说 道法自 然 取法 自然 就需要 治心 需要 清虚自守 卑弱自 持 只有摆脱 己的成见 矜持 私心等主观的障碍 才可以全面地 认识外物 不受蒙蔽 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 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2 庄子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 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 是 逍遥 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庄子的解放 是主观形态的 解放 他并不否认矛盾 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 他也不否认 客观现实 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 摆脱 超越的方法就是 齐物 即 避免用是非 大小 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 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 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对生活中各种欺压 纷 争 污浊 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 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 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 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 的培养 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 特别能涤荡人的心 胸 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 对中国的诗歌 绘画等 有重要的影响 二十五 简述法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法家法家在先秦明显分前后两期 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 的交替有关 西周以来各国的老贵族被一批新贵取代 建立起新的政 权 势必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有所改制 法思想应运而生 1 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 魏国的李俚以及在楚国 秦 国变法的吴起 商秧等 他们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惯有所 革除 目的在富国强兵 早期 法 的精义是 尚公义 即建立普遍 的法度 上约君主 下约民众 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 但商秋变 法只做到了 下约民 坚持 上约君 先使他自己遭受了车裂肢解 之灾 富国强兵的理想在秦国是实现了 而早期法家的政治理想 却部 分地破产了 这是法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枢纽 后期的法家越来越变 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 2 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 他把商秧的 法 申不害 的 术 慎到的 势 结合在一起 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 务的法术之学 在 法 的方面 后期法家使 下约民 的一面畸形发 展 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 所谓 以杀去杀 以刑去刑 法家理论对 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 负面作用极深 中国文化概论2011年自考简答题3 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 创始人墨翟 1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尚同 尚贤 节用 非乐 等 1 兼爱 就是 兼相爱 交相利 即不分差等 不分亲疏远近地互 爱互利 这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兼并战争 所以又与 非攻 的思想密 切相关 2 尚同 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 3 尚贤 是选天下之贤可者 立为天子 4 节用 是节省财用 这也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提出来的 5 非乐 是墨家反对敲剥民利的 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竺之声 因 为统治者一作乐 必然要厚敛百姓 号称是治天下 实际是乱天下 保 护民利 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 2 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 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 标志着 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在当时没用哪个学派能像墨子 那样 完全以劳动者的出身 站在私有劳动者的立场上 向上层社会申 明自己的利益 捍卫自己的财产 诚然这个学派有它的局限 但那是他 刚刚兴起时的幼稚 尽管幼稚 也显示出它独具的气魄 像 选 贤 做 天子 的想法 就不是其他学派敢提出来的 这个学派在问世不 久即找到毁灭 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百家争鸣能有这样的思想 流派的出现正是其后代思想运动难以企及的地方 墨家发展到战国时 期 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 二十七 简述阴阳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阴阳家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1 汉书 文艺志 说 阴阳者流 盖出于羲和之官 经顺昊天 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时 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 则牵于禁忌 泥 于小数 涉人事而设鬼神 2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 五德终始 说 解释朝代的变更 对 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3 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4 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董仲舒有它来解释 春秋 建立了 天人感应 说 而民间的各种禁忌 迷信 也多为阴阳五行思维方式下的产物 二十八 简述名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名家名家又称刑名家 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 战国时期的代表 人物有公孙龙 惠施 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 与这个学派 也有密切关系 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 以非为是 以是为非 狡辩 术取胜 到公孙龙 惠施则有所谓 离坚白 合同异 之争 涉及的是 事物的概念与实际 即 名 与 实 的关系问题 有很强烈的思辩色 彩 这一派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 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 输入 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 二十九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 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 反复 1 秦朝实施郡县制 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 秦末的暴政激起万 民的反抗 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 2 汉高祖刘邦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 他的封异姓及 非同姓 不王 都是证明 3 汉文帝 景帝时期 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 但是不久矛盾就爆 发了 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 七国之乱 的爆发及其平定 标志着分封 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 4 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 郡 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 最终得到确立 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 正式形成 三十 佛教的传播特点 佛教的传播 l 佛教产生于印度 约两汉之交传入中国 汉武帝通西域 中国与 中亚的道路打通 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 较早时期 中国 人把佛教作为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术 与黄帝 老子及其他本大神灵 一起崇奉 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 四十二章经 而早期的传 教者为西域胡僧 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 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 速 2 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 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 以后人数迅速 增多 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 3 魏晋之际 佛教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 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 传 从那时起 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 三十一 南北佛教的不同 南朝佛教与北朝佛教的特点 1在南朝 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南朝士人信 佛 偏于谈理 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 喜好的是佛教所含 的哲理部分 对儒 释 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 