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15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羡妒(xin)颦蹙(pn)轻鸢剪掠(yun)B撩人(lio)槛外(jin)一蹴而至(c)C咻咻(xi)无垠(yn)数见不鲜(shu)D精髓(su)叫嚣(xio)凌风出尘(lng)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5A饱满褐色干躁思维B概念桅杆门栓来历C疏郎漂泊迢远绵密D浓阴飘零辨论缠绵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不同起来。A传诵启示精练显著B传诵启发洗练显然C传颂启示洗练显然D传颂启发精练显著4 下列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B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见解深刻,说理透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C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会允许他们逍遥法外。D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B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C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决定从3月16日起在全国所有的肯德基餐厅中停止出售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8分)甲文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a)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它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漠。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b)是否真如古今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c)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者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d),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乙文 贾岛题李凝幽剧:“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_。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还是“推”合于情景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个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节选自周振甫诗词例话修改)6甲文中标有abcd的四个词语,在本段文字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咬文嚼字修改 B修改玩索 C玩索推敲D推敲咬文嚼字7甲文作者的观点是(3分)A怀疑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人称赞的那么妥当。B问题不在“推”和“敲”哪个较恰当,而在哪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且与全诗调和的。C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有变的。D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8对甲文全段意思归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段文字以充分的理由反驳了韩愈改“推”为“敲”的观点,说明大文学家在炼字方面也有缺欠B这段文字旨在深入讨论“推”与“敲”孰是孰非,为文学工作者树立一个样板,使人们对炼字有感性认识C这段文字以人人皆知的例子证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证明斟酌文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D这段文字告诉人们:即使像“推敲”这样早有定论的说法也不必迷信,文学作品只要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没有什么固定标准9填入乙文空白处,能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3分)A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古今众说纷纭。B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贾岛自己拿不定主意。C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谈谈我的拙见。D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10就甲乙两文的内容看,两文的相同点是(不超过60字)(3分)答:_ 11你认为“推”好还是“敲”好?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由。(3分)_ _ _ 三、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型共8小题,共计8分) (1)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_ 。(陶渊明饮酒)(2)鸟宿池边树,_ 。(贾岛题李凝幽居)(3)无边落木萧萧下,_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_ 。(贾岛寻隐者不遇)(5)阁中帝子今何在,_ 。(王勃滕王阁诗)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2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回答问题。(14分)(一)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近乎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戴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影影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合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的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的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孤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记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2选文第五段化用了多首唐诗的意蕴。请你调动知识储备,写出相应的诗句来。(4分)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_ , 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_ , 13第二自然段的“戴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句中,“镣铐”指的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义。(3分)_ 14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说“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两处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_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A作者最推崇的诗人是杜甫,文中的“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一句,讲的就是杜诗是完美无瑕的。B唐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数量之多,是任何一个朝代难以企及的。但因过分追求形式精美,而呈现出佳句多于佳篇的格局。C作者感受到的唐诗的字面美,着重指的是唐诗与汉字结合而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D唐诗至美,是因为诗中描写了浣纱女、芙蓉花、飞雪中的马蹄痕、月夜里的一叶舟等绝美的意象;唐诗至真,是因为抒发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等感人心肺的挚情。E作者挚爱美意朦胧的唐诗,但并没回避唐诗的缺憾。这使文章在文采华美之外,还呈现出一种理性之美。六、简答题(本题型共2小题,共计10分)16说相声讲究“抖包袱”,即事先埋下个伏笔,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把“包袱”抖开,让可笑的东西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笑声。某些名人在生活中也善于“抖包袱”,大画家张大千在一次宴会上给戏曲表演家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话音刚落,众宾客都愣住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张大千笑着抖出一个“包袱”,满堂顿时笑声不止。你知道张大千说的是什么吗?(4分)_ 17香港有间著名的茶室,侍者有如下几种招待客人的询问方式:(1)喝不喝牛奶鸡蛋?(2)牛奶要不要加鸡蛋?(3)牛奶是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请从语言的暗示性这一角度,分析哪种询问最能使销售额增加。简要说明理由。(6分)_ 七作文(50)车在路上,在第一个路口碰上了红灯,在第二、第三个路口往往也会碰上红灯,甚至直到目的地,竟然一路红灯。反之,则是一路绿灯。在人生路上,是一路红灯还是一路绿灯,开头的“路口”就至关重要了,谨慎地开好人生的头,你会受益匪浅的。请以“一路红(绿)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D髓su2. C(A.干燥 B疏朗 D浓荫 辩论)3. C4. B(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C:罪不容诛:形容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诛,把罪人杀死)5.C(A项,改为“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提高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项,语序不当,“极光”应放在“一方面”之前。D项,体现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出去后加的意志) 二比较阅读6-9:C C C D10.相同点:用“推”还是用“敲”,在于贾岛当时要表达的情意11.答案略。三诗歌默写(1)山气日夕佳 欲辨已忘言 (2)僧敲月下门(3)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4)松下问童子 云深不知处(5)槛外长江空自流四、诗歌鉴赏。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意对即可)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意对即可)五美文欣赏12.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峰回路转不见君,雪地空留马行处。13“镣铐”是指唐诗要求每句字数相等,要求合乎对仗、平仄音律等严格的格律规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美而缺少活力。14.不完全一致。开头处的“雾中散步”,侧重于写实,讲的是自己喜欢带有朦胧美的东西,并由此引出自己喜欢的美意朦胧的唐诗。结尾处的“雾中散步”,更多的是写自己对唐诗的感受。15.B E六简答题16,,君子动口,小人动手17.(3) 分析:(1)包含“喝”和“不喝”两个意思,暗示客人有“不喝”的选择。(2)虽消除了“不喝”的暗示,但仍有要不要“鸡蛋”的选择,语言的强制性不够。(3)暗示了客人只能在数量上进行选择,因而这种询问最能有效地增加销售额。第三单元测试卷答题卷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27分)题号123456789分数答案二、(6分)10就甲乙两文的内容看,两文的相同点是(不超过60字)(3分)答:_ 11你认为“推”好还是“敲”好?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由。(3分)_ _ _ 三、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型共8小题,共计8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