南朝有深厚 的中国文化基础 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 南朝虽也 大兴佛法 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 而佛教与中国 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 2北朝 偏于教 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 以 摆脱轮回 所以特重禅法 在南朝 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 事 但在广泛的民间 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 北朝则不 同 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 但佛教对民间 的影响 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 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 北朝则喜欢立 塔造像 建寺院是重视僧人 以便与之论理谈玄 造佛像则重在礼佛敬 神 或往生安乐之土 或求当世福报等等 出家在生命的层次 可以摆 脱六道轮回 在现实层面 可以摆脱沉重的租税赋役 所以北朝僧人特 别多 三十二 简述南方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不仅是北朝的现象 也发生在南朝 境内各民族之中 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 也正是南朝民 族融合的过程 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 溪 俚 僚等 蛮分豫州 蛮 荆州蛮和雍州蛮 分布范围大体在今湖南 湖北境内和陕西 河南 一带 有的还进入当时北魏境内 这些民族其实都是些山地居民 生活 多以种植粮食为主 南朝政府或用武力迫使他们成为国家纳粮交税的编 户齐民 或在这些民族聚集区内设立左郡 左县直接统治 经过长期与 汉族的杂居 族群界限逐渐消失 三十三 简述魏孝文帝的改革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内迁民族中 以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 入主中 原以前汉化最浅 逐渐拓跋氏开始抛弃自己的习惯 采用汉族知识分子 的建议 实施均田制 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 孝文帝的改革 带有浓郁的 南朝化 特征 迁都洛阳 改用汉姓 最带 模仿南朝痕迹的是定族姓 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 孝文帝的措施 无疑是积极而开明的 但就当时 的历史条件看 孝文帝的措施多是不计后果的 迁都洛阳 使北魏政权 失去了稳固的部族基础 定族姓也无形中把部族中的不平等表面化 合 法化 特别是迁都以后 南迁的鲜卑贵族与留在北方的贵族之间也产生 了巨大的贫富差异 加之奉行排抑武人的做法 最终导致了部族内部的 分化 以致六镇武人的起兵 汉化的趋势 时间出现逆转 三十四 南方经济的高涨 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 中唐以后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人 们大兴水利 促进了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扩展 曲辕犁也被广泛使用 于水田了 插秧技术得到推广 早熟的品种被引到那里 这一切促使着 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南方的稻米对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 也是唐宋时期国脉所系 粮食产量提高了 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 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 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 在全 国贩运茶叶是有利可图的事业 茶树 桑树 漆树 竹子广泛栽植 经 济作物的发展即手工业在南方有长足的发展 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 在北方 以后逐渐南移 到宋代 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 而陶瓷制 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 此外像盐业 矿冶业 南方都 有长足进展 三十五 市井文化的兴起 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 也荟萃着人文 兴起了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 市井文化 1 话本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 说话 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 有 了行会并在南 未进入 黄金时代 记录 说话 的文章叫 话本 是后 来白话小说之祖 2 宋杂剧 在瓦舍勾栏中演出 并且已商业化 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 戏与杂剧南北相应 此外还有滑稽戏 傀儡戏 影戏等等 都在市民中 找到了自己的观众 三十六 新党旧党的分歧 道统在宋代演变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和 为万世开太 平 的精神气概 心性内容则由深感唐末五代 无廉耻 的士人发展为理 学 道学 北宋实行的文官政治 士大夫集政治家 诗文家 学问家于 一身 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现实问题不同的理解为政 宋代士大夫 出现类似后世 党派 的政治群体 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 新党 和以 司马光等为首的 旧党 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 积贫积弱 局面的属于新党 以 扰民 生事 与民争利 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 新党代 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 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 反动 两派的分歧 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旧党认为 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 无问题 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 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 财源 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 同时旧党许多人更敏锐地注意 了 吏治 问题 即王朝各级行政官僚 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舞弊 的问题 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 但有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 再好的办 法也得变质 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 王安石所设计的 方案 如果真正被实行 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 然而问题是他 先就遇到了旧党的阻力 此外也正如旧党所说 官僚胥吏们在执行新法 时的上下其手产生的副作用极大 众多的官员不同意他的变法 王安石 就用迎合他的人 变法中营私舞弊现象越发严重 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 到一定作用 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 然而总的说来却是失败了 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十七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在元朝 辽 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 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 消失了 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 在元朝中原统治崩 溃后 改用汉姓 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 今天的北方人 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 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 人 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 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 习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 色 三十八 元朝政治在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广开牧场 实施屯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计合同条款细则范文及注解
- 2025郊区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材料装卸承包运输合同
- 设备租赁业务合同管理实践
- 2025年高压电工实操考试:高压设备故障诊断流程试题库
- 2025年园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卷:园艺植物种植模式与布局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题库基础知识要点
- 2025年辅导员职位竞争考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试题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山西省(同盛地区)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核心素养】3.1《学习有方法 - 掌握方法很重要》 教学课件
- 蜂鸟众包培训知识课件
- 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公安分局文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物理天津高考试卷及答案
- 变电站SVG培训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西游记第16回课件
- 四川省土地开发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2025年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申报汇报
- 农村自用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